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屠——白起
白起,光是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就足以让众诸侯退避三舍!他还有一个无上光荣的称号——大秦战神!同时他也有一个令人厌恶的绰号——人屠。
一、名将的穷途末路
公元前257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寒风刺骨。
一位虚弱的老人,拖着残败的身体,仰天长叹,自刎杜邮。
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当白起接过使者带来的赐剑和收到旨意,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白起到死也不明白,自己为秦朝出生入死几十年,从最初的伊阙之战大胜韩、魏;再到南拔鄢郢削弱楚国;然后到华阳、陉城之战重伤赵、魏、韩;最后是决战长平,使得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无数功绩,竟落得如此下场,白起能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作为将领杀人无数的结局吧!
杀人无数
白起在崭露头角的伊阙之战杀敌斩首三万,鄢郢之战引水灌城致使楚国军民溺死数十万人,华阳、陉城之战斩首二十万,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其中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创造了中国先秦战史上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战例。
也难怪白起也觉得自己该死:我本来就该死。
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罢便引剑自刎。
其实大家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战神白起死,来赐剑的特使不知道,天下人也不知道,就连白起本人也不知道,全天下知道白起必须要死的估计就只有秦昭襄王和范雎了。

秦昭襄王
二、范雎狭窄的心胸与忌惮
范雎为什么必须要白起死,首先,白起足以让范雎忌惮了。
时间倒回到长平之战那一年,秦国举全国之力与赵国决战于长平,其结果就是赵军四十五万全军覆没收场。
而秦军也伤亡过半,好不了多少。
这场战役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面对绝对优势,白起建议直接攻下邯郸,灭掉赵国,这才是符合秦国的利益。
可是,这并不符合一个人的利益——就是国相范雎;他忌白起功高,所以允赵割地讲和。
以保证自己的位置稳定。
而且,白起是曾经的政敌——穰侯魏冉提拔起来的,而魏冉并不是他范雎的亲信。
同时秦昭襄王对范雎的话,言听计从。
所以范雎计从心里来,谋划起如何杀掉白起。

范雎
三、秦昭襄王的愤怒
公元前259年,秦国对赵国发起了进攻,最后秦国大获全胜。
此时白起的意思就是乘胜追击将赵国攻下。
此时的范睢却进言让秦昭襄王停止进攻,此时对于白起来说这是最好的战机,但秦昭襄王却放弃了,这件事引起白起心中不忿。
白起索性以病为由在家养病,拒绝再带兵打仗。
这也有白起因为秦昭襄王没有听他的意见进攻赌气的成分。
但他是赌气了却忘记了秦昭襄王怎么说都是君主,在白起看来自己只是表达不满,不过在秦昭襄王看来就不是这样了,这就是居功自傲。
局势总是千变万化的,答应割地求和的赵国反悔了,并且还要联合齐国一起抗秦。
秦昭襄王如何能容忍得了,当即决定出兵攻打赵国。
但此时的白起却不愿意带兵出征了,白起当即就托病躺在家中,拒绝秦昭襄王的指示。
对于白起的小心思,秦昭襄王也是看得明白的,于是就亲自给白起解释当时为什么不让他出征。
白起虽精通战场兵法,但对于政治却没有太大的眼光,所以白起也没有理解秦昭襄王的解释,只觉得已经错过了最佳战机,而拒绝出兵。
原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
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
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酿成悲剧
虽然白起认为此时不是最好的出兵时机,但秦昭襄王意已决,当即就派遣王陵领兵出征,但在邯郸却遇到了阻碍,导致秦军死伤惨重。
也就是邯郸之战也是秦昭襄王一生唯一的败笔,正是因为邯郸的惨败,毁掉前几十年所累积下的战果。
后来秦王又请白起两次,请不动,范雎出面,也请不动。
不但请不动,而且每当秦军失利,白起总是不合时宜的来一句不听老白言,吃亏在眼前啊(《史记》: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
最终邯郸之战的失败让秦国死伤惨重,战败的责任必须有人来承担。
秦昭襄王和范雎便想到,由白起来做这个替罪羊。
如果不是白起三番两次拒绝出战,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不会输!白起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四、白起之命
盛怒之下的秦昭襄王便将白起贬黜为士伍,做了一个大头兵,放逐至阴密。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
三月后,期间更是不断传来秦军战败的消息,秦昭襄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
白起只好带病上路,行至杜邮。
秦昭襄王忽然想到:白起即便不再是武安君,但他这个战神,在秦国的威望太高了,影响力也太大了(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便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最终拿起了那把终结自己生命的宝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这一辈子杀人太多,尤其长平一战坑杀了40万像兵,如今这个结果,那就是报应(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结语
白起的死,冤枉吗?如果单论他对敌国杀人的罪恶的话,那他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的。
但对于整个秦国而言,他由始至终都没有做过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并且也使得秦国越加强盛,也正因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
在其死后,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他。

史上窝囊帝王之最:献上妻女无数讨好敌人求和
,是的第九个,也是北宋的末代皇帝。一般来说,皇子们都是争相抢夺登基的,但是他不一样。金军南下河北沦丧之后,徽宗为了自己不做亡国之君,便下令退位。让他的长子赵恒登基。但是赵恒知道了自己就是帮父亲顶罪的羔羊之后,宁死都不愿登基。后来徽宗设局,让宦官帮他穿上了龙袍。但是赵恒依旧拼命挣扎,最后还是被强迫的登基当了皇帝。网络配图 赵恒登基之后,觉得现在的情形就如同死水,已经救不回了。 亲丢下烂摊子,如今只能求和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安全。就罢免了一守开封成功的,跑去找金国求和,想要割地就割地,该怎么赔偿就赔偿。都说这么轻易投降没有好下场,金国看到现在即位的皇帝那么好欺负,想拿钱来抵账,可以。就开了一个天文数字,赵恒急了,钱没有这么多可咋整。网络配图 没事,金国又说,没钱好说,拿女人来顶账不就行了。至于能抵多少嘛,公主王妃这种的,就抵个一千金锭吧,郡主就五百金锭,县主级别那种的就值个二百金锭,诰命夫人就更便宜了五百银锭,大臣其他还没封诰命这种的就二百银锭,其他贵族大臣的妻女那种就没得说,一百银锭算多了。网络配图 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别人身上肯定就火了啊,惦记我的国家还不够,还要惦记我的妻子女儿。这种原则性的问题怎么可能答应呢!但是就在大家说着不可能的时候,全朝上下皇帝百官全都答应了。你要妻女,可以,只要放过我们的小命,妻女算什么。大家都算着算着,把自己老婆女儿凑够了数,都送去给了金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前秦大帝苻坚的亲哥苻生,心情不好就杀人,皇后也难幸免
,前秦十六国时期的君主,自幼独眼,经历有才当上。他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可以匹敌,是战场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但是他当上皇帝以后兽性暴露,种种行为,残忍至极! 《》记载:生剥牛羊马,火焰鸡豚鹅,是他最喜欢的把戏,看着这些动物疯狂地挣扎,耗尽身上最后一点力气,知道死亡,苻生却在拍手称快。后来杀虐动物无法带来快感,他便变本加厉,开始对杀人,在朝堂上,刀剑、斧棒、钳剪一直戴在身旁,看哪位不顺眼就割了耳朵,砍了手脚。有一次苻生大设宴席,请群臣喝酒,让他的尚书做酒监,就是劝大伙喝酒,结果救过三巡,一个个都精神的很,会喝酒的人,于是苻生拿来弓箭就把尚书射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尚书办事不力,那么久都没有喝倒下一个,于是群臣全部往死里喝,没有一个还醒人事的,苻生这才高兴了。 苻生,十六国中前秦开国君王第三子。史书说他“生无一目,幼而无赖”,他爷爷很讨厌他。 一次,苻洪当苻生的面问侍从:“我听说一个眼瞎的小孩只有一行眼泪,对吗?”那侍从也毫无心肝,顺口就答“是的”,苻生在旁听了,立即抽出佩刀往脸上瞎眼部位一戳,鲜血顿时汩汩直冒,说:“这也是一行泪!” 苻洪,用鞭子抽打苻生,苻生倔强地说:“我能忍耐刀槊砍,不堪鞭子捶打。” 苻洪骂他:“你再是这样,我就要把你送去当奴隶!”苻生竟答:“那可不就像(后赵开国君主)那样吗?”苻洪的部落正归属后赵,而当时后赵皇帝心中其实十分忌惮苻氏的势力。苻洪听了苻生这可能招惹灭族的话震惊了,光着脚就跑来捂住苻生的嘴巴。 苻生天生异像,只有一只眼睛。因为这幅尊容,当苻生还是个小正太的时候,就经常被人调侃。戏弄他的还不是别人,正是亲爷爷苻洪。 苻洪有次和孙儿苻生开玩笑,“吾闻瞎儿一泪,信乎”,爷爷我听说独眼龙只能一只眼睛流眼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苻洪这话等于当着蒋校长的面说灯亮,苻生虽然小,还是有尊严的,当即怒了,立马拔出佩刀。 不过这时的苻生,还不敢将刀架到爷爷脖子上,而是自残。 苻生拿刀去捅自己瞎了的那只眼,“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也’”,将眼睛刺得鲜血直流,对爷爷示威,“这是另一只眼在流泪,您老人家看看”。 看到苻生竟敢和自己叫板,苻洪暴跳如雷,立马搬出家法,用鞭子使劲的抽孙儿。苻生忍住痛,大叫“性耐刀槊,不堪鞭棰”。 苻洪对苻生的父亲苻健说:“这个孩子狂妄背理,应该趁早除掉他;否则一定会。”但苻健没有听。 石虎死后,后赵陷入内乱,大杀羯人。氐人首领苻洪及其子苻健率众西归,在长安建立氐人政权——秦,史称“前秦”,苻健称帝。 后东晋大将伐秦,被苻健坚壁清野,桓温因粮草不继而退兵。前秦在五胡十六国站稳脚跟。 苻健本应是一代守成令主,可惜寿命不长,三十九岁就驾鹤西去。本应是太子苻苌即位,可惜,他在和桓温的对抗中壮烈牺牲了。于是苻健把位子传给了他的第三子苻生,正是这个苻生差点让前秦走向灭亡。 首先,苻生的皇位得来不义。太子死了,本该老二或者皇帝喜欢的儿子接替,不过苻生却到处散播谣言说:“三羊五眼”。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只羊只有五只眼,意思是少一只眼睛。 原来苻生是个怪物,从出生就只有一只眼睛。他散播谣言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做太子才是天命所归! 当苻生长大后,封淮南王。他力举千钧,手格猛兽,勇冠天下。东晋桓温帅十万兵北略秦,苻生单骑执刀驱入晋军,搴旗斩将者前后数十,如入无人之境。此后晋兵一见苻生便。当时秦太子为苻苌,却在桓温入关时中流矢而死。苻健便立苻生为太子。后来,苻健死,苻生于当日登基,改元寿光。群臣进谏说:“先帝刚晏驾,不应当日改元。”苻生,叱退群臣,令嬖臣追究出这是右仆射段纯的主意,便立即将他处死。此时,苻生年仅21岁,独眼皇帝开始了他的嗜杀生涯。 杀人总是有原因的吧?可是这件事对于这位苻生陛下来说,却不能以常理论之,因为他杀起人来是不需要理由的。 之前出演的电视剧《》中名叫“陈长生”,他总说这是因为师父希望他能长命百岁。可是,叫做“长生”的人,却并不一定都像陈长生那般善良和单纯,也都不一定能长生。苻生,便是那个自打出生起,就只有一只眼睛的“长生”。 “长生”是苻生的字,他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继位后的苻生“兽性”大发,这才让他出了名! 苻健一死,苻生就登基上位,并立马改元。大臣们劝诫苻生不可为之,苻生立马杀了带头的人。一次外出游玩,路上一妇人为自己战死的大将儿子求封赏。苻生听后不仅不怜悯其孤苦无依,反而嫌其啰嗦,一箭就把老人射杀。大臣们见苻生如此残暴,也不敢直言相劝,就委婉的说:国家将有大丧,皇上应该仁义爱民,多多积福。大臣们不说还好,这一说苻生也听出了言外之意。苻生是天子,怕“大丧之说”对自己不吉利。没多久苻生就拿着快刀杀死梁皇后,又命人将三位顾命大臣斩首,杀死这几个有地位的人,他认为这下子就可以破了“大丧之说”,确保自己平安无虞。五百多条人命啊!有宫妃的,有大臣的,有奴仆的,有百姓的,这是苻生继位不久就创下的杀人记录。 登基的那天便是他的父亲苻健去世的日子,苻生不按惯例坚持改元,大臣段纯反对,他立刻就杀死了段纯; 大将强怀,其后代的妾氏生活艰难求助于苻生,希望苻生给儿子封号,苻生当街便射穿了妇人的脖子; 有臣子夜观天象,预言国有大丧,苻生带着刀就冲进梁皇后寝宫,砍下了起身迎接他的梁皇后的头; 丞相雷弱儿揭露受宠的奸臣,苻生不满,杀死雷弱儿以及他的九个儿子二十三个; 苻生怀疑广宁公鱼遵要造反,就把他杀死,鱼遵的七子十孙全数被屠。 前秦定都长安,苻生经常出宫巡游,把长安大街当成战场,无辜的行人当成敌人,很快就杀的路上人迹稀少,没人再敢出门。 某天,苻生心情不好,不知道发了什么疯,顺手一刀就把皇后的脑袋砍了下来。随后,又跑到后宫,亲手杀死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据统计,包括妃嫔、官员和佣人在内,一口气随机杀死了五百多人。这些人的死法也极其惨烈,有随机锯断大腿,剖腹、砍头,甚至还有灭绝人性地挖出妃嫔腹中的胎儿(他自己的小孩),简直就是禽兽中的禽兽,杀星中的杀星。 苻生杀人从来没有缘由,并不是你惹他不开心他才会杀人,有时候即便你没有招惹他,他同样会把你杀掉。比如有一次他心情不好,便直接将皇后杀死。而在杀死皇后之后,他突然被皇后那双白嫩的大长腿所吸引,他觉得皇后的大长腿异常美丽,所以便用随身携带的锯子将皇后的大长腿锯下来。他觉得这还不够过瘾,所以便采用同样的方式杀掉了宫中嫔妃及宫女300余人,然后再将她们的腿全部放进收藏室,以供他时常欣赏。 苻生对待所有人都如此残暴,像他这样的人自然是无法善终的,后来他的兄弟先下手为强,将他杀死,夺得皇位。举国上下终于得以解脱。 如果喜欢这样的内容,不妨关注野史“小女子”吧!更多历史奇闻异事,第一时间送达。 最怕老婆皇帝?最窝囊皇帝?最短命皇帝?史上最全皇帝排行榜 古代给皇帝剃头,分分钟要掉头?唯有做到这三点,方可保命! 史上第一人渣皇帝,没有能超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