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安妮·弗兰克是一位著名的年轻犹太日记作家,在大屠杀中不幸被杀害。她的日记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畅销书之一,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二战不为人知的十大历史秘密,那么今天呢就为大家揭秘安妮弗兰克的十大事迹,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安妮弗兰克的十大事迹

1、安妮·弗兰克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是一名犹太女孩,她写的《安妮日记》作为二战大屠杀的最好见证,被米普·吉斯发现后保存了,出版后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图书之一。

2、安妮的日记于1947年首次在荷兰出版,1950年在德国和法国出版,于1952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几乎在安妮·弗兰克日记的每一个出版版本中,每一篇日记都以“亲爱的小猫”开头。从一开始,安妮就希望她的日记只为自己而写,希望别人不会读它。

3、安妮·弗兰克日记因“揭露犹太人、以色列人或犹太复国主义者”而在黎巴嫩被禁止,日记已被翻译成70种语言,是最广泛的大屠杀记述之一。

4、安妮弗兰克是二战大屠杀中最受讨论的犹太受害者之一,1944年9月3日,弗兰克一家被送往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谋杀的人数比任何其他营地都多,至少有110万男子、妇女和儿童在那里死亡,其中90%是犹太人。

5、安妮弗兰克于1945年3月9日死于斑疹伤寒,享年仅15岁,从她的日记中得知,安妮长大后想当一名演员,但她不能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犹太人不准进入电影院。

6、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去安妮·弗兰克家,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安妮一家在躲藏期间不能外出,他们生活在不断的恐惧中,安妮·弗兰克的母亲最后是饿死的。

7、安妮·弗兰克的家人被美国拒绝了作为难民的签证,安妮的家人是“自由派犹太人”。一九四一年六月十二日,安妮·弗兰克13岁生日时,她收到了一本红白相间的格子日记作为礼物。就在那一天,她写了她的第一篇文章。两年后,安妮弗兰克写了她的最后一篇文章,1944年8月1日。

8、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的军官,安妮的父亲奥托毕生致力于人权事业,“安妮·弗兰克日记”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多的书之一。

9、在两年的时间里,安妮的日记详细描述了她和家人在纳粹占领荷兰期间躲藏发生的情况。安妮·弗兰克日记成了国际畅销书,成为每一个青少年必不可少的读物。

10、安妮的父亲是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唯一居民,他被关押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直到1945年1月解放,然后返回阿姆斯特丹,得知妻子在途中死亡。1945年7月,他认识了一位在贝尔根·贝尔森和女儿住在一起的女人,得知女儿去世了。

李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李牧身上有何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之一。他是赵国继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一生忙于对付西边的秦军,又要对付北方的匈奴,在国都和驻地之间奔走,他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国家,只是他如此忠心爱国,一腔热血本应该洒在疆场,却终结在了自己的国家,留下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千古遗憾。 李牧是四大名将里,综合评价很高的一位。李牧出生不详,嬴姓,,名牧,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经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武安君。李牧本来只是戍守边防的一个普通的将领,在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中,均打败了匈奴因而受到了赵王的赏识。李牧的一生对赵国主要有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抵御北方的匈奴,另一个是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国要是没有李牧,可能早就被匈奴或是秦国给灭掉了。李牧是起于行伍的职业军人,他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将。李牧为人正直,一生为国为军为民,李牧攻必取,守必固,物阜民安,可见其治军能力。而且,他本人一直都避免和权贵有所接触,真正做到铮铮铁骨,一身正气。 他的前半生主要花在了怎样抵御匈奴的问题上,最开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将领,在军队里的名气不是特别大。自从他被赵悼襄王派去守边,他的名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可笑的是,并不是因为他的功绩,而是他本人因为”胆小“而闻名。其实,李牧在边防担任戍边将领,政绩不错,他任职的期间边防基本都没有问题,损失很小。但是又为何被人称为胆小鬼?因为,他下令不管是百姓还是士兵,一律不准捕杀匈奴,每次遇到匈奴百士兵就玩命地往城里跑,大家都以为李牧怯战,因而被人称为胆小鬼。 其实,李牧的做法恰好保存了赵军的实力,而李牧深知,匈奴的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牲畜和人口,只要不让匈奴得逞,他们长途奔波而来,也不能将赵军怎样,加之匈奴本就不擅长攻坚。因此,以退为进,是对付匈奴最好的办法。 从对付匈奴的策略看,我们知道李牧是个很有军事头脑的人,他极其富有远见。然而就因为避战被赵王撤回都城,一年不到边防驻地竟被匈奴掠夺殆尽,边关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因此,李牧再次出山,依旧采用原来的方法,最开始匈奴都笑话他,之后他们便笑不出来了。 经过几年的经营,李牧时机已到,他便打算给匈奴重重一击。李牧将大量的牛羊和士兵放出城外,当做诱饵,诱惑匈奴,一向谨慎的匈奴也只派出了小部队进行来打探下情况,结果与这一批士兵一交战,发现赵军轻易就被打败,匈奴就掉以轻心,放心出动全部力量掠夺。结果,没想到李牧的军队隐藏了实力,把匈奴痛快教训了一顿,此战后匈奴十几年不敢再侵犯赵国。这里又足以见证李牧的远见卓识,李牧不愧是个名将。 悼襄王九年,此时的赵国又迎来了另一个强敌——秦国。秦国在当时已经侵犯到了赵国的武遂,并杀掉了很多士兵和将领,国家危难之际。 赵王只有再次请李牧出山,李牧以大将军身份出征,成功打败了秦军,而李牧因为此次功绩突出被封为武安君。过了几年,秦军再次进犯赵国,也被李牧击退,同时,还在南面抗拒韩两国魏,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李牧可算是匈奴崛起后第一个与之大规模交锋的将领,诚然他没有最终消灭匈奴,但是他对抗匈奴的战略、战术确实十分漂亮。他不是个伟大的军事大家,没有什么理论可言,出身行伍的李牧,打战就是他的全部,而保护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是他最大的职责于是他最大的光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骊姬之乱是如何回事?骊姬身上有哪些历史故事
是来自北方戎族的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骊姬美得不可方物,充满异域情调又带着点远方草原的野性。她在历史的舞台上出现时,只是作为一个胜国的战利品,作为骊戎的一个耻辱的见证,带着对家乡的不舍和小小的遗憾,她离开了这里,踏上了一片陌生的领土。史家对女性的记载,多是不好的,似乎女人总是时局的搅乱者,骊姬就是后世人嘴里的祸水,自古,这位美丽的女子因为阴险狠毒,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死路,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骊姬,生年不详,或称丽姬,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骊戎是古代少数民族名,西戎的一支。这样一位异域的美女又怎么会沦落到晋国,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呢?作为当时的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实力自然不可小觑,而晋国主掌了盟主地位150年,足以见证晋国的实力。关于骊姬来到晋国的说法有两个,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偶然发现了骊戎的两位公主,骊姬和少姬,一下子就被她俩的美貌给吸引了,还把这两个姐妹花给接回了晋国,而接这两位美女的方式,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骊戎的首领主动献出来的,也有的说是晋献公掠夺去的。不管怎样,骊姬战利品,确实来到了晋国,骊姬的到来,晋献公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不知道,这美色的背后竟是巨大的阴谋和无尽的争夺,一场血雨腥风拉开了序幕。 这个晋献公是个十分好色的人,他在骊姬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妻子和两个小妾,他的妻子死得比较早,而两个小妾为他生下了夷吾和,最令人震惊的是,他早在父亲晋武公活着的时候,就对晋武公的一个宠妾有意思,父亲一死,他就接手了这个宠妾,并且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申生。不过,宠妃在被晋献公宠幸了四年之后就病逝了。这骊姬的出现,就像是一阵春风,吹散了晋献公的所有烦恼,晋献公子对骊姬百般宠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儿子的喜爱。 刚进入后宫的骊姬或许还不懂得什么是争宠,什么是权力的斗争,但当她迎来自己的孩子奚齐的时候,她开始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打算,站在这个角度,也能够理解骊姬的狠毒和阴险,她也只是想给自己的孩子留一个活路而已,只不过她的手段太卑鄙了,她也忘记了善恶有报,作恶的苦果只有自己吃。 骊姬生下奚齐后,晋献公把对公子申生的爱转移到了奚齐身上,要知道,申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公子,,文武双全,哪一点都比他的父亲好,原本晋献公也很喜欢他,只不过因为骊姬,晋献公更喜欢奚齐。甚至,一度想要立骊姬为第一夫人,但是被朝廷的大臣否定了,晋献公虽然没有立刻回应大臣,心里却一直坚持要骊姬做第一夫人,他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骊姬。骊姬听闻后,竟大哭,要求晋献公一定要立申生为太子,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大王一听觉得这个女人深明大义,从此对她不再怀疑。 骊姬成功取得大王的信任后,就开始施展她的计划,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申生。她让申生打仗,想让他战死疆场,结果申生没事,又找了一个借口让申生去祭祀,诬陷申生想要毒死大王。 骊姬背地里做着陷害申生的事,却又在晋献公面前哭诉,晋献公最受不了骊姬流泪,因此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他竟直接下令逮捕申生却不调查清楚原因,真是被美色给冲昏了头。申生因为这件事自杀了,而夷吾和重耳也受到了牵连,不得不逃到别的国家。一时间,晋献公妻离子散,晋国被闹得。 不过,很快骊姬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晋献公没有等到奚齐长大就撒手人寰,骊姬的靠山轰然倒塌,这个女子连同她的儿子最后被大夫里克、邳郑杀掉了。一场女人引起的风波由此平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