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十九国,为什么没一国效忠于他?

时间:2025-02-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人说,项羽是不做秦皇做霸王。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很简单,公元前206年,以强兵叩开武关,逼得不得不还军灞上的项羽,是天下当之无愧的王者。

钜鹿之战项羽下令楚军,只带三日军粮,以必死的决心赢了,俘虏了秦军主帅。

钜鹿之战,不仅想灭了秦军主力,也打出了项王的军威。

《》云:“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瞧瞧,“膝行而前”不是“跪服”是什么?“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自从项王号令天下,诸侯莫敢不从。

刘邦知道不能以卵击石,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关中,乖乖听项羽安排。

那时候诸侯联军在项羽的带领下,挺进的王都咸阳,秦政权早就被刘邦接受了,也有心思的收起秦国所有的档案文书,刘邦为了长久之计,倒是秦宫里的财帛美人分毫未动。

就是从刘邦的戒持和忍耐,窥见他志在天下的抱负,想设计在上杀了刘邦。

项羽还是心软,因为项伯的说情和刘邦的服软,他放了刘邦一马。

这是纵虎归山了,可当时诸侯联军莫不唯其马首是瞻,鸿门宴后,项羽迎来了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那时候的天下大势,那真是项王想捧谁,谁就青云直上;项王想踩谁,谁就倒了大霉。

分封天下,其实是技术活。

谁是盟友谁是对手,项羽心中有一本账的。

虽然起义之后,六国复国了,在消灭了秦军主力挺进咸阳之后,天下其实是掌握在一群军人手里,而不是复立的六国王室。

因为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不少军阀趁机壮大了势力,项羽作为打天下的人,他的分封其实是倾向于有军功的诸将。

项羽尊为义帝,分天下为十九国,封十。

其实这天下十九王,跟原来的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先来看看秦国,大家可能会疑惑,秦国不是亡了吗?为什么秦国的人能封王呢?秦国人非但能封王,还一封封了三位。

这三位其实是秦国的降将:雍王、塞王、翟王,他们仨降项羽,其实是被逼无奈的。

王离所帅的部队,是帝国的精锐之师,当年领着北却匈奴的三十万部队。

章邯的人马是帝国中部军,本来就不是大秦的主力,是临时组建的部队。

王离军覆灭了,章邯苦守在漳河一代,外无强援内被猜疑。

故意离间,章邯孤军抵御项羽的联军,得不到朝廷的支持。

项羽出奇兵突破漳水一线,内外交困,章邯才投降项羽的。

司马欣是章邯军中的长史,董翳是章邯军中的都尉。

这三人同气连枝,项羽分封他们在故国之地,最大的用意是希望用三王防御刘邦。

按照“楚怀王之约”,先入咸阳者为秦王。

项羽不肯便宜刘邦,找了个借口,说巴蜀也是秦地,让他往巴蜀去了。

替刘邦争取了汉中的地盘,不然刘邦的结局估计就跟一样,北望中原坐困巴蜀。

三个秦降将封王了,作为灭秦头号功臣的,怎么可能没有将领封王呢?算起来,楚将封王最多,一共有五位:项羽、衡山王吴芮、九江布、共敖,汉王刘邦。

没错,刘邦是楚将,在他封为汉王之前。

刘邦在沛县起义之后,自立为沛公,后来投奔了阵营,被楚怀王看中。

虽说楚怀王是项梁、项羽叔侄所立,当时毕竟是君臣有别,楚怀王那个时候不完全是傀儡。

六国灭秦联盟是以楚国为首,楚怀王号令天下,他安排宋义帅联军北上救赵,又相中有长者之风的刘邦,派他先入咸阳。

楚怀王本意是不想重用项羽的,项羽在诸侯联军的权势,是靠自己抢的。

他先杀宋义夺了联军的指挥权,又在钜鹿打了漂亮的胜仗,有军功压阵,项羽的威望大涨,楚怀王也奈何不了他。

除了楚将之外,项羽还分封了赵将为常山王,赵将司马卬为赵王,齐将田都为齐王、齐将田安为济北王、燕将臧涂为燕王、赵将申阳为河南王。

这六王中,常山王张耳、赵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曾为赵将,田都、田安曾为齐将,臧涂为燕将。

加上前面四位楚将,很明显天下十九王一共有十位是将领。

从将为王,不仅政治待遇提高了,他们的地盘还是天下最好的。

无他,因为主持灭秦后分封秩序的是项王,他的意图《史记》上写得:“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辛辛苦苦打仗,难道不就是为了裂土分疆吗?项羽不愿意再对楚怀王俯首称臣,他要称王必须拉拢一样打天下的将领。

项羽是个敞亮人,有话直说:“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然身披坚执锐,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六国被秦灭后,国君早就不是当年一呼百应了。

只不过六国复立,掌握军队的六国将军,都要立六国宗室血脉为王,增加号召力罢了。

有些复立的国君比较有实力,也有些是傀儡,其实挺好摆布的。

项羽以军功为由,取得了身披坚执锐的同袍的支持,将土地作为有功劳的诸将的犒赏。

相对而言,对六国国君的分封,就不那么走心了。

被挤兑最厉害的是楚怀王,被项羽封了个中看不中用的“义帝”,还被强迫迁徙到最南边的郴县,半路被暗杀了。

前齐王田市也被挤兑了,项羽故意封了两个齐将田都和田安,田安封了济北王,田都封为齐王,原齐王改封胶东王。

韩王韩成虽然保住了面子,依旧是韩王,但是他没有军功,项羽连封国都没让他去,就把他先废为侯,在杀掉。

原燕王,被封为辽东王,挤兑他的是前燕将、现燕王臧涂。

臧涂也是个不奉君王的霸王,他想把前主君韩广赶到辽东,韩广不乐意,就被他在无终城杀掉了。

赵王歇本来是代赵王,反而被封赵王。

项羽看重的是军功,没有军功的前国君,都是被挤兑的。

可是,没实力的六国旧主甘心被摆布,有实力的呢,其实不一定服项羽这一套的。

以西楚霸王之身主持天下分封秩序,项羽估计是看齐周武王了,他不愿意做,也是像周一样做天下诸侯国的盟主。

不过,他分封的诸侯王,不是人人都买账。

一心相当老大的刘邦,没过一年就从汉中反攻三秦,关中三王只有章邯苦苦抵抗刘邦,其他二王都被拿下。

在刘邦反攻之前,宗师田荣自立为齐王,首先破坏项羽定下的规矩。

项羽向来是谁不服就带兵削谁的,他忙着讨伐田荣,就给了刘邦。

刘邦围攻章邯,常山王张耳又投奔刘邦,河南王申阳被刘、张夹攻投降·····项羽所建立的秩序,没多久就被破坏殆尽。

后来九江王被策反,西楚的盟国越来越少,项羽也逐渐走向垓下兵败自刎的结局。

为何他亲封的王,对他的一个也没有?他怠慢的起兵造反,他厚遇的三心两意,怎么说呢,恩威并施有时候也是种艺术,项王玩不转怀柔手腕,就玩不转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封杀死自己叔父的秦国名将章邯为雍王?

在彻底击败秦军主力,秦将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楚军。要说这章邯,绝对是项羽的老熟人,因为就在不久前,章邯率领秦军击败魏齐楚赵四国联军,杀死了项羽的叔父。项羽对其叔父项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在史书中,我们没有见到项羽父亲的身影,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死在了抗秦的战争中。项梁一直担当者项羽父亲的角色将他抚养长大,可以说项梁在项羽心中的形象就是父亲。网络配图 对于那二十万投降的秦军,项羽丝毫没有心软,全部活埋了。而章邯却得到了项羽的优待,项羽封他为雍王,拥有有关中三分之一的领地。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项羽是不是昏头了,把二十万普通士卒活埋了,却留下仇人。网络配图 巨鹿之战时,项羽击败了秦将的军队但他并没有完全击溃秦军,因为章邯带着所部二十余万大军跑了,躲到营寨中固守。这时章邯写信给项羽请求议和,项羽直接拒绝,率军进攻章邯,章邯迎战后大败,又跑回去固守了。这时项羽的处境其实非常危险,因为章邯虽然打不过他,但如果固守的话,项羽一时还真奈何不了他。而此时已经率军向西进攻咸阳了,秦军主力都在这里和自己硬抗,刘邦肯定不费便能拿下咸阳。当初军队出发时楚王就已经明确表示了,先入咸阳者为王。如果刘邦当了汉中王,招募军队再来收拾两败俱伤的自己和章邯,那他项羽就没戏了。网络配图 正在这时,章邯居然再次向项羽求和,不,这次不是和谈了,直接投降。这件事对项羽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因为他不但免于被即将做大的刘邦吃掉的危险,还可以直接西进咸阳,夺取汉中王之位了。所以此时的章邯对于项羽来说,即是杀死叔父的仇人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章邯杀死自己的叔父是在战场上,两军交战,各为其主,项羽自然是懂这个道理的,所以此时项羽对章邯是感谢大于仇恨的。 当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并将其赶到蜀中后,派谁来管理秦国故地就成了大问题,这时他想到了章邯等三名降将。因为章邯是秦人,用秦人来管理秦人,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那二十万秦军没被坑杀的话。曾说过,章邯等三人当年带领部下投降楚军,结果二十万人被坑杀,他们三个却安然无恙,秦父兄对此三人恨之入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尽开国功臣?听完他跟儿子的对话,就全清楚了。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