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吊诡的四平之战:为什么赢了四平却输了整个东北?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46年4月18日到5月18日,国共双方在东北四平爆发了大规模的会战,这也是抗战结束后首次大规模军队较量。四平之战的结果是中共损失上万人,被迫放弃四平、长春,仓促跨过松花江,退回到北满洲地区。

微信图片_20200319163426.jpg

当时的失败方此后为什么在东北一路凯歌,当作胜利方的国民党却一路溃败,最终输了整个东北?

01 以打促和的策略

1946年3月12日,苏军从沈阳撤退后,国民党抢占一步,占得沈阳,国共两军下一个目标就在长春。共产党能否在苏军撤退夺取长春,关键在控制住四平。为此,黄克诚率领部队迅速占领四平。自此,以四平为主战场的局面形成。

中共之所以敢于在这里打一仗,是预料到蒋介石“无在东北大打久打的可能”。

为了能够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筹码,毛主席想到了“以打促和”的策略,以达成不错的停战条件。3月30日,在重庆的周恩来约见张嘉璈,谈到国民党部队大量北上,可能双方会有交战,希望能够“政治军队方面同时谋解决。”张自然明白这是想谈判,但就是不表态。

微信图片_20200319163430.jpg

图:张家傲

不仅如此,蒋介石在4月1日演讲称“东北无内政问题”,明确拒绝了共产党提出的谈判建议。周恩来在13日召开记者会,针锋相对地指出“中共军事是中国的军事,绝对有权参加东北的接收工作。”其中的画外音就是:你老蒋不听劝,就别怪我们做事狠。这实际上是为今后发生的大规模冲突做了舆论准备。

02 装备优势下艰难取胜

3月18日到4月18日以前,双方还处于一种拉锯战状态。

这一阶段里,在熊式辉的指挥下,国民党采取的是两面出击的战术,对四平和南边的本溪发起攻击,以求全部歼灭。结果中共采取的集中兵力作战的战术,逼退了国民党南线的本溪部队和北线昌图部队。4月18日,当林彪打下长春以后,中共在谈判上取得了有利的地位。

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了争取谈判地位而保卫长春和四平,这需要能够坚持长时间的守城战,这对习惯游击战的中共来讲,挑战太大了!

一旦国民党无心谈判,势必面临既不能守城又不能歼敌的局面。

长春陷落,老蒋深知自己脸面不保,于是在23日紧急召开会议,命令前线指挥的杜肇明等人“四平街如有迅速攻克把握,则全力图之”。杜肇明在研究东北战局后,采取了第一阶段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

微信图片_20200319163434.jpg

杜肇明调集了6个军的兵力。其中第十三、七十一军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新一、六军接受过美式训练,又参加过缅甸对日作战,属于国民党王牌部队。4月28日,新六军和五十二军集中优势兵力会攻11个团的本溪守军,5月2日中共的防线被突破。

打下本溪后,国民党将所有兵力集中到四平方面作战,可中共四平守军兵力却不足11个旅!在国民党机械化部队和飞机的协同作战面前,5月18日,林彪不得不率领部队退出四平。至此,四平之战以国民党的胜利结束。

03 捉襟见肘的兵力输了东北

老蒋在四平之战后,23日趁势占领长春,两天后还有了一鼓作气收回整个东北的计划。可最后,老蒋却又选择了同中共谈判,停战15天,让林彪部队得以成功转移。这是老蒋故意的?

5月21日,在东北督战的白崇禧告诉蒋介石,为了解决东北问题,必须“收编伪军、扩充军官总队、恢复军工生产。”这句话表明国民党军事一路北上,每打下一个地方,就驻下一部分军事守城,到长春时,数万兵力已开始捉襟见肘,无法保证继续北上作战能否成功。此外,林彪部队在四平之战虽受重伤,但部队战斗力还在。6月8日,为保证部队顺利撤退,成功阻击了新六军,且消灭了其一个团和营的武装,这也让国民党部队不敢太轻敌。

不得已,蒋才做出了停战决定。

微信图片_20200319163437.jpg

此后,关内的战争让老蒋再也抽不出兵力增援东北了,国民党有限的部队只能分散驻扎在东北各个城市。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却很快在松花江以北的北满地区,背靠苏联的支持,迅速地发展壮大、东山再起。

很快,在林彪的南下反攻中,国民党东北的守城部队渐成困兽。在中共运动作战中,走向了步步溃退、输了东北的结局。

冷门又有趣的古代奇闻:荆轲刺秦王:一场疑点重重的古代事件

在中国古代上,刺杀秦王的事件一直备受争议。这一事件涉及到许多古代疑点,使得人们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质疑。那么,荆轲刺杀秦王为何会失败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为您揭开这段古代的面纱。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他因刺杀秦王而闻名于世。据《》记载,荆轲在燕的支持下,携带樊於期、秦舞阳等人前往秦朝,意图刺杀秦王嬴政。然而,在刺杀行动中,荆轲却失败了。关于荆轲刺秦王失败的真相,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使得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首先,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充满了疑点。据《史记》记载,荆轲在刺杀秦王时,曾经抓住了秦王的袖子,但却没有能够杀死他。这一点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在历史,刺客通常会携带剧毒的武器,一旦刺中目标,对方很难生还。然而,荆轲却没有选择使用剧毒武器,这让人对其刺杀动机产生了怀疑。其次,荆轲在刺杀秦王后的行为也让人费解。据《史记》记载,荆轲在刺杀秦王未遂后,被秦朝的士兵捉住。然而,荆轲却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投降。这一点与历史刺客的行为准则相悖,因为历史刺客通常会在任务失败后选择自杀,以保全自己的名誉。此外,荆轲刺秦王的背景也充满了疑点。据《史记》记载,燕太子丹为了报复秦朝的侵略行为,派遣荆轲前往秦朝刺杀秦王。然而,这一说法存在巨大的疑问。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燕国已经处于秦朝的势力范围内,燕太子丹不太可能为了报复秦朝而冒着被灭国的风险。总的来说,荆轲刺秦王的事件疑点重重。从荆轲刺秦王的过程、荆轲在刺杀后的行为以及荆轲刺秦王的背景等方面来看都存在着诸多疑点这些疑点使得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然而无论这一事件是否真实它都成为了中国古代上一段永恒的记忆让人们对荆轲这位英雄刺客怀有无限的敬意和惋惜 免责

破次元壁是什么意思啊破次元壁的古代事件

5、破次元壁是什么意思啊 破次元壁的意思介绍1、破次元壁的意思是Coser将动漫中的某一人物刻画的非常像时,就会有一种人物从二次元世界走到三次元世界一样,因此大家就将这种事情称为破次元壁,也就是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界限没有了,大家在现实世界看到了二次元人物。2、次元壁是二次元COS界用语,指二次元动漫世界与三次元现实世界之间的墙壁,这个词汇最开始从日本二次元界产生。我想问一下破次元是什么意思破次元的字面意思是指二次元的动漫人物突破次元限制。此词来自于COSplay圈,圈中cos的角色与动漫某角色各方面都非常神似的时候,圈中人就会对其评价为突破次元壁,次元壁是指二次元与三次元现实生活中的沟通障碍。更多关于破次元是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饭圈次元壁破了什么意思?《次元壁破了》是由范堂出品的微综艺节目。面对网络时代争吵质疑的不断升级,由粉丝正面回应外界声音,摘掉魔幻滤镜,还原真实饭圈。2020年,范堂旗下《次元壁破了》产品领衔的范堂融媒体矩阵,全网uv破亿。实际上,二次元,三次元包括一点五次元,不仅用来代表他们本身意义的同时,还指代着喜欢这种类型文化的群体。二次元相对来说会小众一点,但随着人类世界的进展,人们对于迥异于自己的人也拥有了更多的包容性。突破次元壁是什么意思突破次元壁的字面意思是指二次元的动漫人物突破次元限制。此词来自于COSplay圈,圈中cos的角色与动漫某角色各方面都非常神似的时候,圈中人就会对其评价为突破次元壁,次元壁是指二次元与三次元现实生活中的沟通障碍。扩展资料: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通过这些载体制造的虚拟世界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同时,“二次元”具有“架空”、“假想”、“幻想”、“虚构”之意。一维是直线,二维是平面,三维是立体,三维动画是在电脑建立的三维空间中直接绘制二维平面影像,从而产生三维立体效果。随着三维动画的诞生二次元已经不能单单指代二维虚拟世界。而平面漫画只要通过特殊技术手段处理,一样可以产生立体效果,3D漫画由此而来。用“二次元”指代动画、游戏等作品中的角色,是因为动画、游戏等作品以印刷品或屏幕等平面为载体的缘故,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印刷品和屏幕等平面上呈现的事物均为“二次元”。“二次元”当作日本动画爱好者所使用,真人的照片、电影和电视剧自然不在“二次元”的范畴之内。打破次元壁什么意思一般 cos的角色 与动漫某角色各方面都非常神似的时候,都会有人评论其撞破了次元壁,千问网,如果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三次元的话,那么他已经突破了次元墙进入了二次元世界的角色了,他就是角色本身,不是在cos。次元壁是指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沟通障碍。简化点说是理想与现实之前的分别,现实中的人认为喜欢看动漫的一定是宅男或不是好人,这就跟各行业之间不理解一个意思。在日本ACG作品当中所指称的次元通常是指作品当中的幻想世界以及其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例如一个规则与秩序与读者现存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说魔法或钢弹所存在的世界,经常被称为异次元世界,或简称为异次元。打破次元壁本意是 二次元 世界动漫世界或者说二维世界与 三次元世界 现实世界中间的壁垒被打破,二者产生交互。现在可以泛指不同封闭的圈子,产生交互。例如:男篮世界杯抽签仪式,科比姚明代表篮球圈和杨超越代表的娱乐圈,打破次元壁产生交互。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