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自然探索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欧洲狮、叙利亚象、阿特拉斯棕熊、原牛、巴巴里狮,这些被传说记载流传下来的神秘动物,后来都被证实存在过,那么我们记载的龙是不是也是真实存在的物种,只是很早就灭绝了。

古代的五种神秘动物,现代人没有人见过,甚至让它们都成为了神话传说。

古罗马的斗兽场成为他们绝大多数神兽的坟墓。

他们消失得无声无息,仅仅留下了画像和照片。

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真实存在,但是现在只能在传说或者游戏里面见到的神兽。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5、欧洲狮

欧洲狮又名希腊狮。曾经是地球上最大的狮子之一。雄性体长平均2.5米,尾长1.2米,体重200-260公斤,肩高1-1.25米。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我们熟知的狮鹫原型就是欧洲狮和鹰,但是它们在史前就已经灭绝。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欧洲狮曾经象征着荣耀和权利,有句古话:如果你没见过欧洲狮,那你就不算见过真正的狮子。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书上有过记载,在1000年前在巴尔干半岛发现了欧洲狮,当时的数量很多,曾经遍布整个欧洲。

当时的古希腊人把猎杀欧洲狮当成一种勇士的行为,以至于古希腊的勇士们都争前恐后地捕杀欧洲狮,一时间,欧洲狮的数量大减。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古罗马的斗兽场里,欧洲狮也成为了重量级的参赛选手,欧洲狮大战波斯虎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是欧洲狮灭绝的主要原因。

在公元前100年,在希腊彻底消失。

4、叙利亚象

叙利亚象为最大的亚洲象亚种,公象平均身高3.5米,最大体重可以达到7吨,比现生最大的非洲象还大。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在公元前70年灭绝。

叙利亚象是著名的战斗象,它们往往身披铠甲,所向披靡,能顶着敌人的箭雨的攻击勇往直前,进而摧毁敌人的军队,虽然关于叙利亚象的资料非常少,但是叙利亚象作为战斗象,在历史上的战役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跟着古时候的欧洲军队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公元前219年,北非古国加太基著名的军事家汉尼拔就带着37头叙利亚战象穿过阿尔卑斯山,所向披靡,进而征服了世界。

3、阿特拉斯棕熊

阿特拉斯棕熊是非洲唯一的熊科动物,栖息于阿特拉斯山脉和邻近地区极度寒冷的山顶。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罗马人首先发现了他们,由于它们异常的凶猛,所以它们经常被抓去斗兽和用来处决犯人。罗马人残酷的竞技运动 ,以及生存条件的破坏,导致阿特拉斯棕熊数量一直急速地下降。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直至世界上最后一只阿克拉斯棕熊在1870年被射杀后,人类再也没有在地球上发现过它的踪迹。

2、原牛

传说当初神在创造人类之前,还创造了一种神奇的生物,那就是原牛。

他们在古代被称为牛头神,人们一直以为它就是存在神话故事里,但是后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真实存在的。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传说是原牛是众神之主宙斯的爱人变得,原因是宙斯为了能让自己的爱人陪伴自己的左右。

原牛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牛,体态魁伟,体长3米左右,肩高1.8 m,体重将近1吨,双角尖耸。

原牛曾遍布欧亚大陆,在2000年前罗马帝国抓捕了大量的原牛,让他们同狮子老虎甚至人类的奴隶来搏斗。

是的,古罗马人对这种高大凶猛的动物有种特殊的偏爱,看到了就想往他们的斗兽场里面塞,老虎狮子牛一起来才过瘾。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直到1627年,最后一坨雌性的原牛在波兰死亡,它们彻底在地球上消失了。

1、巴巴里狮

巴巴里狮生活在北非的沙漠和山脉中,最高可以长到3.3米,体重最高可以达到540斤,比欧洲狮还要大,北非食肉动物的三巨头之首,看起来威风凛凛。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它们的皮毛呈棕色和金黄色,是欧洲皇室的最爱。

不说你可能也想到了,如此凶猛的怪物自然是引来了罗马人的注意。他们把巴巴里狮送到了斗兽场,巴巴里狮在古罗马的斗兽场是神一样的存在,一掌一个阿特拉斯棕熊。

史前灭绝的五大巨兽

英国的皇室也非常喜欢这种高贵的狮子,他们就要仁慈很多,他们将大量的巴巴里狮送到动物园和马戏团。

最后一支法瓦里斯在1922年的阿特拉斯山脉被射杀,被定为野外灭绝。

所以说,我一直有个疑问,在古罗马的斗兽场里面,欧洲狮、原牛、阿特拉斯棕熊、巴巴里狮到底谁最厉害?

至少我觉得波斯虎不是它们的对手。

这些被传说记载流传下来的神秘动物,后来都被证实存在过,那么我们记载的龙是不是也是真实存在的物种,只是很早就灭绝了。

这就像,如果鹦鹉灭绝,未来的人类会传说出现过一种会说人话的鸟,是一个道理。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玩得更绝的一招!是什么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史前大洪水是重要真相

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观,来自西汉时期编撰的《》。2千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的长度约有5000年,其开端是华夏部落联盟的和。但近年来,随着学的进步,浙江逐渐被全社会认识和重视,成为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在这次,中国考古界改变了封闭和保守的态度,以开放性的姿态,广泛邀请国外参与研究。与国际上全面否定不同,浙江良渚文化正在得到国际考古界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文物证实,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具备了王国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史正在被改写,它的长度不是5000年,而是5300年。 由于浙江良渚文化从未出现在任何古文献中,我们对其起源和消失过程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考古出土的证据进行推测。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学家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大约有300多处,它们的地层剖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文化断层,说明它们消失于同一时期。在文化断层上面,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堆积。 通过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对照,专家们发现在夏朝前期,全球都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气候突变,引发了。这场自然灾害持续百年,淹没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良渚人构筑的巨大堤坝,最终也没有能够挽救他们的王国。那么,的良渚人都去往何方了? 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浙江良渚文化在被史前大洪水毁灭以后,良渚人分为两支向外迁徙。其中一支迁往北方,与当时的华夏部落联盟,也就是族群发生冲突。在战败后,良渚文化被龙山文化吸收和融合。我们经常能在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良渚文化的玉器。例如江苏北部的青墩遗址和花厅遗址,都出土过良渚人的祭祀礼器——玉琮。 另外一支良渚人,向地势更高的长江中上游迁徙,他们有的进入四川地区,给蜀人带来了先进文化,促使三星堆遗址开始爆发式发展。有的从长江中上游进入陕西黄土高原,与当地的华夏部落融合。比如在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他们的玉器技术也是突然爆发,良渚文化风格的玉器随处可见。 可能有些人要问,为什么良渚人不往南方迁徙呢?一是因为南方当时还是蛮荒之地,为了生存而逃难,自然要逃向比较发达的地区。二是史前大洪水过后,南方地区也是一片沼泽,并不适合良渚人繁衍生息。 考古学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夏朝和中前期,近1000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上是荒无人烟,一片死寂,没有留下任何大型的聚落文化遗址。有人说上海松江地区的广富林文化,可以弥补长江流域在夏商时期的文化空白。但迄今为止,不管是从文化延续时间上,还是从出土文物的类型上,似乎都没有达到考古学家的预期。 一直到商朝晚期,太湖流域出现了马桥文化,被认为是文化的代表类型。而马桥文化非常原始,无论是玉器制造技术、陶器制造水平,还是人口数量和生产力水平,都远远落后于良渚文化。因此,马桥文化并不是良渚文化的延续,越国人也不是良渚人的后代。 考古界普遍认为,商朝晚期在太湖流域活动的越国人,他们来自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区,是的土著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在春秋末年越国灭亡后,越国人重新回到了他们的“祖地”,即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到西汉时期,越国人建立了三个王国,分别是温州地区的东瓯国,广东地区的和福建地区的。 如果越国与良渚文化没有关联,那么同为之一,同处南方的呢? 其实,吴国人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这在司马迁的《史记》的《世家》中有详细记载。在商朝晚期,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古公,生了3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周文王的父亲)。据说,太伯和仲雍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无法担当治国大任。为了把王位让给季历,他们“出奔”吴地,建立了国家。周武王灭商后,就把他们的后人周章封为吴侯。这就是著名的“周太伯奔吴”的典故。 不论周太伯奔吴是真的让贤,还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也不管最早的吴国是在江苏地区,还是后来迁徙到南方的。总之,从吴国人追认太伯和仲雍为先祖的传统,可以反映他们确实来自中原地区。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证明,吴国在文化上更加接近于中原风格,而与浙江良渚文化没有任何关联。 可见,吴国和越国都没有继承良渚文化。在商周时期,他们曾经关系亲密,堪称兄弟之邦。后来,吴国军队进攻太湖流域,赶走了原来在这里生活的越国人。奉吴王之命,“观天象、测地理、选天命之地”,建造了苏州城。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吴国和越国开始,引发了长达百年的。吴王、越王、商贾和美女等历史名人,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随机文章Yomi简介北极圈里的富兰克林木乃伊,因铅中毒而死在探索航道的路上中国最神秘的史前文明,轩辕黄帝是史前文明的领导者(移民太空)现代懒人翻身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勤于思考(未来管理人才)两个人去普吉岛1万够吗,旅游淡季飞普吉岛1万够了(旺季会很拮据)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