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红楼梦第24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怎么理解呢?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红楼梦第24回重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给凤姐行贿,卜世仁拒绝了。 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贾芸看宝玉未遇,遇见小红。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但又说不是贾琏主情,她不管贾芸的事。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小红因此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红楼梦第24回解读

  第二十四回的回目是: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这一回通过一些细微小事,表现了几个处于下层的、各色面目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的心机、性格,为人之情、处事之道。并看到这些人各自的交往方式,以及彼此之间复杂微妙的层次关系。

  具体点儿说,贾芸的精于世故和善于言辞;倪二的外表蛮横和内心仗义;小红的头脑机灵和口齿伶俐;秋纹、碧痕的过度敏感和自我保护;卜世人夫妇的悭吝无情和虚伪刻薄...都通过那些貌似极为日常的生活琐事,得到了生动传神的呈现。

  上回中提到,因为一个“项目经理”的安排问题(管理小和尚道士),贾琏夫妇曾有一番角力。贾琏原来答应了“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贾芸。却不想,凤姐事先已经答应了“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的请求,打算把这个职位给贾芹,并已经开始“运作”——在王夫人那里已经做了铺垫,只需要贾琏跟贾政汇报的时候再如此这般推荐一下。贾芸和贾芹虽然也都是贾氏大家族的远房子孙,但其生活状况都有些窘迫,所以,急于借助“潜规则”尽快改变现状。在凤姐的软硬兼施下,最后贾琏只得妥协。读者从这个环节中可以间接了解到贾府的某些“基层人事安排”的产生机制和审批程序。

  贾芹因此如愿以偿,立即支领了二三百两银子,雇了两辆车,骑了个大叫驴,上任去了。也让无缘于此的人艳羡不已。

image.png

  贾芸虽然在这次失去机会,但这个人的能力却不可小觑。他的长处是“情商”很高,突出表现为很“会说话”。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他跟凤姐的讨好过程中貌似真诚的言语表达,以及与倪二的及时沟通化解冲突、创造机会的过程中,都能看到他的善于随机应变,投其所好的“会说话”的特长。此外,在与宝玉、贾琏、以及与茗烟等众小厮们的哪怕是几句简短的对话,也可见他能够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总之,在这一回,贾芸的各种沟通能力表现的十分充分。

  贾芸在贾琏这里打听到了让他暂时失望的结果,但随后就审时度势,判断出贾琏夫妇之间此时“阴盛阳衰”的实际情况,于是及时调整对策,想出了一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说,贾芸的沟通能力虽然很强,但也并不是“所向无敌”,“攻无不克”。这不,也有受挫折的时候。

  贾芸打定主意要走凤姐的门路,于是,就先去找他的亲舅舅卜世仁(不是人),打算求他赊几两冰片和麝香,并承诺日后按数送银子来。

  卜世仁是开香料铺的。香料铺者,香料专卖店也。而且,能做这样“本儿大利丰”生意的,通常经济条件也都不差。贾芸想赊一些香料,按说找他这个亲舅舅应该是个捷径。然而没料到,不但碰了一鼻子灰,还弄得心里很没趣,白白增加了很多烦恼。

  贾芸见他舅舅不但不赊账,还对他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甩那些不咸不淡、不着边际的片儿汤话,就起身告辞。其实一走了之,也就是了。然而,后边出现的这一小段剧情却堪称经典,很有观赏价值——

  卜世仁道:“如何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吧”。一句未完,只见他娘子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子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卜世仁说:“再买半斤来添上就是了。”他娘子便叫女孩儿:“银姐,往对门王奶奶家去问,有钱借二三十个,明儿就送过来。”夫妻两个说话,那贾芸早就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

  作者在这里不露声色地对这样无情无义又虚情假意的势力小人给予了冷峻的讽刺。不但用生动的详情,而且从人物名字的谐音(不是人)也可以反映出来一点儿作者对这类人的憎恶态度。

  贾芸没有赊到冰片,倒是切身体会到了“冰冷”的感觉。那心里登时“拔凉拔凉的”。

  赌气离开母舅家的贾芸,心里实在烦恼。低头想着心事,不想一头撞在一个醉汉身上。贾芸忙要躲,这醉汉一把抓住他,抡拳就要打,贾芸对面一看,原本不是别人,却是邻居,被称为“醉金刚”的倪二。

  倪二是个泼皮,专做放高利贷的营生。“泼皮”是在《水浒传》中常见的一类形象,是市井流氓无赖的泛指。在《红楼梦》中这大概是首次出现。虽然在第三回中也有贾母笑说凤姐是“泼皮破落户”,但那是打趣开玩笑。

  倪二虽然外表看起来是这样的一个泼皮。没料到却有着一颗仗义的心。当听贾芸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以后,倪二竟慷慨地把刚收来的十五两多的银子毫不犹豫地借给贾芸,而且不要借据,不收利息!这不由得让读者与卜世仁形成鲜明的对比。

  贾芸有了银子,第二天一早就洗了脸,到大香料铺买了冰片麝香。然而也许直到现在,很多读者心里都不免疑问,他买这些东西究竟想干啥用?

  下面谜底揭开——

  贾芸带着这些香料奔荣国府而来。打听到凤姐将要出门,忙恭恭敬敬抢上前去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如何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说“只是身上不大好,到时常记挂着婶子。”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来,你就不说她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夜晚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样呢。”

  只这么几句好听的话,就迅速攻下一城,诀窍在哪里?答案是:投其所好——果然,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得止住了步,问道:“如何好好的,你们娘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哪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个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送了我这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盒举起来。

  凤姐听了这一篇话,心里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又说道:“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起你,说你说话也明白,心里有见识”...

  伙伴们不妨想想,这点儿礼给凤姐,如果没有这样好听的话,和编出这样的感人故事,未必能够送的出去,何况取得预期的效果?

  后面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虽然凤姐出于面子的考虑,还得弄点儿必要的曲折。但对凤姐来说,“多大个事儿啊”。贾芸很快就弄到了专管园子里种花种树的“项目”。贾芸拿到批条,领了二百两银子,按数还了倪二,又拿出五十两去买树...

image.png

  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总有疑惑,为何,我工作很努力,却得不到领导的欢心?想送礼吧,又怕领导看不上。读了这一回,再想想,是不是可以有这样几点启发:一是得知道“沟通”,二是得懂得领导的心理,三是得掌握“沟通”的技巧。

  有个天资聪颖的小丫头叫小红,口齿伶俐,思维清晰,在这一回初露端倪。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这“玉”字犯了黛玉、宝玉,就把这个字隐起来,改叫小红。机缘巧合的,当她遇到同样的聪明的贾芸,似乎是有了“来电”的感觉,也就顾不得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随后,这位“痴情女”又鬼使神差地遗失了手帕,仿佛埋下了相思的种子,似乎也成了一条红线...

  宝玉因为身边的人偶然都不在,要喝茶,找不到人。这样就给了路过的小红一次好机会,并给宝玉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然而也给自己引来点儿麻烦。

  两个大丫头秋纹和碧痕去催水回来,意外发现小丫头小红竟然在宝玉屋里,而且屋里竟没有别人!小红其实是下等的丫头,没有资格到里边的,如何一不留神竟然让她凑到前边来了?这还了得!

  二人赶紧找到小红,问她都跟宝玉说了什么,然后把她狠狠地骂了一顿。秋纹和碧痕在宝玉的大丫鬟里的地位是稍弱的,因而对维护现有的地位有着格外的敏感。所以,当她们发现小红竟然有越过她们的趋势,岂能容忍?秋纹和碧痕的能力都乏善可陈,所以极不自信。因而也就警惕性极高。所采取的方针就是对于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坚决给予打压。

  由此可见,在这社会的底层,也不是光有倪二这样的重义,更有秋纹等对地位的严加守护。从小红的际遇,看到下人之间的等级观念,也是何等的森严...

黄马褂在清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最后会烂大街

黄马褂是时期一种尊贵的服饰,是当时皇权的特殊象征,除了规定可以穿黄马褂的人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穿的。在一些影视剧中,黄马褂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九品芝麻官》中,李公公给他的干穿上了黄马褂,那么就算是也不能打他。 而在历史上,黄马褂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不过历史上的黄马褂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厉害,黄马褂既不能当免死金牌,也不会有见黄马褂如见的效果。清朝的黄马褂只是众多荣誉中的一种,清朝最有含金量的荣誉是,其次就是巴图鲁,铁帽子王世袭而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巴图鲁则是可以作为免死金牌使用,比如就因为是巴图鲁,所以被免除了死罪。 黄马褂在清朝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皇帝身边的人穿着来给皇帝造声势,另外就是是拉拢人心的一种荣誉性服饰。黄马褂并不是只有朝廷重臣才可以穿,看过影视剧的都知道,皇帝身边的侍卫大臣都是穿着黄马褂,皇帝打猎的时候身边的侍卫大臣也都是穿着黄马褂,当然黄马褂本身也有区别,这些人能够有资格穿黄马褂只是因为他们是皇帝身边的人,需要穿上黄马褂来给皇帝造声势,含金量比起来被赐予黄马褂的大臣要低的多。 而在皇帝狩猎的时候,如果射中的野兽比较多,也会被赐予赔猎的资格能够穿上黄马褂,不过狩猎结束后黄马褂就不能穿了,只能作为纪念品收藏。 侍卫的黄马褂类似于现在的工作服,不过这种工作服只能在上班的时候穿,如果离职不干了那么就不能穿了。 除了这种造声势的黄马褂,还有一种赏赐给朝廷重臣和有功人士的黄马褂,也就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的授予是有一定的荣誉性的,所以地位也比较高。 不过黄马褂的地位高并不是因为黄马褂能给穿戴者带来多高的地位加分,而是因为穿戴者本身就是朝廷重臣,黄马褂也只是罢了。在《大内群英》中,失去了权利的,虽然穿着黄马褂,但是依然还是受到下级官吏的欺压,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黄马褂本身不具备价值,一旦皇帝的宠信消失,黄马褂也只是一件衣服罢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大部分湘军和淮军的主要将领都被赏赐了黄马褂,这种荣誉也因为使用过多而不再像之前那么尊贵。 在清朝末年出访的时候就喜欢穿着黄马褂,国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甚至误认为李鸿章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当时的一些国外媒体甚至称李鸿章是清朝总统,这个说法也让李鸿章再也不敢炫耀自己的黄马褂了。 这时候的黄马褂也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尊贵了,大臣们只要稍微让高兴一下就可能被赏赐黄马褂,甚至连给太后开火车的司机都因为几句话讨得了的欢心,然后被赐予了黄马褂。 综上所诉,黄马褂只是一个荣誉象征,在皇权至上的清朝,皇帝的宠信才是真正的"黄马褂"。 随机文章花木兰中的性别与身份薛定谔把妹法方程详解,成功率超55%的科学追女生法死亡体验馆有什么感觉,体验死去活来的感觉(并非真正死亡)外星人真的来过地球吗,地球被外星人暗中保护/地球被外星人监控克莱因瓶为什么装不满,克莱因瓶只能存在于二维的平面画中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时的直隶总督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众所周知,有八大总督——、两江总督、两湖/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其中,直隶总督地位最高,为“疆臣之首”。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管辖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河南小部、山东小部等地域,拱卫京畿。直隶总督驻地为省府保定,至今,保定直隶总督署仍是中国唯一一所保存完整的省级衙署。 在《你知道总督和巡抚哪个官职更大吗?清朝究竟有几大总督?》一文中,我们讲了,总督和巡抚都是封疆大吏,但是总督的管辖范围比巡抚大。通常巡抚只管一个省(有点儿像今天的省长),是一个省的最高民政长官;而总督则管多个省,是地方最高级长官。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来比较,总督的权力比巡抚(一个省的最高民政长官)要大一点儿,差不多就相当于比现在的省长(省级行政区的行政机构首长)的权力大一些。省长一般是正部级,所以,总督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比正部级官员的地位还要高不少,因为总督管的不只是一个省,而是多个省,相当于是多个省的“共同省长”。 但是,总督不光管民政,他还管军事啊!所以,总督还相当于是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 因此,总结来说,总督的职权放到今天来讲,应该是“共同省长+大军区司令员”。 然而,现在的官职里面找不到既是“共同省长”,又是“大军区司令员”的这么一个现成职位。所以,“总督”这个职位在今天其实是没有可以比照的职务的,只能判断总督放到今天,职位比正部级要高一些,差不多是副国级级别的官职。 不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政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比如,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可以与总督相提并论,二者差不多能划等号。 随机文章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水母死了会变成水吗,水母死了还有毒吗(死后会溶解在水里/有毒)长江是怎么形成的,长江是自然形成的吗(亿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