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血压不正常的危害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长期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高血压,俗称"沉默的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持续的高血压会加重心脏的工作负担,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极大增加患中风、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风险。

低血压虽然听起来无伤大雅,但也不容忽视。
低血压会造成供血不足,影响机体正常功能,可能引发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晕厥。
此外,长期低血压也会加重心力衰竭等疾病。
因此,无论高血压还是低血压,我们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血压不正常的4种情况
血压异常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1.高血压。
根据2017年美国高血压诊治指南,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0mmHg就属于高血压范畴。
2.低血压。
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为低血压。
3.血压波动大。
血压在一天之内或几天之内出现大幅波动,例如早晚相差20mmHg以上。

4.白袍高血压。
就是在医院或诊室环境下血压升高,而在家里或其他环境下血压正常。
不同类型的血压异常,病因和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类指导。
三.应对血压异常的思路
针对血压异常,我们应该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肥胖会使血液循环受阻,增加心脏负担,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我建议体重超重的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
同时,限盐低脂的饮食也很有必要。
高盐高脂饮食会加重血管负担,增加患病风险。
我们应多食用新鲜蔬果,控制油盐摄入。
适度运动则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利器。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戒烟限酒等良好习惯也应当坚持,以全面改善生活方式,维护健康。
2.用药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有一个缓慢过程,所以对于控制不理想的高血压患者,我们还需要辅以药物治疗。
目前已有多种降压药物可选,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

重要的是,一旦开始服药就要坚持用药,中途不能随意停药,否则血压会反复,甚至加重病情。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也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
四. 血压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自身病因,对症下药。
高血压可能源于肾脏病变、内分泌紊乱等原发疾病,控制血压首先要治疗根源疾病。
低血压也可能源于贫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病因,需要对症施治。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除了前面提到的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我们还要学会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形成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

3.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时要放松身心,避免先前剧烈活动,也不要空腹或饱食后立即测量。
坐姿正确,手臂置于心脏水平处,不交叉双腿,这些细节都很重要。
4.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导致短暂血压升高,长期压力过大也会诱发持续高血压。
所以我们要学会情绪调节。
5.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不遵医嘱指示、私自停药调药都可能导致血压失控。
我们要坦诚相见,听从医嘱,并及时反馈自身情况,这样医生才能及时调整方案。
五. 中老年人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血压控制管理尤为重要。
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中老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
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
2.血压控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中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肾衰等并发症风险。
3.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生活方式的调整,既是血压控制的一部分,也是全身性的养生之道。
中老年朋友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养生保健,实现延年益寿。
三国里不出名的两位部将:杨定、李乐的生平简介
杨定:字整修。末期的人物,的部将,与胡轸同为凉州大人。 董卓死后朝廷由李傕等人掌权,兴平元年(194年),杨定由镇南将军为安西将军,和三公有同等权力。兴平二年(195年),樊稠被李傕杀害,杨定害怕李傕欲毒害自己而与郭汜联手欲胁持天子,但为李傕先发制人。后杨奉领兵叛逃李傕,令其势力大减,张济来到和解二人,李傕便答允。 张济提议天子往东迁,天子亦欲回洛阳,升杨定为后将军,令众人护送。郭汜本想胁持天子回郿,为杨定、杨奉、董承所知悉,郭汜放弃此打算。杨定与宁辑将军段煨不和,联合同党种辑、左灵诬蔑段煨谋反,攻其营,但久攻不下。李傕等人欲劫回天子,出兵救段煨,大败杨定等人。杨定本欲回蓝田,但为郭汜军所阻,转为出逃荆州,自此下落不明。 李樂 ?-197 籍贯:暂无相关记载 主效东汉势力 曾效力过:东汉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征北将军 历史简介 初为白波帅,建安元年,董卓余党李傕、郭汜交兵,后悔令天子东,乃来救段煨,因欲劫帝而西。董承、杨奉密遣间使至河东,招故白波帅乐、韩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并率其众数千骑来,与承、奉共击傕等,大破之,斩首数千级,乘舆乃得进。乐、承拥卫左右,才、奉、暹、去卑为后距。后兵败,承、奉等夜乃潜议过河,使乐先度具舟舡,举火为应。帝以暹为征东、才为征西、乐征北将军,并与奉、承持政。后曹公救驾,迎天子到许,才、乐留河东,后乐自病死。 演义简介 汉征北将军。初为白波帅,建安元年,李傕、郭汜交兵,后共劫驾。董承、杨奉一面差人与二贼讲和,一面密传圣旨往河东,急召故白波帅乐、韩暹、胡才三处军兵前来救应。乐是啸聚山林之贼,不得已而召之。傕、汜二军,四面混战,乐军大败。奉、承遮拦不住,保驾北走,背后贼军赶来。乐曰:“事急矣!请天子上马先行!”帝不肯,众皆号泣相随。后帝渡河,乐仗剑立于船头上。岸上有不得下船者,争扯船缆,乐尽砍于水中。次日,诏封乐为征北将军。及乐等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故意送浊酒粗食与帝,帝勉强纳之。乐、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后乐暗令人结连傕、汜,一同劫驾。乐引军诈称傕、汜,来追车驾,帝大惊。奉令出迎之。乐亲自出战。两马相交,只一合,为晃一斧砍於马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韩信下定决心拥兵自立,汉高祖刘邦还会是他的对手吗?
倘若当初下定决心,拥兵自立,是否是韩信的对手?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被称为之一的韩信,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有着世人称赞的军事实力和谋略,单从这方面来说,他完全是可以和刘邦、三个一分天下的,但不知道为何他竟然愿意屈居在刘邦手下做个将领。 我们不妨猜测一番,如果韩信大胆一点,招兵买马脱离刘邦,建立自己的军队会如何?会不会取代刘邦成为一国之主?其实这个问题从史书中可以找到答案,答案是否定的,是不能。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不能的原因。 先从刘邦方面分析,当时刘邦身边的人可以分为三个团体,其中有两个团体是能够触及到权力中心的,深得刘邦信任,剩下的这一个只是徘徊在权力中心的边缘,为了方便描述,我们简单地把这三个团体称为A、B、C。 A是最高层次的,里面有两人,这二人是跟着刘邦从到首领一步步走过来的,可以左右刘邦的决策权,在必要的时候还能代替刘邦主持大局,其信任程度自然是不用怀疑的。B的地位仅次于A,里面有六人,这六人都是刘邦妻子的娘家人,是看到刘邦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才加入的。再加上刘邦本身谨慎的原因,害怕这些人打着亲戚的幌子,阴自己一把,虽然这些人也身处权力的中心,但是又得往后靠一靠。 现在就来说说C团体了,也是6人,其中以韩信一人的地位最高,这个团体是在刘邦名号打响之后才加入的,也就是说前期的辛苦没有他们的参与,从这一点看,这关系自然是远得多了,况且这个团体是因为刘邦看重他们的实力,对他们进行提拔才存在的。 再从韩信方面分析一下,韩信在军事谋略和眼光方面都不逊色于刘邦,完全可以将刘邦取而代之,刘邦是知道韩信能力的,所以一直提防着他,不让他太过接近权力的中心。而韩信这边呢,仗着自己的功劳,经常对刘邦甩脸色,刘邦因为自己需要他都忍了下来,但早已动了杀心,这点让韩信手下的谋士看出来了,劝韩信趁早脱离刘邦,自立为王,韩信以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 其实抛开韩信念及知遇之恩的理由,我们理性地分析一下,韩信为何造反必定失败。主要原因是韩信被刘邦防得死死的,怕他招兵买马,经常派人盯着他,有点苗头就趁早掐掉,要兵没兵,要人才没人才,怎么跟刘邦打?刘邦当时可是手握几十万大军,而且身边围绕的都是有才之士,分分钟都能把韩信给灭了。这样分析下来,只能说明韩信比较倒霉,碰上了防备心太重的刘邦,还有就是韩信自身也没有那个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