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大青山风景区是一处极为推荐的旅游景点,其中有着许多好玩的景点值得打卡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舟山大青山都有哪些值得一玩的景点吧!详情介绍请看下文。
1、四季花海
四季花海总占地四百多亩,由主体花海区、水系景观区、草坪休闲区、配套服务区四大区域组成。区域内设置了划船、呐喊喷泉、儿童乐园、滑滑梯等游玩设施,还配套有烧烤、篝火、露营等户外活动,让游客可游、可玩、可憩。

2、里沙生态园
里沙生态园环抱着里沙,占地100多亩,有上千年历史。林中树冠一齐向背对大海的方向伸展,状若蓬帆,形成“古老沙成林,绿树攀青藤”的独特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可以在这里体验“丛林碰碰车”、“真人CS”、“原木攀爬”、“竹林迷宫”等娱乐项目,也可以在秋千吊床上小憩,感受无处不在的负氧离子。
3、里沙海滨浴场
里沙又名“西莲花池大沙滩”,相传普陀山僧人曾在此建西莲花池,因而得名。滩长约800米,宽170米。滩呈弦月形,滩面平缓,沙质金黄。每当东风甫吹,沙起如雾,盘旋于滩面之上,蔚为壮观。作为海滨浴场,里沙海域水质清澈、沙质细腻;浮桥、帆船、摩托艇等精彩的休闲项。

4、青沙
青沙滩长约500米,宽约150米,东临大海,背倚大青山,苍翠的山影把这里的海洋、沙滩和村落染成一片青色,故而得名。由于地势的作用,东风起时,汹涌的波涛连绵不绝地扑向沙岙,喷出的烟雾又如轻纱羽衣,飘舞在沙滩上,故形成了“青沙烟涛”的奇景。
5、牛头山
牛头山是大青山最东面的山峰,因形状宛若向大海探首汲水的牛头而得名。它是景区南北分界中最大、最突出的岬角,故而形成天然的全景观赏点。站在牛头山上,北面可以清晰地将“十里金沙、五沙连环”尽收眼底,南望东面海域一望无际,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深水航道的必经之道。

6、猫跳
大青山南脉天然形成的最突出于大海的岬角,崖边多为嶙峋岩石,是一处理想的望海品礁观景点,由于高低不平,行路时需要跳跃而过,形似猫跳,故而得名。猫跳地势呈狭长状,由于位置突出,这里成了东海浪涛卷集海岸的最前沿,更是神奇的青山醉雾主要形成上涌的地方,所以他还有一个更诗意的名字,叫海角烟涛。
7、筲箕湾渔村
筲箕湾是一处天然的港湾,它坐落于大青山西麓山脚,西临出入洋鞍渔场的乌纱门水道,三面环山,腹地平坦,南北宽约330米,纵深1500米,因地形酷似渔家淘米用的筲箕,故而得名。
如果当初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中国会发生什么情况?
在西方人眼中,欧洲历史上有四位非常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恺撒大帝、。而排在首位的亚历山大,又被称为,是马其顿帝国的国王。如果当初亚历山大大帝没有停止在印度而是继续向东到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亚历山大在统一希腊全境后,很快发起东征,先后横扫和两河流域,并最终打到了印度,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亚历山大的东征在印度戛然而止。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到,就在不远的地方,存在着当时东方世界的文明中心—中国。 于是国外的网民就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亚历山大的军队打到中国,历史将会怎样演变? 那么我们就首先要搞清楚,亚历山大东征时,我国是个什么情况。亚历山大东征时间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时我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而从西边来的亚历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国家就是秦国。 我们再来看下那个时候的秦国在做什么。公元前356年,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开始起了变法图强。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在攻打波斯,而秦国则在攻打义渠,并最终平定义渠,稳定了秦国的大后方。 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同时夺取魏国河西、上郡等七百里地;同年,亚历山大打到印度。 国外网民纷纷脑补这次原本没有发生的东西大碰撞。但得出的结论却出奇的一致。 观点1:我认为马其顿军队绝不可能征服中国,如果亚历山大试图这么做的话,那么中国庞大的人口将会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反击。 观点2:中华文明是人类古文明的唯一幸存者。假如攻打西方,西方文明必死。但如果亚历山大攻打中国,那么希腊文明也将被中国文明所取代。 观点3:亚历山大将会在陕西这个地方碰到秦国,也就是那个将在一个世纪后统一中国的国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秦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恐怖的国家。 观点4:如果亚历山大攻打中国,那么中国的领土将延伸到地中海。 国外网民之所以这么看衰亚历山大,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根据史书记载,亚历山大东征的兵力充其量不过5万人,而同一时期,仅秦国一国可以动员的兵力就高达50万。虽然亚历山大拥有彪悍的骑兵,但在义渠和匈奴中浴血杀出的秦国,显然对对付骑兵很有心得。 当然,老外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位网民就这样说到: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欧洲。5万人的希腊军队只相当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中等国家军队数量(补充:春秋末期,越王伐吴的兵力就是5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楚德湖战役: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青史垂名
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亚历山大·率领的军队与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支系在楚德湖上发生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充分的考虑了双方的情况,选择了楚德湖这样一个地点,使得日耳曼人的重骑兵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优势,从而在这场战役中战败,下面说一下楚德湖战役背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德湖战役背景:公元十二世纪初,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在东欧的土地上南征北战,已经征服了很多地区,其中包括波罗的海南岸从易北河到维斯瓦河河口的广大地域、维斯瓦河以东包括波兰和立陶宛在内的地区、利沃尼亚和爱沙尼亚等。1237年,利沃尼亚的宝剑骑士团与日耳曼的条顿骑士团正式合并,富庶繁荣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已经成为了日耳曼民族下一个征讨的目标。 1940年的时候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公爵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曾经在涅瓦河口击败瑞典的军队,之后统治了诺夫哥罗德公国,但是后来遭到了众贵族和领主的反对,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爵带着他的家臣定居到佩雷亚斯拉夫尔去了。后来看到日耳曼人的骑兵团已经到达了诺夫格罗德四郊的地区,贵族们慌忙向亚历山大求救,于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组织起一支军队前去抵御日耳曼人,经过多方的考察和考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选择在楚德湖与日耳曼人开战,于是1242年4月5日拂晓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楚德湖以逸待劳与日耳曼人开战了。 楚德湖战役简介 楚德湖战役是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与日耳曼民族的条顿骑兵团之间发生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诺夫哥罗德的公爵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经过精心的考虑与布置在楚德湖一带与当时在东欧战场上屡战屡胜的条顿骑兵团展开了激战,并且取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将条顿骑兵团消灭殆尽,下面做一下楚德湖战役简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40—1242年,德意志条顿骑兵团及丹麦和瑞典的封建主乘罗斯抗击蒙古拔都汗军队而遭到削弱之机,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在这段时间内条顿骑兵团可以称得上是所向披靡,成功的攻占了伊兹博尔斯克、普斯科夫、科波里耶村等很多地方,侵略者的铁蹄甚至是到达了诺夫哥罗德郊区。在严峻的形势之下,诺夫哥罗德的贵族们只好是放下自己内部的恩怨,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爵重新出来掌控政权。 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带领之下诺夫哥罗德人连续攻克两个城池,取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之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经过精心的筹划与条顿骑兵团在楚德湖进行了一场决战,在这场决战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利用了楚德湖冰层比较薄,无法承担条顿重骑兵的有利条件,同时采取了避其主力攻其两翼的战略方针,最终在楚德湖地区几乎全歼条顿骑兵团,从此之后日耳曼人很长时间内不敢再觊觎诺夫哥罗德公国。 楚德湖战役过程 楚德湖战役是发生在诺夫哥德罗公国和日耳曼人的条顿骑士团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之中诺夫哥罗德公国的领导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战役发生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多方进行了考察,最终决定在楚德湖进行这场战役,战役的结果证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预测是准确的,下面说一下楚德湖战役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楚德湖战役之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对战役的场地做了充分的考察,楚德湖附近有很多的温泉,使得楚德湖的冰结的并不是很厚,这些冰可能禁不住重骑兵的重量,所以在战役中对条顿骑兵团会非常不利,经过对条顿骑兵团的队形的考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战略规划,1242年4月5日条顿骑士团对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前卫团发起攻击,并且迅速的将其击溃,并从行进间突破诺夫哥罗德的中军,但在楚德湖的岸边却与两翼团形成激烈的白刃格斗。诺夫哥罗德的军队强大的两翼团使条顿骑士军无法机动。武士队伏兵四起,使条顿骑土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条顿骑士军的主力被压缩包围在一块狭小的湖区,四面都是诺夫哥罗德的步兵。正像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预测的那样,楚德湖的薄冰承受不住重骑士的压力而破裂,许多骑士掉到湖水中被淹死,只有少数的骑兵得以突围逃走。诺夫哥罗德的骑兵在冰上一直追击到苏博利奇岸边,将侵略者全部歼灭。 通过楚德湖战役过程可以看到在残酷的战争中只要有一点想不到就可能遭受到灭顶之灾,对于屡战屡胜的条顿重骑兵来说可能就是轻敌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战役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