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奇风异俗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时间:2024-09-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语: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世界将多么美好!但你们知道人类对待动物有多残忍吗?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人类对动物的十大残忍行为,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一、烧公牛(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不辜负西班牙人对公牛有着极大的兴趣,在一个小村庄里面,人们用焦油火烧公牛,以点燃周围的城镇广场。最后,这些可怜的动物会被毁容和失明。

二、石头砸驴(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人们将选中的驴子在街道上游行,嘲笑、拍打和石块敲击,甚至鞭炮也会在驴子两腿之间爆炸。当驴子倒下时,它们会把它拖起来,然后重新开始整个过程。

三、雪貂塞裤子(英国)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除非你是走私犯,否则你不会想到这么做的。在一次比赛活动中,将一只饥饿的活着的雪貂塞入参与者的裤子里,参与者必须和它接触五个半小时,这种游戏被认为考验是否具有男子气概。

四、棍子打猫(德国)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这种游戏叫做“猫戳”,是将猫放进袋子里面,然后进行疯狂棍打,这一传统起源于中世纪,即使在现代也受到了崇拜者的追捧。经过45分钟的酷刑,猫被释放了。

五、高楼扔山羊(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看起来西班牙好像是最讨厌动物的国家,每年,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将一只山羊从教堂的高楼扔出去,传说,这一切始于一位牧师的山羊,信奉这一传统的人声称,山羊只会从15英尺高的地方掉下来,不会受伤。

六、斩首鹅(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有些350年的传统庆祝活动,那就是将一只鹅的脖子用绳子吊着,让人们拉着绳子,然后直到它的头掉下来。现在,由于法律的改变,鹅在被勒之前就被杀死了。

七、炮轰鹌鹑(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每年,西班牙巴伦西亚的居民都会收集一些鹌鹑,然后把它们装进加农炮里,把它们轰向天空,以此为乐。炮弹爆炸后,这些受伤的幼鸟再次被装进猎枪,向天空射击,它们的身体散落在空中,散落成碎片。

八、吞食活鱼(比利时)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在比利时有三万居民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吞食活鱼活动,在2001年之前,每一个人都被允许吞下一条鱼,这是当时的集体仪式,因为生吞活鱼认为是一种隐喻性的重生。

九、追野马(西班牙)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在过去的400年里,西班牙加利西亚居民为了好玩,便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喝醉酒后爬上一座小山,把野马追到镇上,把它们摔在地上,将它们的鬃毛和尾巴剪下来。

十、死亡赛马(意大利)

人类伤害动物的10大真实事例 烧砸扔斩吞不尽相同

每年两次,这一赛马活动在意大利锡耶纳举行,这个荒谬的游戏自1970年以来已经杀死了多达49匹马。

齐桓公伐楚事件是怎么回事?齐桓公借此确定了诸侯霸主地位

伐楚是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没有出现刀兵相接,血肉横飞的交战场面,而是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和语言智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双方你来我往,表面上谦和有礼,言辞中却互不相让,内在中则是包含着尔虞我诈的诡计多变。楚国更是凭着智慧,不仅保护了自己,还给后人留下了“”的名言。那么,齐桓公伐楚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齐桓公继位第三十年(前656)春天,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联军讨伐蔡国,在打败蔡国以后,紧接着讨伐楚国。 楚成王带着军队迎来,并派出使者来到诸侯联军,问:“齐国住在北方,我楚国处于南方,相隔遥远,两个国家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率领军队进入我国境内?”齐桓公让回答使者说:“过去召康公命令我国的先君太公:‘五侯和九伯,你都有权征讨,以共同辅佐周室。’赐给我们先君征讨的地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国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进献(包茅不入),天子祭祀用品不全,我们因此来追究。昭王南征到楚国没有回去,我们为此前来问责。”楚王的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进献,确实如此,是我们的责任,今后不敢不供上。至于昭王一去不返,并没有在我楚国领土,请您到汉水边上去问罪吧!”诸侯军队又向前开进,驻扎在陉地。 两国军队一直对峙到夏天,双方有意讲和,楚成王就派了屈完到齐国营地。齐国为了表示诚意,就向后退到召陵。齐桓公将诸侯的军队排列成阵,然后和屈完同乘一辆兵车观看。这种情况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阅兵,实际上是齐桓公向楚国炫耀实力。齐桓公对屈完说,诸侯的军队一起兴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先君的友好关系应该保持。我们两国重修旧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君王惠临敝国谋求福祉,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国国君所希望的。齐桓公接着说,你也看到我们的军队了,用这样多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样的城池攻打不下?屈完说,君主您如果用德义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山作为山墙,有汉水作为护城河,您的军队就是再多,只怕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够用的上。齐桓公就和屈完签订了盟约,退师离开了楚国。 这件事《左传》、《》都有记载,人们在说到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都说是齐桓公的胜利,可我们并没有看到两国交战,即便是齐桓公想炫耀实力也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齐桓公在这次伐楚中究竟得到了什么?难道千里迢迢兴师动众,就是为了给周王室要一点儿祭祀用的包茅草吗? 实际上,齐国这次伐楚意义重大,的的确确是一场胜利。他让楚国取消了王号,向周王室进贡,也就是臣服周王室,本质上是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741年,楚国国君蚡冒去世,弟弟熊通杀死蚡冒的儿子即位,这就是楚武王。楚国是在时期被封在丹阳(今河南南部)地区的一个子男爵位的小国,这在诸侯当中等级是很低的,到楚武王时期,其实力范围已经到达长江流域。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楚国讨伐随国,并通过随国国君告诉周王室,要参与中原的政事。周王室没有答应。熊通大怒,说,这是仍然把我们当做荆蛮对待啊!于是自称为王。熊通的儿文王熊赀继位以后,楚国进一步强盛,长江、汉水流域的小国不断遭到侵伐,都非常畏惧楚国。公元前672年,熊恽杀死了哥哥即位为楚王,这就是楚成王。楚成王非常有政治头脑,刚即位就向百姓布惠,在诸侯中恢复旧有的友好关系。楚成王派人向天子进贡,周天子赏赐给他祭祀的肉,并对他说,镇抚你们夷越地区的动乱,不要侵犯中原。楚国于是继续对外扩张,扩地千里。实际上,楚国的真实目的仍然是“参与中原的政事”,给他一个“夷越”地区的霸主是不会满足他的扩张野心的。所以,楚国又停止了向天子进贡,并觊觎中原。 齐桓公于公元前679年称霸,到两国发生这次事件时,齐桓公已经称霸十四年,天下人早已经承认这种相互关系。楚国不向天子进贡,就是要打破一种秩序,要天子承认他的王号,不仅仅是要参与中原的政事,还有取代周王室进而拥有天下。这对于齐国来说,是巩固其霸主的地位还是任其向中原发展,天下人都在看着。 齐桓公伐蔡国有一个原因。在此事前一年,桓公与夫人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摇晃船只颠簸桓公。桓公害怕,让她停止,蔡姬没有听从。桓公非常恼怒,下船以后,就把蔡姬送回娘家,但并没有断绝婚姻关系。蔡侯也是十分生气,就把蔡姬另嫁。桓公听说后更加生气,于是兴兵伐蔡。齐国伐蔡,本来是国君之间的私人恩怨,齐国强大,蔡国弱小,因私人恩怨要问罪蔡国,用得上带领八个国家的军队吗?打败了蔡国,为何又进入楚国了呢?实际上这个蔡国已经听命于楚国,齐桓公伐蔡,不过是以蔡姬之事为借口,其根本目的就是针对楚国。所以,齐桓公进入楚国,楚成王兴兵来迎,说明楚国是早有准备的。齐国所带领的这七个国家,除了鲁国,其他六国都是楚国向北发展剑指对象,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齐桓公的行为,就是要遏制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只让楚国当“荆蛮”地区的首领,不允许他来过问中原政事。楚国人知道齐桓公来干什么,他们衡量了自己的实力,只好选择讲和,暂时对外取消王号。通过这件事情,诸侯国也进一步认可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使天下暂时维持了一种秩序。所以不能不说这是齐国的一场胜利。 齐桓公伐楚,得到了霸主地位的进一步扩展和巩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景帝为什么将先皇庞臣邓通饿死?因为吸脓事件

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他开创的“”是整个的盛世。文帝厉行勤俭,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不得丢掉,但对男宠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他们不但出入相随,夜间更是同榻共眠。邓通由于有文帝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富甲天下,但是最后还是冻饿而死。 邓通出生低微当上御船水手。邓通是西汉蜀郡人,其父亲生逢高祖开国初年,避开了秦末的战乱,家道殷实,也读了几年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邓贤在接连有了三个女儿后,妻子终于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自然视为掌上。因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的官道才修通十多年,活了半辈子的邓贤方才见到驿骑飞驰、,就为儿子起名叫“通”。 幼年的邓通读经习文之余,除到村北的官道边看车马外,更多时间是去水深草丰的南河西水中戏耍、摸鱼、捉虾。到了弱冠之年,读书没见大的起色,却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 因为邓通擅长摇船划桨,就被选到宫里当了御船的水手,也就是在皇宫里御船上当了个划船水手黄头郎。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因为当时很迷信,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土能克水,所以摇船的郎官都头缠黄布。 有一晚,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但是用尽了,虽然已经十分接近南天门,但总是登不上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登上了天界。他回过头来看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文帝正想叫住他,怎知却被鸡鸣声吵醒了。 邓通因汉文帝之梦富庶一时。汉文帝做了这样一个登天梦,醒来后去宫中的渐台游玩,想起了梦中的情景,于是暗中观察,看看御船水手中间有没有像梦中那样打扮的人。 结果看见一个专职从事给宫廷划游船的黄头郎与梦中所推自己上天的黄头郎极为相似,召来一问,此黄头邓,名通,随即意会“邓通”与登天之路通达相一致,于是认定邓通就是帮助自己登天的贵人而十分喜欢他。汉文帝自感这是自己的幸运之至,再加上邓通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下层人物,生性老实本分,为人低调,不喜欢外交,就连汉文帝放他休息准许外出,他都不出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文帝就封邓通为上大夫并赐予了巨大的财富。汉文帝为了发挥邓通的长处,让邓通有一点作为,有一天他找来一个善长相面的人,请他给邓通看相,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邓通是一个“富贵之人。”但面对已经富贵通达今非昔比的邓通,相面人却没有顺应汉文帝的想法,而道出了邓通“当贫饿死”的论断。汉文帝听了以后不以为然。为了驳倒看相人的论断,证明自己的眼力和权力,文帝要让邓通富上加富,以出出相面人的丑。 于是将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统辖的十五郡之一,远在西南的蜀郡严道铜山赐予邓通,并破例允许邓通拥有与同候王相同的特权——可以自行铸造钱币。 同时还说“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邓通这个人也很争气地通过自己的老实本分、诚实守信,以所铸造钱币份量足、质地优而广受大众喜爱,得以钱遍布天下,其富裕程度完全可以与同一时期的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铸钱、煮盐的资金积累不相上下。 所以也才有了吴王刘濞与汉文帝的宠臣邓通都曾以铸钱“富埒天子”而有“吴、邓钱布天下”的说法。邓通吮疮报恩却得罪了太子。西汉时期医疗还很落后,今天看来很简单的毒疮,在当时无良药可治,很多时候还会要人命。汉文帝不巧却得了此病。而当时医治此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将红肿溃烂处的脓血不断吸吮出来,一方面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另外也可将毒血吸出便于医治。所以,邓通就常常为汉文帝吸吮患处的脓血配合治疗。 有一天太子来看望慰问父皇的病情,汉文帝当即就说,如果你能给我吸吮一下脓血,我的病就会好得更快一些。太子左右为难迟疑着给汉文帝吸吮了几口脓血,面部显得十分恶心难受。回去后太子听说了邓通经常为父皇吮吸脓血的故事,不觉惭愧起来,惭愧过后就开始怨恨邓通,心说不是你小子这么恶心,父皇哪里想得到让我替他吮吸呢?这一换算,等于是邓通得罪了太子。 后来,当太子听说邓通经常在为汉文帝吸吮脓血时,太子开始从心里痛恨邓通了。到了汉文帝驾崩以后,太子被立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汉景帝派出官吏找到了邓通进行审问查实,果然有此事发生。当即就将邓通捉拿归案,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上交国库,并处邓通数以万计的罚金,从而让邓通背上了巨大的负债。 而长公主经常念叨邓通对父皇汉文帝的忠诚,并记下了汉文帝对相面人说的话,所以赏赐了一些钱物给邓通。而当地的一些监督邓通的便衣官吏随即就全部将其没收抵扣负债,就连邓通身上稍微值钱一点的发簪也给搜走了。 长公主也无可奈何地只有采取“借”的方式,下令接济一些衣服、食物给邓通,以维持邓通一些日常的基本需求。最后邓通被活活饿死,死后身上一枚铜板都没有。太子为什么那么痛恨邓通。 邓通是汉朝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也被现在很多杂文家拿来当作不知廉耻的例子,其实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不过是皇权下的一个卑微的牺牲品。他为皇帝吮吸痈疮,在那时的情况下,不但是不得已,说不定还是一种真诚的报恩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出身贫贱,不过是个划船的黄头郎,哪懂得什么宁死不辱的气节?皇帝对他好,他就要对皇帝好,想法很朴素,从情理上来讲,没有什么可值得深责的。皇帝问他天下谁最爱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种朴素的想法。至于为此得罪了太子,并非是他的本意。如果他,也许就不会那样回答,也就不会遭到那样的下场了。总的来说,邓通虽然可怜可悲,却并非丝毫不值得谴责。 为什么包括丞相在内的士大夫都讨厌邓通呢?《》和《汉书》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把他写入《佞幸传》呢?因为他破坏了士大夫和皇帝之间的规则。邓通作为一个二千石的高官,虽然是因为佞幸被提拔的,但却毫无廉耻到为皇帝吸脓,当然就为正统的士大夫所不容了。这完全是自降尊严和身份。这样的人一多,显然是个危险的征兆,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有沦落为皇帝真正奴仆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事件动物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