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贵的画 《救世主》约人民币29.577亿元

时间:2023-08-0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世界上最贵的画是《救世主》。《救世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绘画作品。纽约时间2017年11月15日晚间,唯一可售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作品《救世主》以4亿美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4.50312亿美元(约人民币29.577亿元)价格在纽约佳士得夜拍上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艺术品,整个拍卖过程仅持续20分钟。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贵的画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贵的画 《救世主》约人民币29.577亿元

画作简介

《救世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绘画作品。这幅画大约完成于1500年,与《蒙娜丽莎》的创作时期大体重合。

《救世主》最早属于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的收藏,随着查尔斯二世的继位而转入其手,再由查尔斯二世转给白金汉公爵,后者的儿子在1763年时将其售卖。此后,这幅画作一度无迹可寻,直到1900年,这幅油画的踪迹才再次出现。

在过去500多年里,这幅画辗转流离,并被多次重新绘制,原画一度覆盖在厚厚的油彩之下。1958年,《救世主》在英国的一场拍卖中以45英镑的价格成交。2005年,一位美国买家以1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当成仿品购入。经过6年的清洗和鉴定,这幅画被确认为真品。

年表

约1500年

据考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King Louis XII of France)及王后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of Brittany)委托达芬奇绘画《救世主》。专家推测达芬奇于米兰和热那亚被征服不久后受委托作画。

学者对画作的完成日期持不同意见。大部分顾问专家认为画作属于1490年代末,即达芬奇于米兰的后期,与《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为同一时期。其他学者则认为作画日期较晚,在达芬奇于1500年移居佛罗伦萨后完成,与《蒙娜丽莎》(Mona Lisa)为同一时期。就如数幅达芬奇的后期画作一样,《救世主》的作画过程应历时数年。

1625年

法国公主亨利埃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嫁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 of England,1600-1649年)——当时的伟大艺术收藏家。专家推测作品被亨利埃塔·玛丽亚带到英国,及后挂于位处格林威治的宫殿私人房间内,直至1644年她因内战逃离英国。

1650年

世界上最贵的画 《救世主》约人民币29.577亿元

于1640年代逃离英国的保皇党成员、著名版画艺术家温斯劳斯‧霍拉(Wenceslaus Hollar),根据早前对此画的摹本草图制作了一幅蚀刻版画,并附签名及日期,以拉丁文刻上“Leonardus da Vinci pinxit”,意指“取材自莱昂纳多·达芬奇的原画”。版画于安特卫普面世,副本被发送至被流放的王后处。。

1649年3月23日,国会颁令制作皇家藏品清单并于不久后拍卖国王及王后的财产,以偿还债务成为“公用的共同财富”(publick uses of this Commonwealth)。在皇家藏品清单中,达芬奇的《救世主》被录入其中并纪录为“A peece of Christ done by Leonardo at 30:00:00”,意为达芬奇所画耶稣像,价值30英镑。

1651年

一份清单记录显示,《救世主》于10月23日的“共同财富拍卖”(Commonwealth Sale)售出。建筑师约翰‧史东(John Stone)代表一组债权人接收这幅作品及其他画作,作为偿还债务的方式。

1660年

查理二世(Charles II)重登帝位,国会颁令收回其先父财产。约翰‧史东将画作交还王室。

1666年

白厅的查理二世藏品记录将作品列为国王衣帽间内的画作之一,编号311:“Leonard de Vince O.r.Savio.r w.th.a gloabe in one hand and holding up y.e other”,意为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救世主》,并描述一手托水晶球,一手呈举起状。

1685年至18世纪末

画作很可能一直保存于白厅之中,直至查理二世的继任者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85-88年)登基,并将之传予情妇多切斯特伯爵夫人(Countess of Dorchester)凯瑟琳·塞德利(Catherine Sedley,1657-1717年),代代相传直到18世纪末。

1900年

《救世主》销声匿迹约200年后,它被当成达芬奇门生伯纳迪诺‧卢伊尼(Bernardino Luini)的作品,从查尔斯‧罗宾逊爵士(Sir Charles Robinson)处购入,成为里士满道蒂大宅的库克珍藏。此时,胡桃木画板已被粘于墙上以木条强化,而耶稣的脸与头发更被颜料大幅覆盖。

1909年

建筑师里昂·柏诺瓦(Leon Benois)于圣彼得堡展出的重新发现的达芬奇作品《圣母、圣婴与花》(Madonna and Child with Flowers)。画作现名为《柏诺瓦的圣母》(Benois Madonna),现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一直被视为近100年来达芬奇最后被发现的画作。

1913年

在库克珍藏的意大利画作图录中,坦克雷德·博雷尼斯(Tancred Borenius)称画作为“博尔特拉菲奥画作摹本”(free copy after Boltraffio,博尔特拉菲奥为达芬奇另一学生),而赫伯特·库克爵士(Sir Herbert Cook)则表示画作则具备更高的水准。

1958年

随着库克珍藏四散各地,被新颜料覆盖的《救世主》于一场拍卖中以45英镑卖出,然后再度消失近50年。

2005年

画作被当成原画摹本,于美国一场地区拍卖重见天日。新藏家从美国藏家的遗产拍品购得此画,并且一丝不苟地清洁和修复画作,同时进行深入研究和仔细记录,并与研究这位米兰艺术大师作品及生平的世界顶尖权威人士审慎鉴定作品真伪。

2007年

纽约大学美术学院修复中心(Conservation Center of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New York University)的Kress绘画修复计划(Kress Program in Paintings Conservation)高级研究员兼文物管理员戴安‧德耶‧莫代斯蒂尼(Dianne Dwyer Modestini)开始对《救世主》进行全面修复。莫代斯蒂尼解释,达芬奇钟情试验不同材质,而用以绘画《救世主》的胡桃木画板,早年已因木材上的结而断裂。但是,她指出画作的重要部分均保存完好,与原本的状态非常接近,包括耶稣基督的双手、仔细描画的卷发、水晶球及长袍。她更表示,栩栩如生的祝福之手完好无损。对于耶稣的脸庞,莫代斯蒂尼的评论如下:“幸运的是,除了局部缺失,脸部的肉色结构层保存良好,包括最后的透明颜料与实色油彩薄层,这些地方均没有受损。如果这些地方损毁,我便无法修复缺失部分。”

透过红外线成像技术,专家在修复过程期间发现‘悔改’痕迹,即代表初步的构图意念,在已完成的画作上被艺术家修改,而这并未反映在蚀刻或临摹作品上。悔改部分经过红外线拍摄记录,可见其中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构图中祝福手势的拇指,比完成品更为竖直。红外线图像亦显示出清晰掌印,于耶稣的左额尤其明显,揭示画家曾以手掌抚平与轻印油彩。这种搓揉颜料的技法可塑造光与影带出的柔和模糊效果,是达芬奇于艺术生涯后期使用的典型技巧。

红外线分析亦发现上唇边有修改的痕迹,表示达芬奇绘画头部时或许曾使用草图帮助。

此画另有三张草图绘于两幅绘画上并得以保存完好,纪录了达芬奇曾研究耶稣的长袍和衣袖的基本褶皱和处理。这两幅作品现为英国温莎城堡的皇家珍藏。

技术检查及分析证实《救世主》所用的颜料、媒介和技术,与达芬奇其他绘画所用的一致。尤其与《蒙娜丽莎》(Mona Lisa)及《施洗者约翰》(St.John)进行对比时,此特点更为明显。随着画作实属达芬奇真迹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一组专门研究达芬奇作品的国际学者和专家展开鉴定,包括米娜‧格莱格丽(Mina Gregori,来自佛罗伦萨大学)和尼古拉斯‧佩尼爵士(Nicholas Penny,时任华盛顿国家艺廊雕塑部首席策展人,其后出任伦敦国家美术馆总监),均期望为画作真伪达成共识。

红外线分析亦发现上唇边有修改的痕迹,表示达芬奇绘画头部时或许曾使用草图帮助。

画有三张草图的两幅绘画得以保存完好,纪录了达芬奇曾研究耶稣的长袍和衣袖基本褶皱和处理。两幅作品现为英国温莎城堡皇家珍藏杰作。

技术检查及分析证实《救世主》所用的颜料、媒介和技术,与达芬奇所用的一致。作品与《蒙娜丽莎》(Mona Lisa)及《施洗者约翰》(St.John)进行对比时,此特点尤其明显。随着画作实属达芬奇真迹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一组专门研究达芬奇作品的国际学者和专家展开鉴定,包括米娜‧格雷戈里(Mina Gregori,来自佛罗伦萨大学)和尼古拉斯‧佩尼爵士(Nicholas Penny,时任华盛顿国家艺廊雕塑部首席策展人,其后出任伦敦国家美术馆总监),均期望为画作真伪达成共识。

2008年

作品被送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由博物馆策展人基斯‧克里斯蒂安森(Keith Christiansen)、安德烈‧贝尔(Andrea Bayer)、卡门‧班巴奇(Carmen Bambach)、艾佛雷特‧法希(Everett Fahy)及绘画修复部主管迈克尔‧盖勃(Michael Gallagher)一同进行研究。

五月底,作品移送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直接与达芬奇于同期创作的《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s)作比对。获邀研究两幅作品的顶尖学者包括大卫‧艾伦‧布朗(David Allan Brown)(华盛顿国家艺廊意大利绘画策展人)、玛丽亚‧特雷莎‧菲奥里奥(Maria Teresa Fiorio)(Raccolta Vinciana,米兰)、卢克·塞森(Luke Syson,伦敦国家美术馆意大利绘画策展人)、马田·金普(Martin Kemp,牛津大学)、皮耶罗‧马拉尼(Pietro C.Marani)(米兰理工大学艺术史教授),以及卡门‧巴班奇(Carmen Bambach)(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后,画作于巴黎卢浮宫获文森特‧戴卢温(Vincent Delieuvin)鉴定为达芬奇的真迹。

2010年

画作再次交由部分上述专家及大卫‧艾克瑟德简David Ekserdjian(莱斯特大学)于纽约进行研究。众多学者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救世主》出自达芬奇之手,并且是众多摹作和学生作品当中的唯一原画。

专家罕有地一致认同《救世主》是达芬奇真迹,原因包括上文提及的原作与两幅藏于温莎城堡的达芬奇所作草稿的关系;温斯劳斯‧霍拉1650年蚀刻作品中与《救世主》一致的构图;以及作品水准明显胜过其他二十多幅构图相同的已知临摹作品。

此外,此作水平极为出众,非凡绘画技巧于保存完好的部分尤其显然易见,加上其风格与达芬奇绘于约1500年的作品非常接近,进一步印证其真实性。

2011年

经历逾六年的研究与搜证后,《救世主》于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in London)的“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兰宫廷画家”(Leonardo da Vinci:Painter at the Court of Milan)展览上首次展出,成为16幅获广泛承认的现存达芬奇真迹之一。

展览图录收录了策展人卢克‧塞森所撰文章,纪录详细精辟的画作研究结果。文章取材自罗伯特·西蒙(Robert Simon)、戴安‧德耶‧莫代斯蒂尼(Dianne Dwyer Modestini)、尼加‧古特曼‧里普(Nica Gutman Rieppi)、马田·金普(Martin Kemp)未发表的研究,及玛加烈‧达利华里(Margaret Dalivalle)对画作出处的结论。

2017年

世界上最贵的画 《救世主》约人民币29.577亿元

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于其所撰的《达芬奇传》(Leonardo da Vinci)中,加入《救世主》章节。

2018年

玛加烈‧达利华里(Margaret Dalivalle)、马田·金普(Martin Kemp)及罗伯特·西蒙(Robert Simon)将透过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达芬奇的救世主与斯图尔特王朝的达芬奇收藏》(Leonardo’s Salvator Mundi and the Collecting of Leonardo in the Stuart Courts)。

风流皇帝乾隆是小气鬼 千叟宴每桌菜合人民币为200元

是个小气鬼,他曾举办过一次最大的千叟宴,每桌的菜价折合人民币仅为200元 的标榜自己以“孝道”治理天下,他认为:孝敬父母的人,自然会顺从朝廷,尊重皇权,故此,在1784年的正月,举办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千叟宴。网络配图 乾隆为何要在这一年的正月,举行这么大的宴会?原因很简单,因为乾隆遇到了一件双喜临门的好事情,1、《四库全书》已经编纂完成,这是文化的盛事,亦是国力昌盛的综合象征。2、他的五世孙出生,这代表着乾隆已经是五世同堂的幸福皇帝了。 这次千叟宴超过了往届,光人数就有3000人,不仅有朝廷重臣,还有乡野老叟,总之一句话,光是宴席的席面就开了800张。 乾清宫的正中,摆放着乾隆的御桌,剩下的799张桌子,摆放在殿内、殿外、两廊还有乾清宫前面的广场上,3000名参加宴会的老叟们,按照身份和等级纷纷入座。 正月可是北京城一年最冷的时候,故此,桌子有一物必不可少,那就是火锅。有了这个可以煮出热汤热菜的好东西,至少3000名老叟们可以不必考虑寒冷天气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文献记录,王公大臣,一二品官员还有外国使臣为一等桌,一等桌的菜单和摆设如下:银火锅和锡火锅各1个,猪肉片1盘,羊肉片1盘,鹿尾烧鹿肉1盘,煺羊肉乌叉(羊背肉)1盘,荤菜4碗,蒸食寿意1盘,炉食寿意1盘,螺蛳盒小菜2盘,乌木箸2只,主食为肉丝汤饭。网络配图 三品官员到九品官员,以及商贾兵民老叟的宴席为次等桌,每桌摆火锅2个(铜制),猪肉片1盘,烧狍肉1盘,蒸食寿意1盘,炉食寿意1盘,螺蛳盒小菜2盘,乌木箸2只,主食为肉丝汤饭。 这时,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乾隆举办这一次千叟宴,单说菜品一项,一共花了多少钱(不折合银两,折合人民币比较直观)。 (3000名老叟进京,衣食住行,任何一项,都是一笔庞大的费用,小编不算这笔招待费、车马费,只算这800桌千叟宴的菜品一共花了多少人民币) 在清宫的旧档案中,关于这次千叟宴,有一个食材总单,这样写道: 千叟宴共用:白面750.75斤,白糖36.125斤,澄沙30.5斤,香油10.125斤,鸡蛋100斤,甜酱10斤,白盐5斤,绿豆粉3.125斤,江米4斗2合,山药25斤,核桃仁6.75斤,干枣10.125斤,香蕈0.5斤,猪肉1700斤,菜鸭850只,菜鸡850只,猪肘子1700个,玉泉酒400斤,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 结合上面的记录,小编认为这张食材单,还漏掉了三样东西:鹿尾烧鹿肉、狍肉还有羊肉。我们将鹿尾烧鹿肉算200斤、羊肉200斤(一等宴席上才有,次等宴席上没有)狍肉算600斤。 下面就是这些食材换算人民币的账单:网络配图 白面750.75斤x2元=1500元 白糖36.125斤x5元=180元 澄沙30.5斤+香油10.125斤+鸡蛋100斤+甜酱10斤+白盐5斤+绿豆粉3.125斤+江米4斗2合+山药25斤,核桃仁6.75斤+干枣10.125斤+香蕈0.5斤1000元 (猪肉1700斤X20=34000)+(菜鸭850只+菜鸡850只X20元=34000元)+(猪肘子1700个x30=51000元)+(玉泉酒400斤x20=8000)127000元 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5000元 狍肉600斤+羊肉200斤+鹿肉200=1000斤x40元=40000元 (800桌千叟宴的总价)1500元+180元+1000元+127000元+5000元+40000元=17468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每桌菜品的单价是174680元÷800201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亡国奴的救世主还是暴君?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