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出生日期类型白羊座03/21-04/19热情开朗的情人金牛座04/20-05/20奔放的情人双子座05/21-06/20善变的情人巨蟹座06/21-07/22恋家的情人狮子座07/23-08/22自信的情人处女座08/23-09/22要求完美的情人天秤座09/23-10/22若即若离的情人天蝎座10/23-11/21爱恨分明的情人射手座11/22-12/21酷爱自由的情人摩羯座12/22-01/19工作狂的情人水瓶座01/20-02/18柏拉图式的情人双鱼座02/19-03/20温柔浪漫的情人九月一号是什么星座9月1日是处女座。
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双子座5月21日~6月21日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狮子座7月23日~8月22日处女座8月23日~9月22日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天蝎座10月24~11月22日射手座11月23日~11月21日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双鱼座2月19日~3月20日扩展资料在西方占星学上。
处女座(virgo)是黄道十二宫的第六宫,出生日期为8月23日—9月22日,在狮子座之东,天秤座之西。
天秤座(英文名:Libra),出生日期为9月23日—10月23日,位于处女座之东,天蝎座之西,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七宫。
天蝎座(Scorpio),是黄道十二星座之一,位于天秤座之东,射手座之西。
处女座神话传说在远古时代,人类与神都同时居住于地上,一同过着快乐的日子,可是人类越来越聪明,不但学会建房子、铺道路,还学会勾心斗角、欺骗等恶习,搞得许多神祇都受不了,纷纷离开人类,回到天上居住。
但是众神之中,群星之神阿斯特赖俄斯与厄俄斯的女儿阿斯翠亚。
她也是贞洁女神,并未对人类感到灰心,依然与人类住在一起。
不过人类越来越变本加厉,到了黑铁时代开始有了战争,彼此残杀的事件发生,阿斯翠亚贞女,最后一位天神,离开了这由于杀戮而血流成河的尘世。
当人类堕落到众神无法忍受的地步时,愤怒的诸神决定放弃人类这个堕落的种族,于是潘多拉魔盒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灭顶之灾。
阿斯翠亚看到这一幕焦虑万分,因为她相信人类还没有泯灭良知。
于是她恳求天神宽恕人类,并愿意代为受过。
由于人类的希望被锁在了潘多拉魔盒里,所以阿斯翠亚甘愿身披锁链,为人类受罚,长年跪在奥林匹斯山崖上为人类祈祷希望的降临。
对星座的划分完全是人为的,不同的文明对于其划分和命名都不尽相同。
星座一直没有统一规定的精确边界,直到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统一繁杂的星座划分,用精确的边界把天空分为八十八个正式的星座,使天空每一颗恒星都属于某一特定星座。
这些正式的星座大多都以中世纪传下来的古希腊神话为基础。
与此相对地,有一些广泛流传但是没有被认可为正式星座的星星的组合叫做星群,例如北斗七星(参见恒星统称列表)。
十二星座时间表为;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双子座5月21日~6月21日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狮子座7月23日~8月22日处女座8月23日~9月22日天秤座9月23日~10月23日天蝎座10月24~11月22日射手座11月23日~11月21日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双鱼座2月19日~3月20日扩展资料在西方占星学上,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体落入黄道上的位置,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
黄道12星座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的表现的方式。
于是将黄道分成12个星座,称为黄道12星座。
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处女座(virgo)是黄道十二宫的第六宫,出生日期为8月23日—9月22日,在狮子座之东,天秤座之西。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死都要死在北伐路上?诸葛亮的一生有功有过,不过有一句话用来形容他很合适,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的确不辜负这八个字。
网络配图 最后一战不但丢了荆州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而带着大军去给关羽报仇,也被对方打的,狼狈而回。
最后刘备抑郁而亡,将阿斗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当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望实力都是杠杠的。
而且刘备死之前还留下遗言,说诸葛亮要辅佐阿斗就辅助,要是觉得阿斗无才无德,自己上也行。
诸葛亮有实力有威望还有刘备的遗言,要是他有二心,阿斗绝对难以登基。
这情况要是换了与,说不定假意推辞一番立刻就上了,但诸葛亮没有,他是真心为阿斗打算,不愿意抢大哥儿子的位置。
网络配图 阿斗继位为,诸葛亮极力主张北伐战争,但是阿斗以及朝中的部分大臣都不愿意北伐。
关羽、等人相继死去,荆州等地也被夺取,蜀汉政权正是虚弱之际,蜀汉的第一要务是修养生息再徐徐图之。
但是诸葛亮不这么认为,他一直要求要北伐,部分人的小胳膊没能拧过诸葛亮的大腿,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失败,再一次次出征。
诸葛亮仿佛就像中了魔掌,永远也跳不出北伐这个坑!诸葛亮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一直跳不出这个坑?网络配图 诸葛亮不出茅庐变知天下事,说明此人逻辑思维能力极强,诸葛亮认为长期卧居蜀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虽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但是蜀地毕竟是南方,而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一向都是在北方,蜀地很偏,这么偏远的地方,难以有所作为。
而且据诸葛亮分析,北方统一是迟早的事情,当北方统一后,他们绝对不会对南方的分裂坐视不理。
意思就是说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让北边的曹操不断的强大,蜀汉一代迟早会被曹操吞并!北伐吧耗费无数人力财力,不北伐吧又是在自取灭亡,反正都是亡还不如拼一把,就算北伐没成功,打乱北伐的发展进程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
作为手底下的一员大将,深受朱元璋器重,同时他的个人武力也是很强的,每逢战事必当身先士卒。
因为常常自言说自己能带兵十万,因此也被称为常十万。
人穷志不短 此人出身贫困,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又不甘心老死在田地间,于是就跟人习武。
交不起学费就帮人多干点活来换取学习机会。
就这样度过了少年时期,到了青年的时候,他学武有成、力大无比,而且长的是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各种武器都会使用。
但是成年后常遇春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的穷苦生活,加上当时元末,阶级矛盾严重,强盗和起义军到处都是。
常遇春就去投奔了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
跟随刘聚打家劫舍,因为勇武深受刘聚信任,被任命为十夫长。
但是这种日子的兴奋劲过去之后,常遇春就意思到刘聚此人只知打家劫舍,成不了大器,跟随他没有什么发展,于是就准备脱离出去,另寻他处。
也正是这时候,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和刘聚在和州抢劫时遇上了朱元璋攻打和州,由于朱元璋仗义豪侠,名声远扬,所以常遇春就想去投奔他。
在一番乔装打扮观察过朱元璋后,发现他这个人确实是能成大器,于是常遇春就果断的放弃了强盗的职业,去投奔了朱元璋。
将遇明主,主遇良才 初见常遇春的朱元璋并没有对他,只是把他安排到军中做了个小兵。
常遇春也没抱怨,他对朱元璋说:“渡江之时,愿做先锋”。
因为他知道自己总会一鸣惊人的,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常遇春身先士卒,逢战必先,终于他成功的吸引了朱元璋的主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渡江南下,遇到了水军元帅蛮子海牙的严密防守。
随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矶战役,此战中面对元军的严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纵身登岸,冲入敌阵,为朱元璋的部队杀出了一片登陆的险滩,随后朱元璋大军登岸,元军溃退。
随后更是乘胜追击,一路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了集庆,占领了江南大片的富庶地区,为朱元璋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这一连串的战役中,常遇春锋芒初露,立了头功,开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时的先锋升至元帅。
至正十九年(1359年)七月,常遇春奉命攻打衢州,带兵一路攻杀,先取龙游城,后又率马、步、水三军包围了衢州城。
但是衢州城城墙坚固久攻不下,常遇春就带小股部队突袭冲入了城内,毁坏守城大炮,元军崩溃,其后投降,自此衢州破。
在戎马间常遇春还作诗一首:“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旅袍。
” 杀降不详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率兵前来攻伐朱元璋,首战就是常遇春和驻守的池州。
在侦查到了陈友谅的行动后,朱元璋命常遇春带领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等到陈友谅带兵攻到池州城时,徐达正面迎战,常遇春则伏兵袭击后方,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人,俘虏三千。
面对着着三千俘虏,不知怎地,他忽然心生厌烦:“一群枯朽,于我何用,给我全部活埋”,一声令下,三千士兵尽埋在黄土之下。
一个降兵大喊:“常遇春,你屠杀俘虏,必有报应!我等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陈友谅又率水军数十万来袭,意欲直取应天,朱元璋部队于其战于应天城西北的龙湾。
此战朱元璋诱敌深入,常遇春和冯国胜带领主力设伏,在陈友谅军登陆时,一举冲杀而出,陈友谅军大败而逃。
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不久,升行省。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龙湾之战的三年后,陈友谅倾巢而出,号称六十万大军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上,此战关系到两方势力的生死存亡,整整持续了三十六天。
一次朱元璋的旗舰搁浅,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远率船队来攻,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常遇春杀出,射伤张定远,又用自己的战船撞击朱元璋的旗舰,使其脱离浅滩。
在战斗中常遇春又积极组织火攻,陈友谅军被烧的兵将损失过半,湖水尽赤。
陈友谅率残舰撤往湖口,常遇春和诸将又率军追击,陈友谅在乱军中被射死。
此战过后论功行赏常遇春功劳最大,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秋,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至金陵,自缢死。
屠夫还是英雄,最后都是黄土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基本上统一了起义军势力,只剩下对元朝动手了,长期以来朱元璋不称王不出头的方式成功的麻痹了元朝政府。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
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
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陕西守将力竭投降。
元顺帝趁明大军在陕西之时趁机攻击北平,常遇春又奉命与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
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
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
在他一生中战功无数,同样也有令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杀降,他每攻下一城就屠城,不留俘虏全部杀掉。
作诗一首缅怀:“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