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台湾曾经发生过一起离奇事件:一个当年40多岁的云林妇人,身体里装的竟然是18岁的金门少女!港中台很多节目都对这事做过追访,但至今没有节目打假成功,我们就姑且算真事来八一八吧。
事件发生在1959年的台湾云林麦寮乡,距今已半世纪有多了。事件中的主角朱秀华1958年“八二三炮战”在台湾金门被海盗杀死,但她死不瞑目,便借助一名台湾的村女林罔腰来重投人间。1959年林罔腰的先生吴秋得突然发现她的太太不醒人士,于是他便立即把林罔腰送院,结果林罔腰还是死于不明的真相。
林罔腰三天后出殡时,她的尸体竟在众人眼前突然起来,并对众人说我叫朱秀华,我已借助林罔腰的身体复活。当时包括林的先生吴秋得等众人都给这情景吓呆,林罔腰仿佛得了失忆症,她忘了所有的亲人,连自己也不记得,但却口口声声的告诉旁人,她叫做朱秀华,来自金门。
起初大家以为她可能是精神失常,却没料到她没有发疯,也没有说谎,她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瞎掰,新闻媒体联系了县政府,社会局来查证,结果发现朱秀华口中的父母,的确真有其人。
林罔腰醒来后,不仅说话语气完完全全变了一个人,而且还带有浓浓的金门腔调,原来不识字的她,不但会写,而且字迹还写得非常工整漂亮。
全球的灵异学家包括美国,日本等地都前来台湾访问这位朱秀华女士,一时成为轰动国际的焦点人物,后来吴秋得为了避开各国传媒便带同这位借他太太躯体的朱秀华远离城市去了乡下,事情经过大抵如此。
目前网络流传最广的《朱秀华借尸还魂记》事件纪实稿,出自台湾《今日佛教》杂志记者李玉环之手,她于1961年采访二次吴秋得夫妇以及亲戚朋友整理而成。
该报道中,吴秋得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情是这么说的:
“那是民国四十八年(1959年,网上很多都说此事发生在1949年是误传)的事了,因为我经营建材生意,所以参加了台西乡海丰岛工事的建筑工作,在那段时间我很少回家,偶而一回家,我太太就生病,可是当我再去海丰岛的时候,她的病就好些,后来,我回家次数越多,她的病就越重,等到海丰岛的工事全部完工,我回到家来时,我太太的病就厉害到不可收拾了……”
“她的病不是什么致命的病,而是精神不正常,闹到最厉害的时候,我们其实要把她送到精神病院去,可是她不愿意,而且我们几个人合力抓她都没办法,而且她还大声嚷着:‘不要抓我到神经病院去,我没有神经病,我是金门人,我叫朱秀华,我是借尸还魂的……’我的太太其实叫林罔腰,她竟说她是什么朱秀华,而且说话的口音已完全改变了,我简直不相信我太太的身体已被另一个灵魂所占据。”
“我实在想都没料到世界上竟会有这种事发生,更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发生在我们家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他又说“在我筑工事那段时间里,我每次从海丰岛骑脚踏车回家,总感到肩膀上有点重重的,但我想那是因为路太颠的关系,所以一直没有留意,事后,我才知道,每次我回家时,那位金门姑娘总是坐在车子后面载货的架子上,跟着我回家。”
该报道中,吴秋得的外甥是这么说的:
“舅妈生病的时候,我一直陪着舅舅守住她,舅妈有时候是哭,有时侯口里念念有词,但我们都不知道舅妈说些什么,有好多次她从床上坐起来,我和舅舅想把她压倒在床上,可是她的力气真大,不仅我们没办法把她推下去,她反而把我们推开了,我想舅妈的气力哪有那么大……”
“当我们知道了舅妈的魂儿已换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也莫可奈何了,只好让她好好的养病,起初她好像对什么都不惯,比如:舅舅叫她阿罔时,她会说:‘我叫秀华,我不叫阿罔。’她的姐姐和妈妈来看她时,她会楞楞的说:‘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是哪位呀!’当然,我们的邻居,她也全不认识了。”
“舅舅是个对家庭很负责任的人,虽然他和以前的舅妈(指林罔腰女士)意气不太相投,但他从来不在外面乱找女朋友,可是那一次在海丰岛建筑工事的时候就有好多工人看见有个女孩子老跟在舅舅身旁,因此那些人就常说:‘想不到吴先生这位老实人也这么不老实!’有时候,年纪长些的老工人,就在休息的时候和舅舅聊天,老把话扯到女孩子身上去,又说舅舅艳福不浅,舅舅对这些人的话简直是莫明其妙,他一直否认他曾带女孩子到工地里来过,可是尽管舅舅否认,那些工人们还是谈个不休,舅舅认为他们是无聊了,故意拿他开玩笑,所以也就不理大家的话,没料到那时我们这位舅妈(指朱秀华)真是早就天天跟着他了。”
“说起来也是不可思议,海丰岛的工事已经有好多人去做过,可是以前每一个包工都亏了本,或者是有工人在工地摔伤,可是舅舅承做这个工事时不但赚了钱,而且工人们也都很平安,这也许是那些海丰岛的孤魂在默默的保佑着吧?”
“自从舅妈好了以后,她真是什么都会帮着做,和以前的舅妈完全是变成两个人了,以前,舅妈只是会烧烧饭,其余的什么事都不会做,可是自从病后,她和以往完全不同了,现在她只是会下田,会做粗重的工作,至于煮饭,她却说是不会做,这就很怪了,不仅如此,连日常的嗜好,走路的动作也都不一样了,当然啰,最大的改变是她讲话的口音,她现在讲的话完全是金门腔。”
“舅舅其实是只供祖宗,这些都是舅妈(指朱秀华)来了后才新供的,告诉您们吧,以前舅妈是鱼肉都吃的,可是自从换了一个人以后,不但是不去吃它,连碰都不愿去碰它一下,这两年多来,她都是和家人分开吃哩!”
报道中,林罔腰本人是这么说的:
“事情发生的那一年是民国几年我不知道,那一年我是十八岁,因为那时有人谣言驻在金门的军事要撤退,所以有许多老百姓都乘着渔船逃难,我也带了东西跟着别人上船一起逃难。”
“我们逃难那天,战争的炮轰得很厉害,我被爆风所伤,可是仍然勉强上船,船到大海中我们也不知该向何处,大家平时都是在近海捉鱼,所以出了海就迷失方向,后来,我们任海水漂流,在海中有许多人都受不了饥饿死了,我在海中也很痛苦,我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日子,船就漂流在海岛边,别的船只也漂了来,有许多有气力的人都弃船游上了岸,我还是昏昏沉沉的在近海漂浮。后来有渔船来了,有人发现了我,就把船靠近了,他们把我弄醒了,我才知道这里是台湾的台西乡,他们问明了我在海上漂流的真相,我老老实实的告诉他们,后来......”
报道中,吴秋得和林罔腰的儿子吴胜彦是这么说的:
“我妈妈从小就生长在麦寮,从来也没去过台西或金门,当她病后,已完全换了一个人,我实在有些不相信,可是身体仍然是妈妈的,她却坚说她不是阿罔,亲戚朋友们来探望她,她都不认识,连外婆和姨妈她都不承认她们,这事大家都感到很吃惊,我的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我真不知我该如何叫她!”
“以前我是全不相信,妈妈从来没有去过海丰岛,可是现在她能说出海丰岛的情景,而且就在那年(1959年)我曾经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童军露营,在我们队上,有个金门人,他讲话是另一种腔调,我回来后,妈正生病,后来她病好了,讲话的口音和那金门人一样,而且她还能说出许多有关金门的事,所以,我相信她是金门人也是事实!”
该报道最终,作者李玉环认为朱秀华借尸还魂是真的理由如下:
1、林罔腰系四十外岁的徐娘,“还魂”之后其行动如十七、八岁的少女娇姿。
2、林罔腰乃麦寮人,麦寮说话腔口和鹿港的腔口相同。但自“还魂”之后,其说话皆属厦门的腔口(按:金门说话腔口和厦门的腔口相同)。
3、林罔腰从前乃系无学,文盲不识字。自“还魂”之后,能写、能算,又讲得一口流利的国语。
4、林罔腰以前是荤食(鱼、肉都吃)。自“还魂”之后,不但不食荤臊,连碰都不敢碰,这几年来,她都是茹素(素食,不吃鱼、肉、荤菜),和家人分开吃。
5、林罔腰以前体弱,只是会烧饭外,其余什么事都不会做。“还魂”之后,身体健全,会做粗重的工作,厨房方面的工作却不会做,完全在店里帮忙。
6. 吴秋得先生乃非神棍之辈,绝不是利用“借尸还魂”之名,借机取利为目的,反之,为要招待访客而费了不少的烟茶费。
朱秀华借尸还魂传出来后,很多报刊杂志都扒过,目前网上除了李玉环的这篇采访稿广为流传之外,还有真人入镜的采访视频,港中台很多节目都对这事做过追访,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事件纯属虚构,反驳理由如下:
1、文章只有“吴林罔腰”亲戚的证词,没有金门“朱秀华”的亲人证词,又是佛教徒所写,不足为信。
2、网络流传的采访视频里有一个是金门“吴秀华”的邻居,一个是“朱秀华”的亲戚许女士。
(1)、该邻居是“金门当地社保局局长”,他说,他小时候,有位邻居,叫朱清先生,是警察局做饭的。
而文章中说,“朱秀华”的父亲叫“朱清海”,是做生意的。
两相对比,名字相差一个字,职业也不相同。
(2)、“朱秀华”的亲戚许女士,只描述了她与“吴林罔腰”见面时的情景,并未直接证实“林罔腰”就是“朱秀华”。
(3)、视频里,记者问“林罔腰”:“金门的兄弟姐妹来看过你没有?”
“林罔腰”回答道:“只来过一次就没来了,他们说,有个安身之处就好了”。
这说明,“朱秀华”的兄弟姐妹通过于“林罔腰”的交谈,对“附体”之说并不认同,否则,根据人之常情,很可能常来看望这个“妹妹”。
质疑者认为该事件的原因应该是:“林罔腰”很可能是“人格分裂”,另一个“少女型”人格处于了控制地位。而她之所以会以“吴秀华”为名,很可能是一种巧合,亦或她曾经听说过“吴秀华”的相关经历。
这是人类在极其压抑下产生的一个反应,去人格化现象,或者是去真实感现象,而造成有些个案他在死亡之前的一些记忆导致他认为自己是另外一个人,这个症状是在解离症中提到的多重人格,也就是所谓的附身。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知,朱秀华借尸还魂确有其事,疑点在于:她的还魂到底是道家的夺舍,还科学解释的人格分裂?你觉得原因到底是如何一回事?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