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代贤相,后世评价很高。
当时的赵匡义自认,就气量而言,不如。

所以,同为北宋的后来评价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也赞扬他是“质厚宽简”,逐字解释的就是质朴、敦厚、宽容、不苛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宽厚,就是待人宽容厚道,这就是一个人雅量的体现,用在一个高官身上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是有许多事实依据的。
有次,宋太宗问吕蒙正哪个官员适合出使辽国。
吕蒙正推荐了一个人,皇帝不同意。
第二天皇帝再问,吕蒙正还是推荐这个人,皇帝就再次否决。
没想到第三次问起,吕蒙正还是在呈上来的文书上写着这个人的名字,太宗就气得把文书扔在地上。
皇帝说吕蒙正太固执,而他回答说是皇帝不能体察谅解,还说他推荐的那个官员是可以用的,别的人都不如这个人,他不想阿谀献媚来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那样会耽误国事。
这句话指责皇帝的意味是很重的,所以当时朝廷的官员都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后来事实证明,吕蒙正推荐的人的确非常正确,所以太宗就感叹:“蒙正气量,我不如。

” 1994年有部电视剧名叫《东方小故事》,每集一个故事,讲的都是我国历史代或者近代的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名人。
其中有一集名叫《蒙正气度》,由此可见,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是一件历史公认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国的《演义》中,写到了杀死大将吕蒙的整个过程:吕蒙在江陵大破,原本准备杀了关羽父子,但是孙权因为害怕杀了关羽之后孙刘之间的联盟会瓦解而给吕蒙下了不要杀关羽的命令。
但是吕蒙可没有想那么多,他想到威震天下的现在就在自己的手里,哪能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于是不顾孙权的命令杀死了关羽。
孙权听到之后大怒,于是便痛下杀手杀死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吕蒙。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上的吕蒙是病死的,而不是被孙权杀死的。
说起这个事情还要从吕蒙白衣渡江开始。
当时的关于水淹七君,俘虏了曹魏大将,斩杀,一时之间威名远扬。
吕蒙在这个时候向孙权上书道:关羽在攻打樊城时留下了很多的守兵,一定是怕我们偷袭他的后方。
我可以假装生病,然后分一部分士兵和我一起回都城建业。
关羽知道后一定会把全部兵力集中来攻打襄阳。
那时候,我们就可以从水路进军,偷袭他的空虚所在,同时也可以夺得南郡,擒获关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孙权便依照吕蒙所说的行动,关羽果然中计,将所有兵力逐渐调往樊城。
此时的关羽因为缺少兵粮,竟然强占了东吴在湘关的粮食。
孙权于是便派兵偷袭关羽,他任命吕蒙为大都督,把精锐埋伏在商船中,让属下都身穿白衣伪装成商人向江陵进军。
在江防的蜀君中计,被全部俘虏。
就这样吕蒙率军取得了长期被蜀君占领的荆州。
而关羽则因为前后退路都被切断而走投无路,最终被部下的司马马忠擒获,和他的儿子一起被斩首。
取得大胜的吕蒙被孙权封为南郡太守,还赏赐了他非常多的黄金和玉器。
吕蒙却坚称不受。
没想到在中国时候,吕蒙的旧疾突然复发,虽然孙权尽心找来大夫替他诊治但是胜吕蒙最终还是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所以说,孙权根本就不可能杀吕蒙,这只是《》的作者的对历史的曲解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迁都北京后,原本的都城南京地位如何样
276年间,南京的地位非常特殊。说特殊,因为南京是明朝的定鼎之地,坐镇南京四十年(含称帝前),统一天下。但因为北元威胁太大,把国都迁到北京。 朱棣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么得人心。所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下诏升北平为北京,为迁都做准备。此时的北京还不是正式国都,只称“行在”,毕竟北京还要大规模修建皇宫。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初,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棣这才正式定北京为国都(京师),原国都南京降为留都。留都的级别要比陪都高,打个不那么形象的比喻,陪都是妾,留都是前妻。朱棣不喜欢住南京,但南京是他父亲朱元璋打天下的地方,孝陵还在。这一点,决定了南京不再是国都,政治地位也不会低。原国都南京的所有政治机构,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比如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尚书、侍郎一个不少。当然,南京六部尚书是没什么权力的,要么是从北京六部退下来养老的,要么是权斗失败下放的。当时有个说法,说南京六部衙门,户部收不到钱,兵部调不动兵,礼部管不了考生。很多官员上班,不是,就是泡茶吹牛,无所事事。不过在政治上,南京应天府的地位和北京顺天府是平级的,合称为二京府。 朱棣死后,不太喜欢北京,而且从南京到北京的粮食供应成本太高。朱高炽决定把国都迁回南京,下诏北京各衙门全部复称行在,南京再次成为国都。朱高炽在位10个月就稀里糊涂驾崩了,英武的朱瞻即位后,因要对付北元,所以留在北京。只是在名义上,宣宗时的北京其实只是行在,正式国都还在南京。 直到明英宗正德六年(公元1441年)十一月,朝廷才正式废除南京有名无实的国都地位,复升北京为京师。此后,南京的留都再没变过。 南京的政治地位是降低了,但要说经济地位,南京要高过北京。首先,北京处在“苦寒之地”,粮食供应要通过南直隶运粮北上。江南是明朝的钱袋子、米袋子,没有江南钱粮,京师就要断炊。南京作为留都以及祖宗灵寝所在,是江南的中心。明朝通过在南京的政治、军事存在,控制着江南钱粮。明朝迁都后,还在南京留下十万兵马。只是到了年间,由于各种原因,南京的兵力只剩下4万了。 士兵少了,但百姓多了。万历末年的南京人口,已突破百万,号称神宗万历年间,天下大治,留都城内户口百万家。武宗正德时,有官员评价南京的地位,说太宗(朱棣之前的庙号)迁都北京,但北京所倚仗的钱粮器物,无不取自于南京(为中心的江南)。 南京,可以说是西部、南部物资进入北京的中转站。南京占长江地利,比如四川、湖广、江西的物资会先顺江东下到南京,然后再走运河进北京。 南京在经济上也有一段失落时期,就是朱棣初迁北京时,带走了南京城大量民户工匠。但南京特殊的政治、历史和地缘,决定了南京很快就能恢复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朱棣带走的是官方手工业者,而民间手工业者则填补了官方手工业者离开后留下的空白。包括纺织业、印刷业、铜铁木器,瓦肆勾栏等场所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在嘉靖、万历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飞跃式的发展,南京成了全国重要的娱乐中心。 别的不说,,你再熟悉不过了。 万历四十一年,有个叫奥伐罗-塞默多的葡萄牙传教士,到南京进行传教活动,起汉名为曾德昭。曾德昭在明朝呆了23年,1636年回到葡萄牙。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大中国志》,详细介绍了明朝,尤其是南京的经济发展状况,史料价值非常高。 对南京的评价,曾德昭说南京是明朝最大、最好的城市,街道非常宽阔、干净,老百姓彬彬有礼。最让人吃惊的是,南京有大量的娱乐场所,每天,多到数不过来。有人问曾德昭,北京不是明朝的国都吗?难道没有南京大吗?曾德昭摇头说:没有,北京只是政治上的首都,经济上的首都,还是在南京。 或者换个角度讲,北京是国都,南京是留都,也是备用国都。一旦北京有什么事情,国都随时可以迁回南京。时,明英宗被俘,就有官员主张迁都南京,幸好被制止。当都肯定不行,但明末大乱,再加上后金威胁,迁都南京成了必然选择。只不过福王等人昏庸无道,白白浪费了南京大好资源。统一后,南京的留都地位肯定保不住了,降为江宁府,但依然是江南大城之一。 随机文章陷害杨家将的千古奸臣潘仁美,真实却是大宋第一良将!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双头龟是怎么形成的,自然界基因突变成畸形/环境污染导致畸形增多中国火龙有毒吗,1毫克毒蛇秒杀一个成年人/野外稀少成保护动物为什么来了美国就发胖,为什么在美国喝水都胖/你是不是有胖人基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的苏联,为什么能快速成为超级大国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将坦克开进了德国柏林城,“一统世界”的纳粹帝国梦彻底破碎,自负的他不愿意直面失败,以及忍受战后被人审判的屈辱,在4月30日选择了自杀。 至此苏联人彻底赢得了卫国战争,他们不但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还将侵略者的本土拿下了,翻遍全球数千年的人类战争历史,苏联的这次“反杀”可谓罕见的“奇迹”。 然而这个“奇迹”为苏联人带来被全球人崇拜的荣誉同时,苏联人也为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苏联牺牲掉了战前人口的14%,即约2700多万人,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同时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 但是让许多中国历史爱好者疑惑的是,苏联人在二战中损失如此惨重,却为何能够在战争结束仅2年不到的1947年,就跟几乎本土没有受到伤害的美国打响“冷战”,争夺世界霸权,还被历史书记载为“超级大国”。 其中缘由总结起来小袁认为有2个主因,首先第一个是战争并未伤及苏联的工业核心,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快速赶超英美为核心的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人 根据“五年计划”的要求,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修建大型重工业工厂,当计划结束之时,苏联境内已经拔地而生约9000个大型工业工厂。 且为了能够将自身广袤国土的优势发挥到极点,苏联在修建工厂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为主。 而是借助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矿产资源丰富,但气候艰苦的东部疆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50%的重工业投资,都用于了西伯利亚为代表的东部疆域工业建设。 也正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投资,苏联被后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业中心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1928到1937年间就足足增加了8倍, 1941年德国快速突击莫斯科,斯大林果断开始了东迁重工业计划,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员会,并自6月29日开始将西部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 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在完全沦陷前,基本都已迁入了东部疆域,不完全统计苏联的这次东迁行为,一共迁移了150万个车皮的物资和1000多万人的苏联工人。 简而言之德国的进攻虽然摧毁工厂,但绝大多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已迁移,对于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过大的实质性伤害,反而由于工厂离原料产地近了,没有了运输时间的耽搁,苏联工业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 在欧洲版图几乎完全沦陷的1942年,强大的东部工业依旧让苏联飞机产量,维持在两万架以上。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战争期间快速开发了西伯利亚的资源。 当欧洲的工业因为战争而凋零之时,它做到了和本土没有战争的美国一样,工业生产水平急速上升。因而战争结束之时,面对工业设施一片狼藉的欧洲,苏联可以自豪的说出“美国之后,苏联第一”。 再而第二个原因是苏联有了原子弹,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可以让地球灰飞烟灭的国家。苏联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领导的苏联“原子弹小组”,在1949年8月成功进行核试验,宣布苏联是唯一一个不畏惧美国“核威胁”的国家。 随机文章辛亥革命后为何以民国作为国号?晋朝的经济状况怎么样?霍金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看不起搞理论研究的揭秘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就连霍金都不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揭秘外星人是否存在,宇宙中外星文明不少/人类目前科技还发现不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