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揭秘唐代女子为何喜欢露胸装?爱袒胸露乳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唐代着装最具突破的是“半臂”装和“袒胸”装

若要直接追溯唐朝女性着装,我们可以从邻国日本的服饰中得以佐证。在电影《艺妓回忆录》中,由章子怡饰演的艺妓小百合所展现的正是非常具有日式风格的和服。回顾历史可知,唐朝兴盛,甚得日本等邻国崇拜,纷纷效仿许多唐朝的文化礼仪服饰。基本上和服就是根据唐朝服饰进行本土化改良后的日本服饰。电影中,小百合身着色彩温柔,精致美好的和服,虽然没有袒胸露乳,但是高高昂起的脖子纤细出尘,佩戴的珠饰叮咚作响。由此可佐证唐朝服饰的精致奢华。

揭秘唐代女子为何喜欢露胸装?爱袒胸露乳


而唐代女性也确实很会穿衣服,她们讲求各种不同的服装式样和服饰搭配,上衣有小袖襦衣、宽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半臂”装和“袒胸”装,这是当时最性感的女性服装。

半臂,通俗来说,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称半袖,是在汉魏时期“半袖”款式上改过来的,在当时是着装上的一种突破。其形制为对襟,袖不掩肘,长与腰齐。若与襦裙配套穿着,称为“半袖裙襦”,隋炀帝杨广后宫女性多穿这种半袖装。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这种穿着,在唐代考古中常有发现,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都能看到着半袖装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则是“袒胸”装。这是一种在领口上进行大胆改革的时装,一改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的传统开口,加大开口尺度,将之剪裁成“袒领”,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丰乳半隐,欲隐又现。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曾被网友戏称为满城尽露“黄金乳”,其设计灵感不知是不是源于这种袒胸装?

揭秘唐代女子为何喜欢露胸装?爱袒胸露乳


“袒胸装”早在初唐便已穿开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便有“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一说,倘若不是诗人亲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这么写实的描写?此风尚到了李治(唐高宗)当皇帝后更为流行,女性“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女人胸部太露,毕竟与传统的审美观有冲突。为此,李治曾两次下令,要求臣民着装得体,由此可见当时的女性多么前卫和新潮。但是当时的“国母”、后来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喜欢赶时髦,虽然“禁露”一时有效,但“旋又仍旧”。最后连女供养人都敢薄、透、露了。

而唐代整体的女性着装都随着当时大环境的宽容和更为开放的商贸往来发生了大的改变。唐代女性,特别是皇室和贵族女性多以半袖装和坦胸装为主。

在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或者是唐朝的壁画上面,记载了许多古人出游的着装。从那些唐代的仕女画中,大都可以看出唐朝女性日常穿着的坦胸装都是非常轻盈飘逸的,衣袍宽大轻薄,大大解放了传统服饰对女性的束缚,使之充满活力,也非常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从整个唐朝女性的着装来看,基本遵循的潮流是:由遮蔽而趋暴露(样式),由简单而趋复杂(花纹、妆饰),由简朴而趋奢华(服装风格),由清秀而趋丰腴(身材和体型)。

揭秘唐代女子为何喜欢露胸装?爱袒胸露乳


唐代女子为何钟爱露胸装?

而唐朝的女装为什么如此的大胆开放?唐朝女人又为什么喜欢这种“袒胸露乳”、“裙长曳地”的服饰文化呢?

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有三种组合变化,即襦裙装、胡服与女著男装。到了中晚唐以后,胡风渐弱,更多地恢复了汉族传统,经过改制的宽衣大袖的襦裙装又成为唐朝妇女的主要着装形式。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促使服饰文化并蓄古今、博采中外而出现了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使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成为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揭秘唐代女子为何喜欢露胸装?爱袒胸露乳


而身处其中的宫廷和上层社会妇女即贵族女性,除律令格式规定礼服之外的日常着装更是极富时代特色,引领女装潮流,出现了神秘高耸的帷帽、潇洒伶俐的胡服、轻巧坦露的薄纱衣裙等新奇大胆的装束。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广大妇女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所谓“笑不得露齿”,“行不得动裙”,“站不得依门”,“出门不得露面”等等都被奉为妇女必须恪守的清规戒律。但是,到了唐代,由于当时胡族习俗、异国文明、宗教文化与隋唐本土传统相互交流影响,多元文化的长期渗透形成了唐朝人兼容并蓄、平等开放的独特的社会心理。这使唐朝妇女,尤其是具有特权地位的贵族女性,能够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

解析唐代宗与独孤皇后的爱情故事

宗是的长子,也是第八位,于762-779年在位。和有着怎样的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呢? 唐代宗李豫简介 影视剧中的唐代宗李豫 李豫于726年出生于东都,从小聪明好学,祖父十分喜欢他。 李豫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首付了长安和洛阳两京,平叛的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 762年,唐肃宗病危,张皇后无子,怕肃宗驾崩后自己没有地位,想废掉太子。宦官李辅国知道后,保护太子,又和一些大臣领兵到三殿,囚禁皇后。后来肃宗驾崩,李豫在灵柩前继位。 唐代宗李豫继位后,李辅国以为自己拥立代宗有功,嚣张跋扈。但是由于他掌握兵权,代宗也只好委曲求全。不久之后,代宗李豫,派人杀了李辅国。这才使代宗真正掌握了权力。 代宗生活的年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唐朝经历着由统一的中央集权走向分裂割据,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唐朝对周边的部族控制力逐渐减弱,由主动进攻变被动挨打。但是新唐书评价说代宗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甚至有“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评价,这应该算是很高的评价了。 公元779年,代宗病重,而且无法上朝。半个月后,代宗就驾崩了。 唐代宗与独孤皇后的爱情故事 唐代宗的姓独孤,因为天生丽质挑选进宫,代宗甚是喜爱她,天天和她形影不离,可以说专宠了,因为其他贵妃极少能够得到代宗的宠幸。进宫没多久,就被代宗封了贵妃。 不久以后,独孤贵妃给代宗生下了一男一女,就是韩王迥和华阳公主。而华阳公主似乎是遗传母亲,长得非常漂亮,又聪明又乖巧,代宗对其甚是宠爱。独孤皇后画像 不过,命运没有眷顾这位公主,在公主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患上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代宗和独孤贵妃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成天郁郁寡欢,茶不思饭不想。代宗也根本不上朝了。独孤贵妃更是无法走出这个阴影,忆女成疾,第二年就驾鹤西去了。 这样的双重打击让代宗更加受不了,他久久抱着独孤贵妃的遗体不肯放手,,还不许人安葬她。朝中的大臣全部得跪地哀求,请求将独孤贵妃的遗体收敛,代宗这才答应,可是代宗还是日日夜夜守候在独孤贵妃的刘久前不肯离去,就这样长达数月,自己也耗的骨瘦嶙峋。可不管朝中的大臣怎么相劝,代宗就是不让人把爱妃的遗体下葬、就这样长达了整整九年时间,独孤贵妃的遗体变坏了,不得不下葬,这才下旨让人为她安葬。 虽然独孤贵妃离开了代宗九年了,但是代宗为了能时时看到她回忆起她,特地把她的寝陵安排在长安城东,这样在宫中就能看见,以便能天天望着独孤爱妃。 代宗的痴情,不得不让人感叹,但是大臣们怎么能让一国之君每天对着陵墓呢?所以他们苦苦哀求,轮班进谏,这才让代宗不情愿的将爱妃葬入庄陵。 独孤氏出殡之时,代宗不顾身份,白马素衣,跟随在灵车之后,文武百官紧跟其后,这样违反祖制也是历代以来第一人。此情此景,真是感天动地啊。 代宗追封独孤贵妃为贞懿皇后,并把华阳公主也迁入庄陵,让她们母女俩能够团聚。 中国历史上不缺帝王对妃子的爱情故事,但是像这样的守着爱妃灵柩数月,又陈尸数年不肯下葬的爱情故事,真是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代官员储光羲生平简介,被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