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时间:2024-05-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华航四年大限,中华航空为您倾情谱写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旧版(上)和新版(下)的中华航空标志

1993年11月4日上午6时35分,一架隶属于中国台湾省中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客机(注册编号B-165,制造商序列编号24313,生产线编号977,1993年6月8日交付给中华航空,至事发时机龄不到5个月,是一架新的不能再新的新机,也是当时华航机队中机龄最新的客机)从台北中正国际机场(今台北桃园国际机场)顺利起飞,该机执飞的是从台北中正国际机场至香港启德机场的CI605航班,由于两地离得并不远,因此航程只需要75分钟的时间。

机上一共有2名机组成员、20名乘务组成员和374名乘客(多为去香港的观光客)。

如果一切顺利,该机将于7时45分降落在启德机场。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中正国际机场(今桃园国际机场)

执飞CI605航班的机长时年47岁,在中华航空拥有14年资历,总飞行时长12469小时;副驾驶时年37岁,资历不满5年,总飞行时长5705小时。

一路顺利的飞行了近60分钟,CI605航班抵达南海空域,机组将ATIS(自动终端信息服务系统,是一种在繁忙的机场空域连续广播该空域的气象信息、可用跑道信息,可用进近程序等机组进近所需基本信息的自动播报系统,该系统大大减轻了空管的工作压力)调至香港频率并和香港空管中心取得了联系。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启德机场俯瞰,拍摄:几米米

机组:香港控制中心,华航605请求进近。

香港空管:华航605,允许进近。

请降低高度至空层190(19000英尺),航线070。

机组:降低高度至190,航向070,华航605明白。

此时ATIS系统通知机组,由于受强台风艾拉的影响,香港启德机场空域有大雨、强烈的大风天气并伴随有低空风切变。

在此时CI605航班的航向070上会伴随着20节(时速37千米)的侧风,局部时段阵风可达38节(时速70千米)。

机长因此下令打开了前风挡除雨设备和雨刮器以保证视野。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正在向香港启德机场进近的中华航空CI605航班

机组:启德进近,华航605听你指挥。

启德进近:收到,华航605,允许继续进近,请以IGS(仪表引导进近)方式到13号跑道建立下滑道。

机组:华航605明白,已捕捉到13号跑道IGS信号。

启德进近:明白,请联系启德塔台,频率111.9。

机组:华航605明白。

调整好频率后,华航605呼叫启德塔台,正在沿13号跑道建立进近。

启德塔台:收到,华航605,目前机场能见度5千米,风速22节。

机组:华航605明白。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二视图

随后,机长按照中华航空公司的操作手册向副驾驶介绍了进近香港启德机场13号跑道的航路(包括使用跑道、决断高度、侧风限制和复飞程序),并作为进近检查单使用。

机长强调:在进近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他们就将复飞并执行标准的复飞程序。

机长:放起落架。

副驾驶:起落架放下,五盏全绿。

机长:襟翼30°。

副驾驶:30°襟翼确认。

机长:自动刹车档位2,减速板预备。

副驾驶:自动刹车档位2确认,减速板预备确认。

机长:着陆检查单执行完毕。

启德塔台:华航605,航向070风速25节,预计短时间内短五边会有风切变,请注意。

机组:华航605明白。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1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2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3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4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本厂长绘制的中华航空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细节5

6时56分,飞机距地面高度1100英尺,机长断开了自动驾驶仪,转为手动操作,飞机因为剧烈气流干扰而出现空速波动,机长对自动油门控制下的进近空速不满,所以他在几秒钟后(此时飞行高度1000英尺),又断开了自动油门改为手动控制油门(此时机长左手控制操纵杆,同时右手控制油门,而副驾驶在一边无所事事的干瞪眼),此举加剧了飞机的抖动。

随着飞机的抖动加剧,受风速风向的影响日益严重,驾驶舱内也响起了风切变警告和注意地形警告(此时意味着飞机当时的进近高度已经低于最佳下滑道高度,而机组对此并未加以理会)。

机长:抵达短五边,10秒准备(此话说明飞机将在10秒后着地)!话音刚落,由于飞机此时的高度已经严重低于规定下滑高度,因此飞机上的GPWS近地警告响了起来:嘟!嘟——PULL UP(响了两声)!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飞过短五边的CI605航班,此时该机的飞行高度严重低于下滑道,制作:水岩冰WIce

尽管如此,机长还是凭借丰富的驾驶经验硬是将严重低于规定下滑高度的飞机稳稳的降落在启德机场13号跑道300米处的着陆点上,落地也很轻,属于教科书典范式的接地。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接地前的CI605航班可见此时的离地高度已经很低了。

制作:水岩冰WIce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接地前的CI605航班可见此时的离地高度已经很低了。

制作:水岩冰WIce

但接地后,机长就注意到自动刹车并未预位(由于接地后机长无意间推了一下节流阀,导致自动刹车和扰流板全部被解除),他对此表示了惊讶,以至于忘记打开反推,而坐在右座上的副驾驶也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只是在几秒钟后战战兢兢的提醒机长:机长,反推还没开启。

在副驾驶的提醒下,机长打开反推并使用最大人工刹车,但因为启德机场跑道因暴风雨而湿滑无比,降落的时候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里打开反推并踩刹车而使得起落架和跑道之间已经产生了轮滑水现象,使得飞机制动效果不明显。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打开反推的CI605航班,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制作:水岩冰WIce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向左偏出跑道的CI605航班,制作:水岩冰WIce

此时,机组已经能够看到13号跑道的尽头,彼此确认无法让飞机在剩下的不到500米的距离内停下,所以在飞机快要接近跑道尽头时,机长同时使用方向舵踏板和机鼻前轮转向手轮操控飞机向左偏转,但飞机冲出跑道已经不可避免。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电脑模拟:机长视角即将冲入维多利亚湾的CI605航班,制作:水岩冰WIce

最终,崭新的中华航空公司B-165号波音747-400客机以80节的速度冲出启德机场13号跑道后冲破拦海坝一头栽进了维多利亚湾浅水区。

飞机上的2名机组成员、20名乘务组成员和374名乘客全部幸存,但有23人不同程度受伤,还有部分乘客因为惊吓而感到不适后被送医。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事发后,B-165号机就像一条死鱼一般被系留在观塘码头对面的海面,由于机尾垂直尾翼对使用31号跑道起降的飞机造成障碍,港英当局先将之炸断后移除(这成为某些现场照片上飞机没有垂尾的原因)。

直至两星期后才把整架肇事客机从水中吊回上岸,并拖到近牛池湾的停机坪停放。

由于机身被长时间浸于海水中,机体下部和部分控制系统已经被海水严重侵蚀,华航决定不对该客机进行修复并将之报废。

事后港机工程用了80余万港币买下B-165号机的残骸,把尚可使用的部分拆下,用作同型飞机之零件使用。

同时,该机也因此有幸成为全球首架退役的波音747-400客机。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事后调查认为:中华航空CI605航班启德机场坠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组在注意到剧烈的空速波动并伴随着风切变和偏离下滑道警报时未能及时执行强制复飞程序而是一意孤行的继续进近;机组在操控飞机接地后操作不当,在发现自动刹车没有预位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开启反推并最大刹车导致飞机制动不及(机长在接地后不经意的将节流阀前推,虽然很快发现并将节流阀拉回,此举加长了飞机制动的距离),当机组发现飞机已经无法在跑道剩余距离内制动的时候飞机因为速度不够已经无法复飞;同时机长在执行进近的过程中违反规定单手把握操纵杆并同时手动控制油门,完全把副驾驶晾在一边,也没有告知他正在执行的操作并要求配合(事实上,在进近过程中,机长并没有和副驾驶讨论自动刹车设定、反推推力设定以及在地面迫近警告系统发出风切变警告时该采取什么行动),因此事后机长受到了批评并被处停飞一年的处罚;副驾驶因为在接到风切变警告后没有做出反应也没有提醒机长也受到批评并被处停飞半年的处罚。

同时,中华航空公司也被指责在公司的操作规定手册中没有明确定义侧风着陆技术的操作要领,完全靠飞行员的经验而为,人为加大着陆风险。

建议中华航空公司审查其机组人员资源管理程序以加强机组之间的互动协作。

另外,启德机场的进近条件恶劣(北面是众多的摩天楼和高山,南面是以气流紊乱、妖风盛行的鲤鱼门航道),对飞行员的着陆要求极为苛刻,在CI605航班坠海事故发生5年后的1998年7月6日,随着香港赤鱲角国际机场的启用,启德机场被正式关闭。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启德机场13号跑道因为又众多楼房得影响对飞行员技术要求极高

原B-165号的机体后被停放在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HAECO)大楼附近,用于消防演习之用。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停放在HAECO大楼前用作消防演习道具的原B165号机

为了填补B-165号机报废后留下的运能缺口,中华航空公司于1994年6月紧急从新加坡航空公司租下了1989年7月出厂的9V-SMC号机(租下时该机机龄5年),租下后注册编号改为3B-SMC,使用了三年后于1997年5月退租还给新加坡航空公司,恢复9V-SMC号编号后继续服役至2004年6月从新加坡航空公司退营后转交给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注册编号变成TF-AMA;2006年5月被转租给香港甘泉航空公司,编号改为B-LFA;2009年5月转租给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编号PK-LHF,至今仍在运营,机龄已达31年。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用于顶替B-165报废空缺的3B-SMC号机模型,拍摄:EYE小松

在暴雨中泡个澡,回顾中华航空605航班1993.11.4启德机场坠海事件

2012年2月拍摄到的PK-LHF号机,拍摄:WI777

B-165号机性能数据

机型:波音747-400

设计商:波音飞机公司

乘员:机组2人+载员416人(典型)

长度:70.67米

翼展:64.44米

高度:19.41米

空重:17875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18651千克

发动机:四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4062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52.4千牛

经济巡航飞行速度:907千米每小时

最大载重航程:13444千米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身世是否牵扯秦国丞相吕不韦

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之子),还是丞相和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在《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万历帝王北斗七星葬式解析

为自己营造的陵墓固然是辉煌无双,他们下葬的姿势更是别有讲究。从夏商周开始,不同文化系统的氏族就有着独特的葬式,在已经发掘的古墓葬里,有仰卧、屈肢、双手胸前交叉等多种葬式,葬式是辨别墓主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到现在开的明墓并不多,皇帝陵墓只有皇帝的定陵被打开,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足有48年的时间。定陵地宫的挖掘震惊世人,打开万历的棺木,却发现他在棺材中没有一般的仰面而卧,而是呈“北斗七星”的姿势。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除了揭秘了墓中并无传说中的重重机关,同时出土了大量明朝晚期最精美的宝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位主人下葬的姿势。他们的姿势很是特别,在现在所发掘的古代墓葬中是的,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被称为“北斗七星”式的葬式。 这神奇的“北斗七星”葬式具体是什么样子呢?据材料说,出土的万历皇帝棺材里,万历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骨骼,但是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姿势。他的身体头朝西、脚朝东,整体是仰卧在棺材里的棉被上,但是四肢的位置很有特色。头是仰面朝天,但头顶有些微向右偏;右胳膊向上弯曲着,右手放在脸旁边,扶着自己的面颊;左胳膊向下弯曲,左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位置,还拿着一串念珠。两只腿也各不相同,左腿正常伸直,右腿却向外弯曲,两只脚各向外。两位合葬的和孝端皇后的葬式也不是一般的仰卧。孝靖皇后和万历皇帝类似,下肢弯曲,左臂弯曲下垂,手扶在腰上,右臂向上弯曲,手在头旁边。孝端皇后左臂与孝靖皇后一样,右臂却垂直向下,两只脚交叠在一起。 网络配图 按理来讲,他们下葬的姿势应该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在尸体入棺之后的运送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了最后出现姿势的差异。据记载,从紫禁城到定陵一路上,路途遥远,抬棺材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棺材的一角也曾掉到地上,这样出现姿势的不同也就不足为怪了。孝靖皇后的姿势应该是本来的姿势,整体看来,她的整个身体就像是天上北斗七星的形态。 这个奇怪的姿势到底为什么出现在的身上呢?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常见的星座,斗柄指向北极星,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很多中国古代的风水、天象,都是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的,甚至每颗星都被赋予了名称,斗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斗柄是玉衡、开阳、摇光,几颗星的方位及运行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北斗七星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古人认为,皇帝的居处正对着天上的紫微星,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的皇宫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而北斗七星在星宿理论中是属于紫微星垣的,也就是人间帝王在天上的对应物,他们在天上就住在北斗星附近。所以,他们要以北斗七星的形制下葬,就更易于他们走到极星天边,为死后去向天上的帝所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出土的帝王墓葬来看,只有定陵万历皇帝的葬式是这样的,其他却都并未如此。这也许是因为明朝皇帝格外重视这一点,所葬的明孝陵虽然没有开掘地宫,但是从地上建筑来看,并不是像一般的陵园呈笔直左右对称的,而是弯弯曲曲,不成直线。这一方面是顺从梅花山的地形,因地制宜,更重要的则是陵园神道也是形似北斗七星的样子,这在中国的帝里也是唯一的。从明孝陵的神道可以看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格外重视北斗七星的形制,把自己的墓道建成弯曲状,那么万历皇帝作为他的子孙,以北斗七星的葬式下葬,也就不足为怪了。定陵是唯一一座被开启的明帝陵,一般认为,其他明朝皇帝的葬式也都应该与他一样,呈北斗七星状。 网络配图 在万历皇帝统治明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昏庸腐朽不理朝政,明王朝渐渐走向衰败腐朽,直至无药可救。而他却没有体会到亡国的苦果,仍是安然入土了他之前为自己营造的地下宫殿,以北斗七星的葬式长眠在定陵地宫中。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他断送的,他却享乐一生;继位的皇帝努力想要励精图治,试图阔斧地改革,拯救这个王朝,但是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已经无法治愈,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躺在定陵里的万历皇帝,不知道是否会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未解之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