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风景物语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4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优质回答:

我是黑龙江省绥滨县的水稻种植户,我们这种水稻以插秧为主。

由于近两年水稻种植的效益下降,雇工费用偏高,所以,现在有一些种植户开始尝试直播水稻。

因为直播水稻省去了前期育苗的环节,无论是机械投入,还是人工成本都大大降低。

所以,这两年都积极尝试。

也取得了不少适用的经验。

直播水稻又分旱直播和水直播之分。

相比之下,水直播比旱直播稳妥一些。

我们水直播一般都是播前封闭。

就是耙完地以后,把封闭药扬到田里,保水7-10天,然后就可以播种了。

这种施药方法简单。

算计好每亩用量,用药瓶或喷雾器把封闭药撒到池子里即可。

药液自动散开,封闭效果很好。

我们用的封闭药一般是恶草酮,但是必须是直播水稻专用的,一定要看好说明书,看登记证,不能大意,以免造成损失。

旱直播一般都是播后封闭,在播后2-5天,把封闭药打上。

打药的方法挺多。

有用电动喷雾器的,有用车车背的喷药罐的,现在还有用无人机打药的。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阿兮随笔 @头条三农 @头条农友会 #鹤岗头条# #春耕进行时# #三农小分队#

其他网友观点

看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水稻直播播种之后几天打封闭药?因为题主说的是撒播而不是移栽。

那么,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对黑龙江地区的水稻栽培相对要熟悉一些,水直播、旱直播以及移栽、钵育摆栽都接触过。

但是,由于黑龙江较有特点的恶劣气候,使得黑龙江的水稻栽培技术与措施与其他的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可能适合黑龙江的技术或者手段并不适合其他的地区,这也有可能会造成一些读者的误会,认为可能是在胡咧咧,希望大家理性的看待不同的人发布的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我们单位搞水稻水直播有5年的历史,播种量8公斤/亩逐渐的上升到11公斤/亩的水平,产量基本上也可以保持在800-950斤/亩的水平左右,在抗倒伏方面近些年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倒伏情况。

但是,我还真没接触过撒播之后使用封闭除草剂的措施。

因为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是采取播前封闭、播前排水洗田、苗后茎叶喷施除草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打听过,在以前有使用“禾大壮”进行播后封闭的措施,主要用来封闭防除难度相对大的禾本科杂草。

但是近些年真没听过谁还用这个药进行播后封闭,或者说那个农药店还能购买到这个“禾大壮”。

后来也听说过使用“必利必能”进行播后封闭,但是我也没使用过这种处理方式,据我了解“必利必能”的安全性还可以,但是在封闭效果方面不尽如人意。

毕竟以黑龙江的气候来讲,播后的气温还是不稳定,如果贸然施用封闭药的话很容易遭遇阶段性的低温而引起一定的要害情况。

所以,黑龙江地区的水稻水直播除草我还是觉着苗后茎叶处理的方式比较安全。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水稻旱直播的种植方式。

在旱直播播种之后,较为普遍的封闭处理就是使用“仲丁灵”进行播后封闭。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安全性的问题,毕竟“仲丁灵”是旱田使用的封闭药,在水稻种植中使用的风险还是很大,特别是在出苗期间遭遇低温、积水的情况下,出现药害的风险非常大。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所以,对于水稻水直播来讲,还是建议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最安全、最适宜的除草方式。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是桂西方明!

一般来说水稻田撒播稻种,只要稻子已经出芽了,我们这边一般都是再撒播后第三天就可以打封闭药了。

封闭药主要针对植物的种子,不让野草种子发芽。

对已经发芽的水稻没有危害。

农村种植水稻时,撒播后几天打封闭药?有什么标准没?

我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您!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宫内种植水稻和蔬菜,是为了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古代的,瞬间浮现在脑海的是不是,妻妾成群,穿黄袍带黄金等等一些奢靡的生活。

其实不全都这样,也有一些极为节俭的皇帝,比如说布衣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天子。

他即位前与群雄夺天下时,送来了一副金玉装饰的马鞍,朱元璋对来人说:“我正有事于天下,需要的是文武才能之人,急用的是谷粟布帛,其他宝玩都不需要,你还是带回去吧。

”他即位后,贵为天子,仍然不改节俭本色。

一次,潞洲(山西长治)进贡人参,朱元璋马上传旨说:“朕听说人参很不易得,如果为贡人参而扰民,朕于心何安,今后不必再进。

”又对朝中大臣说:“往年金华(浙江今地)进贡香米,朕曾下旨不要再进,在宫廷空地上种植数十亩,足够宫廷应用。

太原每年都进贡葡萄酒,朕也下令不准再进。

国家以养育百姓为己任,岂能因享用美味而连累百姓。

朕听说立有一条家法,子孙不得于远方猎取珍味,这才是治国之道。

” 朱元璋穿衣服也多是旧的,很少添制新衣。

一次他坐朝论事,天气炎热,汗出如雨,把衬衣都沾湿了,宫人拿衣服更换,群臣看见都是洗了多次的旧衣服。

参军宋思颜上奏说:“陛下躬行节俭,真可为子孙作楷模。

臣恐今日如此,以后或许改变,愿陛下保持始终。

”朱元璋大喜说:“此话不错。

别人进言,只能谈论当前,而不能考虑到久远,或者能议论已经发生的事,而不能预见到将来发生的事。

如今卿见我能行于前,又恐怕我不能行于后,真是能尽忠于我的人。

”下旨货赐币帛。

还有一次,他退朝回宫,看见两个穿着新朝靴在雨中行走,便责备说:“靴子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都出于民力,老百姓做靴子,非一朝一夕可以做成,你们为何暴殄天物,不加爱惜?”当下便命人将二人杖打一顿,又下旨:以后百官入朝遇雨雪时,允许穿雨衣。

又有一次,他在奉天门见一宫人穿着极为华丽,心中顿生反感,叫来询问说:“你制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那人答:“五百贯。

”朱元障斥责说:“农夫寒耕暑耘,日作夜息,蚕妇燥丝缉麻,缕织寸成,可谓辛苦已极。

等到禾麦登场。

布足下机,公私税捐,交替催索,粮食布足竟不能为己有,只能粗茶淡饭,破裙烂袄。

你靠着父兄的荫庇,生长在膏梁纨绮之下,农柔勤苦,一无所知。

制一件衣服竟用了五百贯,这是农无一家数口一年的花费啊!你把一家的开销花在一件衣服上,奢侈如此,岂不是糟爆财物?以后可以此为戒,不要再制作这样昂贵的前服。

” 朱元璋居住的地方也很普通。

一次,他指着宫中的空地对太子、诸王说:“这里不是不可以兴建亭馆台榭,作为游戏观赏场所,如今只在这里种蔬菜,朕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

当年殷纣王修饰宫室,不恤百姓,天下嗟怨,导致他身死国亡;打算作露台,因须花费百两黄金,辍而不作,结果民安国富。

俭奢不同,治乱迥异,尔等当谨记我的话,心中常存警戒。

”他修缮宫殿,需要一种青绿石,工部打算让百姓采办。

朱元璋说:“就根据现有的用吧,不要麻烦百姓了。

”工部大臣说:“库藏所存,恐怕不足应用,采办时照价付钱,也不会伤害百姓,” 朱元璋说:“青绿石产于,百姓岂能自采?一定得等有人贩卖时再买。

你们只知道按价付款,不知道有关官员急于取办,未免过于督责。

而吏卒往往又上下其手,从中渔利,采石所得,不偿所费。

何况商贩卖物,为了赚钱,高价出售,百姓因受官府逼迫,急于买到青绿石,忍痛借贷购买。

这其中弊端甚多,为害不浅,岂能因修缮房屋而扰民?”工部只得停止采购青绿石。

朱元璋即位后,有司把用的镂金床运到了南京,朱元璋说:“这与孟的七宝溺器有什么区别?”命人毁掉。

侍臣解释说:“陈友谅还未取富便先骄惯,未贵而先奢侈,所以失败。

” 朱元璋说:“富了也不能骄惯,贵了也不应奢侈,有骄惯奢侈之心,怎能保持富贵?大富大贵的人,应当抑制奢侈,节减戒欲犹恐不能使百意,何况搜括奇技淫巧,来满足一个人的私欲呢?陈友谅灭亡完全是。

前车之鉴,应该吸取教训啊!”后宫中有一台元顺帝自制的水晶宫刻漏,非常精巧,当中有两个木偶,能按时自动敲钟。

朱元璋对待臣说:“天子不去治国平天下,却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真是作无益之事贻害国家,如果把这份精力用到治国上,元朝会亡国吗?”当即命人打碎。

薪州(湖北薪春县薪州镇)进贡精美的竹席,朱元璋说:“竹席固然是有用之物,但朝廷并未让他们进献,如果接受,天下之人必然仿效,争着进奇巧之物,那就劳民伤财了,命人退了回去。

又下诏给各地,不得妄进土特产,以免滋长腐败风气。

朱元璋不但自己处处节俭,还教育儿孙不要奢侈。

他去郊外祭天,命太子跟随,特意到农夫之家,观看他们的住房、饮食以及日常用具。

回宫后晓谕他们说:“你知道农夫辛苦吗?他们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末,终年勤劳,不得休息。

但他们居住的是茅屋草床,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菜羹枥饭,而国家经费,都出自他们身上,因此让你们懂得这些,凡居住、穿衣、吃饭时,要体恤农夫的辛苦,征派粮款时要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不使他们受饥寒流离之苦,这才是作天子的道理。

如果横征暴敛,百姓就了。

因此,当官为民父母的人,不可不体察下情。

” 朱元璋还派儿子去安徽老家洒扫祖宗的陵墓,对他们说:“喜欢安逸的人,必然产生骄情之心。

今命你等于旁近州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察看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衣食的艰难,察民情的好坏,了解风俗的美恶。

你们可在祖宗陵墓之地,访求故老,问我起兵渡江时事,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不易。

”在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变成纨绔子弟。

对于臣下,朱元璋也耳提面命,要求他们节俭。

一次,他指着国库对臣下说:“这些财帛都是百姓所纳,蓄积为天下之用,我怎敢乱用?如奢侈浪费,只顾自己欢乐,就是把天下的积蓄当作私人财产挥霍了。

如今天下已定,国家无事,封赏之外,一切都应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在大宴功臣时,他再次晓谕说:“创业之时,朕与卿等劳心苦力,历尽艰苦。

如今天下已定,朕日理万机,不敢稍有放纵,天下大业以艰难地之,还当以艰难守之。

卿等今日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人之常情,往往是忧患时谨慎,安逸时放纵。

人在富贵时,不可纵欲,纵欲便会奢侈;人不可太安逸,安逸而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忧患。

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怕你们忘掉当年的艰难,因说这番话相勉。

” 为了制止奢侈之风滋生蔓延,他命有关部门制定从一品官至九品官的房舍、车奥、器用、衣服的等级。

百屋不能超过三间,不准使用彩色斗槿;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绮、i丝、续罗,只能用轴绢素纱;首饰、手镯不得用金玉珠翠,只能用银;靴子不准另出花样,在样式上标新立异,更不得用金钱装饰,违者治罪。

乍看起来,这些规定未免繁琐刻薄,但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却大有好处,明初政治比较清明,与朱元璋提倡节俭是大有关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在皇宫内种植水稻和蔬菜,是为了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古代的,瞬间浮现在脑海的是不是,妻妾成群,穿黄袍带黄金等等一些奢靡的生活。

其实不全都这样,也有一些极为节俭的皇帝,比如说布衣皇帝朱元璋,他就是这样的皇帝。

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天子。

他即位前与群雄夺天下时,送来了一副金玉装饰的马鞍,朱元璋对来人说:“我正有事于天下,需要的是文武才能之人,急用的是谷粟布帛,其他宝玩都不需要,你还是带回去吧。

”他即位后,贵为天子,仍然不改节俭本色。

一次,潞洲(山西长治)进贡人参,朱元璋马上传旨说:“朕听说人参很不易得,如果为贡人参而扰民,朕于心何安,今后不必再进。

”又对朝中大臣说:“往年金华(浙江今地)进贡香米,朕曾下旨不要再进,在宫廷空地上种植数十亩,足够宫廷应用。

太原每年都进贡葡萄酒,朕也下令不准再进。

国家以养育百姓为己任,岂能因享用美味而连累百姓。

朕听说立有一条家法,子孙不得于远方猎取珍味,这才是治国之道。

” 朱元璋穿衣服也多是旧的,很少添制新衣。

一次他坐朝论事,天气炎热,汗出如雨,把衬衣都沾湿了,宫人拿衣服更换,群臣看见都是洗了多次的旧衣服。

参军宋思颜上奏说:“陛下躬行节俭,真可为子孙作楷模。

臣恐今日如此,以后或许改变,愿陛下保持始终。

”朱元璋大喜说:“此话不错。

别人进言,只能谈论当前,而不能考虑到久远,或者能议论已经发生的事,而不能预见到将来发生的事。

如今卿见我能行于前,又恐怕我不能行于后,真是能尽忠于我的人。

”下旨货赐币帛。

还有一次,他退朝回宫,看见两个穿着新朝靴在雨中行走,便责备说:“靴子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都出于民力,老百姓做靴子,非一朝一夕可以做成,你们为何暴殄天物,不加爱惜?”当下便命人将二人杖打一顿,又下旨:以后百官入朝遇雨雪时,允许穿雨衣。

又有一次,他在奉天门见一宫人穿着极为华丽,心中顿生反感,叫来询问说:“你制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那人答:“五百贯。

”朱元障斥责说:“农夫寒耕暑耘,日作夜息,蚕妇燥丝缉麻,缕织寸成,可谓辛苦已极。

等到禾麦登场。

布足下机,公私税捐,交替催索,粮食布足竟不能为己有,只能粗茶淡饭,破裙烂袄。

你靠着父兄的荫庇,生长在膏梁纨绮之下,农柔勤苦,一无所知。

制一件衣服竟用了五百贯,这是农无一家数口一年的花费啊!你把一家的开销花在一件衣服上,奢侈如此,岂不是糟爆财物?以后可以此为戒,不要再制作这样昂贵的前服。

” 朱元璋居住的地方也很普通。

一次,他指着宫中的空地对太子、诸王说:“这里不是不可以兴建亭馆台榭,作为游戏观赏场所,如今只在这里种蔬菜,朕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

当年殷纣王修饰宫室,不恤百姓,天下嗟怨,导致他身死国亡;打算作露台,因须花费百两黄金,辍而不作,结果民安国富。

俭奢不同,治乱迥异,尔等当谨记我的话,心中常存警戒。

”他修缮宫殿,需要一种青绿石,工部打算让百姓采办。

朱元璋说:“就根据现有的用吧,不要麻烦百姓了。

”工部大臣说:“库藏所存,恐怕不足应用,采办时照价付钱,也不会伤害百姓,” 朱元璋说:“青绿石产于,百姓岂能自采?一定得等有人贩卖时再买。

你们只知道按价付款,不知道有关官员急于取办,未免过于督责。

而吏卒往往又上下其手,从中渔利,采石所得,不偿所费。

何况商贩卖物,为了赚钱,高价出售,百姓因受官府逼迫,急于买到青绿石,忍痛借贷购买。

这其中弊端甚多,为害不浅,岂能因修缮房屋而扰民?”工部只得停止采购青绿石。

朱元璋即位后,有司把用的镂金床运到了南京,朱元璋说:“这与孟的七宝溺器有什么区别?”命人毁掉。

侍臣解释说:“陈友谅还未取富便先骄惯,未贵而先奢侈,所以失败。

” 朱元璋说:“富了也不能骄惯,贵了也不应奢侈,有骄惯奢侈之心,怎能保持富贵?大富大贵的人,应当抑制奢侈,节减戒欲犹恐不能使百意,何况搜括奇技淫巧,来满足一个人的私欲呢?陈友谅灭亡完全是。

前车之鉴,应该吸取教训啊!”后宫中有一台元顺帝自制的水晶宫刻漏,非常精巧,当中有两个木偶,能按时自动敲钟。

朱元璋对待臣说:“天子不去治国平天下,却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真是作无益之事贻害国家,如果把这份精力用到治国上,元朝会亡国吗?”当即命人打碎。

薪州(湖北薪春县薪州镇)进贡精美的竹席,朱元璋说:“竹席固然是有用之物,但朝廷并未让他们进献,如果接受,天下之人必然仿效,争着进奇巧之物,那就劳民伤财了,命人退了回去。

又下诏给各地,不得妄进土特产,以免滋长腐败风气。

朱元璋不但自己处处节俭,还教育儿孙不要奢侈。

他去郊外祭天,命太子跟随,特意到农夫之家,观看他们的住房、饮食以及日常用具。

回宫后晓谕他们说:“你知道农夫辛苦吗?他们勤四体,种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末,终年勤劳,不得休息。

但他们居住的是茅屋草床,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菜羹枥饭,而国家经费,都出自他们身上,因此让你们懂得这些,凡居住、穿衣、吃饭时,要体恤农夫的辛苦,征派粮款时要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不使他们受饥寒流离之苦,这才是作天子的道理。

如果横征暴敛,百姓就了。

因此,当官为民父母的人,不可不体察下情。

” 朱元璋还派儿子去安徽老家洒扫祖宗的陵墓,对他们说:“喜欢安逸的人,必然产生骄情之心。

今命你等于旁近州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察看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衣食的艰难,察民情的好坏,了解风俗的美恶。

你们可在祖宗陵墓之地,访求故老,问我起兵渡江时事,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不易。

”在朱元璋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变成纨绔子弟。

对于臣下,朱元璋也耳提面命,要求他们节俭。

一次,他指着国库对臣下说:“这些财帛都是百姓所纳,蓄积为天下之用,我怎敢乱用?如奢侈浪费,只顾自己欢乐,就是把天下的积蓄当作私人财产挥霍了。

如今天下已定,国家无事,封赏之外,一切都应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在大宴功臣时,他再次晓谕说:“创业之时,朕与卿等劳心苦力,历尽艰苦。

如今天下已定,朕日理万机,不敢稍有放纵,天下大业以艰难地之,还当以艰难守之。

卿等今日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人之常情,往往是忧患时谨慎,安逸时放纵。

人在富贵时,不可纵欲,纵欲便会奢侈;人不可太安逸,安逸而没有节制,就会产生忧患。

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怕你们忘掉当年的艰难,因说这番话相勉。

” 为了制止奢侈之风滋生蔓延,他命有关部门制定从一品官至九品官的房舍、车奥、器用、衣服的等级。

百屋不能超过三间,不准使用彩色斗槿;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锦绮、i丝、续罗,只能用轴绢素纱;首饰、手镯不得用金玉珠翠,只能用银;靴子不准另出花样,在样式上标新立异,更不得用金钱装饰,违者治罪。

乍看起来,这些规定未免繁琐刻薄,但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却大有好处,明初政治比较清明,与朱元璋提倡节俭是大有关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