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表示,一个被称为“EDEN ISS”的南极温室不仅能让植物在寒冷极地夜晚幸存下来,还能为驻守在南极地区的研究人员提供新鲜食材。
未来的“火星人”终于可以不为食物发愁了。
通常南极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EDEN ISS温室可以生长香草、生菜和其它蔬菜,供给南极科学机构工作人员食用。
下图为EDEN ISS温室首次冬季种植农作物。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官员表示,自给自足的温室概念将对气候要求较高的地区以及未来实现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都非常有意义。
在EDEN ISS温室工作的DLR研究员Paul Zabel说,目前南极温室蔬菜收成非常好,每次吃饭都总有剩余,科学工作者可以享受更丰富的美食。
身处冬季的研究人员总是期待着下一顿新鲜饭菜。
这批生产的蔬菜很多,其中包括77公斤生菜、51公斤黄瓜、29公斤西红柿、12公斤甘蓝、9公斤香草和5公斤萝卜。
所有这些农作物都是在一块13平方米的空间上种植的,然而种植的辣椒和草莓却没有收获,可能是由于授粉问题造成的。
尽管Zabel尽心尽力地照料这些农作物,但是由于南极暴风天气十分恶劣,有时他很难到达EDEN ISS温室。
遇到类似的情况,德国某控制中心会连续接管该温室3天时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Zabel可以进行紧急修复,例如:将热系统松动螺丝拧紧。
Zabel的其他任务还包括:观察农作物收获质量、采集微生物样本,检查系统装置(光线、温度调控、富含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空调)。
他的职责甚至包括思考如何提供新鲜食物,改善研究小组的健康状况。
科学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温室里种植的蔬菜丰富了他们的饮食,他们非常珍惜和享受这样的条件。
如果没有这些新鲜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工作站研究员将不得不食用冻干食物,这种情况将一直维持到下一班飞机抵达南极洲。
温室凤仙花的花期不定,可周年开花,因此可随时播种。
也可在春秋两季扦插,选一年生健壮侧枝作插穗,剪取先端10厘米长的部分插入素沙,在22℃的室温下20天左右生根。
上盆时应使用疏松的腐叶土并加入少量素沙;用盆不要太大以防盆内积水。
生长旺季每隔12天追施一次液肥,肥液不要太浓以防嫩枝徒长。
如能培养2-3盆,则可室内外轮换摆放,否则节间伸长,叶片稀疏,开花不良。
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怕暑热,也经不起北方旱季的烈日曝晒。
耐寒能力差,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4℃,10℃以下生长停止并落叶。
温室凤仙花的叶片生长一年后会自然枯黄脱落,如不短截枝条腋芽很难萌发,于是茎秆光秃,仅枝梢有叶,相当难看。
由于新技抽不出来,没有新的着花部位,也就不能再次开花了。
为了保持株形完美同时增加着花数量,花谢后应保留花枝基部2-3节进行短截,促使其萌生新侧枝,从而长成圆浑丰满的植株。
短截2次后枝条必然过密,应将平行和交叉在一起的枝条疏剪掉,使花枝均匀分布。
一棵盆株生长2年就应淘汰,繁殖新株来更新老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