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斯捷潘·拉辛:俄国农民起义领袖

时间:2025-02-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大约在1630年生于济莫韦伊斯卡亚镇富裕的哥萨克家庭,曾经担任过哥萨克军队的首领,1658年随哥萨克使团赴莫斯科执行外交使命。

1661年参加了同卡尔梅克人的谈判,商谈缔结和约联合对克里木鞑靼人和诺盖人作战问题。

1662—1663年率顿河哥萨克部队对克里木鞑靼人和土耳其人进行了成功远征,同扎波罗热哥萨克和卡尔梅克人一起在彼列科普和莫洛什内耶水域击败优势敌军。

他见多识广,性格刚毅。

常年的戎马生涯使拉辛有机会广泛地了解俄国的社会现实,亲眼看到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一世颁布了《法典》,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地主贵族对农奴的永久占有权,从而使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起来。

酷爱自由的哥萨克人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保持顿河哥萨克人的优惠权,遂发动起义。

1667年春组织哥萨克远征伏尔加河下游和里海地区。

1670年春又组织了一次远征。

在阿斯特拉罕起义之后,率起义队伍溯河北上,挺进莫斯科,所到之处人民群起响应,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农民起义队伍。

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

起义军兵分几路在广大地区作战。

一切重大问题由军事会议决定。

他和封建时代所有农民运动领袖一样,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抱着农民对沙皇制度的幻想——相信“仁慈的沙皇”。

1670年10月4日,起义军主力在辛比尔斯克失败,他带伤退至顿河,在卡加利尼克镇构筑工事,集聚力量准备再战。

1671年4月初,几支“善于持家”(富裕)的哥萨克队伍开进卡加利尼克,烧毁了木质工事,闯入镇内将其俘虏。

他被押解至切尔卡斯克。

1671年6月在莫斯科红场被凌迟处死。

早期生活 关于拉辛的记载最早见于1661年他作为顿河哥萨克(Don Cossacks)驻卡尔梅克(Kalmyks)的外交代表。

同年,为了追求心灵的满足,他前往位于白海的索洛维茨基修道院(Solovetsky Monastry)朝圣。

此后六年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

此后,他以一支强盗团伙的首领身份出现,他们活动于提奚那河(Tishina)和伊诺夫利亚河(Ilovlya)之间的沼泽地带,向在伏尔加河上航行的船只收取保护费。

沙皇俄国在1654-1667年对波兰的战争和1656-1658年对瑞典的战争,连年增长的赋税和征兵使得俄国民众。

许多民众不堪重负,逃到南方加入了拉辛的匪盗队伍中。

此外一些对沙俄政府感到不满的人也加入到拉辛手下,其中包括社会底层民众和非俄罗斯民族,比如卡尔梅克人。

拉辛第一次大规模的行动是他打劫了由财政部的船只和莫斯科一些元老、富商的船组成的一支船队。

随后拉辛带领一支由35艘船组成的船队沿伏尔加河顺流而下,攻占了沿途的一些城市,给沙皇俄国带来了重大损失。

1668年初,雅科夫·贝佐布拉佐夫(Yakov Bezobrazov)总督被从阿斯特拉罕(Astrakhan)派去消灭拉辛的队伍,但他被拉辛击败。

到了春天,拉辛带领他的部队进入达吉斯坦和波斯地区劫掠,并在那里度过了接下来的18个月。

离开顿河 1667年,拉辛带领一小伙哥萨克人离开顿河流域,前往里海发展。

他想在雅斯科(Yaitsk,今乌拉尔)建立据点,劫掠周边的城镇。

但是莫斯科方面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并试图阻止他。

当拉辛沿伏尔加河往察里津(Tsaritsyn)方向前进时,阿斯特拉罕总督将这一消息通知了察里津总督安德烈·昂科夫斯基(Andrei Unkovsky),并让他阻止拉辛继续前行。

昂科夫斯基希望用协商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但是拉辛用威胁代替了回复:如果昂科夫斯基敢插手,他就要攻击察里津。

拉辛在路上遇到了一队被押解的政治犯,拉辛对他们说:“我不强求你们加入我的队伍,但是任何愿意追随我的人都将成为一个自由的哥萨克。

我只想打倒那些波耶贵族和地主老爷,至于那些贫苦的人们,我都视他们如兄弟。

”当拉辛经过察里津时,昂科夫斯基果然没有采取行动,也许是因为他对拉辛的威胁有所忌惮,也可能是城镇守卫对这群哥萨克怀有同情。

此事为拉辛赢得了“上天赐予神力的无敌战士”的美誉。

途中又击败了一些零散的射击军部队(Streltsy)之后,拉辛的部队抵达里海。

1667年7月,拉辛攻占乌拉尔:他和几个战友化装成朝圣者,一俟进入城内,他们就打开大门放外面的人进入,随即攻占了城市。

那些被派去消灭拉辛的军队都不愿意执行任务,因为他们对这群出身底层的哥萨克表示同情。

1668年春,拉辛率领大部分人沿乌拉尔河而下,留下少部分人防守雅斯科。

但是政府军很快打败了雅斯科的守军,拉辛失去了自己的基地。

远行波斯 雅斯科失守后,拉辛带领部队沿里海沿岸南下继续劫掠。

他们轻松攻占了巴库(Baku),但是在拉什特(Rasht)被波斯军队袭击,损失了大约400名哥萨克。

拉辛亲自前往伊斯法罕面见波斯国王,希望国王给他一些土地,作为交换,他愿意向波斯效忠。

但是在他们达成协约之前,拉辛又劫掠了里海附近的一些地区。

他去了法拉哈巴德(Farahabad),伪装成商人在城里呆了几天后,带领手下用两天时间洗劫了这座城市。

随后,拉辛和哥萨克们度过了一个忍饥挨饿、贫病交加的冬天。

1669年春天,拉辛在里海东部建立据点,开始抢劫土耳其人的城镇。

同年7月,拉辛打败了一支来追捕他的波斯船队。

此时,拉辛已经不再是一名普通的身份卑微的哥萨克,而是被各地的王孙贵族视为不可冒犯的君主了。

1669年8月,拉辛又一次出现在阿斯特拉罕,接受了时任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Aleksey Mikhailovich)的特赦。

当地民众听说了他的经历后,也对他表示欢迎。

应该说,沙俄政府在阿斯特拉罕统治的不稳定,以及当地民风趋于游牧和掠夺的特点,为后来拉辛公开反叛沙俄政府提供了大环境的支持。

公开反叛 1670年,拉辛表面上称自己在顿河的哥萨克司令部,实际上已经开始公开对抗政府,夺去了切尔卡斯克(Cherkassk)和察里津。

此后拉辛带领约7000人的队伍沿伏尔加河逆流而,朝切尔尼亚(Cherny Yar),一个位于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之间的堡垒。

同年6月,驻守切尔尼亚的射击军暴动,加入了拉辛的队伍,于是该堡垒被起义军攻占。

6月24日,拉辛到达阿斯特拉罕城。

阿斯特拉罕被称为莫斯科的“东方之窗”,占据伏尔加河汇入里海的河嘴的重要战略性位置。

尽管这座城市建立在一个防御坚固的小岛上,有石头城墙环绕,并且在内堡的墙上布置了一圈火炮,但是又是叛变的射击军将拉辛迎入城内,随后洗劫了城市。

拉辛杀掉了阿斯特拉罕城内所有反对他的人,让手下肆意抢劫当地的巴扎(bazaar,指集市),随后将阿斯特拉罕改建为哥萨克共和国(Cossack Republic):当地老百姓按照千人、百人、十人划分为管辖范围,由议会指派官员进行管理。

议会做出的第一项任命就是宣布斯捷潘·齐莫菲耶维奇(Timofeyevich)为哥苏达(gosudar,即国君)。

此后三周,拉辛和部下一方面继续血腥屠杀反对者,一方面纵情于。

之后,他带领两百艘满载士兵的驳船离开阿斯特拉罕,他想要建立一个囊括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在内的国家,作为他对抗莫斯科的第一步。

拉辛攻占了萨拉托夫(Saratov)和萨马拉(Samara),但是在辛比尔斯克(Simbirsk)的惨败让他前功尽弃:10月1日和4日拉辛和尤里·巴雅廷斯基(Yuri Baryatinsky)在斯维亚加河畔(Sviyage River)两场展开激战,结果拉辛的军队溃败,他本人沿伏尔加河逃得一条生路,但是他的手下却被政府军剿灭殆尽。

但是起义并未彻底丧失希望:拉辛派出密使,前往各地散布煽动性的文件,在下诺夫哥罗德(Nizhny Novgorod)、坦波夫(Tambov)和奔萨(Penza)等地掀起民众的暴乱,他的活动甚至深入到了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地区。

拉辛宣称他将把人们从农奴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使得饱受压迫的人民群众愿意参加起义。

拉辛声称他的目的是赶走波耶贵族和所有官员,对所有群体一视同仁,最终在俄罗斯大地上建立一个绝对平等的哥萨克国。

到了1671年初的时候,还很难说。

但是又经过八次大战以后,拉辛的起义部队势渐趋微。

最终在辛比尔斯克拉辛一败涂地。

即使是由他自己的人控制的萨拉托夫和萨马拉也拒绝拉辛入城。

顿河哥萨克听说沙皇下令追捕拉辛,也宣布反对拉辛的起义。

沙皇随后派兵镇压叛乱,他们把抓到的起义者残忍杀害,并展示给公众,以警告那些潜在的反对者。

保罗·阿夫里奇认为“统治阶级血腥镇压的残忍远胜过起义军烧杀抢掠的暴行。

” 1671年,拉辛和他的兄弟弗罗尔·拉辛(Frol Lazin)在他们最后的据点卡干里克(Kaganlyk)被生擒,被押解至莫斯科。

经过一番酷刑折磨后,拉辛在博洛特纳亚广场(Bolotnaya Square)被肢解而死。

但是起义并未随着拉辛的死而终结,阿斯特拉罕地区的叛乱一直持续到1671年11月26日才被伊凡·米罗斯拉夫斯基(Ivan Miloslavsky)控制住。

随机文章谁都可能成为罪犯!欧洲反酷刑、反废死的那段历史,人民到底在争什么?隆美尔怎么死的?一句话让希特勒判其死刑请问宋朝之后有多少位「传奇人物」最喜欢骑『白马』为什么宋朝这么弱却有320年的历史?如果有一天火星撞地球,两者都将毁灭(可能性为0)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潘凤为什么在千年之后节节攀升成了“网红”?潘凤是个如何样的人?

潘凤为何在千年之后节节攀升成了“网红”?潘凤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如果在两年前有人问你:”潘凤是谁?“,估计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但是如果现在问,那就不一样了,大家很有可能都知道”无双上将潘凤了“。那么,这两年在网络上蹿红的”无双上将“潘凤到底是何许人物?为什么在几千年后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网红? 潘凤游戏形象 潘凤在正史其实中并无此人,只不过是罗贯中老先生为了突出华雄勇猛,进而凸显的勇猛而虚构的小人物。潘凤在《演义》中只出场一次,而且刚一出场就挂了,可以说完全是《三国演义》这幕大戏中的死跑龙套的,一出场就死的龙套角色。和潘凤一样的龙套角色其实还有好几个,分别是在汜水关前同样被华雄斩杀的骁将俞涉,虎牢关前被斩杀的方悦(河内太守手下)、穆顺(上党太守张杨手下)等等,这些人物的出现何和潘凤一样都是为了突出华雄、吕布的勇猛。 袁绍剧照 但是都是死跑龙套的,为什么只有潘凤突然蹿红了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潘凤的形象和当前的网络亚文化相融合的结果。现代网友都喜欢一种黑色幽默,而潘凤的形象则很好地迎合了大家的心理。话说,关东十八路联军讨伐时,在汜水关,董卓派出猛将华雄与联军交战,手下骁将俞涉自报奋勇前去应战,不料,没到三个回合就让华雄给秒杀了。消息传来,关东诸侯大惊失色,这时冀州太守韩馥大吼一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于是,潘凤上场,结果,华雄一合将其斩于马下。 华雄剧照 在原文中,潘凤其实连台词都没有,不过在后来的影视剧中,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开始给潘凤加台词,在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潘凤的台词是:“末将遵命!取兵器来!”;在2010年版的《三国》电视剧中上将潘凤的台词变为了:“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对比两次台词的变化可知,潘凤的口气是越来越嚣张,不过结果都是一样,被华雄一招秒杀。 袁绍剧照 从韩馥的台词到潘凤的台词,都和后面的结果形成了一种强烈反差,给人一种很搞笑的感觉,用现代人的话说那就是“吹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狠”,简直是被啪啪打脸。潘凤这样黑色幽默的人物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也因此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群嘲,无意间得到了互联网亚文化圈的青睐。”无双上将“潘凤成为天选之子后,广大网友开始塑造、丰富潘凤的”上将“形象。 关羽漫画形象 首先就是给潘凤确定了武器,而且是180斤的开山斧,说实话,刚看到这个介绍的时候,小编只能感叹大家的想象力了,要知道关羽的青龙郾月刀才80斤,不过仔细一想才发现其中大有深意。广大网友给潘凤找了一个180斤的开山斧做武器,既可以突出其”上将“的称谓(因为武器重量居然是关二爷的两倍还多)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潘凤会被华雄斩杀?因为潘凤属于力量型选手,武器太重,属于慢热型,而华雄是速度型,正好被克制,所以不是潘凤不厉害而是赶巧了,刚好遇见了克星。 广大网友除了给潘凤找了称手的兵器外,还给潘凤编了很多英勇的故事情节,比如说,潘凤为了保护韩馥在袁绍的上离开,居然可以左挡、右挡,英勇无比,袁绍很是忌惮,而在华雄出战时,之所以被秒杀则是因为喝了袁绍的毒酒,所以后来关羽出战时就不喝酒了等等,甚至还有一种更离谱的说法,说其实虽然潘凤被杀但是也凭借自己的神力将华雄都震伤了,后来的关羽是捡了个大便宜。 潘凤漫画形象 从以上描述中,大家可以看出所谓“无双上将潘凤”其实只不过是广大网友一开始为了群嘲,找乐子,而后来有人开始编造各种合理情节,自娱自乐,从而让一个一千多年前虚构的龙套角色一跃而成为了网红,地位节节攀升,真不知道罗贯中老先生泉下有之会做何感想?估计也只能感慨现代人太会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好期望的潘姓男孩合适名字推荐

美好期望的潘姓男孩合适名字推荐。作为一个中国人,想要了解自己的祖先,就得先了解自己的姓氏,你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几位,所占人口排行第几?就这些百家姓文化,华易网都进行了分析。潘姓男孩名字精选潘秋良(qiū liáng)秋: 康熙字典笔画:9。秋字的本义是一年的第三季,指庄稼成熟收获的时期。用作人名意指成熟稳重、收获、成功之义; 良: 康熙字典笔画:7。一般指良好、杰出、优秀、贤良、善良、温良、和悦等。用作人名意指贤才、温和、优秀之义;潘沐辰(mù chén)沐: 康熙字典笔画:8。洗头发;润泽,或受润泽。用作人名意指爽朗、吉祥如意、神采飞扬之义; 辰: 康熙字典笔画:7。指时日、是日、月、星的总称,也指清早,还有一种意思是地支的第五位,属龙。用作人名意指希望、吉祥、希冀、理想之义;潘骁睿(xiāo ruì)骁: 康熙字典笔画:22。骁勇,勇猛,矫健,如骁勇善战;好马,如骏马奔腾。用作人名意指大智大勇、骁烈、武艺超群之义; 睿: 康熙字典笔画:14。意为明智,深远,通达。可起名如睿远、睿颖、硕睿、超睿。用作人名意指睿智、精明、光明之义潘颢宁(hào níng)颢: 康熙字典笔画:21。白的样子;光明;浩大。用作人名意指前程似锦、光明、公正之义; 宁: 康熙字典笔画:14。宁意为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用作人名意指平安、包容、和谐、平和、幸福美满之义;潘姓男孩名字参考潘沛松(pèi sōng)、潘轩琪(xuān qí)、潘沂宸(yí chén)潘雯萱(wén xuān)、潘近溪(jìn xī)、潘庆凯(qìng kǎi)潘天阳(tiān yáng)、潘浩熤(hào yì)、潘易甜(yì tián)潘卓易(zhuó yì)、潘言朗(yán lǎng)、潘祥楠(xiáng nán)潘辰恩(chén ēn)、潘若可(ruò kě)、潘海雨(hǎi yǔ)潘洛辰(luò chén)、潘璐秋(lù qiū)、潘柏源(bǎi yuán)潘鸿曦(hóng xī)、潘华毅(huá yì)、潘达宏(dá hóng)潘誉煊(yù xuān)、潘士熙(shì xī)、潘泽欣(zé xīn)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