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明末忠臣黄得功:农民工出身的南明四镇将军

时间:2025-02-1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明末,想找个适合正面宣传报道的人,比找雷锋都难。

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黄得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

黄得功(1594-1645),字虎山。

《明史》认为黄得功是开原卫人,《石匮书后集》认为他是顺天人,《明季南略》拿他当凤阳灵璧县人。

至于他到底是哪里人,没个准,实在要较真,自己扔硬币,或研究研究模糊数学,看看能不能派上用场。

哪儿人都不清楚,说明这人起点太低,未成名之前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

后来一不留神成了英雄人物,再回头去找,先进事迹就要掺杂民间传说了。

此外,就是这人并不特别成功。

真风流人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老人家的老家在韶山冲! 黄得功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到著名的实力派军事家,完全得益于马士英。

黄得功最终靠上马士英,是由于偶然遇上了杨文聪。

杨文聪(1596—1646),字山子、龙友,号陈龙、鹤巢、雪盦,贵阳人,后流寓金陵。

杨文聪四十七年(1619)举人,官至兵部郎中,清兵入闽,被执不屈而死。

杨文聪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

有一次,杨龙友进京,行李带得太多,急需半路上雇佣的个体运输户,拿下这份订单的便是黄得功。

黄得功手上有几头毛驴,靠跑黑户运输,偷税漏税,养家糊口。

杨龙友,马士英的甥婿。

有人说他是马士英的妹夫,其实不对,他是马士英妹妹的女婿,比老马低一辈。

杨龙友与黄得功走在半道,结果出事了。

杨先生是个文人,但对面来的却是提刀骑马的真强盗。

结果,杨先生的楞劲还在后台运行,黄得功已三下五去二,以少胜多,不费就将强盗给解决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得功救了杨龙友,不收一分业务增值费,让客户大受感动。

过意不去的杨先生,心想我家舅爷正好在部队当首长,部队办事也地方方便。

于是,情不自禁找到马士英,帮黄得功安排了一份正式工作。

有史料说黄得功“少负奇气,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估计也是后来照葫芦画瓢,后来补上的。

没有杨龙友,黄得功就是擅长体力活的农民工,能拿到欠薪也就不错了。

因为这个机遇,黄得功个体户就不干了,转业到部队,改到马士英手下当军官,先后累功至游击,副总兵。

崇祯十一年(1638),黄得功从总督熊文灿同、革左五营等战于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加太子太师。

崇祯十五年,黄得功大败流贼张献忠於潜山,官至庐州总兵。

又随马士英平定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

黄得功的政治合格,体现在他军纪严明。

他工作过的庐州、桐城、定远等地,地方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都为他立生祠。

要知道,明末那是什么军纪呀,你的部下要是没抢劫、杀人,你都讲我在部队混过,别人也以为你是保安公司的。

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江南自立后,黄得功很快再封为侯,他这才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为四镇。

当兵当到这份上,几乎就是顶点。

再努力奋斗,那就成将军了。

不过,黄得功也差一点违法乱纪。

史可法与马士英矛盾重重,马士英看上的黄得功,史可法也看上了。

高杰很跋扈,史可法太不放心了。

所以,他让黄得功驻扎到仪真,暗地里牵制一下高杰。

高杰这人不地道,没人盯着,这主说不准哪天就逆天了。

黄得功有个同姓的朋友黄蜚,准备赴登莱总兵之任,黄得功率骑兵三百由扬州往高邮迎接。

高杰想,坏了,黄得功要抢地盘了!于是,在路上埋伏下精兵。

黄得功走到土桥,部队正在做饭,高杰的伏兵四起,黄得功拼得一条老命,才回到了自己的驻地,随行的三百骑全部战死了。

更吐血的还不是这个,黄得功玩命时,高杰真的来仪真抢地盘了。

虽说没得逞,黄得功所部损失惨重。

吃这顿闷亏,黄得功气大了,他发表声明,要与高杰。

史可法急了,召开了多次协调会,才使双方勉强和解。

1645年,高杰进趋河南,黄得功准备趁时袭击高杰军。

幸亏被人发现早,朝廷出面做工作,黄得功才没有犯错误。

这么闹下去,史可法觉得也不是个办法,敌情没工夫研究,还天天花心思打探不稳定因素。

最后,感到还是黄得功的思想工作好做,安排他重新移镇庐州去了。

庐州,还真是弘光朝的生死要地。

弘光元年(1645)四月,起兵东下,朝廷炸开了锅。

若不黄大帅军事本领过硬,马士英、阮大铖到哪用兵如神?关键时刻,黄得功不辱使命,与左部决战于芜湖,一个回合不到即,挽救朝廷于危卵之中。

但是,弘光朝的命运,远非一两个人就能够支起。

清兵大举渡江,得知道朱由崧跑路后,赶紧分兵袭取太平。

黄得功刚刚收兵屯于芜湖,准备洗洗睡了,不料“呯、呯、呯”声骤然响起——朱由崧就来敲门了。

在突如其来的朱由崧面前,黄得功充分呈现出自己的作风优良。

瞧见惊魂未定的朱由崧,黄得功的第一直觉,不是曹丞相的机遇感,而是诸葛丞相的使命维艰,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一心担忧皇上的安危——黄得功落泪道:陛下死守京城,臣等还可以尽力,为什么听信奸人的话,仓卒来到这里!而且臣现在对敌,怎么能护驾? 朱由崧一声叹息:除卿,无人可以依了…… 黄得功跪地:“愿意效死。

”然后,率军迎敌。

在芜湖板子矶,他与清兵血拼大战,手臂受伤几乎脱落。

不得已,他以布裹臂,佩刀坐小船,指挥麾下的八总兵继续迎敌。

四镇之一刘良佐,此时已经降清,在岸上大声招降。

黄得功怒叱他时,被箭射中咽喉左边。

黄得功掷刀于地,拔箭而死。

其妻闻讯,自杀而亡。

其部下总兵翁之琪,赴江自沉…… 清古世余《板子矶怀古》诗曰:“黄家战血楚江流,故垒萧萧烟水浮。

北望孤忠空拒左,南驱遗恨失吞刘。

鼓声夜壮北青峙,荻影风摇白马洲。

一代将军无麦饭,丹崖片石已千秋。

”诗中的“黄家”,即黄得功。

历史舞台上,笑到最后的,都是机灵鬼——甘做满清鹰犬的刘良佐,以功隶汉军镶黄旗;黄得功部中军田雄,他背起朱由崧来到清营,将帝王的头颅卖了个大价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秦琼是个忠臣,为什么反叛王世充投奔唐太宗李世民?

是个忠臣,为什么反叛投奔李世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这部电视剧相信大家都有看过,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深刻了解了的众多英雄人物,我们对很多英雄人物的名字早就已经可以的背下他的名字,其实任何一个王朝的,他的身边都会有很多有才华的谋士和武将,为他们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下著名隋唐的武将——秦琼,而且这个人物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秦琼出生在齐州的一个小县城里,他在很多不同的人旗下担任过职务,他刚开始投奔于,但是瓦岗军过了不久就灭亡了,后来又投靠了王世充,但是王世充这个人为人非常的狡猾、奸诈,所以他不想在他的旗下继续胜任,最后和陈咬金一起投奔了当时的李世民,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图:秦琼英姿飒爽 秦琼这个人是因为武艺高超而出名,但他这个人不光有能打仗,他还非常的有智慧、有谋略。有一次两军对垒,孙成是当时出了名的神箭小,孙成就想要跟秦琼比试一下箭法,来以此羞辱他,当时大家都知道秦琼此人不善于射箭,他善于的只是打仗,秦琼知道自己没有多大的胜算,这不是自己善于的领域,于是想推脱,结果武奎发令说道,这次比武大会如果有人不应战,杖责两百,比武输的人杖责一百,这下让秦琼不好推脱,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战,比赛的规则是第一箭让箭从铜钱口中穿过不得碰到铜钱,第二箭是让箭从铜钱口中穿过,直下的到地上,第三箭让箭直接穿过绳子使铜钱掉落到地下,他想到既然对方想置自己于死地,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仁慈,于是秦琼灵机一动说到,其实我们两个军队对垒,对着一个死物比试有什么意思呢? 图:孙成秦琼比武 既然比试就要玩一点大的,孙将军你头上放一个苹果,我来射它,如果把苹果射中我赢,如果苹果没有被射中,我当场认输,此话一说,吓得孙成屁滚尿流,但是之前的规定已经定下来了,他只好当活靶子,射完两箭以后,秦琼又突发奇想想要蒙着眼睛,三箭齐发,结果把孙成吓得尿都出来了,大喊认输,可以说,秦琼这个人巧妙地转变了局面,成功的逆袭。 图:秦琼程咬金投奔李世民 秦琼这个人是非常向着李世民的,如果有人在李世民面前放纵、对他,秦琼就会立即带领着军队出兵攻打他们所在的城池,为李世民出气,他一直长年随着李世民征战沙场,他被称为斩杀敌军大将的专业人员,他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即使形势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他也会第一个站出来,不会选择逃跑。可以说为隋唐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在李世民夺取皇位之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大将军,之后他再也没有征战沙场过,并不是因为秦琼这个人贪恋财物而是因为之前他一直带兵打仗,大小上伤势不断,让他的身子非常的虚弱,后来在贞观12年,秦琼由于身体原因生病一直没有好,最终离开了人世。 图:秦琼战场杀敌 在小编看来,秦琼这种人是非常的少,秦琼这个人不仅武艺高潮,还勇有过人的智慧,同时他非常的忠心,不会因为大难临头而选择抛弃你,甚至叛变你,这种人才是难得可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前期宣皇帝司马懿一幅忠臣样是何时开始变心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