首页 > 历史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箭神之箭--后羿

历史上有两个神箭手后羿,前者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那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后者则是夏朝神箭手,后来还做了夏朝第六代国王,不久被家臣寒浞所废杀。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2]不射之射--飞卫

春秋时期赵国邯郸的著名神射手,被尊称为“不射之射”。飞卫教授神箭技艺的故事记载于《列子·汤问》中,现在是语文教材中的一课。相传飞卫是即后羿之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后来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向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彼此拜在路上,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3]百步穿杨--养由基

东周楚国人,此人是个神箭手,有百发百中,百步穿杨之才,号称‘养一箭’一箭便可制敌而死。

他双手能接四支箭,力大能拉千斤弓,他一箭能够连杆射穿石头,比起李广不知要高出多少。

[4]草原箭神--哲别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哲别是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四大勇将之一,号称蒙古第一箭神。在蒙古对外战争中,建功无数,是成吉思汗最器重的爱将之一。

[5]老当益壮--黄忠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更是以箭射著称,是三国时期神箭手的代表人物。

  [6]三箭定天山--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一代奇将将,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铁勒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7]落雕都督--斛律光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他与北周20多场征战中,均获胜利,堪称一代名将。

[8]一箭双雕--长孙晟

长孙晟是隋朝名将,他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射箭技艺高超,曾一箭射中两雕,堪称奇才。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9]百步射环--慕容翰

慕容翰不仅智谋勇武而且箭法高超,有百步射环之才,他的一生为燕国称雄北方,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为人憨厚淳朴,处处为国家着想,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实为一个悲剧英雄。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10]忠良之箭--南霁云

南霁云(712年----757年10月),勇武过人,箭射高超。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

中国史上十大神射手排行,吕布李广榜上皆无名

为什么说武则天是历史上最残忍的小三?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谁是中国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万寿公主驸马是哪位

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古代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自创立科举制度,并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孙伏伽成为壬午科状元开始,至清末三十年(1904年)刘春霖成为甲辰科状元为止(次年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据不完全统计,1300年来史上共有592名文科状元和118名武科状元,合计710名。而在古代戏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殿试夺魁、状元及第而被招为东床驸马的诸多感人故事,如:京剧《铡美案》中,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的陈世美,赴京赶考高中状元,继而隐瞒婚史,与公主成婚,做了驸马爷;黄梅戏《女驸马》中,民女冯素贞为了解救丈夫,男扮女装冒夫名进京赶考,应试中魁,被强招为驸马;……可能是因为这些流传甚广的戏剧的影响,很多人会误认为驸马多为状元出身,而中了状元也就很有希望被招为的女婿,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际上,据史籍记载考证,在这1300年间的多达710名文、武状元中,只有一位曾被招为驸马,他就是的郑颢同志。 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境内)人,后落籍何清(今河南洛阳孟津),生年不详,卒于唐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为时期的宰相郑絪的,是典型的官后代哟! 会昌二年(842),郑颢在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高中状元。登第后任右拾遗,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四年之后,李忱继位,改元大中。李忱虽然贵为天子,但却是个科举迷(具体见拙作:谁是史上最迷恋科举制的皇帝?),不仅给自己另取了一个名字叫李道龙,还在文书上自题为“乡贡进士李道龙”,每遇到朝臣,总要问人家何时登第。若对方是进士出身,他则龙颜大悦,若不是进士出身,他则为之惋惜不已。 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郑颢充翰林学士。宣宗为长女万寿公主招婿,宰相(同平章事)白敏中,他也就是大诗人的堂弟,就向宣宗李忱荐举生得俊秀的郑颢。唐宣宗既迷恋科举,又欣赏状元郑颢的才学,故而一定要将自己的女儿万寿公主嫁给郑颢。 郑颢对于这送上门的好事却很犯愁,因为一则他已经与名门望族订婚,其时已赴婚楚州(今江苏淮安市),将娶卢氏,并已行至郑州;二则唐朝的公主一直都有彪悍的传统,如的女儿,就是一代女强人,郑颢也担心自己取回来的是位难伺候的主儿。郑颢为此就想方设法推掉这门婚事,然而白敏中可能是收到了皇帝李忱的死命令,于是他便派遣快马,前往卢氏家里,追回了聘礼和堂贴。卢氏一家原本正在为与状元的联姻而大举庆祝,不料却遇到了这样的事,但也无可奈何,谁让横刀夺爱的是当朝天子的女儿呢。 最终郑颢迎娶了万寿公主,宣宗亲自为他们主持完婚仪式,拜郑颢为驸马都尉,又提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婚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万寿公主的表现还算谦逊,但皇家的傲气终究难改。某一天,郑颢的弟弟郑凯得了重病,全家上下都焦急万分,而万寿公主居然跑到慈恩寺看戏去了,对于小叔子的病情毫不关心,有失嫂子的礼节。后来皇帝李忱听说了这件事,专门训斥了万寿公主,说她有失体统。每次觐见之时,李忱还不忘训勉女儿:“无鄙夫家,无干时事。”要她不要干预朝政,重蹈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覆辙,也不要因为身份高贵而轻视夫家。受此训诫的万寿公主此后收敛了很多,与郑颢也算相处甚洽。 强扭的瓜不甜哟。郑颢娶了万寿公主,因带有被逼婚的意味,因一直怀念卢氏女,婚后两人的生活并不算幸福。但他不敢为此迁怒于岳丈皇帝大人,而是深恨白敏中,常拿白敏中出气,后常于宣宗面前告白敏中的状,并曾多次弹劾白敏中,幸亏李忱知道自己理亏,不以为然,压下了郑颢的奏章,白敏中才没有受到处罚。 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郑颢升任校检礼部尚书,又任河南尹(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次年因病去世。郑颢的轶事在《》、《新唐书》和《幽闲鼓吹》等书中均有提及。郑颢善于选拔人才,于礼部任上,曾两主礼试,处事公允。这位中国史上有据可查的唯一的“驸马状元”为政还是清明公道、得人称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