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神奇的湘西:八大不解谜团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湘西赶尸谜团:在苗族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文章里这样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关于赶尸的起源,无从考证。据有关文献记载,湘西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凡被砍头的、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在尸体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返回故里。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因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用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召回来。

  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到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到靖州,向西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老司赶不动那些僵尸了。赶尸的方法是:红衣老司念咒语,点朱砂,贴神符。虽然当今有不少此类影视作品,究竟内道怎么?现今仍然是个千古谜团

  2、沅水悬棺谜团:箱子岩是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取名。沈先生多次坐小船路过这里,并在箱子岩下的小船过夜。箱子岩的红木箱,本来是沅水流域历史的悬棺遗址。现在虽然没有红木箱,但支柱红木箱的横梁还清晰可见。此外还有一处船棺,虽然经历了数百上千年的风霜,依然沥沥在目。是何人?什么时候?何族?何俗?为难解的沅水悬棺谜团。

  3、蛊盅谜团:时下,青年男女热恋后都想锁住对方的芳心,于是就在泰山项上的“锁心殿”、“百对情侣情锁南长城”等处用铜锁来“锁”住爱情。但苗家姑娘锁定恋人的心用一种奇特的方法——爱情蛊。

  男女双方相好后,姑娘便悄悄地投下“爱情蛊”;从此,双方秦晋合好,百年不变心。

  蛊为什么物,如何样锁定情人鲜活的心?为无法破解的蛊盅谜团。

  4、里耶简牍谜团:2002年6月,在湘西里耶战国古城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秦简。从“一号井”中出土了已埋藏2200多年的秦王朝简牍,包括竹简、木简、木牍等,共计3万枚,超过我国已出土秦简数量的总和。其中一枚木牍上的《乘法口诀》表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极大兴趣。经专家考证,它是中国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更为奇特的是,每个“八”的乘法运算排列也很规则,排成一个横行,帆叶网,而且乘以八的数字从右到左依次递减。这乘法口诀产生于什么年代?何人发明?至今无从考证。

  5、高林化石谜团:在古丈县高峰乡境内,方圆3平方公里范围,多处发现含大规模硅化木矿层。此次发现的硅化木以红色为主,横断面年轮和斜切面木纹清晰可见,红白相间;硅化木年轮少的近百圈,多则200多圈,形成的硅化木直径大的可达80厘米,小的也可达20厘米。是何年代形成、进展和演变?人们不得而知。

  6、会溪坪碗葬谜团: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丧葬风俗较多;有天葬、海葬、火葬、土葬、陡崖葬等;但在湘西古丈县会溪坪发现奇怪的墓葬——碗葬。这在全国也少见。这墓比一般坟堆要高大,是用上千个细花碗堆砌而成。细花碗一叠叠圈住墓周,往上重去,共有10多层。每层碗的走向相反,碗的纹路是规则的人字形,很牢固,极难取出其中的碗。当地土家人给这稀奇的碗葬抹上了神奇的色彩,说它是“仙坟”,只许看不许摸,谁也不敢动坟上的一根细草。又说此坟会走动,今天在这里,明天就会挪到附近的地方去了。此坟何朝所葬?何民族风俗?墓主是哪位?众说纷纭。

梦见赶尸

梦见赶尸是什么意思?在中国传统解梦文化中,梦境往往具有某些征兆,那么在《周公解梦》的梦境解析里面,做梦梦到赶尸是啥预兆?以下是周公解梦大全查询的结果:梦见赶尸:会一败涂地。女性梦见赶尸:预示,不吉利。学子梦见赶尸:预兆考试成绩平平,必须继续努力。生意人梦见赶尸:预兆近期财运不顺。

苗族张秀眉起义长达十八年最后以失败告终

张秀眉其实原先不,甚至名字也不叫秀眉。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后来因其家中贫穷,来到台江的张家寨打工,被赐姓张。他原名宝兄,秀眉这个名字是后代给他加上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年,苗疆遭受了巨大的灾荒,导致田地里几乎颗粒无收。但是清政府依然对当地人们横征暴敛,于是苗族人民群情激奋,要求清政府取消苛捐杂税。张秀眉连同包大度等人,用刻木、鸡毛等传令苗疆各寨,率众起义。张秀眉被各寨首领推戴为此次起义的元帅。 起义军给予了清王朝沉重的打击,仅三年时间里,他们就占领了贵州东南一带,并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和政权。同时,张秀眉还连同全国各地的其他起义军一起作战,影响巨大。清政府认为张秀眉是苗疆动乱的罪魁祸首,于是派遣大量士兵前往镇压。张秀眉又联合起义军,一起进入湖南境内,让的湘军应接不暇。 1864年,全国影响最大的起义被镇压,相继各地起义军也纷纷进入了偃息的状态。此时,清政府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镇压苗族张秀眉起义。1867年,湘军大批进入了贵州境内,第二年,攻克了荆金园、偏刀水、玉华山等地。对此张秀眉也策划起义军对湘军后部的湖南晃州厅、伉州府等地发起反击。在回师的途中,张秀眉遭到了湘军的拦截而失败。 此后,张秀眉连同侗族陈大六起义军,横扫贵州、云南一带,截断清军粮道,屡屡发起突袭战,使得清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69年,湘军又大规模地发起攻击,起义军被迫西撤,在途中设下埋伏,引诱追赶的湘军进入伏击圈后,全歼了前来镇压的大批湘军。 1870年,湘军的席宝田以三十余营的兵力,在施洞口于起义军决战,张秀眉被击败,遁入雷公山。第二年,张秀眉和部分起义军通过逐步渗透,潜出雷公山地区,试图以游击战的形式,但最终由于寡不敌众。1872年,起义军主力被击溃,张秀眉、包大度等人被俘,押解至长沙后惨遭杀害。 张秀眉起义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一场苗族起义。起义从1855年到1872年,整整持续了将近十八年的时间,给清政府的统计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张秀眉起义的背景是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苗疆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灾荒。从咸丰初年起,水灾、旱灾、蝗灾等接踵而至,使得千里苗疆,颗粒无收。清政府对此,仍然要求苗族人们缴纳大量的军粮款。苗族人民忍无可忍,向知府请愿免去苛捐杂税,但遭到了拒绝。走投无路的苗族人们联合起来,歃血为盟,发动起义,围攻台拱厅城,杀了州吏吴复。从此爆发了长达十八年时间的苗族起义。 张秀眉在起义中被众人推戴为元帅,他率领苗族人民和侗族人民联合,一起转战于贵州东南一带。1857年,张秀眉起义军在台拱建立了政权,占领了贵州东南大片土地。清政府认为张秀眉是苗疆祸乱的首害,所以抽调大量兵力前往镇压。张秀眉与其周旋于贵州、湖南一代,取得节节胜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形势从1864年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盘踞东南,纵横全国的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在镇压过程中,为清政府效犬马之劳的湘军,此时也成为了镇压张秀眉起义的关键力量。双方几经交战,起义军陷入了越来越不利的境地。 1869年,在张秀眉和包大度的领导下,全歼了前来镇压的湘军所部。第二年,湘军在席宝田的率领下,以主力大军进入贵州。双方在施洞口一带决战,起义军被击败后遁入雷公山一带。1872年,剩余的义军和席宝田所率的湘军在乌鸦大坡再行决战,由于寡不敌众,义军再次被击退。湘军趁胜追击,在乌冬山一带,俘虏了起义军首领张秀眉和包大度,并将其杀害。至此长达十八年的张秀眉起义宣告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