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风景物语

绣占15水稻作一季稻直田每亩需多少种子?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绣占15水稻作一季稻直田每亩需多少种子?

优质回答:

绣占15是籼型常规水稻品种,2018年通过广西审定,其生育期适宜(在广西作早稻122.4 天,晚稻110.3 天),株型紧凑,株高较高(111.1厘米),穗长24.3 厘米,每穗总粒数175.9 粒,千粒重20.4 克。具有高产、耐高温、米质优、食味佳等特点,适宜直播、机插等轻简化栽培。若作一季稻直播,大田每亩用种6-8斤

绣占15水稻作一季稻直田每亩需多少种子?

绣占15特征特性:

1、产量高:在湖北作一季中稻试验,比黄华占产量还高,亩产达1200以上;在广西作早、晚稻种植,2016-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0.8 千克,比柳沙油占202 增产9.68%。

2、米质好:绣占15的出米率较高(整精米率67.3%),垩白度地(垩白度2.4%),米粒晶莹剔透,米质达部颁标准2级,稻米煮的饭软硬适中,食味佳,口感好。

绣占15水稻作一季稻直田每亩需多少种子?

3、耐高温:2017年在仙桃进行耐高温试验,抽穗扬花期遇连续7天35℃以上高温,大田表现颖花开裂度高,散粉优于黄华占,结实率85.3%以上,米质优良。

4、适宜直播栽培:绣占15的株高较高,但茎秆粗壮,节间短;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具有很好的抗倒伏能力。

绣占15高产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直播的播种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15℃上时进行,用种量6-8斤/亩;若是采取移栽、机插,利用水育秧或旱育秧均可,大田用种量控制在4-6斤/亩。注意种子消毒,培育壮秧。

绣占15水稻作一季稻直田每亩需多少种子?

2、水肥管理。绣占15不耐肥,需肥量中等偏少,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若过量施肥会增加倒伏的机率;合理控水,水稻分蘖期宜建立浅水层,当苗数达到目标时晒田控苗促根,有水孕穗抽穗,灌浆期干干湿湿,成熟收获前1周断水。

3、防治病虫害。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两年分别是7.0、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 级,属于感稻瘟病,所以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稻瘟病;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其他网友观点

绣占15具有产量高,抗倒性好,米质优等特性,同期比较黄华占优势明显,以下是该品种两年区域试验数据。

2016年早稻初试,七个试点均亩产447.7公斤,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5.95%(显著),全生育期平均122.4天,比柳沙油占202(CK)长3.7天;2017年晚稻续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3.9公斤,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13.40%(显著),全生育期平均110.3天,比柳沙油占202(CK)长2.8天;两年试验平均亩产460.8公斤,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9.68%,增产点比例85.7%;2017年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0.3公斤,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6.44%,增产点比例100%。

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6.2万,株高111.1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75.9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0.4克。抗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年度分别是7.0、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平均级6.0级,最高级7级。

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7.3%,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值6.6级,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3%,符合部标优质二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2017年广西水稻品种试验年会审议意见:完成试验程序,提交审定。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宫内种植水稻和蔬菜,是为了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古代的,瞬间浮现在脑海的是不是,妻妾成群,穿黄袍带黄金等等一些奢靡的生活。其实不全都这样,也有一些极为节俭的皇帝,比如说布衣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天子。他即位前与群雄夺天下时,送来了一副金玉装饰的马鞍,朱元璋对来人说:“我正有事于天下,需要的是文武才能之人,急用的是谷粟布帛,其他宝玩都不需要,你还是带回去吧。”他即位后,贵为天子,仍然不改节俭本色。一次,潞洲(山西长治)进贡人参,朱元璋马上传旨说:“朕听说人参很不易得,如果为贡人参而扰民,朕于心何安,今后不必再进。”又对朝中大臣说:“往年金华(浙江今地)进贡香米,朕曾下旨不要再进,在宫廷空地上种植数十亩,足够宫廷应用。太原每年都进贡葡萄酒,朕也下令不准再进。国家以养育百姓为己任,岂能因享用美味而连累百姓。朕听说立有一条家法,子孙不得于远方猎取珍味,这才是治国之道。” 朱元璋穿衣服也多是旧的,很少添制新衣。一次他坐朝论事,天气炎热,汗出如雨,把衬衣都沾湿了,宫人拿衣服更换,群臣看见都是洗了多次的旧衣服。参军宋思颜上奏说:“陛下躬行节俭,真可为子孙作楷模。臣恐今日如此,以后或许改变,愿陛下保持始终。”朱元璋大喜说:“此话不错。别人进言,只能谈论当前,而不能考虑到久远,或者能议论已经发生的事,而不能预见到将来发生的事。如今卿见我能行于前,又恐怕我不能行于后,真是能尽忠于我的人。”下旨货赐币帛。 还有一次,他退朝回宫,看见两个穿着新朝靴在雨中行走,便责备说:“靴子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都出于民力,老百姓做靴子,非一朝一夕可以做成,你们为何暴殄天物,不加爱惜?”当下便命人将二人杖打一顿,又下旨:以后百官入朝遇雨雪时,允许穿雨衣。又有一次,他在奉天门见一宫人穿着极为华丽,心中顿生反感,叫来询问说:“你制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那人答:“五百贯。”朱元障斥责说:“农夫寒耕暑耘,日作夜息,蚕妇燥丝缉麻,缕织寸成,可谓辛苦已极。等到禾麦登场。布足下机,公私税捐,交替催索,粮食布足竟不能为己有,只能粗茶淡饭,破裙烂袄。你靠着父兄的荫庇,生长在膏梁纨绮之下,农柔勤苦,一无所知。制一件衣服竟用了五百贯,这是农无一家数口一年的花费啊!你把一家的开销花在一件衣服上,奢侈如此,岂不是糟爆财物?以后可以此为戒,不要再制作这样昂贵的前服。” 朱元璋居住的地方也很普通。一次,他指着宫中的空地对太子、诸王说:“这里不是不可以兴建亭馆台榭,作为游戏观赏场所,如今只在这里种蔬菜,朕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当年殷纣王修饰宫室,不恤百姓,天下嗟怨,导致他身死国亡;打算作露台,因须花费百两黄金,辍而不作,结果民安国富。俭奢不同,治乱迥异,尔等当谨记我的话,心中常存警戒。”他修缮宫殿,需要一种青绿石,工部打算让百姓采办。朱元璋说:“就根据现有的用吧,不要麻烦百姓了。”工部大臣说:“库藏所存,恐怕不足应用,采办时照价付钱,也不会伤害百姓,” 朱元璋说:“青绿石产于,百姓岂能自采?一定得等有人贩卖时再买。你们只知道按价付款,不知道有关官员急于取办,未免过于督责。而吏卒往往又上下其手,从中渔利,采石所得,不偿所费。何况商贩卖物,为了赚钱,高价出售,百姓因受官府逼迫,急于买到青绿石,忍痛借贷购买。这其中弊端甚多,为害不浅,岂能因修缮房屋而扰民?”工部只得停止采购青绿石。朱元璋即位后,有司把用的镂金床运到了南京,朱元璋说:“这与孟的七宝溺器有什么区别?”命人毁掉。侍臣解释说:“陈友谅还未取富便先骄惯,未贵而先奢侈,所以失败。” 朱元璋说:“富了也不能骄惯,贵了也不应奢侈,有骄惯奢侈之心,怎能保持富贵?大富大贵的人,应当抑制奢侈,节减戒欲犹恐不能使百意,何况搜括奇技淫巧,来满足一个人的私欲呢?陈友谅灭亡完全是。前车之鉴,应该吸取教训啊!”后宫中有一台元顺帝自制的水晶宫刻漏,非常精巧,当中有两个木偶,能按时自动敲钟。朱元璋对待臣说:“天子不去治国平天下,却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真是作无益之事贻害国家,如果把这份精力用到治国上,元朝会亡国吗?”当即命人打碎。薪州(湖北薪春县薪州镇)进贡精美的竹席,朱元璋说:“竹席固然是有用之物,但朝廷并未让他们进献,如果接受,天下之人必然仿效,争着进奇巧之物,那就劳民伤财了,命人退了回去。又下诏给各地,不得妄进土特产,以免滋长腐败风气。 朱元璋不但自己处处节俭,还教育儿孙不要奢侈。他去郊外祭天,命太子跟随,特意到农夫之家,观看他们的住房、饮食以及日常用具。回宫后晓谕他们说:“你知道农夫辛苦吗?他们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末,终年勤劳,不得休息。但他们居住的是茅屋草床,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菜羹枥饭,而国家经费,都出自他们身上,因此让你们懂得这些,凡居住、穿衣、吃饭时,要体恤农夫的辛苦,征派粮款时要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不使他们受饥寒流离之苦,这才是作天子的道理。如果横征暴敛,百姓就了。因此,当官为民父母的人,不可不体察下情。” 朱元璋还派儿子去安徽老家洒扫祖宗的陵墓,对他们说:“喜欢安逸的人,必然产生骄情之心。今命你等于旁近州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察看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衣食的艰难,察民情的好坏,了解风俗的美恶。你们可在祖宗陵墓之地,访求故老,问我起兵渡江时事,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不易。”在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变成纨绔子弟。 对于臣下,朱元璋也耳提面命,要求他们节俭。一次,他指着国库对臣下说:“这些财帛都是百姓所纳,蓄积为天下之用,我怎敢乱用?如奢侈浪费,只顾自己欢乐,就是把天下的积蓄当作私人财产挥霍了。如今天下已定,国家无事,封赏之外,一切都应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大宴功臣时,他再次晓谕说:“创业之时,朕与卿等劳心苦力,历尽艰苦。如今天下已定,朕日理万机,不敢稍有放纵,天下大业以艰难地之,还当以艰难守之。卿等今日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人之常情,往往是忧患时谨慎,安逸时放纵。人在富贵时,不可纵欲,纵欲便会奢侈;人不可太安逸,安逸而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忧患。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怕你们忘掉当年的艰难,因说这番话相勉。” 为了制止奢侈之风滋生蔓延,他命有关部门制定从一品官至九品官的房舍、车奥、器用、衣服的等级。百屋不能超过三间,不准使用彩色斗槿;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绮、i丝、续罗,只能用轴绢素纱;首饰、手镯不得用金玉珠翠,只能用银;靴子不准另出花样,在样式上标新立异,更不得用金钱装饰,违者治罪。乍看起来,这些规定未免繁琐刻薄,但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却大有好处,明初政治比较清明,与朱元璋提倡节俭是大有关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宫内种植水稻和蔬菜,是为了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古代的,瞬间浮现在脑海的是不是,妻妾成群,穿黄袍带黄金等等一些奢靡的生活。其实不全都这样,也有一些极为节俭的皇帝,比如说布衣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天子。他即位前与群雄夺天下时,送来了一副金玉装饰的马鞍,朱元璋对来人说:“我正有事于天下,需要的是文武才能之人,急用的是谷粟布帛,其他宝玩都不需要,你还是带回去吧。”他即位后,贵为天子,仍然不改节俭本色。一次,潞洲(山西长治)进贡人参,朱元璋马上传旨说:“朕听说人参很不易得,如果为贡人参而扰民,朕于心何安,今后不必再进。”又对朝中大臣说:“往年金华(浙江今地)进贡香米,朕曾下旨不要再进,在宫廷空地上种植数十亩,足够宫廷应用。太原每年都进贡葡萄酒,朕也下令不准再进。国家以养育百姓为己任,岂能因享用美味而连累百姓。朕听说立有一条家法,子孙不得于远方猎取珍味,这才是治国之道。” 朱元璋穿衣服也多是旧的,很少添制新衣。一次他坐朝论事,天气炎热,汗出如雨,把衬衣都沾湿了,宫人拿衣服更换,群臣看见都是洗了多次的旧衣服。参军宋思颜上奏说:“陛下躬行节俭,真可为子孙作楷模。臣恐今日如此,以后或许改变,愿陛下保持始终。”朱元璋大喜说:“此话不错。别人进言,只能谈论当前,而不能考虑到久远,或者能议论已经发生的事,而不能预见到将来发生的事。如今卿见我能行于前,又恐怕我不能行于后,真是能尽忠于我的人。”下旨货赐币帛。 还有一次,他退朝回宫,看见两个穿着新朝靴在雨中行走,便责备说:“靴子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都出于民力,老百姓做靴子,非一朝一夕可以做成,你们为何暴殄天物,不加爱惜?”当下便命人将二人杖打一顿,又下旨:以后百官入朝遇雨雪时,允许穿雨衣。又有一次,他在奉天门见一宫人穿着极为华丽,心中顿生反感,叫来询问说:“你制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那人答:“五百贯。”朱元障斥责说:“农夫寒耕暑耘,日作夜息,蚕妇燥丝缉麻,缕织寸成,可谓辛苦已极。等到禾麦登场。布足下机,公私税捐,交替催索,粮食布足竟不能为己有,只能粗茶淡饭,破裙烂袄。你靠着父兄的荫庇,生长在膏梁纨绮之下,农柔勤苦,一无所知。制一件衣服竟用了五百贯,这是农无一家数口一年的花费啊!你把一家的开销花在一件衣服上,奢侈如此,岂不是糟爆财物?以后可以此为戒,不要再制作这样昂贵的前服。” 朱元璋居住的地方也很普通。一次,他指着宫中的空地对太子、诸王说:“这里不是不可以兴建亭馆台榭,作为游戏观赏场所,如今只在这里种蔬菜,朕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当年殷纣王修饰宫室,不恤百姓,天下嗟怨,导致他身死国亡;打算作露台,因须花费百两黄金,辍而不作,结果民安国富。俭奢不同,治乱迥异,尔等当谨记我的话,心中常存警戒。”他修缮宫殿,需要一种青绿石,工部打算让百姓采办。朱元璋说:“就根据现有的用吧,不要麻烦百姓了。”工部大臣说:“库藏所存,恐怕不足应用,采办时照价付钱,也不会伤害百姓,” 朱元璋说:“青绿石产于,百姓岂能自采?一定得等有人贩卖时再买。你们只知道按价付款,不知道有关官员急于取办,未免过于督责。而吏卒往往又上下其手,从中渔利,采石所得,不偿所费。何况商贩卖物,为了赚钱,高价出售,百姓因受官府逼迫,急于买到青绿石,忍痛借贷购买。这其中弊端甚多,为害不浅,岂能因修缮房屋而扰民?”工部只得停止采购青绿石。朱元璋即位后,有司把用的镂金床运到了南京,朱元璋说:“这与孟的七宝溺器有什么区别?”命人毁掉。侍臣解释说:“陈友谅还未取富便先骄惯,未贵而先奢侈,所以失败。” 朱元璋说:“富了也不能骄惯,贵了也不应奢侈,有骄惯奢侈之心,怎能保持富贵?大富大贵的人,应当抑制奢侈,节减戒欲犹恐不能使百意,何况搜括奇技淫巧,来满足一个人的私欲呢?陈友谅灭亡完全是。前车之鉴,应该吸取教训啊!”后宫中有一台元顺帝自制的水晶宫刻漏,非常精巧,当中有两个木偶,能按时自动敲钟。朱元璋对待臣说:“天子不去治国平天下,却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真是作无益之事贻害国家,如果把这份精力用到治国上,元朝会亡国吗?”当即命人打碎。薪州(湖北薪春县薪州镇)进贡精美的竹席,朱元璋说:“竹席固然是有用之物,但朝廷并未让他们进献,如果接受,天下之人必然仿效,争着进奇巧之物,那就劳民伤财了,命人退了回去。又下诏给各地,不得妄进土特产,以免滋长腐败风气。 朱元璋不但自己处处节俭,还教育儿孙不要奢侈。他去郊外祭天,命太子跟随,特意到农夫之家,观看他们的住房、饮食以及日常用具。回宫后晓谕他们说:“你知道农夫辛苦吗?他们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末,终年勤劳,不得休息。但他们居住的是茅屋草床,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菜羹枥饭,而国家经费,都出自他们身上,因此让你们懂得这些,凡居住、穿衣、吃饭时,要体恤农夫的辛苦,征派粮款时要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不使他们受饥寒流离之苦,这才是作天子的道理。如果横征暴敛,百姓就了。因此,当官为民父母的人,不可不体察下情。” 朱元璋还派儿子去安徽老家洒扫祖宗的陵墓,对他们说:“喜欢安逸的人,必然产生骄情之心。今命你等于旁近州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察看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衣食的艰难,察民情的好坏,了解风俗的美恶。你们可在祖宗陵墓之地,访求故老,问我起兵渡江时事,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不易。”在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变成纨绔子弟。 对于臣下,朱元璋也耳提面命,要求他们节俭。一次,他指着国库对臣下说:“这些财帛都是百姓所纳,蓄积为天下之用,我怎敢乱用?如奢侈浪费,只顾自己欢乐,就是把天下的积蓄当作私人财产挥霍了。如今天下已定,国家无事,封赏之外,一切都应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大宴功臣时,他再次晓谕说:“创业之时,朕与卿等劳心苦力,历尽艰苦。如今天下已定,朕日理万机,不敢稍有放纵,天下大业以艰难地之,还当以艰难守之。卿等今日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人之常情,往往是忧患时谨慎,安逸时放纵。人在富贵时,不可纵欲,纵欲便会奢侈;人不可太安逸,安逸而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忧患。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怕你们忘掉当年的艰难,因说这番话相勉。” 为了制止奢侈之风滋生蔓延,他命有关部门制定从一品官至九品官的房舍、车奥、器用、衣服的等级。百屋不能超过三间,不准使用彩色斗槿;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绮、i丝、续罗,只能用轴绢素纱;首饰、手镯不得用金玉珠翠,只能用银;靴子不准另出花样,在样式上标新立异,更不得用金钱装饰,违者治罪。乍看起来,这些规定未免繁琐刻薄,但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却大有好处,明初政治比较清明,与朱元璋提倡节俭是大有关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