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他们勇武好战、侵略成性,曾由一个弹丸小国,扩张成为23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帝国,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然而即使是俄国这样的常胜之国,也仍有令人难堪、的黑历史。

面对蒙古大军,人数占有绝对优势的俄国人却两百年难求一胜。
同样被蒙古人统治,汉人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将蒙古帝国的宗主国——赶回了漠北老家;而俄国人呢?直到1480年才脱离蒙古人的统治,比中国晚了100多年。
那么对于俄国人来说,战胜蒙古为何就那么难呢?就笔者看来,原因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就是“被杀怕了”! 古代俄罗斯国家起源于公元10世纪,被称为基辅罗斯,总面积1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500万。
虽然不能和当时的中国相比,但在东欧也是一个相当的强大的国家。
其后由于内政问题,基辅罗斯分裂成诸多小国,互相攻战不休。
虽然俄罗斯诸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但面对异族外敌,他们却总能出人意料地联合在一起。
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他命令大将和率领2万人,对俄罗斯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
虽然蒙古骑兵人数不多,却精锐无比,一路,单个的俄罗斯诸侯根本抵挡不了。
为了抵抗蒙古的侵略,俄国诸王公史无前例地联合在一起,并组织了一支8万人的大军,试图全歼2万蒙古部队。

战斗开始后,蒙古人使出了他们所惯用的“诈败”战术,假装向后方溃逃。
有勇无谋的俄罗斯人不知是计,没命地追赶,结果中了蒙古人的埋伏,几乎,六个王公当场被杀,死亡6万多人,光记功用的耳朵就装了几十个口袋。
蒙古人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侦查,而非征服,所以他们抢劫、杀戮了一番后,就退回了蒙古本土。
还没等俄罗斯人喘口气,一支更可怕的蒙古大军就向自己袭来。
1236年,新任蒙古大汗决定征服欧洲,他以侄子拔都、老将速不台为主将,调集15万大军直扑俄罗斯。
1237年,蒙古大军进入俄罗斯的领土,俄国人根本无法阻挡,毕竟他们连2万蒙古人都打不过,更何况是15万。
从1237年到1239年,蒙古大军席卷俄罗斯全境,俄罗斯诸国全部被灭亡,数百座城市被蒙古人攻破,其中就包括俄国未来的首都——莫斯科。
在俄罗斯,蒙古人犯下了难以想象的罪行,进行了的大屠杀,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血洗了一遍。
1240年,蒙古大军攻占基辅,俄罗斯彻底臣服于蒙古的铁蹄之中,往日繁华的俄国诸城被杀得四处是白骨,千里无人烟。
当时教皇的使节曾路过被蒙古征服的基辅城。

这座城市曾拥有10万人口,被蒙古占领后却只剩不到200所房子。
当时的俄罗斯诗人曾悲哀地写道: “父兄之血似流水浸湿土地,无数兄弟子女皆为奴隶,田园荒芜、草木丛生,尸骨遍地……” 经过这次浩劫,俄罗斯的男丁被杀掉了一大半,死亡600万。
如此惨重的损失,导致俄罗斯人口迟迟难以恢复因此,他们从数量在难以像汉人一样,对蒙古统治者占据绝对优势。
更严重的是,俄国人完全被蒙古人杀怕了,杀出了心理阴影,一见到蒙古人就不知道如何打仗。
在蒙古金帐汗国的残酷统治之下,俄罗斯人虽然屡次起义,但两百年内连一次胜利也获得不了。
200年后,金帐汗国逐渐腐朽,逐渐陷入了衰落和分裂,俄罗斯莫斯科公国趁机兴起。
1480年,莫斯科的伊凡三世终于如同破天荒般地战胜蒙古人,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由此,俄罗斯人才真正破除对蒙古人的恐惧,终于从奴役中抬起了头。
以莫斯科为旗帜,俄罗斯得到了统一,一个世界级的强国从广袤的东欧平原冉冉升起。
随机文章太阳墓地位置,一排排木桩围绕成太阳(楼兰因太阳墓灭国)埃隆马斯克spacex和NASA的关系是怎样的,spacex获取大量航天订单盘点二战十大废柴武器,600毫米的卡尔臼炮摧毁一栋楼(重达124吨)中国掩盖过的黑暗事件,曝光青海湖龙吸水看到了龙(视频为证)达·芬奇睡眠法猝死,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不适合人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仁宗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却被称为仁政之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大明王朝的,大家首先想到了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或者是一生武功显赫的,又或者是皇帝等等,很少有人在提起大明王朝的时候能够想到我们今天的主角朱高炽。 这个皇帝在位时间不长,只有仅仅十个月。但是,这位皇帝却是大明王朝为数不多的仁政知君,他开了的历程,在大明王朝实行仁政,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长足的贡献。所以,虽然这位皇帝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在大明王朝的发展当中他却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明王朝后期之所以能够进行像是这样的重大军事活动,之所以能够哪怕耗费一千六百余万银两都没有拖垮当时的财政,与其对于农业发展的奠基有着重大关系。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仔细的了解一下这位皇帝对于历史所的贡献。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仅仅在为十个月之久,但是他的监国历程却由来已久。朱高炽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我们都知道,如果按照大明王朝正统的皇帝继承顺序,朱棣实际上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所以他如果想要将大明王朝的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只能够通过军事行动进行争夺,而在朱棣带领着他的军队南征北战的时候,为他稳定大后方的人正是朱高炽。朱高炽团结部下,曾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的五十万大军,保住了自己父亲的大后方。 直到明成祖朱棣继承皇位,当时的北方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混乱,这给予了朱棣极大的支持,靖难之役的成功与朱高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正是这一时间的监管历程,让朱高炽对于百姓们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认识,也是他能够再仅仅十个月之间就颁布一系列仁政措施的重要保证。朱高炽继位之后在明朝实行仁政举措,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与民休息,厉行节俭和慎用法令这三件事了。 与民休息是稳定农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朱元璋时期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这段时间虽然是大明王朝发展的上升期,但是因为严刑酷法和战乱让社会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朱高炽继位之后,针对这样尖锐的社会矛盾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让社会的发展变得缓和下来,人民能够在这样稳定平和的发展当中变得安定富庶,这就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的紧张局势从而缓和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农民的发展变得稳定起来就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明仁宗就在这一事件上功不可没。 厉行节俭是他针对明朝的财政系统和当时的农业发展所做的举措。明成祖朱棣举行的下西洋活动,严重消耗了大明王朝的国家财政,明仁宗继位之后停止了这样的航海活动,并且加大了对朝廷支出的监管力度,推行节俭政策,主张将节俭出来的财富用于救济百赈灾活动。从而缓和了明朝的财政发展,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更加稳定起来,再这样稳定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下民族的萌芽也渐渐的出现。因此,在财政系统的发展上明仁宗也是有着很大功劳的。 而慎用法令这一件事是其针对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严刑酷法所制定的策略,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创造了洪武之治,让明朝的发展变得更加的繁荣和稳定,但是他所采用的严刑酷法也让社会环境变得比较紧张,这就让国家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明仁宗继位之后,针对这一现象颁布慎用法令的政策,让社会变得相对开放,人民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他去世之后,更是在这一政策之上推行教化,大大减少了整个国内的犯罪率,将明王朝的发展推向了巅峰。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明仁宗效法的做法,停止郑和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采办珠宝;下令减免赋税,对灾区无偿给以赈济,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因此明仁宗虽然在位时间仅十个月就去世了,但仍无愧于一代仁君的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年断案1.7万起:狄仁杰绝对是神探中的战斗机
“神探”是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但这距离真实的狄仁杰有不少差距。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网络配图根据史料记载,狄仁杰由明经科中第,从此踏上仕途。按照规定,明经科上来的人,根据考试成绩,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狄仁杰被派到汴州担任判佐,是个从七品下的官。很快他就遭受了仕途上第一个打击——有人向上级诬告他,这让他经历了不大不小的一番折腾。此事由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来处理。唐代前期为了监察地方官,经常派遣官员担任黜陟使,不定期巡察各地,惩处违法官员。阎立本把这个事审查了一番,得出了结论——狄仁杰不但不是个坏官,而且是个大大的好官。于是他找来狄仁杰,对他说:“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东南之遗宝。”大致意思是人的品性不同,看这个人犯的过错,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你狄仁杰的所谓过错来看,你是个好官,是被埋没的啊!于是,狄仁杰非但没有受到处分,反倒升官了,阎立本保荐他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军,这是个正七品上的官职,狄仁杰因祸得福了。担任法曹这样的官职对狄仁杰来说是个极好的锻炼,日后他断案的能力极有可能就是在并州培养起来的,在这里他工作了10年以上,为他日后的行政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网络配图上元二年(675年),他被调到了长安担任大理寺丞。由法曹到大理寺丞,都是司法官员,他获得此职,一定是因为在法曹任上的杰出表现。可见历史上狄仁杰善于断案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当了大理寺丞后不久,狄仁杰就创造了一年断案1.78万起的纪录。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审理卷宗不是看小说,我敢担保多数人看小说的速度都没这么快。后来,狄仁杰那个神探的美名,就与他在地方和大理寺善于断案有关系。后来,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狄仁杰得到了高宗的赏识,从大理寺丞升任侍御史,后来又担任过宁州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等。在天授二年(691年)9月,62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但没过几个月,狄仁杰就因酷吏的诬告“谋反”被捕入狱,还差点死掉,虽然后来真相大白,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贬他到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网络配图史书上没有记载狄仁杰在彭泽县的,只有《新唐书》里留下了短短的6个字:“邑人为置生祠。”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就是生祠。古人在表达对某个官员的深厚感情的时候,会凑在一起建个德政碑,在该人去任的时候进行欢送或者挽留,而建立生祠则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感情最强烈的手段了。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时间一共是两年多,并不长,但是以狄仁杰一贯的仁政思想和敬业精神来说,他一定在任期内兢兢业业,为彭泽县老百姓办了许多的好事,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所以才有了这座生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