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明朝内阁首辅蒋冕墓地究竟在哪里?传说中的48棺同时抬出是否是真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5-02-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二十多年前,曾在桂林市里学习,与灌阳、资源的朋友聚在一起。

资源的朋友问我,全州的历史上出过什么名人没有?我想起童年时听到过的一件事,便自豪地说,我们县曾出了一位当过教师的的蒋阁老。

资源人说,蒋阁老我也听说过,我们那里还有一座他的墓哩。

灌阳人惊讶地说,这就怪了,我们那里也有一座蒋阁老的墓,墓前有石人石马,好有气势哩!我当时有点发愣,我不明白,全州的蒋阁老怎么会跑到资源、灌阳呢?这是同名同姓的古人,还是什么其它原因?回全州后,我便对蒋阁老的事留神起来。

后来,又探听到全州才湾镇有蒋阁老的墓,龙水镇也有蒋阁老的墓,黄沙河镇也有蒋阁老的墓,这就更让人纳闷了,蒋阁老的墓怎么会有这么多呢?前不久,听说某晚报记者也在调查蒋阁老的墓,这也使我对蒋阁老的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日,就蒋阁老的历史及其墓,进行了打探、了解和采访。

蒋阁老其人 蒋阁老,名蒋冕(1462-1532),字敬之。

成化十三年(1477)广西举乡试获第一名。

10年后进士,选庶吉士。

后授翰林院编修。

正德年间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武英殿、谨身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

明初设有丞相,自杀丞相后,仿宋制度设内阁,大学士便是事实上的宰相,大学士又有首辅、次辅之分,首辅为正宰相,次辅为副宰相,蒋冕为广西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人。

武宗死后,协助内阁首辅除掉阴谋夺权的,辅佐新主世宗皇帝广施仁政,遣官中锦衣、内监、旗校、工役、妇女等14万人,减免漕粮153万担,停止京城许多不必要的建筑,一时天下大治。

正德三年(1508年),蒋冕丁忧回乡,正值全州、灌阳年荒饥馑,他想法请求朝廷救济,使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全州、灌阳民众得以存活,全州太守章诤曾刻碑称颂。

嘉靖三年(1542)二月,大学士蒋冕由次辅升任内阁首辅,即成为名符其实的宰相,他是广西人当中第一位,也是惟一的一位担任此职务的官员(后来广西人中又相继出了吕调阳、陈宏谋两位大学士,但他们没有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宰相)。

蒋冕是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元老,全州人尊称他为蒋阁老,但,当地百姓只知道有蒋阁老,而不知有宰相蒋冕,故说起蒋阁老人人皆知,而说起宰相蒋冕却坠云雾。

蒋阁老原来是宰相,为了防盗,宰相的墓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图为蒋冕遗像 蒋阁老的墓 当地民间相传,蒋阁老出殡那天,共有48棺同时抬出,分葬在全国48处墓地,尤以全州、资源、灌阳(资源、灌阳曾为全州管辖)为多(民间还有种恐怖的说法:所有的抬棺者均被杀,下葬时还用童男童女殉葬)。

依笔者所见,48棺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仅今全州镇狭小的范围之内,至少有四处墓地(除笔者下面所叙的墓地外,还听说该镇集才村柴头岭山上及龙岩村的一些地方也有,但笔者没有时间前去实地考证),笔者近日相继前去观看。

全州镇境内的四处墓,几百年来一直保持完好,但八十年代以后,由于世风日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令人深恶痛绝的盗墓之风,各处蒋阁老的墓几乎无一幸免,并且相继为不同的盗墓贼反复挖掘。

就分布各地的墓来看,建造规模、式样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

一、尹家塘村的蒋阁老墓 据县志记载,蒋冕墓在全州县全州镇尹家塘。

尹家塘又分上尹家塘和下尹家塘,蒋冕葬在上尹家塘,其实这未必是蒋冕的真墓。

前些日子,笔者在村民王滋权的陪同下,前去蒋冕墓地看了一下,可惜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几乎都给毁了。

听王滋权说,这里的墓比较有气势,墓地旁还有一座较大的祠堂,六十年代曾改作村里的小学。

这一处墓地的坟也特别多,共有5个,墓前有高大的石人、石马、石狮和石龟各一对。

据当地见过石像的村民说,这里的石马、石人比其它地方的都要高大。

那石马很高,大约有2-3米多,高得一般人都不容易爬上去。

可惜,1964年修水渠时,人们从墓地抬去了许多墓石,笔者根据村民提供的情况走到江边一看,发现修水泵、修水沟、修护堤,甚至铺路的青石,都是从蒋阁老墓地弄来。

从这些又多又大的墓石中,就令你忍不住感叹当年蒋阁老的墓是如何气派。

不过,修水渠的那一次破坏还不算是致命的,人们还保存了石像。

后来村里建石灰窑,竟将那些石人、石马、石狮等很有价值的古代珍贵石雕,都烧成了石灰,说到此处,村民王滋权露出非常惋惜的样子。

七十年代村民开荒,蒋冕墓未能幸免,村民相继挖了四个蒋冕坟,想趁开荒的机会挖些东西卖钱,但费尽力气挖开后什么东西也没有挖到。

后来无意中挖到一坟,规模更有气势,它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土,第二层是两块竖起的汉白玉石,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字的大小大约只有大拇指大。

这两块汉白玉暗碑,有一块不知抬到哪里去了,笔者近日只找到其中的一块,它砌在上尹家塘村江边的洗衣堤下,有一半用青石压着,另一半在河里,上面布满了青苔,但其汉白玉的洁白颜色,仍显得与其它普通石头不同,这块碑,大约有2尺多宽,1米多长。

遗憾的是,笔者所能见到的这一面汉白玉石碑,虽然仔细查看,但没有看到一个字。

有人说,也许天长日久,其字迹被前来江边洗衣的人们在无意之中磨光了,也有人更肯定地说,其有字那面肯定在下方,只要把石头翻过来就能看到了。

该墓的第三层是用沙、桐油、猪血、糯米等混合而成的比青石还异常坚硬的人工合成墙,当年村民开荒,未能将合成墙砸开,只得作罢,但用凿凿那合成墙时,却听到“空空”有声,墙下似乎是空的。

笔者看那被盗挖的墓,挖了大约3米深,也许是挖不下去,也许是什么没有挖着,如今该坟旁又有新挖的痕迹,看来盗墓贼又在旁边想挖墓了。

看样子,盗之风仍然比较猖狂,真希望警方好好打击一下这些盗墓贼。

值得一提的是,尹家塘村的村民,其保护古墓的意识挺长。

文化馆馆长陶兄,多年从事全州历史文化研究,曾先后四次来这里打探,前三次都没有打探到蒋阁老的墓,因为村民不愿意告诉他,第四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蒋阁老的墓,却被村民围攻,直到他拿出工作证,方才给自己解围。

因为想到自己轻而易举找到蒋阁老的墓的事,我对他说的事还有点将信将疑,认为他说得很玄乎。

不料,我自己第二次去时,问及蒋阁老的墓,村民果然说不知道。

后来再次蒋阁老的墓观看时,有个农民便凶凶地跑来质问我是干什么的。

我说我是县志办的(我现在被借到县志办工作),想来看看蒋阁老的墓,他不怎么相信。

他说,国家文物不允许盗窃,如果谁想打蒋阁老的墓的主意,他可不客气。

他还说,他已经先后赶走了多起盗墓贼了。

直到后来有个我认识的老村干部来了,他才不再为难我,但仍对我保持警惕,谈起村里还保藏着两只石猫,他说只有他知道,但他是不会说的。

他还提醒我,若是公家人来考察,可以先找他,否则,他会把前来考察的公家人当成是盗的,弄成不快那可怪不得他了。

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时海,他与村民会想方设法来保护这座古墓不再继续让他人所盗。

这样一来,我才相信陶馆长所说的是真的。

我第一次来这里找蒋阁老的墓为什么很顺利哩,原来我曾是这个镇里的干部,开始找到的人原来是一个村干部,他认识我,所以对我没有戒心。

虽然找蒋阁老的墓受了那农民一顿凶,但想到该村里的村民能有这种文物保护意识,我内心里还是感到挺高兴。

陶馆长根据这里村民文物保护意识较强、古墓庞大,且又挖出汉白玉石碑等特点,他认为这座墓是蒋阁老的真墓的可能性较大。

这是上尹家塘村用蒋冕墓石修的村道 这是上尹家塘村用蒋冕墓石修的水沟 二、全州镇境内其它的蒋阁老墓 全州镇镰刀湾村旁的蒋冕墓,只有一个坟,还有一个牌楼,石像只有石人、石马各一对,气势远不如上尹家塘村的那座蒋冕墓,这里的石人前不久被盗走,石马虽然不算有气势,而且也遭受损坏,但它却是笔者至今全州镇范围内四个蒋冕墓前相对保存完好的石马了。

由于这个墓显得不怎么宏大,一般人不认为它是蒋冕真墓,不过,此墓也反复遭受盗挖。

这是镰刀湾村蒋冕墓前的石马 这是镰刀湾村蒋冕墓前的石马 全州镇垫子岭山上的蒋冕墓可谓最为寒酸,也许这是所有蒋冕墓中最为简陋的一个墓了,此墓前什么也没有,连一块石碑也不存在,此墓似乎被人们遗忘,很少有人谈到它,但盗墓贼却没有忘记它,他们还是将它挖了。

不过,此墓也同样很坚硬,看样子,盗墓贼也没有少花力气,只是白费狗力气而已。

全州镇内另一座有气势的蒋冕墓在牌楼边村旁。

此墓的旁边没有祠堂,但却有一个很有气势的牌楼,也许牌楼边村的村名就来源于此吧。

墓前石像与尹家塘村的蒋冕墓的石像也不同,而且数量多。

墓前有石猪、石狗、石狮、石马、石人各一对,有石龟4只,但坟没有尹家塘村旁的多,这里只有2个坟。

如今,牌楼已毁,大多数石像已经被盗走,稍微完整的只有一只人像座下被损坏头部的石龟一只。

据当地村民说,此墓被盗挖大约达一二十次。

不过,当地村民一致认为,此墓也不是蒋冕真墓。

据他们说,蒋冕真墓在长沙,而且已经被挖掘,此事还上了电视,村里有在外地工作的人前去参观过。

笔者没有考证,权且记之。

不过,相信蒋冕真墓总会真相大白的,但愿首先光顾蒋冕真墓的人不是盗墓贼,而是文物保护者。

这是牌楼边村被损坏的无头石龟 这是牌楼边村放石羊的底座 蒋阁老的墓还有许多,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有些所谓蒋阁老的墓也许是误传。

如原桂林城北狮子岭蒋家岭墓园有个宰相墓,原来盛传也是蒋阁老的墓,但后来有学者考证,它是吕调阳(副宰相)的墓。

还有全州才湾镇白石垌蒋家山蒋阁老的墓,也有学者考证,认为它可能是蒋阁老祖父蒋安及母亲郭夫人等人的墓。

三、爷爷说过的蒋阁老的墓 笔者爷爷也曾谈到过一个蒋阁老的墓,说起来有一段历史,也有一个传说,笔者不妨说来听听。

这个墓在才湾镇令家的山上,笔者虽然没有前去考证,但据我爷爷说,这个墓的墓地是蒋阁老生前亲自为自己精心选定的风水宝地,也是他真墓所在。

令家村上游有个村,叫江湾村,江湾村的村名就是因为这里有个江湾而得名。

具体地说,这条小江河流经江湾村后,在令家岭山下转了一个湾。

你可别少看这个湾,相传蒋阁老之所以选中这个墓地,是特别看重这个湾的,因为在他眼里,这个湾能留得财气,能让家族多子多孙、多出贵人。

但后来江湾村的河流过这里时却成了直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蒋阁老在朝廷的事说起。

世宗皇帝是在蒋阁老的扶持下继承武宗皇帝皇位坐上皇帝宝座的。

他是武宗皇帝的堂弟,许多事情与内阁大臣意见不一,特别是在立庙一事上,世宗皇帝想尊崇自己的父亲,而内阁大臣则根据封建社会的礼教原则觉得应该尊崇武宗皇帝的父亲。

为了这事,皇帝与内阁大臣多次发生冲突,世宗皇帝为达到目的,先是想法讨好蒋阁老以使蒋阁老站在自己这边来,后来见此法不行,便对蒋阁老进行威吓,甚至不惜以不当皇帝来威胁。

而蒋阁老也不妥协,他多次以年老多病提出辞职来抗争(世宗曾多次挽留他)。

相持很久一段时间后,世宗皇帝很生气,便于嘉靖三年四月批准了蒋阁老退休辞职。

蒋阁老退职后的同年七月,世宗皇帝将原来的阁老派160多人廷杖,其中18人被打死(其中包括如今葬在柳州市鱼峰公园的柳州人戴钦),罢免或调离阁老派人士180人。

但世宗皇帝还未对蒋阁老下手,只是想让迫使蒋阁老就范。

也许是过分对蒋阁老倚重,过了一段时间,世宗皇帝便想让蒋阁老复出,并作诗一首试探蒋阁老:“闻说江南一老牛,征书聘下已三秋。

主人有甚相亏汝?几度加鞭不转头。

”蒋阁老看罢,回诗一首:“老牛用力已多年,颈破皮穿只想眠。

犁耨已休春水足,主人何故苦加鞭?”委婉地回绝了世宗皇帝。

这让刻薄寡恩的世宗皇帝恼羞成怒,终于在蒋阁老退休三年后下旨将其夺职削官,以泄对蒋阁老过于倔强的私忿。

但蒋阁老为人正直,早为明廷上下朝臣所知。

为了鼓励众大臣学习蒋阁老那种为人正直、忠于朝廷、乐于为民众办事的精神,世宗皇帝死后,穆宗皇帝一上任,便敕令蒋阁老复官,并赐谥号文定,但此时蒋阁老已经逝去36年了。

穆宗皇帝总想为蒋阁老做点事,曾派人看了蒋阁老墓地,得知蒋阁老墓地前有一条河在墓前转了一个湾,便下令将河流改直的,以示对为人正直的蒋阁老的尊重。

所以,如今江湾村的村名虽然还叫江湾村,便流经令家的河流却改为比较直了。

只是穆宗皇帝没有想到,他那样做虽然是一片好心,却不知这样犯了大忌,以至蒋阁老的后人便再也没有出什么的人物了。

蒋阁老所留遗迹 县志记载蒋冕为全州县城下北隅人(即今全州镇北门人),具体位置可能在全州县印刷厂一带。

他有一诗日:“归去来,故乡也有好池台。

许多花鸟供心赏,无数松筠是手栽。

”相传今全州县印刷厂内的那棵500年前的苍劲挺拔的古罗汉松,即为蒋阁老亲手种下的。

蒋冕辞职归田后,曾两次游龙水镇桥渡村(后来此村出了广西第一位巡抚谢赐履及有“小包公”之称的谢济世等不少名人)的龙隐岩,并作诗写道:“谢却软红尘,踏此烟霞路。

山灵莫笑人,我已来两度。

”“年年拜先垅, 路出石燕岗。

不知咫尺地,幽境此中藏。

”蒋冕著有《湘皋集》和《琼台诗话》。

嘉靖年间,广西督学王宗沐因“蒋相国冕有定策功,为刻《湘皋集》以传后”,并称“公以文学历事三朝,始终全名,为世所称道”。

《湘皋集》收集蒋冕为皇帝起草的诏书、向皇帝的奏稿、为朋友作的序、墓志铭以及策问、随笔、辞等《琼台诗话》收集所作诗、词712首。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作者:木公 ,因篇幅有限,稍有删减 随机文章宋朝的「赏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活动?中国天宫一号即将烧毁,外媒鼓吹天空一号失控将坠落城市(嫉妒)大天使米迦勒是谁,最早与撒旦对抗的英雄(性别恐不男不女)太阳内部是聚变还是裂变,氢元素聚变成氦/未来或被木星取代银河系有多少个太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与太阳相似/可能有生命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夏言是忠臣吗?武英殿大学士夏言历史评价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贵溪(今江西贵溪)人。中期政治家、文学家。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进士第。初授行人,后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明世宗继位后,夏言疏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将其全部夺还民产。他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因议礼而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其后被擢为首辅。后逐渐失宠,又为等所构陷。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时复官,追谥“文愍”。 夏言所作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及《南宫奏稿》传世。 人物评价 夏言为人豪迈,才能过人,纵横议论,没人可以使他屈服。受到宠信以后,他揣摸世宗的心思,不想让大臣拉帮结派,因而他长期与议定“大礼”的达官们意见不一。世宗以为他不结党,对他更加厚待,然而最终还是被严嵩迫害至死。夏言死后,严嵩祸国殃民,时间长了,天下有很多人开始惋惜夏言之死。而夏言曾经推荐、提携的,后来终究铲除严嵩,为一代名臣。 历代评价 曾铣:此事(收复河套)恃贵溪(夏言)为内主,恐朝议不定耳。 王世贞:①夏文愍如登小丘,展足见平野,然是疏议耳。 ②少师袭伟遘躐,要阶祻起几望,终作僇人才,长于奏牍,他诗如武库矛戈,种种出间,殊少利器,又如夏候鼎,古意荡然。 丰坊:古语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永、宣之后,人趋时尚,于是效宋仲温、宋昌裔、解大绅、沈民则、姜伯振、张汝弼、李宾之、陈公甫、庄孔旸、李献吉、何仲默、金元玉、詹仲和、张君玉、夏公谨、王履吉者,靡然成风。古法无余,浊俗满纸。 何乔远:嘉靖中年以后相者,夏贵溪、两人。贵溪始为给事,赫然见才,誓不奔走权贵间,至分宜亦挹挹有送,岂不皆君子哉。不保其身同,及于祸患生,以主宠为巳,私物也。贵溪峻而渐于不逊,分宜卑而沦于不忠,上怒下愤所繇来矣。 沈德符:至嘉靖间,夏言以少詹事与张孚敬互讦,下狱赦出,未几拜相,后三逐三召还,再下狱即死西市。本朝二百余年,宰相蒙殊眷又罹极法者,惟夏一人而已。 黄道周:自古宰相,生值明时,无大故而伏斧鑕者,唯汉及先朝夏言耳。决意空汉南,心疑丞相坠北伐之师,故一旦破法而戮屈氂。世宗决意弃河套,心疑开衅挠玄修之事,故一旦破法而诛夏言。 谷应泰:①桂洲胎祸于香冠,分宜追思乎召鹤。②独惜世宗自负非常,而明杀辅臣,始于夏言;明杀谏官,始于继盛。 张廷玉:言所奏定典礼,亦多可采。而志骄气溢,卒为嵩所挤。究观诸人立身本末与所言是非,固两不相掩云。 :言初以才器受知世宗,而柄用之后,志骄气溢,傲愎自专,卒以致败,其事业殊无可称。特学问淹博,於故事夙所留意。又值世宗锐意改制之时,故於一朝典礼,多所酌定。如南北郊分祀、更定文庙祀典及大禘礼仪、立先蚕坛之类,悉言所赞成。迨帝擢掌礼部,益力举其职。前后奏牍,亦多有可采。 夏燮:言强直自遂,初与嵩共事,辄遇事裁抑之,世多称言。及大用后,颇修恩怨,物议遂不悉协。及嵩挤言至死,专权黩贿,祸及天下,久乃多惜言者。 蔡东藩:①世宗与夏言,皆以好刚失之,世宗惟好刚故,几罹弑逆之变,夏言惟好刚故,屡遭构陷之冤,独严嵩阴柔险诈,象恭滔天,世宗不能烛其恶,夏言反欲凌以威,此皆为柔术所牢笼,堕其术中而不之悟,无惑乎为所播弄也。 ②复套之议,曾铣创之于先,夏言赞之于后,固筹边之胜算也...世宗初从铣议,后入嵩言,杀道济而,死得臣而遂亡晋毒,一误再误,何其昏愦若此? 《明朝那些事》:夏言起自微寒,豪迈而有俊才,纵横驳辩,人莫能屈,虽身处宦海,仍心系天下,胸怀万民,然终为严嵩所害。 轶事典故 夏言开始没儿子,他的妾怀孕,夏言妻子出于嫉妒把她嫁给别人去了,生了一个男孩。夏言死后,他的妻子把男孩迎接回家,相貌很像夏言。到马上就能当官的时候却忽然病死了,夏言终于还是没有后代。 艺术成就 文学 夏言有《桂洲集》十八卷及《南宫奏稿》传世。他的部分创作能揭露社会矛盾,一些写景抒情之作技巧也比较纯熟。《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中写道:“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青裙束腰白裹首,手掷新秧如掷梭;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普力。自古男耕和女织,怜尔一身勤两役。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皇明经世文编》编有《夏文愍公文集》。 书法 夏言以才俊为首辅,天下都看重其书法。他的书法贞珉法锦,视若拱璧。正、行二书也很遒美,但肥过而滞,老过而稚。他的榜署书尤为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崇祯皇帝帝害死的六位贤臣,最后导致明朝灭亡

明天七年(1627年)八月,年仅16岁的信王即位,成为大明第十六位。年轻的皇帝勤于政事,以身作则,希望能够重振大明江山,但事与愿违,朝政腐败已非一日,外有袭扰,内有起义军流窜,大最终走向灭亡。作为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明朝的覆灭与本人也有一定关系,崇祯不会用人,加上性格多疑,致使许多贤臣名将惨死,最终自己也只能绝望的在景山自缢。【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就为盘点下那些崇祯年检惨死的贤臣名将! 其一,蓟辽督师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亲率十几万大军越过长城,攻入关内,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勤王,在北京城下与清军展开激战,将其击退。但不久后却将袁崇焕逮捕治罪,并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将其凌迟处死。这位曾挫败,击退皇太极的,最终没能,但却惨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其二,登莱巡抚孙元化 孙元化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弟子,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西洋火炮专家,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就得益于孙元化布置在城头11门大炮。之后孙元化在的大力推荐下,担任登莱巡抚。 后辽东将领发动吴桥兵变,孙元化力主招抚,但巡按王道纯藏匿诏书,使得叛军长期得不到招抚,再次发生叛乱。朝廷将孙元化逮捕,政敌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趁机陷害,最终孙元化于崇祯五年(1632年)七月被斩首示众。孙元化死后,他的儿子拒绝朝廷委任的官职,明朝廷里懂得西洋火炮的专家也寥寥无几。 其三,蓟辽督师孙承宗 明人计六奇曾评价道:“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后世将三人称为“辽东三杰”。孙承宗在朝臣普遍提议放弃辽东的情况下,毅然请求担任蓟辽督师,并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极大的加强了东北的边防,同时大力支持袁崇焕等人的主张。 袁崇焕被捕后,崇祯帝启用孙承宗,他调兵遣将,成功收复遵化、永平、迁安等关内城池。但后来因为的投敌,孙承宗遭到朝内大臣的弹劾,崇祯也认为他老迈无用,于是将其免官,此后数年间人们多次请求重新启用孙承宗,但崇祯帝不予理睬。崇祯十一年,清军攻打高阳,76岁的孙承宗率领家人守城,全家老小数十人战死,城池陷落后,孙自缢身亡。 其四,宣大总督 1638年清军入关,卢象升率师勤王,名义上是“督天下兵”,但因为杨嗣昌等人的嫉恨,实际上只有不到两万人马。卢象升率军在蒿水桥遭遇清军,双方展开激战,“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但终因寡不敌众,“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卢象升战死后,崇祯帝依然不予抚恤,直到杨嗣昌死后,才得以追赠。 【影视剧中孙传庭的形象】 其五,陕西总督郑崇俭 1640年,郑崇俭率贺人龙、等将领,在玛瑙山大败。但事后张献忠在四川重新恢复声势,崇祯帝以撤兵太早为罪,将郑崇俭削籍候代。之后张献忠攻破襄阳,崇祯帝宠臣杨嗣昌自杀,崇祯帝心怀怨恨,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为由,将郑崇俭处死。直到南明时,有人上书:“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臣甚痛之。”郑崇俭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其六,陕西总督孙传庭 1643年,孙传庭率领十余万大军在郏县境内与展开决战,结果明军失利,之后李自成,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史书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的败亡与崇祯帝的错误指挥不无关系,孙传庭在陕西整顿军马,但崇祯帝一再催促他出关决战,明军一来缺乏粮草,二来训练未成,因此才有了郏县的惨败。 治国之本在于用人得当,崇祯帝性格偏激,生性多疑,此乃用人之大忌。崇祯帝手下不乏贤臣名将,有些是被他杀的,有些是因他使用不当而死的。崇祯也有信任的人,诸如温体仁、周延儒、杨嗣昌等,但他们都是利用皇帝信任,的党争高手。用人是门学问,但崇祯帝却不会,不作不死,明朝灭亡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 随机文章俄罗斯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唯一美国无法拦截的导弹墨西哥最毒的山王蛇,一口毒液令人类30分钟死亡(长相美丽异常歹毒)揭秘生物界中奇特的眼睛之谜,复眼捕捉高速猎物/猫眼夜晚像白天本初子午线是什么的分界线,并不是东西半球分界线/80%的人有误解揭秘飞机降落为什么三转弯,有序排队和把飞机的降落姿态调到最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