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别了,“女皇陛下”!香港废除带有“殖民化”印记的过时提述

时间:2024-07-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0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对多条条例作出杂项修订,针对一些不切合香港特区宪制地位的提述作出适应化修改,以及废除若干条例中如“女皇陛下”“总督”“立法局”这些带有“殖民化”印记的过时条文或提述。

香港特区立法会大楼。图片来源:香港特区立法会官网

条例草案共分为15部,大致分为两组,一组是不含法律适应化元素的修改,大多是轻微、技术性和无争议性的修订,共处理约32条法例;另一组是含有法律适应化元素的修改,共处理约73条法例。

条例草案的修改内容具体包括:以“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和其它法律的规定”取代“女皇陛下、其世袭继承人或继位人”、以“行政长官”取代“总督”、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取代“总督会同行政局”、以“香港”取代“殖民地”、以“立法会”取代“立法局”等。

此外,还按使用时的文意修改或废除不兼容的术语和提述,例如“官方”(英文文本内的“Crown”)、“英国政府”、“国务大臣”、“维多利亚”、“领海”等,以及废除由英国法律赋权、关乎英国法律或用以豁免英国法律下某些规定的过时附属法例。

条例草案也建议将《商船(最少乘客空间)规例》第40(2)条中有关“香港、中国沿岸、台湾”的提述废除,并以“中国”取代之。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学教授傅健慈。本人供图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学教授傅健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回归已经27年了,进行法律改革、删除有殖民色彩的过时条文或提述,填补法律缺陷,是必然举措及应有之义,必须支持。

草案委员会主席梁美芬则表示,法例上经常看到和殖民地相关的字眼,如“女皇陛下”“皇室”“忠于英国政府”“效忠”等等,相关用语如同“洗脑”,很容易令青年人误解,以为香港还有多方面未完全回归祖国,甚至形成长期记忆,对“一国两制”产生误解。

梁美芬认为,今次修订只是开始,只涉及非常少的部分,现时需“急起直追”,令法律用语在不同条文中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国家宪法。

记者翻查此前报道发现,香港“点新闻”在条例草案首读时就发表评论指出,虽然姗姗来迟,但总算是迈开了扫除港英管治色彩法例字眼的开始,期望特区管治者能够全面检讨并尽快修订法例中本该早就清除的“女皇陛下”等字眼,并适时检讨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殖民强盗的纪念命名,以彻底铲除民族耻辱痕迹……这种历史屈辱绝对不应该也不能再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了。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陈勇对中新网表示,条例草案中清除这些带有殖民或港英痕迹的提述,是从香港本地法律中落实“去殖民化”所迈出的坚实一步,香港已回归祖国27年,在法治层面进行拨乱反正势在必行。

他表示,本届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及律政司对此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自己接下来会继续在立法会推动相关条例草案的修正工作。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曼琪。本人供图

“同意特区政府以先易后难的方式,继续推动完成本地法律‘去殖民化’的修正工作。相关修正符合香港基本法,亦切合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地位。”香港立法会议员陈曼琪对中新网表示。

她认为,修正条例草案不仅体现香港成文法因应香港社会发展与时并进,更重要的是体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坚持正确的宪制及法治秩序,是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重要立法工作,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陈曼琪也指出,这只是本地法律“去殖民化”立法过程的开端,促请特区政府持续识别及尽快全面完成本地法律“去殖民化”。

“香港特区居民应该放下所谓‘恋殖’思维,团结一致,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傅健慈说,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用法治坚定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历史上,正式公布“罪己诏”的第一个帝王是哪位?

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发布“罪己诏”,公开向天下检讨的是。 刘恒即位后,连续几年天灾不断,收成很差。对此,他忧心如焚,写下检讨: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欤?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欤?何其民食之寡乏也!”这连续几年作物歉收、水害疾疫成灾是不是自己执政有失?又或者养 官的俸禄太多?没用的事做得太多? 汉文帝的检讨应该还算比较深刻的,身为天子,能为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引咎自责,难能可贵。虽然刘恒的检讨在主观上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大汉统治,但在客观上,他在公开检讨后,为了民生问题还多次与文武百官商议,,采取了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比起汉文帝,汉武帝刘彻晚年的心情颇为沉重,下了一个“哀痛之诏”,即历史上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雄才大略,功业辉煌,但其一生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又好神仙方士、求丹问药,加之、,导致民力枯竭,寇盗并起。晚年更是大搞巫蛊狱案,株连甚广,竟对卫皇后和太处以极刑。后来刘彻发现太子等人无辜,痛悔不已。 公元前89年,大臣桑弘羊等人奏请屯田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刘彻一口回绝,并决定“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 自责“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后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还追悔曾屡受方士欺骗往事,说“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妄言耳!”诏书共分五段,他公开承认自己犯了任用奸人小人扰民害民的大错,检讨自己为打垮北方的匈奴而穷兵黩武,导致国力消耗巨大,现在幡然悔悟,痛定思痛,表示要爱护百姓,要与民休息,蓄养国力,让大汉王朝重新强盛起来。 汉武帝晚年的检讨,对自己的功过是非进行了自我鉴定。因了这份自我鉴定,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分量显得更重,人们对他的过错表示同情和理解,而对他的文治武功更加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爱哭”的难言之隐:眼泪到底有多少真情在?

大家都听说过好哭,从送别一直到最后白帝城托孤,也是“”,因此有“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一说。 细心的网友更能发现在《演义》中,至少有二十多处写了刘备的哭。“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却是例外。你不能不认为,他的情感攻势、他的泪水政策,加上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仁义精神,融合在一起所产生出强大感召力,凝聚力。他的同时代人说起他来,都有点看他不起。其实,这个一无地盘,二无实力,三无资历的手工业劳动者,倘无一流的政治手段,最后焉能与、鼎足而立?所以说,刘备好哭,正是此公的不可小觑之处。 仔细分析刘备的哭,会发现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假里有真,真里有假。 因为缺个好军师,刘备一直在打败仗。有了徐庶以后,他打了许多胜仗,很高兴。可徐庶不得不离开,因为曹操把他母亲接走了。如果刘备不让徐庶走,就意味着他们母子分离,这是不仁不义的事情。所以刘备送徐庶走,一路上一哭再哭,;最后看到徐庶匆匆而去,又“放声大哭”,“凝泪而望”。 刘备这么一路哭过来,打动了徐庶的真情。他走了以后,又骑马回来,向刘备力荐“”,说他“乃天下第一人耳”,“若此人肯相辅佐,何虑天下不定乎?” 可以看出,徐庶是被刘备的哭打动后隆重推荐诸葛亮的,而且他还特地跑到卧龙岗,先把这件事跟诸葛亮挑明了。刘备这一哭,哭出了个诸葛亮,产生了极好的效应。 再说刘备“”,请诸葛亮请了半天,他愣是不出山。这时,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说完,“泪沽衣衿袍袖,掩面而哭。” 他不说自己需要诸葛亮辅助,而说是天下、黎民百姓需要诸葛亮“匡扶”,这一下果然感动了诸葛亮。毛宗岗说:“请诸葛亮,则哭而请之,不哭则亮安得有出山之心?” 所以刘备的哭,是其“仁君”心性的流露,是其“义士”性情的表现,是其“英雄”之志的表露,更是其“枭雄”之术的展示。总之,刘备的哭有相当丰厚的性格内涵。所以毛宗岗说:“先主从来善哭。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香港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