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嘉庆逝世没有传位诏书,皇后为什么不扶自己儿子上位?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逝世没有传位诏书,皇后为什么不扶自己儿子上位?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皇,是为母亲上的尊号,太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时期。

“皇太后”,或称“太后”,一般是指皇帝的母亲,但不一定是生母。

历朝历代的太后,大多都是一个狠角色,从时期的控制自己的儿子起,到对儿子的打压,更有甚着到了,太后对亲妹妹儿子的软禁,无疑让世人对“太后”这个角色产生了厌恶,也为皇帝们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痛心。

时间再一次来到清朝,这一次的太后不是慈禧,而是皇帝的母亲——孝和睿皇太后。

可以说,这位皇太后在道光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实,这位孝和睿皇太后与道光,只是宗法等级上的母子关系,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并且,这位太后只比道光大六岁。

在清朝,太后都是寡妇,她们是前一任皇帝的皇后,在前任皇帝去世后,这位皇后就自然升级为太后了。

这期间,不管新皇帝与这位太后有没有血缘上的关系,根据清朝的宗法礼制,新皇帝都要对这位太后毕恭毕敬。

那么,有人就会问,道光皇帝的生母呢? 道光皇帝的生母,就是的皇后,不幸的是,这位皇后福薄命浅,仅仅当了两年的皇后就去世了。

之后,还是贵妃的孝和睿则步步高升,到了嘉庆六年的时候,她就一举成为了皇后,当然,在嘉庆逝世之后,也就荣升为皇太后了。

虽然,她不是道光的母亲,但是,她对道光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因此,道光对这位母亲也是非常的尊敬、孝顺。

1820年,也就是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突然在承德逝世,当时的也在承德。

虽然,旻宁的皇太子身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没有找到嘉庆皇帝立储的密旨,大臣们也不敢擅自推举旻宁为皇帝。

就在大家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从紫禁城传下了懿旨,让旻宁继承皇位。

这道懿旨对于旻宁来说,简直就是,成功地帮助他登上了皇位。

孝和睿皇后能出面主持大局,拥护旻宁继承皇位,不管是对旻宁,还是清朝政权的稳固,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这位皇后当时也有两个已经成年的亲生儿子,分别是嘉庆皇帝的三子和四子,所以,不能说这两个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权力。

但是,孝和睿皇后主持公道,母仪天下,却让不是自己亲生的旻宁继承了皇位,这份胸怀和气度真的是很难得。

道光帝一生谨守规矩,提倡孝道,身体力行,对于孝和睿皇太后的恩情,道光也是谨记在心。

在继承皇位之后,对于这位母亲他也是非常的孝敬,而且,是日复一日的侍奉太后,可以说,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对待。

好在,孝和睿皇太后也是一位安分守己,识大体的女人,她没有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政事,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个太后该做的事。

她不但不干预朝政,其他宫廷之事也从不过问,宫中日常的事务都是由自己的儿媳妇,道光的皇后来主持的。

道光的们也是整天围着这位太后转,斗纸牌、掷骰子,每天都把太后逗得是非常开心。

太后能与后宫妃嫔一起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真是幸福。

即便如此,表面随和的孝和睿皇太后,在宫中还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比如:皇后的册封,嫔妃的晋升,道光皇帝都要请示这位太后。

可见,这位太后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

除此之外,道光皇帝在生活上,也是非常关心孝和睿皇太后,从来都不马虎。

虽然,当时的朝廷并不富裕,连道光和自己的嫔妃们都要紧巴的过日子,但是,道光对这位太后的生活和需求可是尽量满足的。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太后长时间的待在宫里,没有事情做,竟被引诱的染上了鸦片,还上了瘾,最终,导致皇宫之中一片乌烟瘴气,真是让人没有办法。

后来,道光皇帝严禁鸦片,掀起来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对宫中的吸烟者也是严惩不贷,可是,唯独对这位太后吸鸦片之事没有任何的过问。

甚至,道光还,为了防止禁烟胜利后鸦片断绝,他还命令北京的地方官员,为太后准备了一个秘密的鸦片来源,并且,告诉宫中的人,一定要向太后隐瞒外面禁烟的事情,由此可见,道光皇帝对这位太后的确是。

全国的禁烟运动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而身在皇宫之中的太后却在吸食着鸦片,这样的事情令人颇为震惊。

但是,道光也没有办法,出于对孝和睿皇太后的感恩之心,他一直没有进行任何措施。

道光的无作为,也为清朝以后战争的失败,留下了隐患。

道光皇帝的这场禁烟运动之后,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让清朝走向了没落,从此,中国便陷入了屈辱的历史之中。

作为政权的统治者,道光显得有些懦弱,但是,作为一个儿子,他是孝顺的。

不过,不管怎样,不管是谁,只要做错事就需要受到惩戒,更何况,是一朝的太后。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从绮春园回宫的孝和睿皇后身体不适,宣宗闻讯,赶忙前往问安。

初九日、初十日,宣宗也都前往问安。

十一日,孝和睿皇后病情急转直下,宣宗赶忙前往孝和睿皇后身边服侍,申时,孝和睿皇后崩逝,寿年七十四岁。

就在孝和睿皇后逝世后的一个多月,道光皇帝亦在慎德堂丧次崩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封为什么没有出兵去救关羽?真相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与孟达并不是因为嫉妒没有出兵救援,而是因为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安二十四年,于成都自立为汉中王,蜀中人民一片欢呼。同年,关羽率领荆州大军攻打樊城,最初占尽优势,逼得曹魏大将投降,被杀,甚至差一点就让被迫迁了都。只可惜在的据守之下,加上率军牵制,白衣渡江直击关羽后方。在腹背受敌下,关羽接连败退,更在上庸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最终不幸身死。 而当时镇守上庸的两位将领,刘备的义子刘封与将领孟达也因为拒不发兵援助关羽,而被后世。但实际上,孟达与刘封两人当时没有出兵救援关羽,并不是因为与关羽不合,而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允许。那当时的上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当年刘备夺得汉中后,为扩大领地,他命建武将军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但汉中之战的胜势并没有给曹魏内部带来多大的打击,反而激起了房陵郡自下而上的强烈抵抗。只可惜房陵郡守军太少,纵然太守蒯祺率众人死战到底,依旧抵挡不住蜀汉大军,于是房陵郡被破。 房陵被成功拿下后,孟达又继续进攻上庸。由于上庸守军较多,而上庸太守申耽所在的申家乃上庸的大族,申耽为保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受损失,自然率军奋力抵抗,一时间,上庸没能攻下。而此时,刘备已经下令,让刘封从汉中乘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因此刘封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刘封与孟达的军队在上庸城下日夜厮杀,申耽见蜀军势大,无法抵挡,而曹魏的援军迟迟不到,为了保证自己家族产业不被战火荼毒,申耽只能出城投降。 虽说申耽就此投降了蜀汉,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申耽自归顺曹魏以来,曹操对申家颇厚,不仅没有将上庸城刮地三尺,反而给他加官进爵,因此申耽对曹魏阵营还是十分忠心的,更何况此时被迫投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业不容有失。从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上庸归顺蜀汉的第二年时,上庸城内就发生了叛乱,最终导致上庸又到曹魏手中,从这件事也以看出,申耽当时根本没有真心归顺蜀汉。毕竟当时叛乱的首领虽然不是申耽,但却是申耽的弟弟申仪,而名义上归顺了蜀汉的申耽不但不出面制止,反而在申仪叛乱成功后,兄弟两人一同归顺了曹魏。可怜刘封占领上庸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叛军打得仓皇逃窜,最终回到成都。 由此可以看出,关羽在兵败向上庸求救的时候,刘封与孟达不是不愿意出兵援助,而是条件真的不允许。要知道上庸与曹魏的领地相邻,一旦刘封与孟达出兵救援,分兵少了不起作用,分兵多了,则曹魏阵营很有可能直接出兵来攻,刚刚用战士鲜血换来的重镇就此尽归曹魏。而且在接连攻占房陵与上庸后,刘封与孟达手中的士兵数量也急剧减少,此时要做好防守工作已极为不易,怎么还能分兵给关羽呢? 最为重要的是,此时归顺蜀汉的申耽心在曹魏,他与他的手下根本就不会被刘封与孟达所用。正因为此人的存在,刘封与孟达不得不对他加以提防。而如果刘封下狠心将申耽诛杀,那上庸城绝对会引发巨大的兵变,正因如此,刘封与孟达即便知道申耽有异心,一时间也没办法将他杀死,而正是由于这一次的举棋不定,不仅让关羽命丧东吴之手,也给后来的叛乱留下的重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当时关羽兵败被杀,并不能全怪刘封与孟达。而两人当时无法出兵,只能怪申耽反复无常,让刘封与孟达不得不防,最终酿成悲剧。笔者认为,即便当时刘封不顾孟达的阻拦,坚持出兵援助关羽,只怕也无法抵挡关羽兵败的颓势,最终只能牵连刘封也战死沙场。只能说,襄樊一战,关羽在战术上的成功不能掩盖其在战略上的失败,这才最终兵败身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和珅贪污共多少?嘉庆帝王的圣旨里见分晓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 这本书可不可靠?没法定论,不过咱们还是回到原始文件上来吧,《清朝档案史料选编》里有一节名为《查办和珅案》,皇帝和刑部等机构的谕旨奏章都记录在这里头,现摘要翻译,并尽量还原当时处理和珅案件时的细节和进度,与读者分享。 初步清查结果 王爷未必有资格戴的宝石顶 和珅有十多个 翻开清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第一份就是的上谕,时间是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九,即公历2月13日,和珅极其同党福长安被革职拿下,交付刑部。当时在京城的家产已经在查抄过程中。 嘉庆的谕旨特意嘱咐,除了清查京师财产外,还要清查热河寓所,此处可能存贮了和珅的一些重要物件,查抄执行人为热河总管书鲁、姚良。此外,嘉庆还想到了河北蓟州。因为和珅在京城的府邸已经向皇家的标准看齐,生宅如此,阴宅的规格恐怕也会跟上。和珅在蓟州修建的豪华坟墓,也的确是向皇家标准看齐的,当地百姓私下里称他的坟墓为“和陵”,除了皇家,谁敢将自家坟地称为“陵”,这个在古代叫“僭越”。所以,嘉庆在谕旨里称和珅“僭妄逾制”。 嘉庆甚至疑心和珅在墓地隐藏了部分家产和财物,“即在彼藏匿寄顿亦所不免”,并占用了民田,于是他在谕旨里命令将和珅坟墓的图纸交上来,自己亲自审看。具体执行人则为直隶布政使吴熊光。 正月初十,查抄家产有了第一批结果。正月十一,嘉庆宣告了和珅的罪状,其中提到查抄的结果—— 其住所的楠木房屋的多宝阁等式样系模仿寿宁宫的,臣子仿制皇家的宫殿,这是严重的“僭越”。和珅何以能仿制寿宁宫?到五月初五,内务府的折子公布了调查结果,原来系和珅家奴刘全和呼什图擅入寿宁宫取样,制作立体模型,这种模型叫做“烫样”。寿宁宫萧得禄、阎进喜等对和珅家奴“擅行放入”,因此罚钱粮二年。 其次,和珅府邸内的花园建筑样式,居然和皇家园林的蓬岛瑶台,又是“僭越”。 具体财物则有:珍珠手串二百余串,比皇家大内“多数倍”,有宝石顶十余个。才十多个,不算多吧?这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宝石顶,即是宝石做成的顶子,清朝帽子顶上的帽珠。在清朝,一品官用珊瑚顶,宝石顶的级别在珊瑚顶之上,是王爷戴的,但不是所有王爷都有这个规格,只有“入八分”王爷才有资格戴宝石顶,而“入八分”是一种高规格待遇。这么稀奇的玩意,和珅根本没资格配备,“并非伊(他)应戴之物”,但家里居然有十多顶,真是作死的节奏。 另有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而且是大内所没有的。 至于具体金银数目,到正月十一日这天,还没有正式统计,尚未抄查完毕就有几百万两之多了。 具体财产数额 在和珅赐死后第二天才有统计上报 负责清查和珅在京城财产的是永锡等人。正月十三,和珅被赐死,当时有党羽福长安陪杀;正月十五,永锡等汇报第二批查抄结果;正月十六,嘉庆将和珅的罪状具体为二十条,其中涉及到财物的是第十五条到第二十条。除了之前说过的珍珠手串、宝石顶之外,增加的有:家内银两和衣物等价值超一千万两;夹墙内藏有黄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内藏有黄金六千多两;地窖内藏有银子两百多万两;房产商铺方面,京城、通州、蓟州等地有当铺、钱店,资本估计十多万两白银,嘉庆批其“与小民争利”。 查抄还涉及到家奴,其家奴刘全资产也达到二十多万两白银,并有大珍珠手串。 这还只是冰山露出的一角,不够具体详实,清查工作到正月二十二,才开始有清晰的眉目。肃亲王永锡和绵懿、永来等人上奏在京城海甸查抄和珅花园的结果,这就比较吓人了。和珅花园内有房屋1003间,游廊楼亭357间,不过都是合法的——御赐,“系奉旨恩赏”。 至于和珅的儿媳妇那里,就免查了。 清查和珅陵墓的工作也有了眉目,军机处在正月二十六的折子上写明:和珅坟墓图纸上标明,其外围墙长达二百丈,其内围墙长达一百三十丈,而清朝规定,亲王的坟墓围墙长度不得超过一百丈。尤其过分的是,还设有隧道,这可是皇陵的规格。其门称为“宫门”,其房屋又称为“殿”,军机处大臣认为这种僭越举动“实为从来罕见,罪不容诛”。 正月二十九,内务府又汇报新的查抄结果,这一回更具体了:二两平纹银96万两,杂色元宝银68万两,色银1374095两3钱3分,以上统计为银子3014095两3钱3分,概数为三百多万两。 到二月三十,又查出和珅在文安县等地的田庄积存米麦谷豆杂粮11065石,清朝的一石约相当于今天的60公斤,就地散发给当地遭水灾的灾民。 三月二十八,定恭亲王绵恩等人上奏,对和珅家的金银再做了一个确定:二两平金33551两,银3014095两3钱3分,同时确定有当铺12家。 对和珅房产地产的清查是从正月初八开始的,至三月二十八,初步审计结果是:有收租房屋1001间半,收租田产1266顷35亩4分4厘,而一顷相当于如今的一百市亩,合十二万多亩。 而清朝档案中的和珅家产和薛福成《庸庵全集》的记录是有很大出入的,《庸庵全集》记录和珅被查抄的部分家产有: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档案里的房屋数量,将府邸所有与出租房相加,不过2000来间,田地1266顷,黄金三万多两,银子三百多万两,远不如薛福成所记。 至于大金元宝和小银元宝,嘉庆的谕旨和内务府、军机处的文件里没有,《清稗类钞》第三册的《和珅狱事》则有和珅的口供:“至于银子约有数十万,一时记不起数目,实无千两一锭的元宝。” 嘉庆当时的估值到底是多少,不得而知,后人的统计估计也是小说的成分多,史实的成分少。其实,对于和珅家产的估值可能是有很大弹性的。如今的推测无非就是:当时嘉庆的统计数字寿方数字,另有一份清单,既保存在宫廷里,也保存在民间的想象里,渐渐地变成一个神话。 谜团 为何不审查和珅的四个管家 在和珅被赐死三个多月后的四月二十五,嘉庆皇帝又出了一份“上谕”,训斥批评当时的内阁学士兼副都统萨彬图。所为何事呢?原来,大家都觉得公布的和珅的财产太少了,难以服众,萨彬图就屡次上奏,认为“和珅财产甚多,断不止查出之数”,他建议再派大臣严查,因为萨彬图根据,认定和珅家里有四个掌管金银内账的使女,即四个美女管家,应该交付慎刑司审问。 萨彬图的态度让嘉庆很恼火,他说萨彬图此举是“越俎”,“愚昧无知”,你本来不是查抄,干嘛咸吃萝卜淡操心?嘉庆不想让和珅案再蔓延下去,到此为止就行了。 萨彬图认为和珅还有海量财宝藏在宅子里,内务府、步军统领审查不用心,要进宅子挖宝,要继续审。嘉庆气不打一处来,说:你萨彬图难道想要一个审四个女子吗?“欲以一人独讯数女子”,而且还想要朕亲自审讯才放心吗?尤其离谱的是,和珅的宅子已经分配给庆郡王永璘,花园已经赏给亲王永瑆,难道还叫人拿着铲子锄头去二位王爷家里掘地挖宝不成?嘉庆倒是说出了他的本意:“意存取巧。” 萨彬图被骂得,嘉庆最后说:对你这种臣子,“朕断不用”。这口气,已经够严厉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