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南航桂林空难,又称“桂林空难”、“中国南方航空3943号班机事故 、“1992年南方航空B737阳朔撞山空难 。
1992年11月24日,南方航空公司执行广州——桂林的CZ3943航班,在向桂林机场正常进近过程中,高度突然下降,在阳朔县杨堤乡土岭村撞山粉碎性解体
这是中国民航古代上第二严重的事故。坠毁飞机的机型为波音737-31B,这是波音737-300型飞机第三次发生坠机事故,也是历来涉及737-300型客机的第二严重的事故
从飞行数据记录器揭秘情况看右发自动油门随动性不好。不能随飞机姿态的改变而自动调节,其中有两次比较明显;首次是飞机从广州起飞后爬升到预定高度7000米改为平飞后,右发油门仍停留在爬升推力状态的41°,右发Nl?低压气机转速保持92%不变。
为保持平飞,左发油门自动调到慢车位,左发N1也跟着下降到40%;
第二次是当飞机已临近桂林机场,下降高度到2200米改为平飞后,这时发动机推力应从慢车状态加上去,但右发油门没有动,仍在慢车8°位,N1为35%,为保持平飞,左发油门自动增大,由8°增加到41°,N1为88%
11月24日早7:54分左右,飞机以近乎自杀式俯冲的姿态坠毁于距离桂林奇峰岭机场约32公里处的阳朔县杨堤乡附近的天马山中 。
撞击点海拔520米。从撞击痕迹判断,飞机是呈接近90°的右坡度侧着撞山的,机头朝向230°~250°,飞机粉碎,散落物在撞击方向的前面和右侧。当时现场失火,地面杂草被烧,但一些树木烧得不严重。
坠毁仅2小时后就到达现场的抢救人员在仔细反复地搜寻后发现,现场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不要说残肢断臂,迄今最完整的遗尸是一只手掌和一块头皮,这在飞机失事中是史无前例的。
按照一般情况,飞机失事,其属翼部分大都完好,这就是为何要把黑匣子装在尾翼减震架上的主要真相。
然而,桂林空难的波音飞机尾翼不翼而飞,其它大件残骸也未发现,按照飞机撞山的山头与残骸散落地点仅数百米判断,应该留下大件残骸。
令人称奇的是,50吨重的飞机,仅收集到2吨碎片,最大的一块也只有1平方米。也就是说其他几十吨残骸不见了。
事情有了诡异,当正面渠道又无确信的信息公布时,谣言便自然而然的开始传播了
1992 年11月8日《桂林日报》头版报道:在杨堤乡附近 ?”11·24” 空难失事地点 )10月31日夜晚 有十多人见到天空出现UFO光源,为桔红色呈扫带状。光源共有三个,在杨堤上 空均匀分布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七八分钟后消失。
基于以上发生过的事故,民间有传言,在桂林地区的桂林市、阳朔县、恭城县有一个天空中的百慕大,飞机失事的真相就跟“百慕大”有关,失踪的那些飞机残骸被吸入了另一个空间里。
从发布的资料看应该是飞机失控了,7时50分飞机在2400米的空中飞行,7时52分飞机在2100米的空中飞行,与塔台通话并按照桂林机场指挥塔的导航“作方块穿云降落”,7时54分撞击在200米高的山坡。
在1分钟时间内下坠1000米绝非正常现象,显然飞行员失去或说不能控制飞机所致,正因为失控,才出现了匪夷所思的种种疑问之外。
但该机1991年5月起交付使用,至失事日,共飞行了4100多小时,着陆3000多次。由于波音飞机均有光纤导航设备等先进仪器,可以不靠飞行操纵,帆叶网,凭模式安全抵达目的地。因此,就飞机本身而言,似乎不存在失控的真相。
有专家认为,失控“可能是有爆炸物把飞机操纵系统破坏了”,“也可能是发动机发生出乎意料的情况”,在此,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从技术分析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除了失控以外,机长也有可能因为判断失误造成飞机的失控,但根据机长家人称,他是中国最高等的飞行员,技术是全能的,况且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做事情也非常谨慎。
而机场的负责人也表示,机长的驾驶经验丰富不可能撞山,更何况,即便一时头脑发热,导致飞机失衡,也不至于失控坠毁,也不可能如此“惊心动魄”,1分钟时间内下坠1000米。
在排除了上述种种造成飞机失控的可能性后,许多消息来源把想象力推展到了人类认识的最神奇领域。80年代,美国柏杜大学物理学教授发现新的力:反引力,这是一种极其微弱的排斥力,这对于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挑战,至今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