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上空,纳粹空军的一架米109飞机,试图拦截一架美军战斗机。
然而,就在他准备按下航炮发射钮的一刹那,帆叶网,突然瞥见一个奥秘物体猛然从机翼左侧滑过。
那是一个没有机翼的圆碟形飞行物,形状像个很大的草帽,它的速度极快。
那是德军的新式战机,还是神奇的不明飞行物?
迄今为止,二战已经结束60多年了,纳粹德国的战争暴行尽人皆知。
然而,在那场血腥战争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古代——以希特勒为核心的纳粹头子们,曾经一度处心积虑地谜团研制过飞碟之类的奇幻武器,并幻想借助神奇的魔法力量,征服整个世界。
希特勒为核心的纳粹头子们曾经一度处心积虑地谜团研制过飞碟之类的奇幻武器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由盟军科学家和德文翻译组成的一个特别小组,也紧随英美联军深入德国,打算搜集关于德军谜团武器的科研情报、研究人员以及设备。
在被盟军占领的德国地区,他们从科研机构中获取了大量宝贵情报及资料,其中包括完整的V系列导弹与图纸、远程火炮的设计资料等。
然而,在搜集的情报和资料里还隐藏着一个惊人的谜团——特别小组竟然从中发现了一架形状奇特的飞机照片,这是一架机翼呈现圆形的飞机,它不同于德军以往的任何飞机。
特别小组还在一座废弃的仓库里,发现了已经被德军破坏殆尽的这种飞机残骸。
从党卫队那里缴获的大量设计蓝图和草稿则让调查小组更为惊讶,这些蓝图和草稿显示:仅在1934-1940年间,纳粹德国就陆续创造了至少七款RFC系列的飞碟样机。
1934年,德国沃瑞尔协会生产了第一架碟形飞行器RFC-1。
传言RFC-1飞碟使用了所谓的外星生物技术,却在试飞时因经常出现故障而损失惨重。
不过,盟军特别小组猜测:这些形状奇特的碟形飞机,并非一种实用战机,只是用来实验碟形飞行器的操纵性和空气动力学特征。
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些飞机的背后,肯定隐藏着纳粹鲜为人知的谜团。
联想到当时盟军飞行员关于UFO越来越多的报告,特别小组断定,德国在碟形飞行器的研制方面很可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事实上,当时德国人拥有三个独立的飞碟设计中心,一个在佩内明德,一个在布雷斯劳,还有一个在布拉格,这三个地方都在进行飞碟试验。
近年来西方国家解析的一些档案显示,纳粹的飞碟计划,一直在希姆莱领导的党卫队支持下开展。
为了缩短研制飞碟的进程,党卫队曾经抢劫了德国的商务部专利局以及全欧洲的每一个商务部专利局,借以寻找最快的解决途径。
党卫队还谜团逮捕、扣押了航空研究方面的许多专家,将他们集中在奥地利和罗马尼亚以及不为人知的其他谜团基地,强迫他们为研制飞碟服务,同时还征集了大量的贫民、战俘充当苦力,搬运和组装各种机械装置,修建深埋于地下的谜团飞碟创造工厂。
虽然党卫队向德国的军备部长艾伯特·斯匹尔要求增加额外的劳工和苦力,却隐瞒了他们的真实用途和目的。
党卫队俨然在德国建立了自己的国中之国,各种工厂、科学家、战争原材料、技师在党卫队的干预下谜团研制、测试着飞碟。
当时,在德国的黑森林地区,无人碟形拦截机成功生产并试飞。
这种碟形机,被英国、美国、苏联的情报机关命名为V-7 。
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飞机工厂成功研制出用于V-7的静电场粒子武器,V-7无人碟形拦截机使用火箭动力飞行,盟军官兵与飞行员给这个飞碟机取了一个外号叫做“白天和黑夜都能喷火的飞碟武器”。
令人吃惊的是,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4月,V-7飞碟机升空次数竟然多达415次。
后来,这些飞碟产品在柏林飞机工厂改良后,被命名为“球形闪电”。
盟军对飞碟机时而单机作战,时而多机出击的战术感到十分困惑。
德军于是将计就计,把“球形闪电”故意和其他两种型号的碟形机混淆使用,借以迷惑盟军的情报机构。
其中一种碟形机经常拖曳很大的球形金属带,造成飞碟机群数量众多的假象,以迷惑盟军的雷达。
835年11月,唐朝的都城长安充满了血腥的味道,以为首的宦官们关闭城门,在城内进行大规模搜捕,先后杀死一千六百多人。
这些被杀的人不是平民,而是朝廷各省部官员以及金吾吏卒,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那么这些宦官为何要在长安城内大肆杀戮官员呢? 原来这与一场政变有关,而这场政变影响了唐朝的国运,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事情还得从一场说,他就是唐朝第14位皇帝!唐文宗原名,时的次子。
826年12月,暴死,在宦官集团的拥护下,唐文宗以皇太弟的身份继承了皇位。
唐文宗是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他以自己的先祖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特别喜欢看《贞观政要》。
做了皇帝后,唐文宗勤勤恳恳,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锐意于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
然而此时唐朝积弊太深,各方面的问题很多,比如说、朋党之争、等。
唐文宗决定从身边做起,先解决宦官问题,他虽然是由宦官拥戴继位的,但对宦官集团非常反感,“以累世变起禁闺,尤侧目中官,欲尽除之。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唐文宗提拔郑注、李训担任御史大夫、宰相,作为自己的心腹。
很快唐文宗就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先把大宦官王守澄除掉。
接下来,唐文宗把目标对准了另一个大宦官仇士良!根据史料记载,仇士良在唐宪宗时期进入宫廷,历经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此时官拜右领军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左军中尉、左街功德使等职务,不仅位高权重,手中还掌握着。
为了对付仇士良,唐文宗、李训、郑注搞了一个“甘露行动”。
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在上朝的时候,由一名官员假称“左金吾听事后石榴夜有甘露”,然后诱骗“左、右中尉仇士良、鱼志弘帅诸宦者往视之”,趁机将其除掉。
计划原本进行的还算顺利,可是仇士良发现谎报甘露的韩约变色流汗,接着他又看到 “风吹幕起,见执兵者甚众,又闻兵仗声”。
仇士良老奸巨猾赶紧回到宫里,将唐文宗控制到了手中。
这时候,李训也想夺回皇帝,于是双方的军队爆发了冲突。
在掌握了皇帝后,仇士良已经明白这件事是唐文宗策划的,他居然当面羞辱皇帝,接着调动神策军开始进行屠杀行动。
至少有一千六百多名官员在这场冲突中丧命,“横尸流血,狼藉涂地”。
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完全成为傀儡,他甚至说自己不如。
唐朝的朝政完全落到了宦官手中,史书称他们“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甘露之变对唐朝的命运影响深远,“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
直到唐朝灭亡前夕,宦官集团才被一网打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