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神秘事件

中越战争根源,越南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

时间:2025-03-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79年1月7日,越南军队趁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残暴、国内民怨沸腾之机进攻柬埔寨,推翻以波尔布特为首的亲华政府,并派兵控制老挝。

这之后,越南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两国发生战争,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

1977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同时又加强与苏联合作,对印支邻国加强影响力,与亲华的柬埔寨不断发生边境冲突。

1978年12月25日,越南黎笋政府以“统治柬埔寨红色高棉曾侵入越南富国岛并屠杀在柬埔寨越南裔公民”(百春大屠杀)为由,派遣25万越南人民军部队入侵柬埔寨,越柬战争爆发。

一般认为,红色高棉政权对越南公民的屠杀导致战争爆发。

但有文章认为,越南为了摆脱殖民统治先后与法国、美国进行了长达30年的战争,1975年才统一全国,当务之急不进行经济建设,反而与邻国进行战争是为了实现中南半岛霸主之梦。

文章认为,中南半岛霸主的迷梦是法国殖民者带来的,实际上,长期被中华文化辐射的越南也一直有“大一统”中南半岛的野心。

在漫长的历史中,越族安南人所居的北方地区在五代之前一直牢牢地被中国的中央王朝所控制。

这种统治使得红河三角洲成为东南亚水稻种植中心,可以供养一个人口稠密的复杂社会。

此外,的文化传承使得安南完成由末期向封建社会的跨越。

939年,安南趁末年大乱之时脱离中国的直接统治而独立,不过仍必须定期向中国朝贡并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

安南虽然脱离了中国,统治者们不断向中国学习,模仿华夏体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自称“南天中华”,并走上扩张之路。

由于安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北是强大的中华帝国,往西是高大的云贵高原南段及其延伸下来的长山山脉,因此留给安南扩张的只能是南方狭窄的海岸平原。

安南阮朝时期的高官阮居贞就越南扩张的方向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去无路,北进艰难,所以我们应尽力南征”。

但是南去之路也不容易,安南从10世纪下半叶沿着狭长的海岸线南进,一直到17世纪末才占领最南边的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当代越南的版图。

1802年,灭西山朝正式建国统一越南。

次年表请册封“王”,帝因“南越”之名包罗甚广,考之前史,如今的广东、广西地界,都包括在内。

所以不准阮朝称“南越”,要称“越南”。

“越南”这个国名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当时,还饬令两广,密切留意越南,提防他们的不轨行动。

这之后,越南一直试图向西方进行扩张,并与暹罗(今泰国)争夺柬埔寨的控制权。

此外,越南还乘老挝王国分裂之机,向老挝扩张。

如果不是法国殖民者的到来,越南与暹罗间将发生一场中南半岛霸主的争夺战。

然而在法国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越南先是被迫从柬埔寨撤出,后来越南本国也被法国占领,中南半岛被称为,被法国殖民者统治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

越南击退法国殖民者后于1976年实现统一,然而此时的越南已经不满足于国家的统一,无论是“南天中华”的扩张之路还是继承法国殖民者留下的印度支那政策,中南半岛联邦都成为越南的追求目标。

1977年,越南迫使老挝当局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及边界协定,不仅吞并了沿老挝边界的大片老挝领土,并在政治上对老挝施加影响。

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

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

1979年1月,越南与苏联签订《越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随后越军占领柬埔寨,并在柬泰边境地区部署重兵,与泰国发生战争。

对于越南的扩张,中国认为这有可能改变地区政治格局,并严重危及中国在这个方向的战略安全。

为此,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要求越南克制自己的行为,从占领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军并以谈判解决问题,同时表示进一步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正义斗争。

当时中国主政者邓小平指出,如果中国对入侵柬埔寨的行为不作出强硬反应,苏联和越南就有可能自信地以为它们可以扩张到泰国和马六甲海峡。

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

在两个星期的战斗过后,中国军队一度逼近越南河内。

同年3月5日,中国军队又撤至中越边境中方一侧。

在这之后10年,中越双方在边境上有着零星的冲突。

此后,柬埔寨问题一直是中越关系的核心问题,中国坚持越南无条件撤出柬埔寨作为两国重谈判的先决条件。

同时,中国也指出苏联帮助越南侵占柬埔寨是改善中苏关系的其中一个障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苏间一直就越南从柬埔寨撤军问题上角力。

苏联担心自身在东南亚影响和控制力下降一直未予同意,中国则毫不让步,坚持要求消除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並通过外交及媒体对苏联施压。

1987年5月26日,越南终于同意从柬埔寨撤军。

1989年1月,越南宣布将在柬埔寨政治解决协议制定后,不迟于1989年9月底前从柬埔寨撤军完毕。

与此同时,越南外长公开表示,越南没有成立“中南半岛联邦”的计划。

1991年10月23日,《柬埔寨和平协定》在巴黎签署,柬埔寨问题解决。

1991年11月,中越两国领导人在中国成都秘密会见,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

随机文章富可敌国的商人,跑去从政会怎样?看看二千多年前这个例子,下场简直超悲剧…万里长城起点和终点在哪,丹东虎山长城是起点/终点是嘉峪关揭秘赤练蛇有毒吗,长有后沟毒牙(被咬有一定几率中毒昏迷)地下河一般在地下多深,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深度不同(30米-100米)奥尔特云保护太阳系,避免太阳系被其他星系侵扰/未证实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鸦片战争中,当作主战派的林则徐为什么会被革职查办?

鸦片战争中 主战派与主和派琦善都被革职查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1840年6月,随着英军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领舰船47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闻名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这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被打回了原形;清军连连败退,几乎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 如何应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内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中,以林则徐为代表,力主抗英,被称为主战派;以琦善为代表,主张妥协,被称为主和派。 最初,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等主战派寄予了厚望。 林则徐,字元抚,福建侯官县人,生于1785年。他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对他悉心培养,勒紧裤腰带让他接受教育。林则徐刻苦学习,19岁参加乡试即考中第二十九名举人。但之后,他两次入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他毫不气馁,于1811年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金榜题名。那一年,林则徐26岁。 在度过5年时光后,1816年,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外放江西南昌任职考官。1820年2月,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当年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一场大水灾。琦善是满洲正黄,根正苗红,一般人都不敢惹他。可林则徐不是一般人啊。当即奏报皇帝,对琦善进行弹劾。 林则徐不畏权势,让他在官场中饱受排挤。林则徐看透了官场的虚伪、无情,以照顾父亲为由辞官回家。 后来,在等人的力荐下,道光皇帝亲自召见了林则徐,破格起用了他。有了道光皇帝的赏识,林则徐自然青云直上,短短10年内,由江苏按察使升任江苏巡抚,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当时,英国商人已经将鸦片贩卖到中国沿海一带。林则徐在任职江苏按察使时,发现鸦片对人的毒害,下令在江苏全境进行禁烟。或许正因为此,道光皇帝决定在广州查处鸦片时,第一个就想到了林则徐。1838年11月15日,刚刚升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抵达广州禁烟。 林则徐是一个做事很认真,也很讲原则的人。他到广州后,公开承诺:“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英国商人没有看出林则徐与其他中国官员的区别,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直到近2万箱鸦片被销毁在虎门海滩上时,他们才慌了神,不得不接受残酷的事实。 难能可贵的是,林则徐在进行销烟的同时,嗅到了战争到来的危险。为此,他在广州加强防备,并对民众进行武装。林则徐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840年6月,英军舰队来到广州珠江口外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得不沿海北上。 中国承平已久,沿海地区防备松弛,英军舰队一路,占领了浙江定海。当年8月9日,英军舰队抵达天津大沽口,严重威胁到了清廷的安全。道光皇帝惊慌失措。这时候,朝廷里以琦善为代表的主和派开始占据了上风。琦善时任,天津是他的地盘。道光皇帝就命令他前去天津,与英军接触。 没错,这里的琦善,就是前面曾经被林则徐弹劾过的那位河南巡抚。由于林则徐的弹劾,琦善被朝廷革去职务。虽然他很快就,继续在官场高歌猛进,但他对林则徐是怀恨在心了。 道光皇帝在安排琦善与英军接触时,已经有意将林则徐作为了。他说:“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当。兹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至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申冤抑。该统帅懿律等,著即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可也。”对此,琦善心领神会。 琦善到了天津,与英军副全权公使义律进行了一番谈判。回去后,琦善对林则徐进行诬陷,将英军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林则徐。他说,英国只对林则徐不满,只要朝廷处理林则徐,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当然,这时候的琦善没有想到,自己在让林则徐背锅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了一个坑。 道光皇帝便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代替林则徐,与从天津返回的英军进行和谈。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两次向道光皇帝奏报,提出制造火炮和舰船,抵抗外敌入侵等建议。此时道光皇帝已经一意求和,听不得任何主战的建议,批驳林则徐“一派胡言”。 9月29日,道光皇帝下令将林则徐革职。1841年6月,由于清军在与英军作战时屡吃败仗,道光皇帝迁怒于林则徐,再次将他革职查处,“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被扳倒了,琦善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原因很简单,英军发动战争,并不是为了惩处林则徐;清廷惩处林则徐,只会让英军,提高胃口。双方在广州谈来谈去,始终谈不拢。 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靠战争解决。1841年1月7日,英军主动向广东虎门炮台发起进攻,战火重燃。镇守虎门的清军提督关天培寡不敌众,琦善又拒绝增援,英军只付出受伤38人的代价,就占领了虎门。关天培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琦善急了,慌忙向英军提出重开谈判,英军同意了。于是,琦善与英军签订《穿鼻草约》,应允割让香港、赔偿600万银元、恢复广州贸易等。可是,割地赔款这么重大的事情,琦善根本无权作出决定。英军也不管这么多,直接公布了《穿鼻草约》的内容,又派兵占领了香港。 道光皇帝知道琦善干的这事儿后,雷霆大怒,他指责琦善甘受英军欺负,还替英军说话,势必“遗臭万年”。 1841年2月,道光皇帝下令,免去琦善的大学士职务,“革职锁拿,家产即行查抄入官”。 作为主和派的琦善,与主战派林则徐一样,也落得革职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南宋大臣虞允文:一场战争让南宋多活了100多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千桂子,十里荷花..."记得高中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望海潮》时说:几百年前,有一个金国也读了这首词,看了以后,欣喜不已,更加坚定了要带兵南下、一统天下的决心...... 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已经多年未战,双方呈现南北对峙的局面,绍兴三十一年,金国的皇帝是完颜亮,是。完颜亮通过政变上台,继位后屠杀宗室,迁都中都,有南侵之志。 一日,南宋宫廷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原来是在庆祝宋高宗54岁的生日,赵构与群臣宴饮正酣,突然有人来报:金国皇帝派人给大宋皇帝贺寿来了,使者已到宫外。一听是金国的使者,赵构可不敢怠慢,那可是爷啊!连忙在紫宸殿召见。没想到这次金国使者比以前还要嚣张,还要傲慢,一进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宋高宗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宋高宗一边听,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忍住、忍住。看到赵构没什么过激的反应,金使又爆料出了一个猛料:“赵桓已经死了!”话音刚落,宋高宗迅速站了起来,径直往后殿走去。 见状,群臣议论纷纷,都纳闷:这皇上怎么了?不知道,派人去看看吧。一瞧,赵构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大哥总算死了,自己的皇位终于高枕无忧。这一天等的实在太久太久。即位三十四年来,赵桓这个名字就像把利剑悬在赵构头上。20年前,带领在朱仙镇取得大捷,士气正盛,打算收复汴京,克复中原。也已,决心撤退。赵构闻讯,乱了手脚,连忙令刘锜等策应部队撤回,使岳家军沦为孤军,并连下十几道金牌让岳飞撤退。大业将成,为什么要破坏北伐?不就是害怕仗打赢了以后,金人放回来抢他的皇位嘛?为什么杀岳飞,因为赵构认为岳飞太不懂事了,没有明白应该是为那个俘虏打仗还是为当今圣上打仗,整天嚷嚷着要迎回二圣,真迎回来了赵构不就要靠边站了嘛。还是看破了迷局,不顾身后骂名,主动參岳飞一本,要求处死岳飞,帮高宗顶着千古骂名。只要大哥一日不死,赵构心里难安。如今好消息传来了,赵构能不喜极而泣吗? 完颜亮原来指望赵构被骂了以后,一怒之下,把自己派去的使者杀掉。这样就有出兵的借口了,诶,可怜的炮灰。只是这赵构非但没怒,还特别高兴,当然是在内心里,表面上还是要装一下悲痛的忽悠人的。见计策不灵,也不多管了,一定要发兵。完颜亮决定御驾亲征,率领60万大军南下,一来是为了完成祖宗未竟的事业,使自己名垂青史;二来是可以得到宋高宗的贵妃娘娘,完颜亮早就听说刘贵妃,对她垂涎不已,出兵前特地让人准备了新枕头、新被褥,意淫着一打下临安就和刘贵妃同床共枕。 经过商量,完颜亮决定从传统的上中下三路同时出击,上路攻打巴蜀,中路进攻襄樊,下路直取淮西,后来又派了一只水军南下,直捣南宋的政治中心临安。战端一开,金兵的上路和中路都吃了败仗,水军更不是宋军的对手,要是比打猎人可能玩不过你,但要比造船......宋朝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没人敢说是世界第一。如果和英雄联盟类比的话,金兵上路中路一座塔都没推掉,直接被虐了。完颜亮,在下路打团战,胜了就可以给南宋致命一击,毕竟首都就在不远处。 完颜亮亲自带领的主力在下路,攻取宋归化军、蒋州、阳军、和州。金军打过了淮水,驻扎在长江边一个叫采石矶的地方。宋军负责防御的是刘锜,刘大帅虽然是当世名将,当年曾经在顺昌大破金兵十余万,只是现在已经年过花甲、身染重病,病到什么地步?连走都不能走了,被士兵抬着行军,平日也吃不下什么东西,喝点稀饭聊以度日。这样的状况怎么能打好仗,所以打了一阵子就退守扬州,金兵饮马长江,随时都可能过去,局势岌岌可危。 赵构得知金兵,便紧急召集宰相和各个亲信大臣商量对策,讲来讲去,又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老办法:遣散百官,逃跑。群臣没想到赵构的胆量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长,一点变化都没有,皇上还是这副德行,但完颜亮此行的目的不同了呀,几十年前的金兵只是想在江南抢点东西,抢完就走,这回人家是要统一天下的,不会走了。江南沦陷,你赵构能去哪混啊!下南洋还是经略台湾啊。宋高宗勉强决定不跑了。之后几天在宫里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前方战报。突然探马来报,建康府都统制王权看到金兵来势汹汹,竟然开溜了。宋高宗听了大惊失色,这还得了!连忙让殿前司选锋军都统制忠去替王权,并派中书舍人前去慰劳将士。 虞允文到前线转了转,心里凉飕飕的,只见王权的败兵、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武器的放着,士兵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对前途感到悲观。在不远的后方,临安城里的达官显贵忙着把家人、财产送往福建、两广。见状,随从对虞允文说,没希望了,大人,咱们快跑吧,要是金兵打过来,就没机会了。虞允文的任务只是来劳军,不是督战,而且打输了他也是没责任的。但考虑良久后,他选择留下,身后毕竟是成年上万的大宋子民啊。是时王权刚被罢免,李显忠没到,军中无主将。虞允文召集各将开会,豪言道:“朝廷养汝辈三十年,顾不能一战报国?”将军们被其感染,都说愿效死力,但也表达了难处,军中没有带头大哥。虞允文见将军们斗志昂扬,当即表示我来当老大,带你们飞。众将表示服从命令听指挥。 对岸,完颜亮正盘算着过江,后方却传来噩耗,东京留守乌禄自立为帝,下诏废掉了他的皇帝之位。完颜亮闻讯又气又恼,可也无可奈何。思考再三,为今之计,只有先灭了宋朝,再北反夺回帝位。于是,完颜亮亲自挥舞令旗,指挥金兵乘船渡江。可算来了,虞允文也下令开战。看过电视剧《传》的人都知道:宋朝的战船都是又高又大,好几层的楼船。相比之下,金人都是老百抢来的渔船,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战争开始后,宋军战船靠庞大的身躯强吃对手,接连撞沉了好多艘,这场面就像球场上,奥尼尔在篮下背打内特罗宾逊。在宋军的撞击下,金军灰溜溜地退回江北。次日,完颜亮不甘心再次发起进攻,虞允文令战船停泊于江心,备好强弓劲弩,有了昨天的教训,金兵就不大敢冲了,又败一阵。 打宋军两连败,后院又起了火,完颜亮,五内俱焚,被逼急了以后率领大军前往瓜洲,准备换个地方渡江。这时主帅李显忠总算到了,虞允文把指挥权转交给他,同时借了一万多军队前往镇江,继续防范金兵。完颜亮给将领下达死命令:必须拿下,拿不下来全部杀头。众将领都知道可能躲不过这一劫了,于是半夜悄悄的聚在了一起,商量出路,浙西路都统耶律元津说新帝已经在北方继位,我们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宰了完颜亮那个的家伙,向新帝献礼,否则无论如何都是活不过明天的。说完后,民主表决,全票通过。凌晨,他们冲进了完颜亮的营帐,事成后,派使者和宋议和。 赵构得知金兵内部发生了剧变,心里松了口气,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他亲自来到建康,不理睬金人的求和要求,下令全线反击、收复中原,只是战果并不大。虞允文进入镇江城,直奔府邸,探望病榻之上的刘锜老将军。看到虞允文,老将军又是欣喜又是愧疚,喜的是总算把金兵给击败,保住了江山,后生可畏。愧的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不是一个大将而是一介书生,他说:“疾莫问,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吾辈愧死矣!”虞允文和一样都是儒将,文武双全。以前我总以为他们打胜仗时很年轻,没想到一查,陆逊40多了,虞允文采石之战53了,只是和、刘琦比更年轻一点。 这一场战争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金国的皇帝换成了金世宗,世宗皇帝勤于国政、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定盛世”,江湖中人都称其为“小尧舜”。宋朝方面,经历了这场劫难,赵构算是看透了皇位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从古到今,多少人为此挣的,命丧黄泉,甚至连累九族。殊不知地位越高,烦恼也越大,很多烦恼还无法解决。皇帝就像是站在连接两座山顶之独木桥上的人,虽然你位高权重,山下的人都仰慕你、羡慕你,但你也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从桥上掉下,,败亡的原因可能是用错了一个人,不经意间得罪了一个人......宋高宗20岁登基,为了皇位什么事都做过,前半生最希望死的人是自己的大哥,如今威胁解除了,反倒觉得皇位这东西索然无味。55岁那年,他宣布禅位给皇太子,自己搬出去颐养天年。 虞允文立有大功,使江南百姓免遭涂炭,让南宋晚灭亡了100多年,可谓一夜成名,朝野上下一致为他点赞,虞允文本人也获得重用,孝宗时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已经是丞相了。名将吴璘死后,虞允文接替他经略四川,徐图恢复,可惜大事未成,积劳成疾而死。数百年后,毛泽东主席读《二十四史》,看到虞允文在采石矶的表现,不由地竖起大拇指,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新闻,说虞允文墓前住着一位的守墓老人,他们家族是守墓一族,世世代代为虞丞相守墓,到现在已经守了十三代、八百多年,宋家的誓言是:不绝,守墓不止。老人今年已经85岁,为了守好墓,几十年来都没有怎么出去过。想到未来,他决定将重担交给儿媳,把守墓的火炬永远传下去,代代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