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数码家电

红米Note11 Pro配置曝光,6000mAh+120W,骁龙870加持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红米Note11 Pro配置曝光,6000mAh+120W,骁龙870加持

优质回答:

去年十月份小米品牌决定将小米10系列用来冲击高端市场后,为了弥补千元机市场的空白,就把重任交到了子品牌红米手中,红米当然也不负众望,成功地接住这把大旗。在卢伟冰的带领下,红米在业界进展得风生水起。

而在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中小米能拿下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子品牌红米功不可没。尤其是红米所推出的K系列和Note系列产品,这两个系列产品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和不俗的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眼球,在口碑和销量上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红米推出第十代小金刚Note10 Pro,该机搭载联发科天玑1100旗舰芯片、电竞级液冷散热、5000mAh大容量电池、67W大功率快充以及120Hz高刷等出色配置,开售6天销量12万台。在“618”活动期间,首销一小时就突破50万台,可见小金刚不是浪得虚名,实力确实很强。红米Note10 Pro都有着如此出色的产品力,自然第十一代小金刚红米Note11 Pro也就成了网友讨论的热题。

红米Note11 Pro配置曝光,6000mAh+120W,骁龙870加持

近日,有关全新一代红米Note11 Pro的相关配置已经被爆出,这次该新机在配置上做了大调整。不仅换了处理器,在续航以及影像系统上也进行了对应的升级与优化,一起来看看。

首先,在性能上。红米Note11 Pro将不再搭载联发科的处理器,而是搭载安卓界性能最强的处理器——高通骁龙870,这颗芯片是高通目前除了骁龙888性能最强的旗舰芯片,不仅性能发挥稳定,散热压力也很小,可以与苹果A13像媲美。红米Note11 Pro在骁龙870旗舰处理器的加持下,性能将会比上一代强悍。

红米Note11 Pro配置曝光,6000mAh+120W,骁龙870加持

不止在性能上,红米Note11 Pro在续航上也进行了升级,将会内置6000mAh超大容量电池,并配备120W超级快充,帆叶网,主打续航体验。现在用户对手机电量需求比较大,因此第十一代小金刚肯定会迎合用户需求,为其带来更加出色的产品体验。

红米Note11 Pro还将搭载1.08亿像素主摄,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拍摄体验;在屏幕上,该新机不再采纳LCD屏,而是采纳当下旗舰机都用的OLED屏,并加入屏幕指纹功能,整体屏幕素质会得到巨大提升。

红米Note11 Pro配置曝光,6000mAh+120W,骁龙870加持

总的来说,红米Note11 Pro从芯片到配置再到续航都达到了旗舰机的水准,虽然也是主打性价比,但该新机最少也是2999起,而且具体公布时间也还不确定。所以,预算不够又急需换机的童鞋选择第十代小金刚Note11 Pro也很不错,这部机子手感真的绝了,一定要体验一下。

关于第十一代小金刚红米Note11 Pro大家如何看,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解析:骠骑骁将霍去病是如何让匈奴手足无措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如今读故事,常常感慨于有那么多传奇——或孤军坚守,任也不屈服,或数人远征,虽亦不放弃;有杀出重围的悍勇,有战胜孤独的坚韧,有千里奔袭的自信,有以硬碰硬的豪迈……这般气度,如同霍去病墓前的 马踏匈奴 石像,一点都不花哨雕琢,跟繁琐俗艳无关,但其中的血性与力量,虽已凝固静默千年,仍能感觉喷薄而出。 的一首《胡无人》曾经这样写道: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霍去病,(生卒于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河东平阳人(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他的少年之时是在奴婢下人群中度过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的父亲是平阳县的一个衙役,曾在(即之姐)家中当差,母亲是公主家的一个婢女。霍去病少年之时的一大乐趣,便是跟随习练骑射,不久他的击技就有了很大的进步,长成了一个寡言少语但智勇兼备的青年。 出于姨母的缘故,霍去病在十八岁之时就做了天子侍中(身边护卫安全的官)。就在这一年,他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了与匈奴右贤王争夺河南地区(即今河套地区)的最后一战。他率领着八百轻骑,距大军数百里之距,乘匈奴不备,选择了于己有利进攻的目标,最后出奇制胜,斩杀敌兵千人,首战告捷,也因此而被封为 。 在此此后,匈奴主力远遁漠北,的匈奴势孤力薄。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封为 ,率万人从陇西出发,进击河西匈奴右贤王各部(匈奴统管西部地方的最高长官),计时六天连续攻破了五个部落,险些活捉了匈奴单于之子,这也引起了匈奴的重视,加强了防御及构筑了工事。霍去病命令全体将士口衔竹,马摘铃,悄悄沿焉支山(即今甘肃省山丹县)东急轴一千多里至皋兰山(即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面)下,与卢候、析兰二人进行了短兵相接的交战。 在当时,汉军因长途跋涉,人马已困乏不堪,但随着霍去病一声高呼,跃马驰前,连击敌军,汉军的士气又再次大振,奋勇斩杀析兰二王及其部属近九百余人,俘获了浑邪王之子。于同年的夏天,霍去病又与率领数万骑兵从北地郡(即今甘肃永昌西)出发,进攻匈奴右贤王,以企图彻底消灭河西匈奴。 由于沿焉支山北前进的公孙敖部属迷失了道路,没有按期会合,霍去病便随机应变,率军穿过居延海(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两千多里,从连山麓(即今甘肃张掖西北)猛击浑邪,休屠二王侧翼,斩敌三万余人,迫使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由此而悲歌道: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人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由于匈奴单于欲以固守不力,将浑邪、休屠二王问罪,同年的秋天,匈奴二王决定降汉。汉武帝唯恐是诈降之术,便命霍去病率领一万余骑前去受降,霍去病尚在途中,休屠王便开始后悔,浑邪王情急之下刺杀了休屠王,收编了他的军队。 惊闻这场突变的霍去病便率军渡过黄河,下令全军在四万余匈奴部众面前列阵进逼。这时浑邪王部属之中尚有很多并无诚意投降大汉的人,他们纷纷调转马头就跑,阵营异常地混乱。霍去病当机立断,飞马跃入浑邪王阵中,抓住浑邪王,稳住了匈奴各部;再通过几个回合的谈判,命浑邪王斩杀了八千名作乱官兵,派人护送浑邪王赶赴长安,自己率领几万匈奴兵,功成而归。 ,也是汉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的词中所说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封狼居胥是古代中国军人的最高荣誉,只可惜, 元嘉 不是强汉,世间再无霍去病。 汉朝把归附的匈奴部众安置在陇西等五郡关塞附近,又沿祁连山至盐泽(即今新疆罗布泊)修筑边防城塞,在原休屠王、浑邪王驻地分设武威、张掖两郡,酒泉、敦煌统称为 ,既约束了匈奴,又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门路。 公元前11年,汉朝决定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五万,步兵几十万人合围顶北。霍去病出代都(即今河北前县一带)右北平(今河北平泉县一带),分兵越过沙漠,在与单于作战方面,霍去病大胆地任用了部分降汉的匈奴人以及留居匈奴。远征匈奴之后的两年,霍去病就因病而去世了,年仅二十四岁。汉武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披铁甲的官兵列队将灵枢护送到自己的茂陵东,葬于仿祁连山状的高大墓中,墓前还有汉武帝为表彰其功勋而竖立的十四座大型圆雕石刻。上面镌刻着他的座右铭: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霍去病是个有情有义有血性的青年,虽然很遗憾在23岁就猝然离世,但他没有经历壮年的欲求、中年的油腻、老年的悲鸣,他没有时间去谈养生,没有时间去追求岁月静好,没有时间去研究厚黑学,也没有时间去经历政治的复杂与严酷,。他留给历史的背影,就是一个青年英雄。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奠定了 汉人 这个词。也正是在,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有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责任感。 汉人 汉语 汉字 ……一直延续至今,流淌着无穷的自信与自豪。 今天回溯历史,可以说是汉匈之战,影响了汉朝人的集体性格与气质,而汉朝人的集体性格与气质,又帮助汉朝取得了对匈奴辉煌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晚清最漂亮的美女格格们:清朝皇室美女样貌曝光

最美的满清皇室格格盘点:众所周知,“格格”是历史上满族和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是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据《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例如,努尔哈赤的长女称“”,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其实,在满语中“格格”基本上相当于小姐、姑娘的称呼。但是,格格只限于称呼满清皇族中人的女儿,普通人家的女儿是不能称之为“格格”。 在清朝皇室中,“格格”也是拥有品级的。据《清史稿》记载:正宫皇后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固伦格格,品级相当于亲王;嫔妃所生之女,封公主,称和硕格格,品级相当于郡王;亲王之女封郡主,称和硕格格;郡王之女封县主,称多罗格格;贝勒之女,封郡君,亦称多罗格格;贝子之女,封县君,称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封乡君,称格格。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位在侧福晋、庶福晋之下。《清史稿》中记载皇帝的“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其实,在历史上“格格”的称呼也不是那么绝对,有时无正式封号的贵族女儿也会被称为格格,而且多用以称呼次女以下之未婚女性。据《清稗类钞》记载: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此外,文皇后的侍女,曾照顾和抚养幼年时的皇帝,平时被称为“”,但在的内务府报告中也有称她为“苏麻喇额涅格格”的,可见“格格”称呼也可用来尊称地位卓越、有特别贡献的满族女性。 由于历史原因,清朝皇室的格格们留下的照片很少,而下面的照片中有几位据说是晚清最美的格格。即便以现代人审美眼光来看的话,也应该算是比较标致的格格了。 爱新觉罗·毓朗的外孙女,爱新觉罗·恒慧的长女完颜立童记,又名“”,人称大格格。也是清朝皇室中算得上最标致的格格了。 1、最美的满清末代皇族小姐——王敏彤(完颜立童记) 王敏彤(完颜立童记),爱新觉罗·毓朗外孙女,其父为完颜立贤(军机大臣完颜崇厚之孙),其母为皇帝五世直系孙女爱新觉罗·恒慧。家中长女,人称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妹完颜碧琳(又名“王涵”)。婉容的表姐妹。 王敏彤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她温婉的性格。她极爱溥仪,却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舍。她不想破坏婉容与溥仪的美好生活,她不愿伤害任何人。 这位文静、优雅的女士,一生命运多舛,因为被时代的漩涡拖累,又背负着这个传统家族过多的负重,几次婚姻的机缘,都被错过了,终生未嫁;她在晚年时精神几近崩溃。 痴爱溥仪 有一位满族老姑娘爱着溥仪。这位老姑娘,是皇后婉容亲姨的女儿。 人称“王大姑娘”。她家住在东四三条一个独门独院,母亲是个老派人物,官称王老太太,旧时在京城也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物。解放后家庭没有别的生活来源,靠卖点旧东西,再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得倒也平静。 由于溥仪特赦回京,她一家的生活平静被打破了。早在伪满洲国时,溥仪的二妹有意让王大姑娘嫁给溥仪的弟弟溥杰,母女俩都到了伪满洲国的“新京”(即长春市)。由于日本人不同意溥杰与中国人结婚,此事便“黄”了。但她一家人仍对溥仪及爱新觉罗家族顶礼膜拜,崇敬得不得了。 刚一听说溥仪特赦回到了北京,王老太太素知溥仪与三妹关系不错,马上就找到溥仪的三妹金蕊秀,让她出面邀请溥仪到王家来吃饭。果然,三妹有面子,溥仪高兴地应约赴宴。 王老太太有心宴客,早准备好了一桌丰盛佳肴。母女俩都能炒一手好菜,这次当然拿出了看家本领。菜是可口的,再加上有王大姑娘在一旁热情劝酒,溥仪喝了个。 本来,溥仪这个人不像他本人相貌那么死板,尤其喝了酒,就更喜欢嘻嘻哈哈地开玩笑。吃饭当中,王大姑娘在旁边把盏,俩人说说笑笑,溥仪微醉之中,又说了不少笑话。 结果,溥仪大醉而归。过后,他只记得宴席上的佳肴,却忘了把盏的“美人”。偏偏王大姑娘以为溥仪喜欢上了她,竟害上了单相思。 按说,王大姑娘年逾五旬,年龄只比溥仪小5岁,但她长得五官端正,浓眉大眼,模样挺不错,瞧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一些。她不仅,还舞得一手好剑。六七十年代,她每天在文化部门口晨练,引来不少人观看。她应该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不过是条件高,把自己耽误了。 她以为溥仪对她印象不错,于是又托溥仪的三妹夫润麒从中撮合,要他代做说客,邀请溥仪再次赴宴。但溥仪一听就摇了头。 完颜立童记和孟小冬。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京剧女演员,著名京剧老生,本名令晖,又名孟若兰、孟令辉,艺名小冬,原籍北京宛平。被京津沪的舆论界誉为“冬皇”。 王敏彤,即完颜立童记,是皇后婉容的亲姨娘的女儿,也就是婉容的表姐妹,曾痴情地追求溥仪,但是,虽然落花有意,但是流水无情。最后,这一场单相思的恋情无果而终。 原来,溥仪根本就不想跟旧满族女子搞对象,而且他也不想找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旧式家庭妇女。 于是,无论是王老太太还是王大姑娘请吃饭,溥仪一律婉拒,再也不赴这种相亲“”了。 但王大姑娘死缠不放,屡屡托人向溥仪说合,溥仪烦了,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王大姑娘就头痛不已。 到后来,1962年,溥仪跟李淑贤结了婚。王大姑娘听说以后,竟大哭了一场。 这还不算完。1965年,溥仪患病住进了医院。当时看望病人需要在门口拿牌子,一次只准进一个亲属。每天下午3点探视时,李淑贤都看到牌子被人先拿走了。她进不去,只好在门口等候人家出来。原来是王大姑娘把探视牌拿了,她进溥仪的病房探视,一坐就是一下午,害得李总是一番好等。 王大姑娘越去越频繁,溥仪烦透了。一次,她进了病房长时间不走,溥仪忙打电话叫我去。她见我也不理,溥仪轰她,她才走了。 溥仪躺在病床上跟我说:“她真是太讨厌啦!”溥仪气恼之余,索性找来润麒,让他转告王大姑娘再也甭来啦。 也许是她真心喜欢溥仪。1965年前后,王大姑娘又来医院看溥仪。这次,很少发火的溥仪大光其火,对她毫不客气地下了:“我不想见到你,你给我滚出去!” 溥仪正骂着,碰巧溥杰的夫人嵯峨浩进来看他,当时场面极为尴尬,嵯峨浩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溥仪赶忙给嵯峨浩解释原委,王大姑娘哭着走了。事后,嵯峨浩对我说:“我当时以为溥仪骂我呢!我从来没见溥仪发这么大的火……” 据笔者对王大姑娘一位至亲的采访得知:王大姑娘为了追求溥仪,不惜去医院专门做了妇科检查,居然开出一张诊断证明书,证明她依然是处女。 这未免可笑,但确是事实,足见王大姑娘的一片痴心。 坎坷婚姻 那段不顺利的定亲阴影过后,因溥杰原配唐怡莹(端康太妃的侄女)乘初年,醇王府的人都避居天津,且溥杰在日本留学之机,勾搭某军阀之子将府中财物大量偷运出府等因,溥杰与之最终离婚,随之,溥杰要再婚的消息一时不胫而走。溥仪知道日本人打造的所谓《满洲国帝位继承法》也是在打溥杰的主意,军方想让溥杰仿效韩国国王李王垠娶日本皇女方子妃的成例,让溥杰也娶位日本皇族女子为妻,为了抵制军方的做法,溥仪赶紧让他二妹蕴和在京津的清朝满蒙亲贵的女儿中为溥杰物色合适的结婚人选,这样完颜立童记成了“皇上”为溥杰挑选的结婚对象,溥仪还派 二格格蕴和亲自到北京相看,双方长辈皆满意这门亲事,完颜立童记遂与母亲一起赴当时的新京(长春)会亲,筹备一切。谁承想此事被关东军知道后,日本军部特派陆军大将本庄繁出面干预,事情最终以完颜母女黯然回京而告终,为此,溥杰夫人嵯峨浩临终还念叨说她“对不起王姑娘(完颜立童记)”。云云。 1960年溥仪特赦之后,经溥仪七叔载涛和三妹蕴颖撮合想让她与溥仪结婚,因溥仪不想再找一位旧式满族妇女而作罢。 文革后,溥仪的另一位弟弟曾经登门表示愿意与完颜立童记结婚,却被王大姑娘拒绝,老太太说:“一个是他比我小,再就是不能一生都在北府兄弟的圈里转。”从此之后老太太一直没有婚嫁。 王敏彤扮演戏剧中的丫环更是十分的惊艳。 背负着传统家族过多的负重,几次婚姻的机缘,都被错过了,终生未嫁。她在晚年时期精神几近崩溃。 2、爱新觉罗·恒香 爱新觉罗·恒香是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养母,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次女,人称二格格。 家中其它成员还有郭布罗·婉容的哥哥郭布罗·润良,小郭布罗·婉容8岁的弟弟郭布罗·润麒,郭布罗·婉容的家住在北京东城地安门内大街帽儿胡同37号。 人物评价 她是一位端庄善良、精明强干、豁达开朗、、做事果断并充满智慧的女人。 朗贝勒府二格格爱新觉罗·恒香。未代皇后婉容的养母。喜欢照相,因此照片流传最多。 朗贝勒府二格格爱新觉罗·恒香。未代皇后婉容的养母。喜欢照相,因此照片流传最多。 3、爱新觉罗·恒馨。爱新觉罗·恒馨是五世直系孙女,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后母,满族正黄旗,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四女。 在中国历史上恒馨是一位端庄善良、精明强干、豁达开朗、敢作敢为、做事果断并充满智慧的女人,她对婉容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恒馨对婉容不但细心照料,甚至是宠爱备至,母女相处非常和睦。 婉容的母亲爱新觉,是位皇族小姐,人称四格格。不幸的是在婉容两岁时她便去世了。 婉容的养母爱新觉罗·恒馨是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次女,人称二格格。恒馨对婉容不但细心照料,甚至是宠爱备至,母女相处非常和睦。家中其它成员还有长婉容两岁的哥哥润良,小他6岁的弟弟润麒。婉容的家住在北京东城地安门内大街帽儿胡同37号。 毓朗的女儿爱新觉罗·恒馨,她的女儿婉容为清朝的未代皇后。 朗贝勒府五格格爱新觉罗·恒馥与铁哥。 4、爱新觉罗·韫颖。爱新觉罗·韫颖(1913年-1992年)乳名“佩格”,字“蕊秀”(父亲载沣取),号“秉颢”(兄长溥仪亲取),英文名“Lily”(庄士敦题赠),满族,爱新觉罗氏,溥仪的三妹。 1913年,韫颖生于北京紫禁城。由于她是载沣的第三个女儿、溥仪的第三个妹妹,故紫禁城中人称“三格格”。 1924年11月,部驱逐溥仪出紫禁城,溥仪乃迁居天津张园,韫颖也来到天津。每天,她和溥仪及兄弟姐妹学日语,打网球。由于韫颖和溥仪同为瓜尔佳氏幼兰所生,故溥仪很喜欢韫颖。 19岁时,韫颖由溥仪指定婚事,同前清大臣荣源的二儿子、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订亲。 1931年,溥仪在日本军警的保护下潜赴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后来,韫颖与润麒的婚礼遂在满洲国新京(今长春)举行。二人婚后不到1个月,溥仪派溥杰和润麒赴日本学军事,韫颖也随同前往。甫抵日本,韫颖便被日本皇室包围,不仅要其出任妇女会名誉会长,且的弟媳特邀其来寓所教授中文。韫颖颇觉束缚,乃经常致溥仪,溥仪将其来信装订成册。 1933,韫颖回新京探亲,此后坚决不肯回日本。润麒也自日本回到满洲国,在满洲国高等军事学校任中校教官。韫颖和润麒乃在新京长住。 载沣长女大格格爱新觉罗·韫媖旗装照,曾嫁给婉容的哥哥润良为妻。 载沣和长女大格格爱新觉罗·韫媖在一起。载沣是清朝摄政王,也是溥仪的生父。 1945年日本投降,韫颖随满洲国皇室逃到大栗子沟,随后苏联红军接管东北。润麒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政府告其迁居北京。韫颖和三个孩子以及婆母在一起居住,仍然辛苦度日。 1951年,韫颖的父亲载沣逝世,韫颖分得一点点遗产,可靠几间旧房的租金勉强维持生计。自此,她开始参加街道工作,获居民推举为居民组长、治保主任。 1954年,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和一位朋友同逛旧书摊,偶见一本《满宫残照记》,内收有当年韫颖在日本时写给溥仪的信。章士钊乃经载涛介绍见到了韫颖,并要韫颖写一份自述,由章士钊呈送毛泽东,”毛泽东批示送周恩来阅,考虑是否酌情处理。不久,韫颖被安排为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1956年,经毛泽东批准,韫颖和七叔载涛等赴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了溥仪。 溥仪妹妹二格格(左)、三格格(右)。二格格金韫和与三格格金蕊秀。 婉容和溥仪的两妹妹,二格格金韫和三格格金蕊秀。 5、爱新觉罗·显琦 金默玉(1918.9.14—2014.5.26),本名爱新觉罗·显琦,清朝爱新觉罗·善耆第十七女,川岛芳子胞妹,被称为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三位异母姐姐抚养长大。新中国建国后,金默玉致力于教育事业和中日友好交流活动,曾与美术教育家马万里有过一段婚姻。 金默玉,1918年出生于辽宁旅顺,清朝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与第四侧妃所生幼女,排行第十七,其姐是叱咤一时的金壁辉(日本名川岛芳子)。 她的奇不仅仅是她的身份和身世,而是在于她那令人称奇的心态和性格。80多岁的老人历经一生磨难仍保持豁达、开朗。她的一生大起大落,甚至在人们看来是悲剧人生,但从她嘴里娓娓道来却变成一场喜剧:家庭变故、牢狱之灾、文革磨难、婚姻变故、疾病缠身......一切的悲情与苦难在她口中变为欢快的闹剧。生活给了她苦难,她却微笑着一一化解,保持着童真与乐观。如她自己所说: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只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让别人开心,人生就是这样。 爱新觉罗·显琦,肃亲王的十七格格,又名金黙玉,是川岛芳子的亲妹妹,中国最后一位格格。这是她19岁生日时拍的照片。 不知道是披着披风还是裹着被的婉容。 婉容姐弟与溥仪的妹妹们,左边的是文绣,中间的是婉容。 后宫嫔妃与格格们的合影照。黑衣老太太与皇妃文绣中间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完颜立童记。后排左四为朗贝勒府二格格爱新觉罗·恒香。 据说这是晚清皇室格格和后宫佳丽的合影照,其中就也流传是历史上真实的还珠格格(中间)紫薇格格(左二)。 后宫嫔妃和皇室格格的合影照,第一排中间坐的是奕祁的女儿荣寿固伦格格。 晚清皇室格格、嫔妃们和外国公使夫人的合影照。 不知名的格格,既清纯,又可爱。 正在梳头戴簪打扮的格格。正在庙会的格格清朝小格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