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城市中国

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西湖的12个著名景点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断桥残雪是西湖的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也被称为段家桥。桥头上是观察雪景的最佳地点,伫立桥头,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风景秀美,景色清幽。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一起来了解看看。

本文目录

1、

2、

3、

1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

西湖断桥被叫做断桥,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孤山之路由此断,故名断桥,也有说法称断桥只是段家桥的谐音。还有人认为,冬日雪后,桥面上冰雪消融,从远处看桥与堤似断非断,还因此得名断桥残雪,断桥上是观察雪景的最佳地点。

西湖断桥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由此而断,故名断桥,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段家桥简称断桥,谐音为断桥,冬日雪停后,桥面上冰雪消融,从远处看有桥与堤将断之感,因此得名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西湖的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也被称为段家桥。桥头上是观察雪景的最佳地点,伫立桥头,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尽收眼底,风景秀美,景色清幽。

断桥的闻名还与中国著名的民间故事《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为断桥的景色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西湖的12个著名景点

2西湖的12个著名景点

西湖没有12个景点,只有西湖十景。西湖十景指的是杭州著名景点西湖以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分别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米,范围约9.66公顷。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是观赏风景的最佳地带。

位于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0.66公顷,主要以观赏荷叶为主题,每当荷花盛开,风景优美,荷香飘溢。

位于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的最佳地点,主要是在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主题。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位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以观赏花、鱼等景观为主题。

在西湖东岸钱王饲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滨湖一带,以观赏湖中的柳林景观为主。

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景区面积6000多平方米,能欣赏西湖水面的全景。

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雷峰塔远近闻名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

南高峰与北高峰,地势高耸俯瞰西湖,气象万千,景观别具一格。

南屏晚钟指的是南屏山净慈寺傍晚的钟声,南屏山在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北,九曜山东,傍晚的钟声清越悠扬。

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被誉为“西湖第一胜景”,风景秀美,景色清幽,景观享誉中外。

西湖断桥为什么叫断桥?西湖的12个著名景点

3西湖面积有多大

西湖总面积为6.39平方公里,即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如今随着“西湖西进”计划的实施,西湖的总面积扩大到了6.5平方公里,基本上达到了三百年前西湖的面积。

西湖位于江苏省杭州市西湖区,处于杭州市区西部,在古时候也称做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等,从宋代开始称作西湖。

西湖是我国的5A级景区,也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是我国的观赏性淡水湖之一,也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我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

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著名诗人、词作家,之一的(又东坡居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无奈怀才不遇,但东坡居士生性与常人不同,天生乐观积极,在被贬期间不仅留下了诸多诗词,还有诸多趣闻轶事。任职今浙江杭州时,不仅成功疏浚西湖,挽救西湖于填埋危机,还留下了至今为人称赞的西湖轶事,例如“东坡肉”的故事。 元祐四年(1089年)到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在宋朝即太守职位,相当于今日市长一职。 苏轼任职杭州时,西湖因已有多年未疏浚,导致淤塞过半,湖水干涸,湖中更是野草丛生,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有官员提出顺势填平西湖,这样不仅能省去疏浚的人力以及财力,还能增加良田千顷。此番建议遭苏轼极力反对,他认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遂决定疏浚西湖,克服重重困难,报告当局朝廷争取经费,组织数万民众与第二年(元祐五年即1090年)开展西湖疏浚工作。开除葑田,把挖出的淤泥集中修筑成纵贯西湖的长堤,即今日“苏公堤”;并在西湖最深处修建三塔,也即今日三潭印月。 苏轼疏浚西湖的事迹,不仅为杭州带来了闻名遐迩的中外著名风景区,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经典故事,如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吃陈仓米饭的故事,还留给我们一道如今享誉中外的中国美食——东坡肉。 相传在疏浚西湖期间,苏东坡每日事事都亲力亲为,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湖方案,每天都到西湖工地参与疏浚工作,杭州百看在眼里,自发主动捐钱宰猪,送到杭州州府以表达对苏轼这位“老市长”的感激之情。苏东坡看到此情此景,叫人将送来的猪肉切成大块,在锅底垫上葱姜等调料炖熟后在淋上调好的姜汁等,送到西湖工地,分发给每一位工人享用。民众得知此肉是苏东坡亲自指导制作而来,很是感动,遂称之为“东坡肉”。如今,东坡肉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经典的菜肴,甚至是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经典名菜。虽然,流传下来的东坡肉的做法已演变成多种多样,但与此相关的动人故事仍是值得回味与称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流皇帝乾隆出一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下联是什么?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