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战争而消失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重点。

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灭亡,也有人认为,这个国家可能是因为战争而消失的。

不管怎怎样,它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如今却沦落到被美国收购的地步,这个国家就是津巴布韦。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楼兰古国消失之谜完整版)

楼兰遗址

古往今来描述楼兰的诗句比比皆是,而在这些诗人的笔触之下,一座宏伟且堂皇的古国更是跃然纸上,但楼兰早已在这些诗句出现之前,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它消失的缘由更是众说纷纭,而它所处在的地理位置,可是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的罗布泊,在这里除了一片荒漠和众多走兽的骸骨,必无其他,那么历史上的楼兰到底为何消失,而这座极负盛名的古国又有何特殊之处呢?而它又将会有哪些神奇的未解之谜发生呢?

死亡之城却是美女故乡

位于罗布泊的楼兰,自古被誉为美女的故乡,这一传说直到一具女尸的发掘得到了印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具出土于楼兰古城北部铁板河三角洲的一片墓地的女尸。

这位美女,深眼窝,高鼻梁,下巴尖翘,非常美丽,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她就是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的出现,让考古人员和史学家对于楼兰古城的发展和消失有了新的见解。

楼兰遗址

通过对楼兰美女的解剖,专家发现她的肺中存有沙尘,由此推断,3800多年前,楼兰美女生活的环境就已经是干旱多沙了。

楼兰美女出土时的外部特征,也与专家对气候的推断不谋而合。

楼兰美女头戴麻布防风斗篷连衣帽,下颌前有线带横穿,从这些迹象可以推测,当年楼兰地区天气炎热,风沙较大。

相传,楼兰美女名闻天下。

当时西域各国的王公贵族们纷纷想娶楼兰美女为妻。

公元326年,割据敦煌的张骏趁天下大乱,派兵攻打楼兰,当时的楼兰国已改名为鄯善国。

国王被逼无奈,不得不献出楼兰美女,这才平息了一场战争。

孕育了无数美女的楼兰国是汉代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中西方贸易的繁华重镇。

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盐泽说的就是罗布泊。

当年的罗布泊还是一片绿洲,楼兰城就建在这片绿洲之上。

到东汉时,楼兰国已有人家1570户,人口14100人。

城中街巷纵横,商铺林立,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商人来到这里。

他们中有贵霜、安息、大宛等国派来的使臣,也有成群结队的行商和西行取经的僧侣。

楼兰风干女尸

当时的楼兰城里热闹非凡,由东而来的商人带来光滑美丽的中国丝绸;从西方来的商人,则带来色彩鲜艳的毛织品、五彩缤纷的大宛琉璃和各种奇香扑鼻的安息香料等,各种奇珍异宝在这里汇集、交换,让购买者眼花缭乱。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国王请求汉朝政府驻军伊循,也就是今天的新疆若羌县米兰镇,楼兰从此成为汉朝中央政权控制西域的战略重镇,可以说此时的楼兰古城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

繁华重镇的消亡之谜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曾经繁荣一时的楼兰古城,在辉煌了几个世纪之后,竟然神秘地消失,最终被人们视为“死亡之地”。

公元400年,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楼兰城,看到这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自法显经过,又历经一千多年的风沙洗劫后,楼兰城最终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楼兰古国消失之谜完整版)

斯文赫定

直到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来到新疆罗布泊地区探险,他们在沙漠中意外发现了消失已久的楼兰古城。

消息一经传出,各国考察团闻风而动,他们在楼兰古城遗址上搜寻,并掠走了大批重要文物如今的楼兰古城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片废墟遗迹。

整个楼兰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

城中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大部分居民区的院墙,均用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再抹上黏土筑造而成。

在城中的堆积物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批汉文木简,其中墨书西晋、泰始四年,也就是公元295年的木简,为研究楼兰城的历史提供了准确纪年。

楼兰贵族墓葬遗址

此外,楼兰古城还出土了一些木雕和石雕的女人像、汉代漆器、以及美丽的丝织物。

如长寿明光锦,在蓝色地上,以黄、褐、绿三色经线织出的云雷纹,中间填充虎、龙、辟邪等瑞兽,间隔织出小篆“长寿明光”吉祥语。

可以想象出当年楼兰古城的繁华和美丽,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富足而且安定,如果楼兰古城现在还存在,想必一定是和当下的乌鲁木齐一样的热闹。

楼兰破灭之谜的真相

罗布泊曾经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水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20世纪初仍然达到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湖畔建造的楼兰城,一直繁衍生活了数百年。

那水草丰美的绿洲,何以变成茫茫沙漠?史书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缺水最危急的时候,楼兰人不得不四处请外援,几经周折把水引入楼兰城,暂时缓解了楼兰城缺水的困境。

然而,即便如此,也只能暂时缓解水荒,楼兰城最终还是因为断水而废弃了。

翻阅史籍,还会发现楼兰国的衰亡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不仅仅是和干旱有关,还有其他数不尽的谜团和传说佐证着楼兰消亡的答案。

有人说楼兰的繁华当时引起了外星人的关注,外星人和楼兰人达成了某种协议,让楼兰人穿越到了异次元的时空,因为楼兰的消亡并不像是因为战乱导致,整个古城的遗迹除了残砖败瓦就没有其他的物品存留,也没有战争留下的大规模屠杀的痕迹。

不过在一些出土的石像上居然有类似现代飞机的图案,还有接近UFO飞碟的形状,因此盛传楼兰文明和外星文明有联系,但是如果这种假说成立,究竟是外星人把楼兰人当成实验品绑架回了外太空还是说将楼兰人全体转移到了异次元的平行时空,以此防止楼兰人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全部死亡。

当然除了外星人的传说,也有瘟疫造成楼兰毁灭的传闻,传言楼兰由于缺水导致植被大量死亡,很多天然的屏障消失,后来在罗布泊地区的一种毒虫在楼兰大量繁殖,这种毒虫就像埃及金字塔内传言的圣甲虫一样令人恐惧,凡是被咬伤的楼兰人,都在短时间内感染了瘟疫,高热不退,最后全身皮肤溃烂而死。

最重要的是这种毒虫据说能够传染,当患者身上溃烂的皮肤触碰到正常人以后,健康的人也难以幸免,最终楼兰在瘟疫和缺水的双重打击下,整个文明消失在了罗布泊,又或是少量幸存的人被迫背井离乡去了别处定居。

从此以后辉煌百年的楼兰古城就湮没在黄沙中。

彭加木失踪,死亡之城再添神秘感

1980年 6月 23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一条消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楼兰古城所在地罗布泊考察中失踪,已经第7天没有音讯了。

”简短的消息犹如一声惊雷,迅速在国内外引起震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组织飞机营救。

当地驻军在方圆数百里的沙漠中展开“梳头式”搜寻。

美联社、路透社、合众社记者蜂拥而至。

彭加木的突然失踪,多年来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陷入了罗布泊的沼泽,当时还风传他被敌特劫持, 也有人猜测他被风沙掩埋或被野兽伤害。

那么,彭加木到底是怎样失踪的呢?

楼兰古国消失神秘之谜(楼兰古国消失之谜完整版)

彭加木

6月11日,完成纵贯罗布泊任务的考察队在米兰农场小憩之后,即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然后取道敦煌向乌 鲁木齐,从而结束这次两个多月的 野外考察工作。

经过昼息夜行,风餐露宿,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 公里处。

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照考察计划,还有400公里路。

在大漠中行走岂能缺水、断油。

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

当天下午没找到。

晚上,他们开会决定,向 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并准备第二天 继续找水。

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 稿:“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

”用直升机运水 真比油还贵,彭加木指望能就地解决水的问题。

根据地名所示和他的 判断,这地方应该是有水的。

17日上午,部队回电同意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

队员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他们有的回帐篷休息,有的在看书。

彭加木还在外面徘徊着。

他考虑到直升机运送一次物资要花上万元,一公斤水要二三十元,且数量有限,国家付出的代价太大,最好能自己解决,若找到了水源还能为以后到这里考察提供便利条件。

想到这些,他准备独自行动了。

彭加木失踪路线

下午一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

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

彭加木冒着50多度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队员们赶忙分头寻找。

但天黑了,还没有找到彭加木,他们就在沙丘上点起一堆篝火,想让彭老看到火光后辨明方向回来,3辆汽车爬上山坡, 向不同方向打开车灯,6条灯柱一直为他照着回来的道路;每隔一小时,一颗信号弹就飞向夜空,划出一条红色的弧线。

它在告诉彭加木宿营地的方向。

整整一个夜晚考察队员都没合眼,仍不见彭加木回来。

18日中午,地表温度达64摄氏度。

一架由乌鲁木齐方向飞来的直升机 降落在队员宿营地。

部队送来了紧急救援的水和其他物资。

陈百泉和王万轩登上飞机,又在库木库都克地区超低空飞行反复寻找彭加木,依然不见踪影。

彭加木失踪后,中央和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党政军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寻找措施。

围绕库木库都克中心,在东西长140公里, 南北宽60公里的地带反复搜索,但是最终仍然一无所获。

6月20日,一支由28人组成的军民联合搜寻小分队,乘车赶到“720”基地,然后由西向东前往库木库都克方向寻找。

与此同时,由敦煌派出的地面部队,也正沿着古疏勒河故 道,由东向西往库木库都克方向搜寻。

6月底,搜寻进入高潮, 地面上黑压压的人群和天上密密麻麻的飞机密切配合,几乎将出事点方圆数百里搜找了个遍。

为配合这次联合大搜寻,有关部门还从上海、南京和济南借用了条嗅觉极为灵敏的军犬……可是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没有找到彭加木。

人们从忧虑、焦急,开始感到无能为力。

后来新疆分院派出一支小分队,在原考察队宿营地,即彭加木遇难的地方,树立了一个高1米、宽0.7米预先用水泥制成的永久性标志,上面写着: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进行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

据彭加木的队友和众多知情人判定,他在找水的过程中,因旧病复发体力不支昏倒,最后被大风卷起的流沙所埋。

因为进疆后他曾患纵隔障恶性肿瘤。

瘤长在心脏、气管和食道之间,有两个拳头那么大。

据医学文献上讲,患这种病的人顶多能活两年。

后来彭加木在上海中山医院治疗时,医生在他骨髓里检查出有“异常网状细胞”,证实他又患有另一种恶性肿瘤——网状细胞淋巴瘤。

除了特殊之例外,一般只能活3个月。

种种迹象表明,在找水出发前,他的恶性肿瘤已初步复发。

当年彭加木神秘失踪之谜,官方最终给了定义:罗布泊洼地地形复杂, 气候恶劣,荒漠无人。

根据反复寻找的情况判定,彭加木在找水过程中, 可能因体力不支,迷路昏倒,被狂风吹动的流沙淹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人对于楼兰的期待就像黄沙般在风中吹散,罗布泊和罗布泊的明珠楼兰都从美丽繁华的西域仙境变为现在的死亡之地,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个待解的谜团只能是我们对这片土地最后的道别。

苴国: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都城在吐费城

苴国(Chá Guó)或(Ju Guó,为广元本地读音,“苴”为多音字), 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 苴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蜀国的分封国,第一代君主是杜尚(开明氏九世)的王弟杜葭萌。所以也称葭萌国。 从开明十一世起,苴国与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 公元前316年,遣先后灭掉蜀、苴、巴。苴国共存在56年。 基本信息 苴国(Chá Guó)或(Ju Guó,为广元本地读音), 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 苴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却后期与巴国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 起于春秋 东周春秋时期—— 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即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宣布苴国成立。 东周战国时期—— 苴国对内积极发展生产,对外示好当时强盛的秦国和巴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而渐成为西南地区的一个与当时开明氏蜀国、巴国齐名的强国。领土也有所扩张,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 灭国于秦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芦(开明氏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 苴侯求救于秦,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诈的收了二国的礼物后,派、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本蜀论》记载惠文王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张若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国灭亡。 随机文章在美国,他们说这种“病”是“菁英”才可能得到的…一般黑人、印第安人不会有诸葛亮怎么死的?专家反覆研究后「只说4字」解释了一切满清令妃「遗体放百年不会烂」专家:看乾隆喂他吃啥埃及出土木乃伊是无价之宝,为制作木乃伊而掏空内脏北极圈内的格陵兰木乃伊,两岁婴儿因饿死而变成木乃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蹇义和他的天官府,天官府是如何消失在历史中的?

在重庆渝中区七星岗,有一座城门叫通远门,门内不远有一条街,叫天官府。这天官府是年间建成的,到现在有数百年历史了。天官府是一座府第,但早就没有了。现在只留下这天官府这一个地名,也是一条街名。 要说天官府,就得说他的主人蹇义。 重庆历史名人馆内蹇义塑像 蹇义是明朝初巴县人,原来的名字叫蹇瑢。他于洪武十八(1385)年进京赶考,虽说没有进入前三,但也中了进士,洪武爷下旨,授蹇义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要奏事、要称旨,经常要在面前露脸,蹇瑢是小小心心,谨慎办事。有一天,皇帝有意问蹇义,说有个前人蹇某某是不是你的先祖。 蹇义也晓得这个人,但与自己没得关系,于是老老实实地跪下回答说不是。皇帝觉得蹇瑢这个人诚实,不趋炎附势,心中很是高兴。于是就说,我给你取个名,叫“义”。蹇瑢,急忙磕头谢恩。皇帝又亲手提笔把这“义”字写给了蹇瑢,这蹇瑢从此改名叫蹇义。 蹇义当了三年的中书舍人,按规定应该轮换到另外一个岗位去了。皇帝觉得这蹇义用顺了手,换个人来怕不习惯。因此下旨,说蹇义在朕身边工作,用起来很顺手,朕要用蹇义,就不要调动岗位了。还特别强调说,要用就要用九年。到了时候再说调整的事。蹇义自此就天天在皇帝左右,小心谨慎地工作,不敢有半点差错。 到了惠帝建文,蹇义被破格提升任吏部右侍郎。这几年间,朝政在改革,蹇义有些事不好插手,没有多少成绩。 燕王来了,蹇义赶紧迎接,宣示效忠燕王。燕王也晓得蹇义是宠臣,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就重用蹇义,升为左侍郎。过了没几个月,又升蹇义为吏部尚书。后来,命蹇义兼任太子的秘书,帮助太子办事。这期间,皇帝有啥子事要给太子办,或者是太子有事要请示报告皇帝,都是蹇义在中间传递。蹇义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这一个皇帝,一个太子,都是不能得罪的人,因此传达事情都很委婉,使皇帝和太能接受。父子之间因此显得很和睦亲善,让皇帝和太子都觉得蹇义能干。皇帝出京巡视地方,也叫蹇义辅佐。皇帝见蹇义对于军事料理得有条不紊,处理得当,就让蹇义挂职兼理其它各部的事务。 但也有蹇义倒霉的时候。有一次,朝中有一人在议事时失礼了,得罪了皇帝。当时在场的蹇义没有及时批评纠正,皇帝不高兴了,下令把蹇义捉了,关进监狱。过了几个月才放出来,以示皇帝的尊严。 仁宗皇帝即位,更加倚重蹇义。先是进蹇义为少保,后又进少师,不久又亲赐盖了皇帝玉玺的表彰证书,让蹇义收藏以传后代。蹇义得到那么多殊荣,当然有人眼红,到处散布蹇义的不是。有个叫的宦官,多次在皇帝面前说蹇义的不是,但是皇帝就是不相信。 到宣宗即位以后,对蹇义更是信任有加,处处倚靠他来处理各项事务。皇帝要给他父亲修陵园,想到父亲有遗言,办事要节俭,不要浪费,就问蹇义怎么办才好。蹇义说,这是老皇帝的高远见识,是千秋万代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按老皇帝的遗嘱办,是大孝的行为。皇帝听此话,就下旨节俭。皇帝陵修好后,规模小了许多。自此以后,形成了制度,各位皇帝驾崩,修陵园时都以此为例。 宣宗皇帝见蹇义老了,怕他劳累,就下旨让他不要管事了,天天在皇帝身边坐一坐,有事咨询一下就行了,官职俸禄一样不减。为此还发了一张盖着皇帝玉玺的证明书。同时,皇帝还赐免死金牌一块,免死蹇义本人二次,家人一次。有一次,皇帝到蹇义家去看望,觉得丞相府很简陋,就传旨有司衙门,在北京文明门找了一块地,建了一座丞相府赐给蹇义住。又在重庆赐府第给蹇义,因吏部尚书是百官之首,称为天官,在重庆的这座府第就叫做天官府。 蹇义府邸天官府旧址,位于渝中区七星岗。 英宗登基以后不久,蹇义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天官府当年是按王爵规格修的,规模宏大。府第坐北朝南,倚山就势而建,据说楼屋相连,有三进院落,用的砖瓦都是奉御旨在巴县特设的砖瓦厂烧制。中堂挂有皇帝亲赐御书“一个臣”金匾,两边挂着御笔题写的对联“祈天永命天官府,与国休戚国老家”。 天官府经过数百年,虽有维护,也有破损。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战乱,使天官府部分建筑毁于兵火。辛亥革命以后,天官府逐渐毁坏,有的成了危房,有的房屋垮塌,最后只留下一条天官府的街名。以后,一些人在天官府的旧址上修了一些房子。 到了时期,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就借住在天官府街4号院子里的两幢楼房办公。第三厅和抗战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郭沫若的带领下,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工作,为鼓舞全国民众抗战士气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3年,天官府4(后改为8)号院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的是,原郭沫若旧居因失火被烧毁,只留下原三厅及文工委的楼房(现天官府8号)。 天宫府8号院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