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喜欢看影视剧和小说的人来说,夺舍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其实夺舍这种说法,最早应该是出现在道教中,所谓的借尸还魂大概就是夺舍的一种,后来很多文学创作中都会有夺舍的影子,不过他们对于夺舍的理解也各有各的不同。
除了夺舍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借尸还魂的办法,那就是献舍,献舍和夺舍相比,似乎更加道德一些,那么献舍是什么意思?
古人用以上7宿组成的4个动物的形象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
曾广泛应用于天文、宗教、文学、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领域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内容非常庞杂。
它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在天文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中国28宿的发展学术界对28宿的起源有着分歧,主流认为可以追溯到商周初期:《周礼》中已发现28宿部分宿名,春秋战国时期已够完备,最早记载星官的是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录91个星官共500多颗恒星。
隋朝的《步天歌》中记载星官283个,分别属于3垣或28宿;明末徐光启编的《崇祯历书》参考欧洲天文学,增补了星官23个。
民国时期的天文学家高鲁的《星象统笺》认为3垣出现最早,后是4象,28宿出现最晚;而天文学家陈遵妫认为4象出现较早,而后28宿,最后3垣,并指出隋朝《步天歌》中才出现3垣28宿的形制。
印度的28宿中国和印度的星宿都有28宿一说,极其相似。
不同的是,印度以织女替代了中国的牛宿,以河鼓(牛郎)替代了中国的女宿,二者的起始宿都为角宿,但后来印度的起始宿改为昴宿。
印度曾将室、壁宿合二为一,为27宿,或除去织女而成27宿,27宿的名称出现在西元前六世纪的《鹧鸪氏梵书》。
于是就引出了一部分学者说28宿起源于中国;另一部分学者说28宿起源于印度,但多学者认为两者同出一源。
西方星座的起源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的官方文件中已提出30个星座的概念;公元前270年希腊诗人阿拉托斯的《物象》中提到47个星座;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记录了48个星座、1022颗恒星,这也是现代星座的原型。
公元9世纪以后,托勒密星座学说传到阿拉伯世界,他的《天文学大成》被翻译为阿拉伯语,改名《至大论》;阿尔苏飞以该书为基础写出了《恒星书》,被称为伊斯兰观测天文学的三大杰作之一,如今全世界通用的星名中,多数名称源于阿拉伯语。
中西同出一源1978年湖北随州的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了绘有28宿图像的漆箱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28宿的实物例证,也是所见年代最早的将北斗、青龙、白虎与28宿宿配合的实物证据,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28宿体系的国家之一,表明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初,中国就有了完整的28宿体系。
中国古代有12星次西方有12星座为什么都是12呢?这称不上一个巧合,因为木星的公转周期是11.86年,大体说来是12年绕黄道一周,它的亮度极高,只要出现必压所有的恒星,又由于是地外行星,冲日前后整夜可见,自然会有相当高的地位,木星1年镇守1个星座,那将黄道12等分描述木星的位置也顺理成章。
原因是土星的公转周期28年,1年镇守1宿。
不过土星比木星亮度逊色不少,所以28宿的使用就没有12进制那么广泛了。
28星座究竟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应该说中西方皆有,两种文明的认识是不约而同,殊途同归。
但没有历史事实来证明中国和古希腊有如此深刻的文化交集,因而可认定是中西各自独立形成的。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十二星座在斗罗大陆里是什么身份是白羊座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好坏,他们希望与人相处就是应该简单一些。
他们经常都会发挥出他们特有的热心肠对别人做出承诺,并且会将这件事情一直放在自己的心上。
哪怕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范围,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将这个承诺实现。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自己问心无愧。
斗罗大陆是什么星座邪眸白虎戴沐白:狮子座(勇敢+强悍)香肠专卖奥斯卡:处女座(细心+坚强)千手修罗唐三:摩羯座(淡然+坚毅)邪火凤凰马红俊:白羊座(战斗精神!)柔骨魅兔小舞:天秤座(美丽+牺牲)九宝琉璃宁荣荣:双子座(傲娇+腹黑)幽冥灵猫朱竹清:射手座(气质+敏捷)尖尾雨燕白沉香:水瓶座(高挑+效率)中国式星座的传说九心海棠叶泠泠:金牛座(文雅+内向)天狐胡列娜:天秤座(和小舞一样,美丽+牺牲)天使之神千仞雪:白羊座(战斗精神!)死亡蛛皇比比东:摩羯座(和唐三有点不一样,冷漠+坚毅)十二星座的坐骑神兽排名第一名:狮子座:龙第二名:巨蟹座:麒麟第三名:摩羯座:白虎第四名:水瓶座:玄武第五名:射手座:凤凰第六名:处女座:蛇王第七名:白羊座:饕餮第八名:天秤座:貔貅第九名:双子座:九尾狐第十名:天蝎座:白泽第11名:双鱼座:九色鹿第12名:金牛座:三足乌觜宿的觜(zī)宿:属火,为猴。
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故觜宿多吉。
觜,《说文》:“鸱奋头上角觜也“,注称:“凡羽族之咮锐,故鸟咮曰觜。
”觜宿三小星位于参宿两肩上方,形状可与角状的鸟嘴相联系,故名。
在国际88星座的系统中,觜宿位于猎户座。
觜宿三星,鼎足而居,聚集于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
觜宿三星均为4等星,比较暗弱;但是无论中外,均受到重视,中国星座中是白虎的头颅,在希腊星座中则是猎户奥利翁的脑袋。
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
网络配图 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
自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
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
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
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
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时,宦官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
这一年,裴思谦,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
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
”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
”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
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坐天下的第16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
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
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
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
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
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
网络配图 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
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
”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及第,输你一筹。
”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
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数第一。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
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
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
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
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
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
”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
当时浙江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
”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
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网络配图 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
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
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
他急得满头大汗,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
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
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与他同榜的探花作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
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
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
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
”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
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
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