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关于戗金的故事。
戗金,指的是算命行当里相面的生意,这是一句黑话。
行走江湖,每个行当都会有不想让外行知道的谜团,有时候几个人谈事,为了保密,又不方便背人,就只能用一些黑话切口来交流,也叫春点。
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春点很有意思,故事也多,以后有机会再讲。
先讲相面的事,这事儿发生在一个多月前。
我一个老读者,也是多年好友拼命三娘,突然给我发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人的右手掌心、手背、手刀位置的特写。
她说是朋友的,让我帮忙看个手相。
我看了一下,因为照片被压缩不够清晰,很多掌纹看不见,只能大体判断一下:
差不多25岁左右的女孩,脾虚,五年内无婚姻迹象。
三娘问:还有呢?
我说没了,只能看出这么多。
她有些失望,说牛哥这么多年了,你功力退化了呀,这个人明显活不久了,活不过三十岁!
我给她吓了一跳,忙问她,活不过三十岁,这话是哪位说的?
三娘说:当然是我呀,我看出来的!
我奥秘了,这小姑娘从单身到恋爱,再到结婚生娃,都是我眼皮子下看着一步步走过来的,从没发觉她有这么大的本事啊。
于是,我又问她还看出些什么?
三娘说,这姑娘能生两个女儿,再之后呢,人就挂掉了,而且是死于非命。
死于非命。
沉甸甸,血糊糊的四个字,若不是她说得轻描淡写,我都信了。
细问之下我才知道,这两年三娘跟着网上几个师父学了几招相术,经常跟人切磋,目前已经算出师了,偶尔也会给人看一下赚个外快。
她家境殷实,不缺那几块钱的红包,给人算卦看相单纯图个好奇。
我劝她,以后这种事少沾,真相很简单,她不懂这里的门道。
金点行里有这么一条要命的规矩不断生死。
金点行,指的就是江湖外八门中的算卦相面行当。
要细分着说,这里面门道就更多了,像相面的戗金、六爻卦的老周儿、奇门卦的八岔子,还有测字的拆朵儿、诸葛数的袋子金等等,都算在金点行里。
外行看着玄乎,但本来这行跟杂耍唱戏的一样,都只是江湖上混口饭吃的手艺买卖,十成有九是靠骗术的纯生意,只有一成算是吃硬本事的尖儿局。
我虽然并非正经金点行内人,对戗金术并不在行,但自打触行以来,就被不知道几个前辈教训过,不能随便测算。
也因为口无遮拦漫天胡扯,挨了不少打骂。
问题来了,为何算命的不能断生死呢?
因为怕死。
老师父教导徒弟的时候,都会说不可泄露天机。
这里面除了真怕得罪了鬼神糟报应之外,更多的是让徒弟们谨言慎行谦虚点。
早年间世道纷乱,江湖上什么人都有,说错话挨打挨骂事小,真碰上那些泼皮无赖黑道里混的,丢了命都有可能。
你想啊,自古命长命短由天定,凭你肉眼凡胎一看一摸,就能替阎王老子断了生死?
吹你的开心麻辣喇叭花去吧!
三娘倒也听劝,听我讲了这些,顿时兴趣索然,很久没再去给人看相。
但没料到刚过了不到半个月,就出事了。
出事时候来找我的不是三娘,而是一个我俩的共同好友,黄老板。
黄老板身在新疆,是个体重200斤的胖子,肥头大耳,一脸中年油腻的老板样,实际上他只比我大三岁。
差不多在一个周前,黄老板找上我,问我:三娘是不是找你看手相了?
我说是。
他说:也找我了,是这一个吧?
他发了张照片过来,正是之前三娘发给我的那张手掌照,只不过更清晰一些,掌纹丘星看的一清二楚。
我说是,就是这张。
我把那天的事跟黄老板复述了一遍,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三娘说得没错,根据手相来看,这个姑娘确实活不过三十岁,也是死于非命。
但是这并不是她原来的掌纹,她的掌纹被改过。
我很惊诧,掌纹还能改?
黄老板嗯了声:能改。
日常我们的掌纹是在不断变化的,三个月就能看出明显变化,这跟你饮食心情、平常生活都有关系,这种叫阳改,是天生的。
还有一种,叫阴改,是纯人为的,你可以把它看做是给手掌做了个整容手术。
说罢,他顿了顿,又补充说:掌纹阴改后就没法变了,这个过程很痛苦。
这就怪了,既然很痛苦,那为何要去改掌纹呢?
黄老板说,可能有两个真相,一个是怕死,另外一个,是为了移谶。
移谶。
这种说法我从来没听说过。
黄老板解释说,这属于避劫的一种方法,很少人知道。
他也是师父外出游历时候,从某个犄角旮旯的乡野村郭听了个皮毛。
他的师父,也是他亲舅舅。
江湖规矩:宁给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这行真本事没有外传的,都是教给自家孩子。
黄老板自他舅舅那里传承到看风水、批八字的一身本领,在石河子当地也小有名气。
我自家的朋友看事,我不方便出面,也都会交给黄老板处理。
他有个习惯,喜欢搜集古书。
之前在一本讲民间异术的线装小册子里,就看到过一点关于移谶的介绍。
原来,他是当个野史秘闻来看,可后来无意中听师父讲起年轻时候的经历,当中就有移谶的事!
这移谶,目的是为了避劫,避的不是老天爷的劫,而是活人的诅咒。
这份诅咒,来自算命先生。
按照古人的说法,算命是奉天解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算命先生奉了老天的旨意,来给凡人指点迷津,可以说是金口直断,出口成谶。
算出好的结果,是一种祝福,可如果说了个不好的结果,那就成了诅咒。
这就是为何,金点行的老师父,都会让徒弟们记住一个死规矩不断生死。
你测算别人死,不就是咒人吗?
咒了人不说,算命的自己也生了口业,五弊三缺虽然不一定出现,但倒霉走背字儿是跑不了了。
听到这儿,我不禁咋舌:这要万一,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如何办?
黄老板说:移谶就是解决办法。
如果没猜错,这个姑娘之前找人算过命,而且对方是个高手,肯定是看出了小姑娘的寿限,而且说出来了,而且可以断定,那人给小姑娘算的寿限,必然是在三十岁之前。
真本事在身的高手,都很忌讳多说,一旦出口,就是言出必行。
这就相当于,直接给小姑娘判了死刑。
她家人也不知道是从哪儿知道的移谶的法子,将小姑娘的寿命生生往后拖了几年,也就是多出来的几年里,她才干有后。
移谶的过程是如何样的,黄老板也不甚明了,只是听说,那滋味如同碎骨断筋,极为残忍痛苦。
移谶之后,掌纹就会变成对应结果的那种形态,而且至死不变。
因为移谶就相当于在阎王爷的眼皮子底下使了个障眼法,偷了一条命来,也难怪会是个死于非命的下场了。
只能改变到来的时间,却改变不了结果。
因果报应,早晚而已。
我只想知道:这小姑娘,是自愿的吗?
可惜了
黄老板连连叹气,说到这儿,便打住了,借口说店里有客人来,要先去招呼。
不过临末了,他突然又丢给我一个问题。
他问我:你信命吗?
我想了想,说不信。
那你信什么?
信良心。
沉默了半天,才见黄老板回复了一个字:好。
这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三娘。
黄巢起义拿老板姓当军粮是真的吗?黄巢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
起义拿老板姓当军粮是真的吗?黄巢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一首在后世流传甚广的诗作,它的作者是当时多次赶考但都名落孙山的不第黄巢。末年,、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于是黄巢加入起义军并逐渐成为了首领。 后来,黄巢确实做到了诗中所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带领义军攻入洛阳、占领长安,并于广明元年(880年)称帝,建立大齐政权。 然而,据说黄巢当年行军时缺食少粮,竟然用数十万老百姓来作为军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黄巢出生在曹州宛朐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一带。据《》记载,黄巢的祖上以贩盐为生,家境非常富裕。他从小就喜欢舞剑、骑马和射箭,有一些笔墨功力,,嘴上功夫相当不错,善于把那些江湖混混网罗到自己手下。 历史上大都实行盐铁专营,黄巢家族所贩卖的大概属于私盐。由时代开始,贩卖私盐就要治罪。到了,贩卖私盐五斤以下要判处三年徒刑,贩卖五斤以上要处以死刑。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大概从黄巢小就沾上了一些不良习气。 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还的确有些文学才华。文人宋端义在他的野史杂谈《贵耳集》中说,黄巢五岁那年和父亲对诗,而且还像模像样。“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年幼的黄巢能做出这么有水平的诗歌,还真是让人。 为了改变环境,父母支持黄巢进京赶考。但是,仕途的大门始终没有给他打开,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离开长安之际,他写下了很有名气的诗篇——《不第后赋菊》。 回到老家,黄巢接过祖上的家业,自己当上了老板卖盐,很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商业巨头。 874年(乾符元年),水灾、旱灾交困山东。“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小麦减产,秋粮绝收,过冬的蔬菜几乎没有。 大灾当前,地方官员束手无策不说,还隐瞒灾情不报。 这时候,长安城里的则仍然热衷于四处征战。为了筹措军费,朝廷增加赋税,老百姓。 民无粮不稳。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濮阳拉起了人马,发出了声讨朝廷的檄文。民怨犹如一堆干柴,迅速被点燃了。的队伍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郓州。乾符二年(875)六月,王仙芝的军队行进到黄巢所在的曹州,心里充满怨愤的黄巢当即响应。 有钱、有胆、有人气的黄巢很快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绝望萦绕在老百姓的心头,黄巢和王仙芝的队伍很快达到了数万人。 眼看战火已成燎原之势,唐僖宗如梦初醒,出兵绞杀起义军,然而为时已晚。黄巢和王仙芝攻城拔寨、。 正面交锋已经对唐军很是不利。于是,唐僖宗采用招安政策,王仙芝几乎转头,黄巢坚决反对。 虽然王仙芝在黄巢等人的强烈反对下放弃了投降的念头,但他和黄巢的矛盾日益加深。最后两人分道扬镳。878年(乾符五年),王仙芝去世。他队伍中的一部分南下,另一部分投靠了黄巢。黄巢的势力日盛,势头日猛,被部下尊为 “”。 880年(广明元年),黄巢在唐朝叛徒刘允章的迎接下进入了古都洛阳城。不久,又向西挺进潼关,进攻长安。 进入长安城后,为了稳住当地百姓的心,黄巢下了一道诏书:“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似乎突然遇到了救星,他们奔走相告,纷纷给黄巢竖起了大拇指。黄巢迅速树立了体恤百姓、与民无害的形象。 黄巢似乎游刃有余地穿行在唐王朝的缝隙之中,而骜不驯、自矜骄傲的性格特征,决定他并不会心慈手软、真爱百姓。他输在了自己的人品上,注定走不稳、走不远。 据《》记载:“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新唐书》也写道:“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按照这个说法,在军队缺粮时,黄巢制造了数百个类似舂米工具的器物,将人活生生丢进去捣碎,连着骨头一起吃掉。 史书写着“日数千人”。看来,黄巢的军队吃人应该是确有其事。如果真的吃掉了数十万百姓,那他的部下岂不是人人都是吃人者,人人也可能是被吃者。那还有谁愿意跟他干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林冲生擒扈三娘的故事
和都是《传》里的人物,在水浒里,关于他们的故事不是很多,但是有一件很有名,那就是林冲生擒扈三娘,这是怎样的一件事呢,关于扈三娘和林冲还有哪些的资料呢? 扈三娘是水浒中的三位女将之一,她的父亲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她本来和祝家庄的祝彪订了亲,后来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扈家庄派来了援兵,因为扈三娘是一个女中豪杰,所以她虏获了梁山的,但是她不是林冲的对手,所以她被林冲生擒了。 林冲生擒扈三娘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林冲是《水浒传》中重要的人物,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美丽的妻子,但是因为妻子被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导致林冲时常被高俅陷害,所以最后被逼上了梁山。 扈三娘和林冲的故事不多,但是人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展开了想象,有人觉得,既然是林冲出马捉住了扈三娘,那么按照传统的惯例,宋江应该把扈三娘许配给林冲的,再加上一些电视剧的影响,有人觉得林冲是喜欢扈三娘的。 其实林冲并不喜欢扈三娘,因为林冲捉住了扈三娘后问候了宋江,他觉得宋江对扈三娘有意思,比起扈三娘,他更想得到宋江的赏识,所以从这也看的出,其实林冲并不喜欢扈三娘,再加上林冲美丽的妻子被高俅害死了,他的心里只有亡妻,并没有扈三娘。 关于林冲的故事有什么 林冲是名著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关于他有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水浒传》中的经典,其中还有很多的故事都通过评书、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关于林冲有哪些故事呢? 关于林冲的故事有误入白虎堂、野猪林被救、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等。 林冲误入白虎堂讲述的是高俅设计将自己的宝刀卖给了林冲,后来又借要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了白虎堂,因为白虎堂是军事基地,林冲没有资格进入,况且他还带着刀,所以林冲因此被发配到了沧州。 在被发配到沧州的路上,高俅又收买了林冲的解差,让他们在途中解决掉林冲,所以林冲差一点在野猪林遇害,幸好有前来救他,所以也就有了林冲野猪林被救的故事。 因为被鲁智胜救了下来,所以林冲安全地来到了沧州,在府上他见到了洪教头,因为洪教头瞧不起他,屡次嘲讽他,还提出要和林冲比试一下,所以林冲在柴进的支持下和洪教头进行了比试,最后林冲打败了洪教头,这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 林冲风雪山神庙讲述的是有一天雪下得非常大,压塌了林冲的住处,所以林冲只能来到一个破庙借宿一宿,后来林冲在这听到了陆谦、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知道了自己被陷害的事,所以他一气之下将这三人杀了。 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发生之后,林冲上了梁山,因为有才华,遭到寨主王伦的嫉妒和刁难,所以林冲忍了一段时间后便火并了王伦,所以这个故事叫林冲火并王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