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洲西部的斯韦茨冰川正在以隐藏的方式融化,这可能会导致其快速崩溃。(图片来源:NASA)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太空网(By Robert Lea):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南极洲的思韦茨冰川,也被称为世界末日冰川,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化,可能导致其快速崩溃。
两个研究小组使用水下机器人,在佛罗里达州大小的思韦茨冰川上钻了深孔,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研究其融化模式。
来自国际斯韦茨冰川合作组织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冰的整体融化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但裂缝和破口以及其他脆弱地区的融化速度要快得多。思韦茨冰川通常被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的崩溃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海平面上升。
“我们的结果令人惊讶,但冰川仍然处于困境中,”英国南极调查局海洋学家和研究小组成员皮特·戴维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新选项卡中打开)“如果冰架和冰川处于平衡状态,从大陆上脱落的冰将与因融化和冰山崩裂而损失的冰量相匹配。我们发现,尽管有少量融化,但冰川仍在快速退缩,因此似乎并不需要太多就能推动冰川失去平衡。”
思韦茨冰川位于南极洲西部,占地74000平方英里(192000平方公里)。冰川的一部分突出到海洋中,阻挡住岩床上的其余冰块,从而防止它们从陆地滑向海洋。
由于斯韦茨冰川向大海倾斜,它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和海洋温度变化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快速和不可逆转的冰川融化。斯韦茨的崩溃将导致海水水位上升约2英尺(65厘米)。反过来,这可能会破坏邻近冰川的稳定,可能会使未来的海平面增加近10英尺(3米)。
为了评估思韦茨冰川崩溃的脆弱性,这两个小组通过在冰上钻一个1925英尺(587米)深的洞来降低仪器,并在冰川下发射一个名为Icefin的鱼雷形水下机器人,来观察冰川及其周围海洋的融化速度和属性。
Icefin对于调查Thwaites的接地区特别有用,这是冰川接触海底的地方,以前几乎不可能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座冰川的基础地带已经退缩了8.7英里(14公里),使思韦茨成为南极洲变化最快的冰川之一。然而,导致这种倒退的因素却知之甚少。
新的数据提供了一幅更清晰的图片,展示了斯韦茨下方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冰川裂缝中的冰正在快速融化。在裂缝和裂口中融化有潜在的危险,因为当水通过它们时,热量和盐分会转移到冰中。这会导致这些裂缝的扩大,在冰架上造成大的裂缝。然而,裂缝和破口并不是冰架上唯一经历快速融化的区域。
虽然冰架底部下方和下方温暖海洋上方的一层冷淡水正在减缓冰架平坦部分的融化速度,但研究小组震惊地发现,冰架底部的融化已经形成了一个楼梯状的地层。在这些被称为阶地的阶梯形区域,斯韦茨的冰也在迅速融化。
这些阶地、裂缝和破口中的冰融化可能会成为未来斯韦茨冰川融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随着冰架上主要裂缝的出现。这意味着这些特征可能成为斯韦茨冰架崩塌的主要诱因。
“这些观察冰川的新方法让我们明白,在南极洲这些非常温暖的地区,不仅仅是发生了多少融化,而是如何和在哪里发生的,”康奈尔大学研究员兼Icefin团队成员布兰妮·施密德说。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两篇论文上。
英国议会改革简介是怎么回事?会议的背景及重要内容是什么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背景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又召集了一届议会,史称“模范议会”, 国王、贵族、骑士和城市富裕市民形成政治联合,除了大贵族和教士外,这届议会还固定地由每郡派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派两名市民代表参加,因而较“大会议”前进了一步。由于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在根本利益上息息相关,也有比较多的共同话题,因而每当这种议会召开时,他们往往集聚在一起,互通信息,共商对策。从1343年起,他们开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单独聚会,逐渐形成了平民院(下议院)。贵族和教会长老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组成了贵族院(上议院)。英国两院制便发源于此。但是,不管是模范议会,还是1343年由两院组成的议会,都还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由全民普选产生的议会。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议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议会又是各种政治事物尤其是国王大臣所犯的渎职罪的最高裁判所。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以后英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联合,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 内容 1. 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 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随机文章17亿美元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可击沉任何美国核潜艇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的木乃伊,女人和小孩被霍霍冻成木乃伊威力强悍的硬币散弹枪,可以装填各种物体的散弹枪(铁丝/石头/硬币)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交点在哪里,位于几内亚湾/不属于任何国家没有月亮地球会怎么样,没有月亮人类能生存吗(人类无法生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英国工业革命竟然和中国元朝的水转大纺车有关
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并不是18世纪的英国人发明的,而是在4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发明的。这种水力纺纱机在王祯的《农书》中被称为“水转大纺车”,性能优越,效率极高,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0斤。要知道,珍妮纺纱机最初只有8个纱锭,而水转大纺车却有32个纱锭,以至李约瑟称赞其“足以使任何经济史家叹为观止”。 水转大纺车也并非在元代不经意发明而出,之前的千年都是纺车改进积累的时期,已经用水力取代了人力,到了元代就不得不发明而出。水转大纺车发明后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只要临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的影子。但令人不解的是,元代之后这种优越的水转大纺车就销声匿迹了,终究未能在中国引发工业革命。有学者推测是因为“大纺车上没有牵伸机构,因此只能用于对纤维较长的麻、丝进行合股、加捻和卷绕, 而不能用来纺纤维较短的棉(特别是纤维短、拉力小的亚洲棉)。元代以后, 麻纺织业逐渐让位于棉纺织业, 因此不能从事棉纺的水转大纺车也随之销声匿迹, 似乎是很合乎逻辑的。”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劳动力过剩,没有技术革新的需要。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却渊源于水力大纺车。要知道,1716 —1717 年英国安装的第一部捻丝机,是英国人在意大利刺探了两年工业情报后仿制的,而意大利的捻丝机是在元代时期由中国传入。旅行者、商人、耶稣会士都可能是传播媒介,尤其是在华的耶稣会士,掌握着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眼光独到,在中国挖掘各种智慧宝藏,刺探各类情报,打包后直接邮回国内。如今巴黎国立图书馆还保留着18 世纪在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纺织技术绘制的大量织机图。李重光说: 这些纺织机具图种类繁多, 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织机图谱。此外, 还介绍了从经纬线的准备, 到拔更、放更、扳更、穿箱、续更、刮绸, 直至成衣的各个工序的生产操作情况。有关技术资料的来源除了实际调查之外, 传教士们也广泛地利用了中国已刊出的科技著作。在其中, 明末身居相位的基督徒徐光的科技著作(特别是《农政全书》), 更是他们注意的对象。1735 年出版的杜赫德的《通志》, 详细谈到了养蚕与丝织业技术。从此书刊载的养蚕、缫丝和织机插图看, 显然采用了《农政全书》卷31 —34 蚕桑及卷35 —36 蚕桑广类的内容。元代水转大纺车的有关图文, 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农政全书》中。因此水转大纺车在18 世纪中叶以前, 已通过传教士介绍到西欧,应是无可置疑的。 正是中国农业科技向西方的传播,引起了英国纺纱机的改良,进而引爆了工业革命,正如思所说:“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从此,。 (图)珍妮纺纱机 虽然伊懋可在评论水转大纺车时说:“虽然这种机器还不是非常有效, 但如沿其所代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话, 那么中古时代的中国很可能会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就出现一场纺织品生产上的真正的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毕竟是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发生反应后的结果,单纯的技术革新,恐怕还不足以引发工业革命。李约瑟难题,历史已经作答,不需假设。 随机文章布伦东克集中营:强迫囚犯劳动只为摧残其肉体亚马逊旗下蓝色起源发射火箭回收成功,私人公司推动太空旅游武则天的最后归宿乾陵地宫,乾陵地宫为什么不发掘(盗墓贼连连碰壁)比黑洞更强大的天体,宇宙终极天体“类星体”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