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福建也有很多重口味的饮食小吃让其他地方的人无从下口,有一些食物,在福建人的餐桌上十分常见,却能分分钟吓哭外地人,而本地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小编为大家列出福建最“重口味”的七大特色小吃:老鼠干、鸡仔胎上榜,你吃过几种?吃货们赶紧来看看吧!
福建最“重口味”的七大特色小吃1、鸡仔胎鸡仔胎是福建闽南的一道小吃,[bai]起源于福建漳州,它可不是毛鸡蛋,毛鸡蛋是死胎,而鸡仔胎是活胎,也就是鸡蛋在孵化的过程中,只有一个雏形,但是还未孵化出小鸡的活胎蛋。
传统的吃法就是磕破鸡蛋圆头的那面,去掉蛋壳,露出鸡胎和羊水薄膜,撕掉薄膜,用汤勺搅动几下,让鸡胎随着羊水流出食用;或者直接倒嘴里吃。
2、泡血蚶血蚶多血,血液是红色的,味道吃着鲜美,作心脏形。
福建宁德当地人都是把它洗净,直接倒入滚烫的清水中泡10秒,就可以捞出连血带肉吃掉,虽看着血腥,但吃着鲜甜无比,肉质嫩、爽、滑。
3、土笋冻土笋冻是福建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所用的主要原料就是一种蠕虫,也叫沙虫、星虫、土笋,是把挤压破肚的沙虫洗净,经过熬煮再冷却凝固而成,看着很可怕,营养价值却很高。
4、蛏熘蛏熘是福建莆田非常流行的一道风味小吃,[bai]它是一种软体动物,有点类似于花甲,可以炖,可以炒,还能炖汤喝,吃着润嫩爽滑,鲜甜爽口,还有诸多的食疗功效。
5、蟛蜞酱蟛蜞长得有点像小螃蟹,也属于螃蟹家族,福建福州地区的人们就会把它抓来洗净,放在盆子中,倒入老酒、盐、生姜、味精,用力去摇晃它,再加入高粱酒和酒糟拌匀,用锤子捣烂,腌制12小时,再放到石磨中碾压,就可以保存下来当成酱料来吃,风味独特。
6、老鼠干福建汀州的老鼠干也叫做宁化田鼠干,是著名的客家小吃,属于闽西八大干菜之一,据说当地吃老鼠干已经有百年之久,很多人表示这道美食虽说是黑暗料理,但是的确很好吃。
7、流蜞炒蛋流蜞是一种环节动物,长点的有两寸,短小的不到一寸,有腹足的就会像蜈蚣一样爬动,福州人最喜欢用它来炒鸡蛋吃,味道很鲜美,也被福州的渔民称之为“江中的冬虫夏草”。
父亲虽然知道他有着音乐的天赋,并且也为之感到高兴,但并不十分同意让音乐成为卡尔的职业。
伯姆的父亲是位爱好音乐的律师,是著名指挥家汉斯·李希特的朋友;父亲对儿子未来事业的看法是,如果不能成为有出息的音乐家的话,就去当一名有可靠经济收入的律师。
所以,年轻的伯姆在格拉茨大学就读法律专业,但同时又在格拉茨音乐学院上钢琴和音乐理论课。
1920年,伯姆成为格拉茨歌剧院的指挥,伯姆指挥瓦格纳的《格林》时,正好著名指挥卡尔·穆克在座,他非常欣赏年轻的伯姆,主动帮助伯姆学习瓦格纳的歌剧。
这以后,穆克又推荐伯姆去慕尼黑歌剧院投奔布鲁诺·瓦尔特。
伯姆被瓦尔特所用,并从瓦尔特那里学习指挥莫扎特的歌剧; 1927—1931年,伯姆又投至克纳佩茨布什手下,在达姆斯达特当指挥;这期间,伯姆指挥了贝格的《沃采克》在达姆斯达特的首演,贝格前来观看了最后几天的排练;此后,伯姆成为《沃采克》与《璐璐》的权威解释者。
1932年,他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获巨大成功,从此而成为权威的德国歌剧指挥大师; 1932—1933年,伯姆在汉堡当指挥。
伯姆在此指挥了理查·斯特劳斯的《阿拉》,并与前来拜访他的作曲家本人相识,从此两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声名鹊起 1934—1943年,伯姆担任德累斯家歌剧院音乐总监。
在这一职位上,靠着良好的乐团和演唱者,伯姆的事业获得了有利的发展。
理查·斯特劳斯的《沉默的女人》和《达芙妮》在德累斯顿的首演由伯姆指挥——与作曲家的密切合作,使伯姆对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成为指挥理查·斯特劳斯作品的权威人物; 1943—1945年,伯姆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担任指挥。
指挥大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伯姆重登指挥台,继续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职,并指挥了1955年庆祝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重建的《费德里奥》的演出;在1950—1954年间,伯姆还去布宜诺斯艾里斯的科隆剧院当艺术顾问;从1957年起,伯姆在世界各地从事指挥活动,包括芝加哥、大都会、拜鲁伊特、萨尔斯堡,还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1963年,伯姆在拜鲁伊特音乐节上指挥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全剧,并录了唱片。
1964年,由于伯姆对奥地利音乐所作的突出贡献,他被奥地利政府授予“奥地利音乐总监”的称号;1970年,伯姆又获维也纳爱乐乐团终身指挥的荣誉。
1973年,他还担任了伦敦交响乐团的总监;晚年,他与钢琴家波里尼合作的贝多芬、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录音(维也纳爱乐乐团)也极为精彩。
伯姆指挥的歌剧作品有莫扎特的《女人心》(与爱乐乐团合作)、《魔笛》(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费加罗的婚礼》(与德国歌剧院合作)、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和《尼伯龙根的指环》(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等。
伯姆继承了19世纪维也纳及欧洲音乐的传统,着重于作品思想的表现,是享有崇高声誉的指挥大师;他的文字著作有《与理查·斯特劳斯的会见》、回忆录《我的一生》等。
1981年8月14日,卡尔·伯姆在萨尔茨堡辞世,享年87岁。
创作生涯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指挥生涯中,伯姆共指挥了150部歌剧。
早期,他的名字就和莫扎特、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紧密联系;后来,又与海顿、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贝格的名字密切联系起来,尤其是他指挥莫扎特、理查·斯特劳斯的作品,具有更为卓越的名望。
伯姆指挥的作品,给人以纯正、端庄、沉稳、深厚的感受,而不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和浮躁的情绪。
伯姆的音乐手法是简洁、清爽、有力,排斥了浪漫主义的过度伤感,也不沉溺于放纵的技巧表现,实现了平衡巧妙、音响柔和、节奏稳固的音乐效果。
这样,伯姆所处理的作品,既有细致、精密的局部表现,又有明朗、健硕的整体形状。
在音乐内在意义的表现方面,伯姆的方法是不过份地注入感情,不牵强地借助理念和逻辑来表达作品,而是从作品固有的形式中去把握其内在的美。
从他指挥的莫扎特作品中能较明显地体会到其风格。
年轻的伯姆在慕尼黑曾随瓦尔特指挥莫扎特的作品,并获得收益。
但伯姆后来在指挥莫扎特音乐作品时,却不像瓦尔特那样投入明显感情,而是处理得更为平衡、和谐、细致而内在。
他说:“你可以体会到莫扎特音乐中的所有感情,但他从不多愁善感。
”无论在指挥风格上,还是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上,伯姆都是一种现代风格的莫扎特解释,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魅力,既纯净、优雅又有活力,生动感人。
在指挥瓦格纳歌剧时,伯姆也不是突出、夸张瓦格纳的激情和虚华的浪漫情感,而是化泛滥为收敛,将纯粹的内在音乐精神凝聚起来,表现出紧张、庄重的美,形成一种“黄金般的严肃感”。
所以,德奥古典作品在伯姆的手中,从来没有华美、煽情或刻板的样子,而总是显得那么大气、纯正、优美。
伯姆指挥的歌剧作品有:歌剧莫扎特的《女人心》(与爱乐乐团合作)、《魔笛》(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费加罗的婚礼》(与德国歌剧院合作)、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和《尼伯龙根的指环》(拜鲁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等。
伯姆继承了19世纪维也纳及欧洲音乐的传统,着重于作品思想的表现,是享有崇高声誉的指挥大师。
他的文字著作有《与理查·斯特劳斯的会见》、回忆录《我的一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