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
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
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
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
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
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
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
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
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
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着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
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
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着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
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
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
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
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
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
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
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
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身世是否牵扯秦国丞相吕不韦
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之子),还是丞相和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在《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除了著名的三星堆文化,古蜀国还有哪些文化?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字面意思是葵蚕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曾有多个朝代,不同时期发展出的文化包括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桥文化,后于前316年被秦国所灭,根据越南史书记载,其王子后于古代岭南地区创立瓯雒国,但最终被南越国灭亡。 古代蜀人先祖为蜀,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代羌人(语言学上属於藏缅语族)的一个分支。四川西北部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年代约在前3500年到前3000年。出现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 宝墩文化 约在前2500年至前1700年的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学文化遗存。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国时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时期。 遗址主要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由1996年后发现的新津宝墩村(最大的一个,60万平方米左右,建立的城墙有卵石覆盖)、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8座史前遗址群组成,相当于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期。 建筑城的面积10-60万平方米不等,这些城址大多选择在河流台地上,并沿河流方向平行修筑,各个城址都有高耸的土筑城墙,有的还有宽大的壕沟,城址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也可能与治水有关。房屋建筑以长方形的木(竹)骨泥墙方式修建,有的城址内还发现了大型礼仪性建筑,可能已形成拥有宗教和政治中心的中心聚落。 生活生产工具主要使用通体磨制的小型石器,切割和钻孔技术也已被熟练地掌握。陶器以泥条盘筑加慢轮修整,器形富有变化,生产技术已十分先进,人们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三星堆文化 前1700-前1200年左右成都平原进入三星堆文化时期。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发达的青铜文化。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鱼凫朝时期。以三星堆为中心的古蜀国作为长江上游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阶段中的强盛时期。 遗址三星堆文化主要体现为三星堆遗址的第二和第三期,位于360万平方米的三星堆古城内。 建筑发现了密集的房屋遗迹,众多的祭祀坑、灰坑、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墓地等遗迹现象。 生活三星堆遗址已经是一个具有大量财富,有着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娴熟的玉石器加工技术,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文明古国。出土了大量让世人震惊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及象牙等精美器物。这些器物造型奇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个性。 十二桥文化 十二桥文化约在前1200-前600年,三星堆在前1000年左右被废弃,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成都平原的中心,是四川盆地青铜时代中期的一个考古学文化。十二桥文化承袭了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又包含着许多新的文化因素,文化范围分布非常广泛。其中金沙遗址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个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是古国另一个都邑所在,十二桥文化是古蜀文明发展阶段中的又一个辉煌。约相当于华夏族记载中的杜宇时期。 遗址十二桥文化以2001年初发现的金沙遗址规模最大,遗存最为丰富,出土文物等级最高,延续的时间最长。现已探明金沙遗址的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主体文化年代在晚期至西周时期。 建筑华夏族记载中的古蜀第四个时期,杜宇时期的城市有都城郫邑(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二里处,即民间传说中的杜鹃古城)和瞿上两座。金沙遗址内现已发现了大型的建筑基址区、大型的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址、墓地等重要遗存。此时期的房屋建筑有干栏式木构建筑和木(竹)骨泥墙建筑两种形式。 生活石质生产工具仍然以通体磨制的小型斧、锛、凿为主;盛行尖底陶器;卜甲的多见是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特征。祭祀区内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的礼仪用器,其面貌与三星堆文化相同或相似。 晚期蜀文化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16年,即开时期,相当于中原春秋时期至秦国占领巴蜀前,是古蜀文明发展中的最后一个高峰--晚期蜀文化时期。 遗址成都市区商业街发现的规模宏大的船棺墓地、新都马家等级高贵的木椁墓可能就是当时蜀王族或国王的陵墓。 建筑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下辖县双流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通道。 生活精美的漆木器,巨大的船形棺,极具地域特点的巴蜀式铜兵器,还有至今不能识读的"巴蜀图语"都成为此时期文明发展的代表。 随机文章希罗多德在埃及埋葬全球干尸睡美人,跨越4000年干尸如同女孩视错觉形成的恐怖图片,九成物理学家不敢全部看完魔鬼阿斯摩蒂尔斯,九层地狱之主连神祗都害怕(从未被击败过)探索死亡基因是什么,判断人类几点死亡/抵抗绝症的新方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