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美食百科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是真的吗?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优质回答:

中立分析,欢迎讨论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上千,由于最近几年酱香型白酒火热,做酱香型白酒的比其他香型白酒的多,比较出名的酱香型白酒有下面这10种: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特别提醒:

1、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特殊病患人群,不宜饮酒;

2、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为了您的健康,请适量饮酒!

3、请勿酒后开车!

其他网友观点

茅台,国台,钓鱼台是茅台镇规模和品牌前三的酱酒企业。茅台是家喻户晓的,不用多说。国台和钓鱼台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先说说这两个品牌的酱酒。

国台酒业集团,是天士力集团在1999年在茅台镇收购了一家老字号酒厂后,累计斥资10亿元打造的一个酱香型酒厂。1999年到现在,也有20几年的时间了。天津天士力集团是一家很有名的大公司,主要做现代中药企业。所以在做国台酱酒时候,一直宣传安全、健康。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国台酱酒

提到国台酱酒,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徐强。徐强先生1957年出生,是原茅台集团已故副厂长李兴发大师关门弟子。2001年徐强加盟国台,目前在国台主管技术和质量。

刚开始的时候,国台也提出“学习茅台”的口号。还引述外界“超高端看茅台,次高端看国台”的观点,为自己造势。国台酱酒在2016年以后的几年,销量增长很快,产品目前应该有上百款产品,绝大多数是合作开发酒(贴牌酒)。我还是按照老规矩,只介绍原厂酒。国台酒的嫡系产品:国台酱酒、国台好礼、国台国标、国台15年和国台龙酒!回答篇幅有限,具体的产品就不一一介绍了。

钓鱼台酒也是在1999年问世的,钓鱼台国宾酒是钓鱼台国宾馆开发的历史名酒。是专做大曲酱香白酒的。属于中高端酒,一般不做普通推广。

钓鱼台的产品销量高的主要是钓鱼台国宾酒、钓鱼台新老贵宾酒、钓鱼台大师酒。

除了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目前好的酱酒还有很多。列举几个有故事的酱酒品牌。

一:贵州习酒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贵州习酒

贵州习酒这几年很火,曾经一度,它是借着茅台集团的帽子求发展,但是现在跟茅台已经很难建立起来品牌的连接。习酒位于川黔交界之处,真是想酿浓香就是浓香想出酱香就是酱香,全国放眼过去,好像就这么一个地方。

1988年习水大曲和习酒共同都斩获了商业部第三届评酒会的金爵奖。这个1988年呢,也是习酒一款王牌产品——习酒窖藏1988名称的由来。

习酒,在酒瓶的包装上有个小小的窍门,区别在外观上。篆体写的习酒,这两个字儿,那就是高端产品。繁体写的习酒这两个字,而是中端产品。简体习酒这两个字,它是基础产品。

二:郎酒: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郎酒

郎酒的产地为四川省古蔺(lin)县二郎滩镇,(那个蔺字我老是不记得怎么读),此地位于赤水河中流,四川、贵州二省之交。和前面说的习酒距离很近。郎酒战略布局为"一树三花"——浓香、酱香、兼香协同发展的三大品牌战略。

郎酒的产品结构和具体产品。酱香产品:青花郎、红花郎、郎牌郎酒、回沙郎酒等浓香产品:郎牌特曲系列兼香产品:小郎酒

三:金沙回沙酒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金沙回沙酒

金沙回沙酒,贵州省金沙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沙回沙酒给我的感觉就是性价比较高的酒了。而且品质恒定,适合初入酱香的人喝。

金沙酒诞生于1951年。并且金沙回沙酒是一个老牌的酱酒,历史十分悠久。它的酿造工艺与茅台相似。也是“12987”酿造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金沙摘要酒分为摘要酒(金)、摘要酒(普通版)、摘要生肖酒。金沙的高端产品,对标飞天茅台。成就茅台的季克良大师给金沙摘要酒的评价是:“不是茅台、胜似茅台、不是茅台、堪比茅台“。评价非常高。

四:性价比高的汉酱酒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系列酒

汉酱酒我们一般喜欢叫茅台汉酱,这个品牌的地位是低于飞天茅台,高于茅台王子。可以看出,汉酱酒是和茅台有一定关系的。属于茅台旗下的“一曲三茅四酱”。汉酱酒的特点可以总结为:香气淡雅不冲、入口绵柔、回甘短。也就是说,汉酱不同于其他的茅系产品,它是典型的以柔和典雅见长。它最大的特点还是柔、柔、柔。

五:珍酒

珍酒可以说是异地茅台。素有酒质最接近茅台的酱酒之称。珍酒是位于贵州遵义市,距离我们讲的茅台有100多公里,大概130公里。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珍酒

它的成立时间是1975年,珍酒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现在是华泽集团旗下的酒厂,当时2009年是以八千二百五十万元的这个价格成功竞拍收购了贵州珍酒场100%的股权。珍酒中的珍15这款酒有三斤装的也有常规包装的。三斤赚的是裸瓶。珍15在今年斩获2020年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珍15用的是8年的基酒,15年的调味酒。优点:入口顺,酱香突出,尾味甜,空杯酱香浓郁。陈香味也很像茅台。

好的酱香酒还有很多,这几年酱酒热,很多资本都进入到这个行业。还有很多酒厂出的酱酒都不错,酒友们有更好的酱酒也可以分享出来。

其他网友观点

酱酒的主要产地在以茅台为中心的赤水河两岸,茅台镇有上千家酒厂,与茅台、国台、钓鱼台都处在同一产区,同水同源、同工艺,难道就比这三家差吗?我看未必。

比如黔庄酒业集团,其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荣太和烧坊”,茅台酒的前身三茅之一,王茅创始人王秉乾的雕像就屹立在黔庄集团厂区,其出品的“文华福酱”酒为公司的中高端产品,品质非常好,性价比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茅台,国台,钓鱼台之外还有好的酱香酒吗?

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们为什么会安分的做王爷 而不是和他抢夺太子之外呢

还不知道:为什么的儿子会安分的做王爷呢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世的时候,他是众人认可的太子,虽然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朱标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就算是,也无法和朱标争夺皇位,那么朱标究竟是为什么,能让众位兄弟们本分做王爷的呢? 首先就是朱标的出身,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封建社会时期,基本上都是沿用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而作为的和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也备受父亲的重视。 古人立太子的时候,无非就是长子或者是贤良的皇子,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朱标都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从贤能来说,朱标从小跟着朱元璋,接受父亲的亲自教导,自然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嫡长子的身份,太子的位置稳的不能再稳了。 除了嫡长子的身份之外,他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自幼就跟着朱元璋,老朱对这个儿子,也下了不少的心思,在朱元璋称王的时候,朱标就已经是世子了,经常参与到政治中来,他的很多意见,朱元璋也会听取。 为了培养自己这个儿子,朱元璋也请来了明朝的大儒宋濂,并且亲自教导他一些为君之道,学习怎么更好的管理国家,这妥妥的从小就是当继承人培养啊,在处理一些政务的时候,朱标做的都很好,老朱也非常欣慰。 因为从小学习儒学,所以朱标的性格和老朱的不太一样,他的性格比较仁慈宽厚,老朱是个杀伐果断的人,从他后来屠杀开国功臣就知道,而朱标不一样,不管是对兄弟姐妹还是大臣,都非常的仁厚。 有一次朱元璋要杀一个大臣,也是朱标站出来为这个人求情,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最终老朱才放了此人一马。 也是因为朱标有能力,为人还比较的仁厚,所以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管是在朝臣们还是百姓的心中,朱标都拥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上太子之后,也兢兢业业为国家做贡献,兄弟们也都认为,太子朱标就一定是将来的。 可惜的是在洪武25年,朱标不幸去世,一向勤政的朱元璋,也因此有半个多月没有上朝,同时也为了继承人的选择而困扰,最终导致了叔侄争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最大贪污犯是明太祖朱元璋?国库之外私设小金库

古代的是怎样花钱的?看似这是个无需讨论的话题,因为在帝制时代,整个中国都是皇帝一个人的,那么他当然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了。但是,为了花的方便,皇帝也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内库——也就是区别于国库的皇帝的私人小金库。这在历朝历代都有,到了,称之为内承运库。网络配图 的内库,始建于朱元璋。按照史书的记载,朱元璋对待内库的态度却是前后矛盾的。起初,明太祖并不想设置内库。他认为,皇帝享有四海的,理应不屑于为了积蓄私财而设立内库。他还批评设内库,是有失贤明的错误举措。在明太祖看来,宋太宗设立私人库藏,存私房钱,很是小家子气。但明太祖为何食言?一则,内库尽显皇帝的权威,就像山呼万岁一样,尽管不靠谱,却是很受用。再就是,明太祖是位自信满满的主儿。他起身布衣,对民间疾苦有切身体会,对官员的各种小心思看得透彻,他甚至自恋地认为,天下的事没有能够瞒得过他的。 所以,明太祖设立了内库,并将其功能定位于:天下为公。这样,明太祖就很得意了,设置了内库并辅以必要的制度,既消除了宋内库的弊端,又可以在彰显唯我独尊的同时很好地为国家服务,且能显摆明太祖的治国才华……可谓一举数得。 事实上,洪武一朝的内库,也确乎按朱元璋的本意,大致是遵循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其作用也主要是用于“出财”而非敛财,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赏赐、抚慰百臣下。 按照明太祖的理想,内库实际上是国家性质的,相当于“国家基金”,其支出用途主要是供国家物质性表彰、荣誉性赏赐或者成为表现皇恩浩荡的“福利”而福泽万民。网络配图 明太祖自以为找到了一个两全的法子解决内库和军国社稷的矛盾,通过给内库的功能以“天下为公”的定位,而实现既能使皇帝享有蓄私财的特权,又不至于过度地加剧社会矛盾,使社会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上。而且,他认为自己已经给后世子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坚信这种惯例可以延续下去。就这样,明太祖天真地幻想着大明的江山永固。 明太祖的愿望是好的,但也是不切实际的。尽管明太祖在设立内库时,主要考虑的是将内库所藏作为国家财政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周济。但是事实上,内承运库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贮藏着缎匹、金银、珠玉、象牙等奢侈品,这就不可避免地预定了一种奢靡的基调,为后世子孙的敛财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明太祖使用特权是为了彰显个人魅力、治理国家。那么明代中后期的皇帝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了而滥用特权了。那些不肖子孙最喜欢做的就是默许、放任臣下为内库聚敛钱财。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内库的设立,是作为一种有瑕疵的制度存在的,它体现的是“个人特权”!这与“天下为公”的理念,本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冰炭不同炉!它同皇权一样完全游离于监督制度之外。而专权又为制度的缺陷提供了保护伞。可以说,内库与皇权相互支撑,最终共同摧毁了明王朝的有序和稳定。网络配图 明朝的中后期,皇帝为了骄奢淫逸,将挪用国库银到自己的内库视为常态。他们无限扩大和利用了内库的特权,肆无忌惮地盘剥百姓,侵吞国库银,使得明王朝愈来愈趋向衰败,明太祖的理想自然也随之灰飞烟灭。 皇帝本人是特权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只要保证皇帝本人的特权。明中后期的皇帝们便容忍臣下使用没有对皇权产生威胁的特权。他们甚至跟贪污官员沆瀣一气,分成赃款。或者通过抄家的方式直接把赃款据为己有。 其实,皇帝才是大明王朝的最大贪污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