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时间:2024-06-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谁也想不到在21世纪,还有很多隐秘的角落,正在上演现实版中国恐怖故事。

今年10月,主播罗小猫猫子在直播中遭网友起哄,喝药自杀,父母悲痛不已。

没想到女儿死后也不得安宁,11月底他们发现女儿的骨灰被掉包,卖去配了冥婚。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

偷骨灰的是当地殡仪馆的火化工,由主谋张某和雷某某寻找买家、运输骨灰。

事发后,张某妻子甚至还在采访中说,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同行竞争,所以遭受到了举报。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冥婚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陋习,只存在于上个世纪。

但事实上,它就像偶然遇见的结婚车队,悄悄行走在你不曾注意的角落。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21世纪的?冥婚产业链

冥婚,又叫阴婚、嫁殇、迁葬,就是为逝去的亲人找配偶,大部分是父母给早亡的儿子找女性死者配阴亲。

从罗小猫猫子的案件中,能看出一条明显的冥婚产业链。

火化工邵某借收敛骨灰的机会掉包,由雷某某开车拿给主谋张某;

张某在县医院和殡仪馆附近都开着寿衣店,随时掌握遗体和骨灰情况,作为中间人,联系买卖双方。

内鬼→鬼媒人→买家,这条上下游分明的地下链条,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各个地方偷偷运作着。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猛犸视频)

上海大学文学院的黄景春教授专门研究冥婚这种习俗,在他的调查中,中国大多数省份甚至香港、台湾地区都有冥婚现象,山西、陕北、河北、山东、豫北为首的华北地区还形成了冥婚文化区域。

如果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阴婚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发现2012年至2019年期间,共有182篇判决书,其中有78起涉及刑事案件,案发地多集中在这些省份。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数据来源于@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就曾提到,2010年前后,河北某地就曾发生过团伙盗取女尸为人配冥婚的案件。

犯罪过程分工明确,有人打听谁家有女性去世,有人偷坟掘墓,有人联系买家,有人运输。

他们为了防止事情暴露,挖墓之后还会将坟地恢复原状。

因此往往直到他们落网,警察通知被盗尸的人家,受害家庭挖开墓地,才知道亲人的尸骨被偷走了。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有时,逝者的亲属也在这条产业链上。

2008年,河北沧州一户人家的妻子喝药自杀,娘家人前来闹丧,婆家前后花了10万将儿媳厚葬入祖坟。

直到2020年,婆家人扫墓时发现端倪,报警后开馆,才发现尸体和陪葬的三金变成了一个大红萝卜。

原来是娘家人将尸骨以8万块的价格,卖给了另一户人家结冥婚,把尸骨和陪葬首饰都偷走了。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

只要8万块,就能让一个女人逃到阎王殿也不得安宁。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冥婚的地下市场里,女性尸骨就像一样货物,根据年龄、新鲜程度、完整程度、相貌、家庭背景等,明码标价。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但冥婚的陋习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女性尸骨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90年代,一场门当户对的冥婚只要5000块,过了千禧年火速涨到了5万元;

2010年,就算出10万块也只能要求性别女,连山西、陕北墓地挖出来的女性朽骨,都能卖到几千块;

到了2016年,有的地方15万以下连一根骨头都买不到。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环球时报)

由于中国人口上本来就是男多女少,过去山西等地的黑煤窑打工者死伤极多,而去世的青年女子却没有这么多,结果就是冥婚市场上一尸难求。

以前有的地方,重病的姑娘还没咽气,病房门口就已经围上一圈竞价的,一个出得比一个高。

高价之下,乱象频出:有偷尸体的,有卖无主女尸的,有用老年女性尸骨、男性尸骨冒充适龄女性尸骨高价卖出的,还有杀人卖尸的……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还有人打着中国古代传统民俗的旗号呼吁理解冥婚行为,但他们也许不知道,即使在古代,冥婚也不是那么名正言顺的。

2

中国冥婚简史

在中国,冥婚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去世后,商王担心她死后孤单,于是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冥婚,将她先后许配给了祖乙、太甲和成汤三位先商王。

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推崇儒家,《周礼·地官·媒氏》中就明确地反对冥婚。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妇好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有记载被配冥婚的女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时期,曹操曾想给早夭的曹冲配冥婚,向下属邴原求娶亡女,被邴原以不合乎礼法拒绝。

当时的儒家士人引《周礼》,说明冥婚是乱伦的行为,但曹操仗着权势大,硬是另聘了甄式亡女为鬼儿媳。

后来他的孙子曹睿想要为殇女结冥婚,又被儒生指着鼻子骂了一遍。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唐时期,佛自西来,武则天时代极力推崇佛教,人们开始讲因果、信来生,冥婚现象就变多了。

唐中宗即位后,为他的儿子李重润追封懿德太子,又聘了国子监丞裴粹的亡女为妻子,将两副尸骨合葬。

这一时期的冥婚其实主要流行于平民之间,官宦和贵族依然碍于儒家士子的口诛笔伐,可供考证的皇室冥婚仅有4例。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唐中宗就占了仨,还都是为死得比较惨的亲人,比如李重润就是在19岁的时候被武则天仗杀的。

就这也阻止不了白居易在《得景嫁殇邻人告违禁景不伏》里批评冥婚习俗:生而异族,死岂同归。

但封建迷信之风一起,就不可能刹得住。

宋元明清,冥婚习俗一路发展到顶峰。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清末的北京,将冥婚称为搭尸骨,将结冥婚的亲家称为尸骨亲。

冥婚一般在夜间举行,百姓有时会在夜晚被锣鼓声吵醒,发现窗外有轿子、鼓手和唢呐手等组成的冥婚队伍路过。

后来社会越发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冲击,冥婚现象在表面上才渐渐消失。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即使古代有冥婚的习俗,也是伴随着争议的,不仅现代人接受不了,迷信的古人也是如此,更别说影响中国思想好几代的儒家,从头至尾都在反对这种习俗。

而且就算旧社会配冥婚,也是有钱人家的非必要选择,不是人人都要配。

但到了现在,无论家庭是否有钱、是否真有这个必要,冥婚在一些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种必须品,甚至贫穷正是举行冥婚的根源所在。

3

冥婚习俗为何愈演愈烈?

其实冥婚习俗不止中国有,古希腊、日本、韩国,乃至法国等地,都有为死者寻找配偶的民俗历史,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冥婚习俗都在衰退,只有中国愈演愈烈。

在中国,冥婚一直呈现出说者自说,禁者自禁,行者自行的形态,这样的陋习到底为什么屡禁不止?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金羊网)

首先当然是情感因素。

有冥婚需求的一般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出于悲痛,想要让英年早逝的儿女也在地下有个伴。

但比起祭奠逝者,冥婚更大的作用还是安抚生者。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在冥婚习俗盛行的山西部分农村,因为家里穷,经常有年轻人为了赚钱去黑煤窑打工,遭遇事故早早去世的情况。

家里人就会想给死去的孩子配冥婚,以示补偿,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为此,甚至不惜借钱,背上一身债务,也要给儿子买到一副合适的女性尸骨。

更有甚者,还会为不曾出世的孩子配冥婚。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还是封建迷信。

在一些地方,未婚女子死后是不能入土的,只能存放在田埂上;还有的地区,未婚男子也得这样放置,不能入祖坟。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没能安葬的都是孤魂野鬼,清明忌日也没法祭奠,家里出了什么事都容易联想到是不是鬼魂作祟。

冥婚就成了让儿女能够入土为安的最好方法。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大部分有结冥婚需求的家庭都是儿子早亡,按照封建宗法观念,男性没留下子嗣就去世,这一脉的香火就断了。

所以在过去,长辈不仅会为死去的男性小辈结冥婚,还会过继子嗣给他,让香火得以延续,财产有人继承。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台湾的阴婚习俗,就是主要为夭亡子女置后。

当然,冥婚屡禁不止,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冥婚的买卖双方都不犯法。

对于抢夺、买卖他人尸体、尸骨、骨灰的行为,目前法律并没有在法条中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二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冥婚案件里,有盗窃行为的是鬼媒人为首的中游,下游的买家只是购买,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上游并非偷窃,而是死者亲人卖出自家人的尸骨,既不属于盗窃也不属于侮辱,同样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所以每当出现冥婚案件,受到法律制裁的只会是非法获取尸骨的鬼媒人,买卖双方都不会被追究,真要打击也只能靠行政处罚。

只要有市场需求,就一定会有盗尸、掉包骨灰的中间商,这是冥婚屡禁不止的原因,也是冥婚需要被禁止的原因。

4

为什么冥婚必须被禁止?

由于很大程度上用来缓解父母的丧子之痛,所以依然有人支持冥婚这种风俗。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冥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把人当人,尤其不把女人当人。

死去的儿子还是儿子,死去的女儿就成了商品?

有多少女孩愿意在死后配阴亲,又有多少女孩能保证自己在死后能不被配阴亲?

也许你还记得山东德州的智障女孩方洋洋,她生前被婆家虐待致死,死后娘家人收了几千块彩礼,就把她的骨灰送给别人配了冥婚。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新闻周刊》曾做过一项中国冥婚调查,专门探访了时兴冥婚风俗的山西临汾市洪洞县。

即使在当地,也有明确反对冥婚的姑娘,但她们不幸去世后毫无例外都被配了婚。

鬼媒人对她们的评价是:婚姻大事由不得她们。

更别提那些被故意杀害的女孩了。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况且只要冥婚的习俗还存在一天,盗尸、偷骨灰的违法现象就一天不会消失,无辜民众就一天都放不下心。

洪洞县盛行冥婚,所以盗尸现象猖獗。

五六年前有媒体报道,3年间有27具女性尸骨被盗,如果当地谁家的姑娘去世,没人看着,尸体一定会被盗走,几年间无一例外。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在盗尸频发的村子里,只要家里有女性病危入院,一场尸骨保卫战就开始了。

家属不能信任医院里的任何人,必须24小时看着,才能保证万一亲人离世,遗体不会莫名其妙地消失。

如果女性亲属不幸去世,一旦下葬,亲人就会在墓地里看坟,风雨无阻。

一位村民73岁的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头装了电灯和监控,随时监视,还跟叔叔在下葬几个月后轮流在墓地里守夜。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地方,还时兴一种特殊的水泥棺材套。

这种棺材由水泥、石子、水洗砂和钢筋混合制成,会在逝者入土时用吊机套在木棺之外,防止被盗。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河南当地的水泥棺材铺

(图片来源于@新京报)

不止是逝者的亲属,盗尸问题同样困扰着那些如愿以偿的买家。

即使买到合适的女性尸骨,与亡子合葬,也要每天都到儿子的坟前巡视,提防儿媳妇被人挖走。

如果在一年内儿媳妇真的又被偷走了,所有的冥婚步骤还要再来一轮。

不论是死是活,在冥婚的笼罩下,人人不得安宁。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5

写在最后

如果不是罗小猫猫子案件中,由于同行竞争出现的内部举报,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21世纪还有这等阳光下的罪恶。

冥婚这种风俗的出现有其道理,想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漫长的过程,但眼下由冥婚牵扯出来非法产业链和各种现实问题,实在令人细思极恐。

屡禁不止!冥婚行为到底有多阴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寿衣店老板、火化工、停尸间、灵车司机、偷尸贼等人形成的违法链条中,到底有多少无辜女性被卖去配了冥婚?

老家的祖坟会不会已经被盗墓贼挖过了?

火化工人给的就是过世亲人的骨灰吗?

存放在殡仪馆的骨灰会被掉包吗?

每年清明,里面埋的真的就是全家祭拜那个人吗?

只有冥婚被彻底废除,人们才能不再提心吊胆。

参考资料:

女主播骨灰被配冥婚 曾有女子遗体被萝卜调包

偷骨灰配阴婚,这不是阴间事,是人间世

砸棺材,抢尸体,配冥婚:在一些地方,死后也得不到安生

自杀女主播被配阴婚,这种恶习为何还没消失?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冥婚现象调查

扒一扒冥婚陋习的黑历史

冥婚案,与一群死不由己的中国女人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身世是否牵扯秦国丞相吕不韦

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之子),还是丞相和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在《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万历帝王北斗七星葬式解析

为自己营造的陵墓固然是辉煌无双,他们下葬的姿势更是别有讲究。从夏商周开始,不同文化系统的氏族就有着独特的葬式,在已经发掘的古墓葬里,有仰卧、屈肢、双手胸前交叉等多种葬式,葬式是辨别墓主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到现在开的明墓并不多,皇帝陵墓只有皇帝的定陵被打开,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足有48年的时间。定陵地宫的挖掘震惊世人,打开万历的棺木,却发现他在棺材中没有一般的仰面而卧,而是呈“北斗七星”的姿势。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除了揭秘了墓中并无传说中的重重机关,同时出土了大量明朝晚期最精美的宝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位主人下葬的姿势。他们的姿势很是特别,在现在所发掘的古代墓葬中是的,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被称为“北斗七星”式的葬式。 这神奇的“北斗七星”葬式具体是什么样子呢?据材料说,出土的万历皇帝棺材里,万历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骨骼,但是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姿势。他的身体头朝西、脚朝东,整体是仰卧在棺材里的棉被上,但是四肢的位置很有特色。头是仰面朝天,但头顶有些微向右偏;右胳膊向上弯曲着,右手放在脸旁边,扶着自己的面颊;左胳膊向下弯曲,左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位置,还拿着一串念珠。两只腿也各不相同,左腿正常伸直,右腿却向外弯曲,两只脚各向外。两位合葬的和孝端皇后的葬式也不是一般的仰卧。孝靖皇后和万历皇帝类似,下肢弯曲,左臂弯曲下垂,手扶在腰上,右臂向上弯曲,手在头旁边。孝端皇后左臂与孝靖皇后一样,右臂却垂直向下,两只脚交叠在一起。 网络配图 按理来讲,他们下葬的姿势应该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在尸体入棺之后的运送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了最后出现姿势的差异。据记载,从紫禁城到定陵一路上,路途遥远,抬棺材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棺材的一角也曾掉到地上,这样出现姿势的不同也就不足为怪了。孝靖皇后的姿势应该是本来的姿势,整体看来,她的整个身体就像是天上北斗七星的形态。 这个奇怪的姿势到底为什么出现在的身上呢?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常见的星座,斗柄指向北极星,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很多中国古代的风水、天象,都是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的,甚至每颗星都被赋予了名称,斗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斗柄是玉衡、开阳、摇光,几颗星的方位及运行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北斗七星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古人认为,皇帝的居处正对着天上的紫微星,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的皇宫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而北斗七星在星宿理论中是属于紫微星垣的,也就是人间帝王在天上的对应物,他们在天上就住在北斗星附近。所以,他们要以北斗七星的形制下葬,就更易于他们走到极星天边,为死后去向天上的帝所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出土的帝王墓葬来看,只有定陵万历皇帝的葬式是这样的,其他却都并未如此。这也许是因为明朝皇帝格外重视这一点,所葬的明孝陵虽然没有开掘地宫,但是从地上建筑来看,并不是像一般的陵园呈笔直左右对称的,而是弯弯曲曲,不成直线。这一方面是顺从梅花山的地形,因地制宜,更重要的则是陵园神道也是形似北斗七星的样子,这在中国的帝里也是唯一的。从明孝陵的神道可以看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格外重视北斗七星的形制,把自己的墓道建成弯曲状,那么万历皇帝作为他的子孙,以北斗七星的葬式下葬,也就不足为怪了。定陵是唯一一座被开启的明帝陵,一般认为,其他明朝皇帝的葬式也都应该与他一样,呈北斗七星状。 网络配图 在万历皇帝统治明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昏庸腐朽不理朝政,明王朝渐渐走向衰败腐朽,直至无药可救。而他却没有体会到亡国的苦果,仍是安然入土了他之前为自己营造的地下宫殿,以北斗七星的葬式长眠在定陵地宫中。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他断送的,他却享乐一生;继位的皇帝努力想要励精图治,试图阔斧地改革,拯救这个王朝,但是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已经无法治愈,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躺在定陵里的万历皇帝,不知道是否会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未解之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