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势如破竹的中原实际统领者曹操攻破了黄河以北的重镇邺城,这也标志着曹操童年的玩伴袁绍辛苦打下的河北基业彻底分崩离析,黄河以北的广袤土地迎来了新的统治者。
冷兵器不长眼睛,杀伐之地白刃与血腥自是难免,曾经为袁绍父子效力的官员也难逃大败局所带来的厄运。
在距离邺城不远的武安毛城,曹操统领的大军轻松破城,并收捕了十余名袁绍旧属。
原本,这些人都是准备送去问斩的,战乱之年也不讲什么审查判罚,偏偏曹操本人从旁边经过,看到队伍中有一个人衣冠与常人不同,便让人叫来问话。
这人用一口浓重的河东(今山西)话向曹操如实报告身世。
“河东令狐家,我认识你爹,你爹当乌丸校尉的时候,我们在洛阳一起吃过酒。
”他连忙嘱咐士卒:“此乃故人之子,怎可随意抓捕,还不松绑!”令狐邵本自知一死,却不料他的身世救了自己,连忙谢恩,表示鞍前马后效劳云云。
来自山西太原的令狐邵很快在曹操帐下谋得职位,先是担任丞相军谋掾(丞相麾下的军事属官),后来长期担任丞相主薄,这个职务由于负责署理丞相的日常政治事务,被视为朝中要职,相当于今天的中共中yang办公厅主任。
后来,令狐邵被外派弘农郡担任太守,弘农地处两大古都长安与洛阳之间,既是军事重镇,也是富庶之地。
不想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令狐邵,却将弘农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在弘农任职时两袖清风,甚至妻子和孩子都很少安排来探望,对待下属也比较宽厚。
东汉盛行经学,知识分子都以谈论马融、郑玄的经学论著为风气,但弘农的学术水平不高,整个郡里居然没有一个懂经学的。
令狐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逐一询问属下的年轻干部想不想求学上进,答愿意的就公派他们去自己的老乡山西大儒乐详那里进修课程,此举让弘农的学术氛围一下繁盛了起来。
令狐邵的故事结束了,但令狐家的故事才是个开始,令狐邵降曹开启了山西令狐家在汉末三国乱世中难得的荣光,也为这个家族之后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令狐家族从春秋时始立门楣,就没有离开过山西。
最初,令狐是黄河东岸的一个地名,这里也正是秦晋两个大国多次争夺的地带。
这个杜回是个步战天才,在盛行车战的春秋时期,杜回率领的百人队不用车马,步行杀敌,上砍甲胄,下砍马腿,如入无人之境。
晋国这边出战的也不是孬种,是出身将门的魏颗。
魏颗在这场秦晋辅氏之战中大破敌兵,生擒杜回,这是官方的说法。
野史的说法是,一位神秘的老人为了给魏家报恩,埋伏在草丛中用草绳将大力士杜回绊倒,让魏颗赢得了战争。
晋国国君的嘉奖是,将令狐之地赏给魏颗,魏颗就成了第一个姓令狐的人,其后代世代以令狐为姓,让这个神奇的复姓发扬光大。
此后八百年,进入三国时期,活跃在魏国政治舞台上的是令狐浚,他是前述令狐邵的同族侄子,也是令狐家最有才学的后起之秀,族人都称赞他将会把令狐家发扬光大。
然而令狐邵却对此摇摇头,他评价这位侄子“性倜傥,不修德而愿大,必灭我宗”,翻译成白话就是,这小子有才任性,不作死就不会死,以后一定会把咱们家族带沟里去。
令狐浚听了这话很不服啊,但他的确能干,很快官做大了,名望也有了,他还没忘这位二大爷当年诅咒自己的话呢,专程前来“拜访”令狐邵,其实就是得瑟:“你不是说我不行么,哎哎哎不灵吧不灵吧。
看着令狐浚翘着大尾巴走了,令狐邵一声叹息,这老爷子是九死一生才有了现在的官职地位,官场的什么事情看不透?他对自己的妻儿说,这小子还是野性不改,以后保管捅出天大的篓子,我活不了多久看不到那天,但你们将来恐怕都会受到牵连啊!
此时曹操已死,曹丕改朝换代建立魏政权,令狐浚在黄初年间担任和戎护军,在北部边境担任防务工作。
当时北境频受鲜卑人侵犯,魏文帝曹丕派能征善战的乌丸校尉田豫征讨,田豫自曹操时代起就是平定北境的一把利器,这次自然又是横扫敌军大胜而归。
但令狐浚却以小小的违反节度,要对田豫治罪。
这引起了曹丕的龙颜大怒,曹丕不仅把令狐浚免官关押,还送他一句话:“浚何愚!”翻译成白话就是:“你傻啊!”从此,令狐浚改名为令狐愚,这无疑是个耻辱的名字,只是他不会想到,一千八百年之后,他的后人仍然因为名字的奇异而成为大众的消遣娱乐。
不过仗着朝中有人也能灵,在到了曹芳登基后的正始年间,令狐愚又当上了大将军长史,他的靠山是大将军曹爽,这是曹氏宗族中权力的主宰者,也是皇帝年幼时,大魏国实际的统治者。
然而正始十年的高平陵之变是魏国政局的转折点,太傅司马懿发动政变,囚禁曹爽,收拢曹氏军政大权,由此开启了司马氏独霸政坛的大幕。
司马懿是狡猾的政治家,也是百年一遇的权谋高手,令狐愚站错了队,内心十分恐惧。
这时候,令狐愚已经离开了权力斗争中心,跟舅舅王淩来到淮南统兵一方。
他这舅舅王淩也不简单,是前朝司徒王允的侄子(敢情该称呼貂蝉为堂姐呀),也是山西籍的高官,长期镇守淮南之地,击败过东吴名将全琮,在朝中威信很高。
这时的王淩已经快八十岁了,位居司空,从官职上来看跟司马懿不相上下。
甥舅俩人同时在淮南领兵,这本来就是一个政治小山头,被司马懿所不容,外加令狐愚本身对司马家也十分反感,经过他这么一撺掇,甥舅俩人炮制的政变阴谋就在远离京城的淮南酝酿了起来。
令狐愚与王淩认为,朝中的皇帝曹芳年幼,已成为司马懿的傀儡。
他们的计划是扶植曹操的庶子楚王曹彪为皇帝,在许昌另立中yang,与司马家把控下的洛阳当局抗衡。
但政变策划的并不顺利,令狐愚派特使张式去“接触”曹彪,旁敲侧击地提点他,但曹彪也是敏感的人,他只回复了“我懂的”就把张式打发回去了,令狐愚不甘心,数月后再派张式去试探曹彪,但张式人还没回来,令狐愚却先去世了。
老司空王淩不得不接过政变的大旗,但他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他的手下很快就一纸告密告到司马懿那里,司马懿统帅大军兵压淮南,王淩束手就缚。
政变没成功,代价是王淩身死,令狐愚虽死却被开馆曝尸三日,连累三族被诛,盘踞在淮南的“山西帮”被司马懿拔除。
令狐氏后代,多分布在山西运城、山西太原、贵州桐梓等地,后代名人有北周大将令狐整、唐朝大臣令狐楚、红军医生令狐野等。
令狐野的子女后来将姓氏简化为“令”,其家族在2014年备受关注。
在我们现在看来,皇后只不过是一个称呼,可以是一段传奇。
但是在古代来说,这个位置象征着荣华富贵,象征着权利。
所以不少权臣都,费尽心机想让自己家族的女儿登上这个位置。
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就是在这个情况下被送入后宫成为皇后的。
霍成君的父亲霍光从小把她当成皇后来培养,她的母亲也不甘于仅仅做一位大将军夫人,所以家人对霍成君的要求一直都很严格,汉宣帝即位之后,霍光和就有意让霍成君进宫,并打算扶持女儿当皇后。
可是不料,这位是一位极重旧情的人,以一把故剑为由,将自己在民间娶的平民女子立为皇后,这位皇后再后来又怀了孩子,这可真真是惹恼了一家。
她的女儿没有当成皇后,那位没有权利,没有背景的皇后还接连生子,这是霍家人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在许皇后临盆当日,霍显收买了女医把皇后害死了。
刘询异常的聪明,他岂会不知是谁害了自己的发妻,但是,当时的霍光大权在握,他没有办法对他怎么样。
霍成君当了皇后之后,也是勤勤恳恳恳,对照顾有加。
也不知是为了安抚霍光,还是真的对这个美人上心了,汉宣帝对她一直都还算眷顾。
她也一直安守本分,照顾上官太后,对待后宫众人也算是以礼相待。
不仅如此,霍皇后还出手阔绰,对待下人,以及中官员的赏赐也是很丰厚的,所以宫中上下都对这位皇后很满意。
后来,许平君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这件事情彻底打乱了霍成君平静的生活。
她的母亲不甘心太子之位被别人窃居,霍显认为,的太子必须要留着霍家的血脉。
也不知道是母命难违,还是霍成君也这样认为,所以她就计划去给太子下毒。
也可能是天意,太子逃过了一劫,但是霍成君却被揭发出来有谋害太子的嫌疑。
如果,在许平君成为皇后之后,霍家就收了让霍成君当皇后的念头,也许霍成君的一生会平安顺遂,一生喜乐。
可是,终究还是权势迷人眼,她的母亲放不下,也在一定程度上毁了霍成君的一生。
至于汉宣帝刘询有没有爱过霍成君,这个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他对许皇后确实是夫妻情深,许皇后过世没多久,霍成君就被立为皇后,怕也是没有多少感情可言,只是为了应付霍光的权益之计。
要不然在废后这件事情上,他不会这么的决绝。
霍成君从一开始就知道,嫁给皇上一定是一条不归路,可是为了家族的使命,她还是这么做了。
我们在为她不值的同时也该为她惋惜,她的母亲费尽心思想要成就她,应该也是万万没想到多年筹谋不仅毁了她,还害了整个家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