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知识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时间:2024-04-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低压到多少,就算是低血压了?

按照高血压的分类标准: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医学上认为正常血压为120/80mmHg及以下,但如果血压读数低于90/60mmHg,则是异常偏低,需要怀疑是低血压

研究人员发现低压的最佳范围是70-80mmHg,低压高于或者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到了低血压标准,危险吗?

如果血压长期偏低但无任何不适症状,则这种情况没有临床意义,不需要任何治疗。

因为我们害怕的低血压,是害怕血压不足以将血液泵送至重要器官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低血压可导致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引发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您的血压长期在86/56mmHg左右徘徊,但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不舒服,血压低一点儿也没关系。

这意味着在血压较低的情况下,器官也能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哪些情况低血压会比较危险?

(1)出现下列症状

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尤其是没消耗多少体力就很疲劳;头痛、头晕:在脑力活动或体力活动后表现得更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心前区隐痛或不适、内分泌功能减退等。

如果低血压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导致,或已经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

(2)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低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突然降低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高血压患者在动脉狭窄、肥胖等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身体只有在高血压的状态下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

若因某些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降低,会使身体重要器官缺血。

轻者会引起头晕、疲劳、恶心、盗汗、皮肤苍白、呼吸加速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大脑中氧气和营养供应减少,引起危及生命的休克现象。

这在临床上被称为低灌注。

(3)老年人出现低血压

对于老年人而言,出现低血压尤其要引起重视,低血压可导致心脏和其他器官供血不足,长此以往就会给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软弱无力、睡眠不足等问题。

此外,经常性的低血压还可能是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信号。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低血压对人体健康主要有3大威胁

(1)导致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起脑、心、肾的慢性病变;

(2)低血压所致的突然晕极有可能引发跌倒、骨折、外伤等潜在危害;

(3)使原本就存在的缺血性疾病突然复发或加重,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虽然如果血压一直处于低水平,而且没有任何上述症状,通常不需要担心。

但如果反复出现低血压,并且没有明确的原因,就需要去医院检查。

如果血压突然下降并且伴有眩晕等症状,尤其是老人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为什么会出现低血压?

(1)体位性或直立性低血压

当血压随姿势变动而突然时,会改变心率、心肌收缩力度、血管收缩程度,以维持血压稳定。

但随着年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加剧,此时,若身体姿势突然变化,常会使血液集中到身体的下半部分,引起大脑等组织缺血,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

若改变体位为站立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等,则称为体位性低血压。

严重者可表现为卧位性高血压、立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群患病率为5%~30%。

(2)季节性血压降低

夏季环境炎热,身体会使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

血管扩张会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便会相应下降。

此外,夏季容易出汗,若未及时补充水分,会使血容量下降,也可导致血压降低。

(3)餐后低血压

进食后,血液会集中到内脏中以充分吸收营养。

老年患者压力反射减退、饮食或药物影响等因素会导致餐后低血压问题。

餐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与餐前相比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餐前收缩压大于100mmHg,餐后小于90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轻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如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等)都可判定有餐后低血压的问题。

(4)存在其他疾病

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均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低灌注反应。

若同时存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导致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血压调节差等。

若同时存在冠心病,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同时服用其他血管扩张药物,易导致降压作用叠加致血压下降过多。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问上医,让更多人拥有健康,让健康更简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吝您的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低血压的3大危害,很多人不知道!低压达到多少就危险了?

专栏

高血压自我服药指南,远离副作用

作者:问上医

28币

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有的女性朋友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甚至有的是大汗漓淋,全身冒汗珠,那么,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阴虚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阴虚的表现,阴虚的人睡后出汗,且出汗量较多。除了睡觉出汗,还常会有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的症状,阴虚内热所致的出汗,要少吃温热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雪梨、银耳。气血两虚女性晚上睡觉出汗也可是气虚和血虚所致,如果气血两虚,体质不好,会造成夜间盗汗,还会出现面色不华,四肢倦怠,头晕心悸的症状,这类女性朋友应该摄取一些补血补气食物,如猪血、红枣、桂圆、阿胶、山药等。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保持干燥有睡觉流汗现象的人,应该注意勤换衣物,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且经常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降低温度经常流汗的女性朋友可适当的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对于阴虚血热的睡觉出汗患者,居住环境应该偏凉,可适当减轻出汗的症状。注意饮食在饮食方面,制定对自己最好的食疗调养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如阴虚血热、火旺的人,千万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吸烟,可多吃些清热的蔬菜,让汗腺可以有稳定的基础去恢复。睡前平静在睡觉前不要太兴奋,保持安静的待睡状态,并且睡前不要吃太多东西,这样做对于一个良好的睡眠很有帮助。体育锻炼晚上睡觉出汗的人群要注意在生活中应劳逸结合,当增加体育锻炼,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体质。标签: 女人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晚上睡觉出汗怎么办 女性健康

原来不起眼的胃炎,3步就能让胃癌变

现在胃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年轻化,胃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部分胃癌是由胃炎转化而来的,若想要预防胃癌必须做好全面护理,减缓向胃癌发展的进程。胃炎是如何发展成胃癌的?1、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部分人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普通的胃病,只是非溃疡性或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并不代表着胃黏膜真的有慢性炎症。2、萎缩性胃炎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也会衰老,慢性胃病中有1/5的是萎缩性胃炎。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转化成胃癌,只是比正常人患上胃癌的几率高。萎缩性胃炎患者只要选择科学规范性的治疗方法,同时做好保护措施,就不会发生癌变。3、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胃炎反复发作,胃黏膜不停的修复,会让胃中长出异常细胞,也就是所谓的肠上皮化生,这属于一种癌前病变。若是放任不管的话,会发展成胃癌早期。不是所有的肠上皮化生都会发展成胃癌,此阶段积极治疗且保护好胃部,就能避免发展成胃癌,同时要定期复查胃镜。如何防止胃炎发展成胃癌?1、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能过饱过饥,不管有没有饥饿感都要主动进食。另外,每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掌握饮食合适的温度,在40~60℃之间即可,过冷过烫的话都会对胃黏膜带来刺激。2、吃饭时细嚼慢咽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会让空气跟随着食物咽下,易引起消化不良。吃饭时需细嚼慢咽,每口饭至少咀嚼20下,能使得食物变细,减轻胃肠道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也会增多,可保护胃黏膜。3、保持清淡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患上高血压几率,也会对胃黏膜带来损伤。偶尔一次损伤能快速修复,若持续性高盐饮食会让胃黏膜反复修复。此外,大量吃烧烤或腌制食物等会增加患上胃癌几率。酒精给胃黏膜带来强烈刺激,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尤其是不能喝高浓度酒。温馨提示胃炎患者需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吃山楂或柿子等水果,其含有的鞣质会在胃内和胃酸发生反应,形成胶冻状物质,从而形成胃石,特别是不能空腹吃。避免吃重口味食物,会损伤胃黏膜保护层,增加病变概率。
标签:疾病预防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