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曼努埃尔一世是如何死的?是在对突厥的战斗中死的吗

时间:2025-02-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158年-1162年间拜占廷对塞尔柱人的罗姆苏丹国发动的一系列战役使之达成了对帝国十分有利的和约。

1161年,当亚尔斯兰二世前往君士坦丁堡寻求曼努埃尔的援助之时,在一份条约中正式接受苏丹为义子,条约还规定后者将归还帝国所有他从达尼什曼德人手中夺取的土地。

根据这份和约,主要边境地区(包括西瓦斯城),将由帝国以部分金钱为交换转交于曼努埃尔手中,同时这也是为了迫使塞尔柱苏丹亚尔斯兰二世承认曼努埃尔的霸权。

当拜占廷和塞尔柱人双方都不打算接受这一协议的意图越发明显之时,亚尔斯兰二世随之达成协约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达尼什曼德王朝(Danishmends)。

曼努埃尔决定是时候去一次性解决突厥人的问题了。

因此,他集结了整个帝国的军队并朝着塞尔柱人的首都科尼亚进军。

曼努埃尔的策略是以多利留姆(Dorylaeum)与叟不莱昂(Sublaeum)作为进攻的基地并利用它们尽可能快得攻下科尼亚。

然而曼努埃尔军队的规模足足有三万五千多人,这支军队庞大而又笨拙——根据曼努埃尔写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的信中所述(曼努埃尔与亨利二世有着极为频繁的通信往来),军队行进的队列长达十英里(16公里)长。

曼努埃尔经由老底嘉、高那、兰佩、凯莱那、乔马(Laodicea,Chonae, Lampe,Celaenae, Choma)以及安条克进军科尼亚。

就在通过密列奥塞法隆的入口之外,曼努埃尔接见了突厥人的使者,他们提出了相当慷慨的条件向皇帝议和。

军中那些年轻而好斗的皇室成员劝告皇帝马上进攻,然而曼努埃尔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并继续推进。

曼努埃尔犯下了一些严重的战术失误,比如他没有派人去侦察前方的路径是否安全。

这些疏忽导致他直接将自己的军队领入了敌人的伏击圈之中。

1176年9月17日曼努埃尔被塞尔柱苏丹亚尔斯兰二世决定性地击败于密列奥塞法隆(在通过Tzibritze 附近的一座高地上),他的军队在通过狭窄的山路时被伏击了。

拜占廷人太过分散并且他们被敌人团团包围了起来。

而他们的攻城器械也被迅速摧毁,之后曼努埃尔因没有攻城武器而被迫撤退,曼努埃尔攻取科尼亚的计划也化为了泡影。

根据拜占廷资料,曼努埃尔在战役时和战役后便已失去了他的勇气,他的精神也在极端的自欺和自贬之中波动;根据推尔的威廉记载,这是曼努埃尔唯一一次变得这样。

亚尔斯兰二世的条件是允许曼努埃尔和他的军队离开此地,但曼努埃尔需要拆除一些边境堡垒并将多利留姆与叟不莱昂边境上的守军撤出。

然而,由于苏丹未能履行他在1162年便已承诺的约定,曼努埃尔只命令拆毁了叟不莱昂的防御工事,而保留了多利留姆的。

但密列奥赛法隆的战败使曼努埃尔自己和他的帝国都陷入了难堪的窘境之中。

自从105年前的曼兹科特战役后,科穆宁王朝的皇帝们一直勤奋努力着,就是为了恢复帝国以往的声望。

然而由于曼努埃尔的过分自信,他向全世界展示出拜占廷帝国仍然无法击败塞尔柱人,尽管它在以往的一个世纪里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曼努埃尔收到的腓特烈一世的来信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损害有多么严重。

就其作为罗马皇帝的地位而言,腓特烈一世称曼努埃尔一世为希腊国王并要求向他服从。

密列奥塞法隆战役的战败经常被描述为一场拜占廷军队全军覆没的灾难。

曼努埃尔自己将此役与曼兹科特战役的惨败相提并论;在他看来,拜占廷倘若能在密列奥塞法隆战役胜利将洗刷曾经在曼兹科特战役中所受的耻辱。

事实上,尽管拜占廷战败,但其军队的主要力量并没有被大幅的削弱。

因为绝大部分损失都是右翼军队所遭受的,而他们主要是由安条克的鲍德温所指挥的仆从部队组成;同时还有大量的辎重车辆,因为它们是突厥军队攻击的主要目标。

拜占廷军队有限的损失很快就恢复了,并且第二年曼努埃尔的军队就击败了来犯的突厥精锐军队。

约翰·科穆宁·维塔斯被皇帝命令去击败来犯的突厥人,他不仅从首都带来了一支部队而且还一直沿途集结军队,这使他在曼德尔河谷战役(Battle of Hyelion and Leimocheir)中大败突厥军队。

在取得了胜利之后,曼努埃尔又亲自率领一支小部队去驱赶从Cotyaeum以南的Panasium而来的突厥人。

然而在1178年,一支拜占廷军队在查拉克斯(Charax)遭遇了一支突厥军队之后便撤退了,这让突厥人劫掠了许多的牲畜。

克劳狄奥波利斯城和比提尼亚城(ClaudiopolisinBithynia)于1179年被突厥人围攻,这又迫使曼努埃尔率领一支小的骑兵部队去救援城市。

到1180年,拜占廷军队已经对突厥人了。

持续不断的战事严重地削弱了曼努埃尔的活力;他的健康迅速恶化,他最终于1180年因伤寒去世。

此外,就像曼兹科特战役一样,两大势力的平衡自此完全的转变了——曼努埃尔再也没能主动进攻突厥人。

在他去世后突厥人开始深入拜占廷的领土向西进一步迁徙。

随机文章如果没有秦始皇,那秦国是否能够统一天下?缺一不可的安泰效应,没有他人帮助你永远不可能最成功揭秘英国恐怖骷髅头洞穴,不少潜水员被骷髅头吞噬(魔鬼之地)长门为什么不复活弥彦,或因三角恋所致(长门恐喜欢弥彦女友小南)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夏尔·波德莱尔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从1843年起,波德莱尔开始陆续创作后来收入《恶之花》的诗歌,诗集出版后不久,因“有碍公共道德及风化”等罪名受到轻罪法庭的判罚。1861年,波德莱尔申请加入法兰西学士院,后退出。作品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美学珍玩》、《可怜的比利时!》等。 法国诗人。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但波德莱尔对母亲感情深厚。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对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枷锁,探索着在抒情诗的梦幻世界中求得精神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是资产阶级的。1839年,波德莱尔通过了毕业会考。他向往过“自由的生活”,要去当作家。他,大量涉猎文学作品,来往于青年画家、文学家之间,并被浪漫主义这“美的最新近、最现代的表现”所征服。 1841年,夏尔·波德莱尔被送出国旅行和巴黎文人艺术家交游,过着波希米亚人式的浪荡生活。原目的地为加尔各答,中途在毛里求斯等地停留,他拒绝继续旅行,与1842年2月15日回到法国,继承了父亲的10万法郎。1845年.波德莱尔发表了画评《1845年的沙龙》,以其观点的新颖震动了评论界。1848年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反对复辟王朝,波德莱尔登上街垒,参加战斗。1851年,发表《酒与大麻精》。9月,发表散文诗《酒魂》。1852年,波德莱尔的创作进入高潮。他先后发表了二十多首诗,十余篇评论和大量译著。1855年,以《恶之花》的标题发表18首散文诗。7月,发表第一批散文诗《夜色朦胧》和《孤独》。1857年6月25日,诗集《恶之花》出版。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诗集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1864年2月7日和2月14日,在《费加罗报》上发表6首散文诗,标题为《巴黎的忧郁》。4月24日,夏尔·波德莱尔到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5月~6月,在比利时做演讲,朗诵自己的诗作。尽管他厌恶这个国家和比利时人,他还是在比利时一直住了两年。1866年3月15日,夏尔·波德莱尔昏厥。3月22日~23日,他的病情恶化。3月30日,他右半边身体瘫痪。3月31日,《新恶之花》发表。7月2日,波德莱尔被送回巴黎。1867年8月31日,夏尔·波德莱尔死。9月2日,夏尔·波德莱尔被安葬在蒙巴纳斯公墓。1869年遗著《巴黎的忧郁》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中国历代帝王中最勤奋者为什么得一世骂名?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