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关于防癌的资讯也越来越多,然而身边癌症的发生频率却感觉越来越高,有数据说明,中国癌症发病率正在持续攀升。
最新数据出炉:中国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不断飙升,其中我国的癌症数据,不论是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位居全球第一。
去年《柳叶刀》公布了一篇关于我国癌症负担趋势变化的的报告,根据研究数据发现,我国因癌症死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年来这一数据一直在攀升,仅2020年,因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就增加了21.6%!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人,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人确诊癌症,超过6000人死于癌症。
专家指出,中国癌症高发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
癌症有一定的发展时间,往往从正常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突变到癌细胞,形成可见的结节肿块,需要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都有可能。
癌细胞,可能是你自己养出来的
癌症虽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些高发肿瘤,很可能还是你亲自养成的。
一方面,腌制类食物往往高盐,会增加胃内容物的渗透压,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从而给一些有害物甚至致癌物可乘之机,增加了病变风险;
另一方面,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其与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会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
提示:食用腌制品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其能帮助阻断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辅助降低风险。
研究发现,黄曲霉素能改变DNA的组成成分,而主要诱发肝癌。
黄曲霉菌非常隐蔽,肉眼很难看出,一旦食物出现颜色改变、有异味、发霉等情况时,都不宜继续食用,建议整包丢掉。
红肉摄入过多,本就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若再用煎、炸、烤等高温烹饪方式,容易产生大量杂环胺,增加肠癌风险。
至于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火腿、培根、热狗等,已被世卫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一类致癌物,更要少吃甚至不吃。
提示:建议肉吃新鲜的;每天畜禽肉在40~75克,鱼虾海产在40~75克,白肉占比大于红肉更健康。
国人吃饭、喝水都讲究趁热,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经常喝超过65℃的饮料,可能会增加食管癌风险。
因为食管黏膜只能耐受40~50℃,经常吃烫食,相当于食管反复处于损伤→修复→损伤的过程中,时间久了,就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诱发食管癌。
美国研究人员实验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造成细胞和乳房组织的改变,增加乳腺增生、乳腺癌的风险;而不良情绪会抑制卵巢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这也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长期熬夜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肿瘤抑制基因受损;过度劳累,会削弱免疫机能,使身体识别癌细胞、修补DNA的能力下降。
另外,澳大利亚有研究发现:压力过大不仅可能致癌,还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加速。
出现这6种症状,可能是癌症的信号有人会问,怎么提前判断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癌症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是很聪明的,一旦身体发出以下这些信号,大家就要重视了。
对于肿块结节,我们可以对它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越小的结节概率上越倾向良性,当然也并非绝对,因此要注意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则更要重视。
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倾向恶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出现发烧,我们首先要想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如果发烧原因不明,且持续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减重煅炼,也没有刻意节食,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或伴厌食、乏力、易疲劳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除肠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小心泌尿系肿瘤;非外伤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数人只是短暂一过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续存在,或伴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不要想当然认为是一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大便习惯、次数或性状发生改变(大便外形变细、大便带脓、血、粘液等)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要警惕大肠癌,尽早到医院检查。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把这些养癌的坏习惯戒掉,多关注这些癌症初期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对抗癌症侵袭。
除了睡觉出汗,还常会有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的症状,阴虚内热所致的出汗,要少吃温热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雪梨、银耳。
气血两虚女性晚上睡觉出汗也可是气虚和血虚所致,如果气血两虚,体质不好,会造成夜间盗汗,还会出现面色不华,四肢倦怠,头晕心悸的症状,这类女性朋友应该摄取一些补血补气食物,如猪血、红枣、桂圆、阿胶、山药等。
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保持干燥有睡觉流汗现象的人,应该注意勤换衣物,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降低温度经常流汗的女性朋友可适当的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对于阴虚血热的睡觉出汗患者,居住环境应该偏凉,可适当减轻出汗的症状。
注意饮食在饮食方面,制定对自己最好的食疗调养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如阴虚血热、火旺的人,千万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吸烟,可多吃些清热的蔬菜,让汗腺可以有稳定的基础去恢复。
睡前平静在睡觉前不要太兴奋,保持安静的待睡状态,并且睡前不要吃太多东西,这样做对于一个良好的睡眠很有帮助。
体育锻炼晚上睡觉出汗的人群要注意在生活中应劳逸结合,当增加体育锻炼,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体质。
标签: 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 女性健康
胃炎是如何发展成胃癌的?1、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部分人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普通的胃病,只是非溃疡性或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并不代表着胃黏膜真的有慢性炎症。
2、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也会衰老,慢性胃病中有1/5的是萎缩性胃炎。
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转化成胃癌,只是比正常人患上胃癌的几率高。
萎缩性胃炎患者只要选择科学规范性的治疗方法,同时做好保护措施,就不会发生癌变。
3、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胃炎反复发作,胃黏膜不停的修复,会让胃中长出异常细胞,也就是所谓的肠上皮化生,这属于一种癌前病变。
不是所有的肠上皮化生都会发展成胃癌,此阶段积极治疗且保护好胃部,就能避免发展成胃癌,同时要定期复查胃镜。
如何防止胃炎发展成胃癌?1、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能过饱过饥,不管有没有饥饿感都要主动进食。
掌握饮食合适的温度,在40~60℃之间即可,过冷过烫的话都会对胃黏膜带来刺激。
2、吃饭时细嚼慢咽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会让空气跟随着食物咽下,易引起消化不良。
吃饭时需细嚼慢咽,每口饭至少咀嚼20下,能使得食物变细,减轻胃肠道工作负担。
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也会增多,可保护胃黏膜。
3、保持清淡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患上高血压几率,也会对胃黏膜带来损伤。
偶尔一次损伤能快速修复,若持续性高盐饮食会让胃黏膜反复修复。
此外,大量吃烧烤或腌制食物等会增加患上胃癌几率。
酒精给胃黏膜带来强烈刺激,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尤其是不能喝高浓度酒。
温馨提示胃炎患者需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饮食。
避免吃山楂或柿子等水果,其含有的鞣质会在胃内和胃酸发生反应,形成胶冻状物质,从而形成胃石,特别是不能空腹吃。
避免吃重口味食物,会损伤胃黏膜保护层,增加病变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