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发现木星卫星的人是谁?甘德,战国时齐国人(一说楚国或鲁国)。
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
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
后人把他与石申各自写出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甘德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最早发现木星卫星的人等相关内容。
甘德,战国时山东人,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的先驱之一。
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
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书里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
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
《史记·天宝书》记载:“昔之传天数者……在齐,甘公;……魏,石申。
”而裴驷《集解》引徐广曰:“或曰甘公名德也,本是鲁人。
”张守节《正义》则称:“《七录》云:楚人。
甘德本是鲁人,在齐为官或游学,故云“在齐”;鲁国后为楚地,故又有楚人说。
因为甘德的天文学成就主要是在齐完成,所以他应是齐国学者。
甘德的活动年代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齐威王、宣王的时代。
当时诸子并作,云集齐国稷下,展开百家争鸣,甘德即是百家中一家代表人物。
历史上将甘德与石申并提,将二人的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
石申是魏国人,晚于甘德,著有《浑天图》,为先秦浑天思想的代表作。
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甘氏四七法》一卷。
二人同为先秦杰出天文学家,故人们把二人合举并称。
甘德和石申夫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次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位置,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
三国时陈卓总结甘德、石申夫和巫咸三家星,得到我国古代经典的283星官1464星的星官系统,其中取用甘氏星官者146座(包括28宿在内),可见甘德对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的工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迹象表明,甘德还曾对若干恒星的位置进行过定量的测量,可惜其结果大多湮没不存。
甘德对行星运动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定量的研究。
他发现了火星和金星的逆行现象,他指出“去而复还为勾”,“再勾为巳”,把行星从顺行到逆行、再到顺行的视运动轨迹十分形象地描述为“巳”字形。
甘德还建立了行星会合周期(接连两次晨见东方的时间间距)的概念,并且测得木星、金星和水星会合周期值分别为:400日(应为398.9日)、587.25日(应为583.9日)和136日(应为115.9日)。
他还给出木星和水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见、伏的日数,更给出金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而且指出在不同的会合周期中金星顺行、逆行和伏的日数可能在一定幅度内变化的现象。
虽然甘德的这些定量描述还比较粗疏,但它们却为后世传统的行星位置计算法奠定了基石。
依据《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论及木星时所说“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等语,有人认为甘德在伽利略之前近两千年就已经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最亮的卫星——木卫二。
若虑及甘德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是当时认真观测木星和研究木星的名家,且木卫二在一定的条件下确有可能凭肉眼观测到,则这一推测大约是可信的。
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他的天文学贡献同其占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她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贞洁、最崇高的女性之一。
大阿格里皮娜是著名的罗马统帅马尔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的女儿,母亲是第一位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之女尤利娅。
奥古斯都极为信任她的父亲阿格里帕,几乎是与后者分享了权力。
大阿格里皮娜嫁给了罗马将领日耳曼尼库斯·恺撒。
他们生了9个孩子,这些孩子中最著名的是盖乌斯恺撒,即后来的暴君;以及,她是另一个更昏庸的暴君的母亲。
大阿格里皮娜亲身参加了丈夫的许多次军事行动。
在日耳曼尼库斯于公元19年去世后,大阿格里皮娜受到奥古斯都的继承者、多疑的提庇留皇帝的猜忌,因为她的孩子们可能继承皇位。
的近卫军长官谢扬努斯怂恿皇帝反对大阿格里皮娜。
大阿格里皮娜于30年被流放到潘达特里亚的一个小岛上,她表现出十分不屈的态度,在33年绝食自杀了。
随机文章死亡率最高的极限洞穴潜水,美国洞穴一年死25人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盘点人类不能承受的真相,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被收纳进秘密部门玉帝为何如此窝囊,看不起孙悟空认为手下就可以收拾掉(被打脸)神秘的泡沫宇宙理论,宇宙就是一个沫/能够移动并和其它宇宙相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领。
后领兵二十万攻打,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灭亡后,秦王政派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
攻伐燕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国太子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到咸阳,以献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
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易水河畔,以轻装突进大败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蓟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坚守。
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和燕太子丹退保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
代王致信给燕王喜说:“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
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
”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衍水。
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
兴师伐楚 秦国横扫六国,,先后灭亡韩、赵、魏,并数次击败楚军。
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统一霸业。
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
”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
”于是便派李信和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
王翦因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
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会师。
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
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平定楚国。
平定燕齐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
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投降,齐国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