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周亚夫当作功臣 汉景帝为何因为一双筷子杀人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汉景帝和周亚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为啥因为一双筷子就杀了功臣周亚夫?

  汉朝是我国早期的一个著名的朝代。他是由汉高祖刘邦率领一众文武大臣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打败了楚霸王项羽的楚军,终于才开创了这万古基业。大汉朝的建立,是汉高祖刘邦的功劳、是吕雉的功劳、也是一众文武的功劳。所以国家稳定之后,这些功臣便都得到了王侯之位。

  众多文武当中,比较耳熟能详便是兵仙韩信、丞相西汉萧何、谋士张良,他们很早便跟随汉高祖刘邦,功勋卓著。其中还有一位低调的人便是周勃,他后来还担任汉朝丞相。他的儿子周亚夫也是功劳显著,但是却因为一双筷子却被帝王杀害。

  01名将周勃

  汉朝的周勃是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是却为人低调、朴实,因此也是深得汉高祖刘邦的爱慕。不仅如此,周勃在战场上总是能一看看穿敌军的动向,从而率军击打要害。所以他的部队总是率先登上城楼,率先突破包围。

  对战秦朝的士兵,周勃也是展现出不亚于樊哙的勇猛。即便是面对猛将王离也是毫不畏惧的将其击败。要知道王离的父亲可是王贲,爷爷是秦国名将秦国军事家王翦。

image.png

  后来随着大汉朝的建立,周勃又四处平叛,甚至还被汉高祖刘邦安排率军前去击败反叛的卢绾。卢绾与周勃都是很早便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人,但是周勃也还是为了大汉朝的稳定进展,才不得已去剿灭这个如今的燕王。

  之后周勃更是深受重用,在汉高祖刘邦死后周勃更是成为了太尉、丞相、太傅等官职。与此同时他也更加努力保大汉朝和平稳固,只要周勃在就不会看着大汉朝衰败。

  周勃因为吕后夺权,从而剿灭了吕氏王侯。拥护汉文帝继位,最终因为年老才罢官回家。但是他还有三个孩子,老大周胜、老二周亚夫、老三周坚。

  周胜很早便出生了,他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后来还娶了汉朝公主为妻子,这也是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但是脾气暴躁,后来因为杀人犯罪而被杀。

image.png

  周坚当作小儿子十分低调,在父亲的封地内努力学习,认真练武。之后大哥死后,与二哥周亚夫共同治理封地内的大小事宜。后来被景帝封为平曲侯。

  02一路高升的周亚夫

  而周勃最悲惨的儿子便是周亚夫。周亚夫其实凭借父亲的官职可以为自己京中高官,但是他却选择任一郡守。一天听说郡中有一位会相面的人,周亚夫好奇便去咨询。这位相面大师是一位妇人,看到周亚夫也并没有起身迎接。

  周亚夫问自己的未来,妇人却说:“您命很尊贵,日后可封侯。甚至还可以做丞相。但是最终是会被饿死”。这预言让周亚夫一脸不屑,因为父亲的王侯爵位有哥哥周胜继承。自己做丞相的事情没有幻想过,目前最起码还有王侯的父亲,如何能会被饿死。

  这件事过了不久,匈奴大举来犯。汉文帝急忙调集三路大军前去阻击退敌,其中便有周亚夫。后来三路兵马奋勇抵抗,终于击退了匈奴,周亚夫等人均得到了升职,并且留任京城。

image.png

  很快汉文帝去世了,皇位传给了儿子刘启。并且叮嘱:“周亚夫忠心耿耿,可堪大用”。之后刘启成为了汉景帝,但是此时却爆发了叛乱。于是便提拔周亚夫为太尉,领军出战平叛。而周亚夫也真的没有辜负文帝和景帝的期望。

  他观察敌军势头正声,如果迎面痛击双反都会损失惨重。因此决定避其锋芒,纵容叛军攻城略地,自己则是趁机偷袭叛军的大本营。叛军一路高歌猛进,汉景帝十分惧怕。刘启传旨周亚夫给与敌人迎头痛击,但是周亚夫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

  果然计策很快便奏效了。由于后方大本营被占领,因此无法供应粮草军械等物资,叛军多日缺粮军心不稳只好撤军。周亚夫此时瞅准时机倾尽所有兵力追杀敌人,终于大获全胜。此后周亚夫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满朝文武甚至是周边各国无不称赞他的智谋和勇气。

  后来丞相陶青身患重病,因此无法在为汉朝出力,所以只能隐退。刘启也是十分感谢陶青的付出,不仅安排名医为其治病,还为其找来很多名贵的药材。但是随着陶青的退隐,丞相之位便有了空缺,此时便把周亚夫提拔了上来。

image.png

  03 不被器重的周亚夫

  正好刚刚当上丞相的周亚夫便遇到了一件难题。太后与皇后关系极好,但是皇后的哥哥却只是一个皇亲的身份,于是太后想让刘启为其封侯。汉景帝便找来朝中重臣商议此事,周亚夫直言不讳的说:“高祖帝王汉高祖刘邦曾经说,没有功劳不能封侯”。刘启听了只能认同。

  后来汉朝也日渐强盛,匈奴的五位大将看汉朝心生敬仰,于是诚心归顺。这让汉景帝十分高兴,想封赏他们五人为侯,以此来鼓励匈奴都归顺朝廷。但是周亚夫又不同意,毕竟是几个背叛了自己国家的将军,又没有功劳。如果这样都可以封侯,那么我朝忠心的大臣就会不公平。

  但是这并没有说服汉景帝,还是给了他们爵位。从此后帝王与周亚夫二人的关系开始产生了裂缝。周亚夫也自知不受帝王的重用,于是找个借口——因病辞职。

  后来帝王召周亚夫进宫吃饭,为的就是看看周亚夫有没有悔改。帝王故意不给周亚夫面前放筷子,周亚夫看到后很是疑惑,于是便提出取筷子的事情。之后汉景帝笑着说,还在不高兴吗?周亚夫急忙跪下谢罪。帝王刚说“起”,他马上站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皇宫。

  后来帝王十分生气。认为虽然周亚夫很有能力,但是他脾气巨大,这样的人怎能辅佐太子登基,怎能在治理国家。于是越想越生气,就将周亚夫关押了起来。在牢狱之中周亚夫绝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04总结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名将周勃的儿子,他的名气不亚于父亲。当过丞相、做过太尉、统过兵、打过仗。虽然战功赫赫,忠心耿耿,但是却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因此才落得个饿死的下场。

image.png

  如果周亚夫当时赞成刘启的想法,那么他也会继续受到刘启的器重。之后更是可以辅佐少主,成为朝中元老。所以当代年轻人要吸取教训,毕竟认清时代形势的人,帆叶网,才是当世的俊杰。

汉景帝为什么非要处死周亚夫?周亚夫到底做错了什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很多古代君王对待功臣的态度。作为西汉第四位杰出,在对待自己在位时期的最大功臣时,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的路。在周亚夫被杀的这件事上,诚然汉景帝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作为被杀的周亚夫,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纵观周亚夫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从备受宠信到被疏远、冷落、戏弄直至被害,其人生轨迹不禁让人。其实周亚夫悲剧的人生早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因为细柳营治军一事,周亚夫得到了汉文帝的提拔。到了汉景帝时期,“削藩”一事引得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发动了“,诛”的叛乱,史称“”。为了平息这场叛乱,汉景帝无奈之下杀掉了献“削藩”之策的晁错,但仍无法平息叛乱。最终汉景帝决定按照文帝生前遗嘱起用周亚夫讨伐叛军。 周亚夫不负汉景帝所托,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平息了叛乱。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周亚夫先后被封为太尉、丞相,深得景帝的器重,此时的周亚夫可谓是达到了人生顶峰。但也正是在平乱过程中,因没及时救援梁国,他无意间与结下了仇恨。后来梁王刘武每次去京城朝见天子,“常与言条侯(周亚夫)之短”。正是与梁王结下的这一个仇恨,为周亚夫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窦太后心中,梁王刘武的分量比起汉景帝刘启还重。周亚夫得罪了梁王,相当于是得罪了窦太后。所以即便是周亚夫有再大的功劳,也早已在窦太后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恰恰在这个时候,周亚夫还因为自己生性耿直的性格得罪了汉景帝跟窦太后。 景帝七年,景帝想要废掉太子,改立其他皇子为太子,便找来了周亚夫商议对策。周亚夫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祖制,劝诫景帝不要那样做。其实在汉景帝的内心早已经下定决心另立太子,之所以找来周亚夫商议,不过是找一个理由罢了,没想到周亚夫这么不识趣。正是如此惹得景帝,言称自己的家事不容外人插手。 中元三年,窦太后想要让景帝封王信(王皇后兄长)为侯,汉景帝没有同意。在窦太后的步步紧逼下,提出了找周亚夫商量借此应付窦太后。汉景帝之所以要将周亚夫搬出来,是因为周亚夫敢于直言,肯定表示反对,这样就可以将窦太后的怨恨转嫁至周亚夫身上。果然,周亚夫以曾与诸大臣歃血定下的盟誓“非而王,天下共击之”为由反对此事。窦太后听到周亚夫对王信封侯的意见后,立即,认为周亚夫可恶至极,周亚夫由此得罪了窦太后,同时也得罪了王信和王皇后。 在这之后周亚夫又因为反对汉景帝封归顺汉朝的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为侯一事,再一次得罪了汉景帝。这君臣二人日渐疏远,矛盾重重。此时周亚夫才深感自身处境不妙,便称病辞职。虽然君臣二人矛盾重重,但毕竟周亚夫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此时的汉景帝也在考虑是否让周亚夫辅佐幼主,便安排了一场宫廷宴会。 在宴会上,汉景帝故意给了周亚夫一大块肉,并授予下人不要配筷子。周亚夫见状大怒,随即向侍者要餐具。早就注意他的汉景帝,这时笑着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也知道景帝不高兴了,十分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让他起身,他立即站起来,径直走出了宫门。这样目无君上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汉景帝。随后汉景帝借周亚夫儿子私造盔甲一事,将周亚夫逮捕入狱。对私造盔甲一事毫不知情的周亚夫无法忍受人格屈辱,便绝食而死,史载“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其实纵观周亚夫的一生,特别是他最终的死亡。纠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耿直的性格,以及“谋国不谋身”的做事风格,无论是在废太子一事,还是在封侯一事上,周亚夫想到的都是国家的利益,丝毫没有想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会得罪皇帝、得罪太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汉景帝狭隘的心胸,同样是为国顶撞自己。汉文帝在细柳营一事上,不仅没有怪罪周亚夫,还提拔了他;汉景帝则是因为废太子一事,大发雷霆、日渐疏远。 随机文章三国志英雄一分高下!是拥有皇室血统的刘备胜出还是以实力决胜负的曹操?路西法和撒旦什么关系,路西法是撒旦首领(争议众多)一尾守鹤为什么恨九尾,一尾老实常被九尾怼/尾巴数量决定实力揭秘拐弯枪的子弹是怎样拐弯的,中国特警装备自制最先进的拐弯枪地狱九大堕天使实力排行榜,魔王路西法成为堕落天使领头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时候,淮南王刘安为什么不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说淮南王刘安为何没有反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淮南王刘安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 汉景帝的老爹是,刘恒的老爹是。刘安的老爹是淮南厉王刘长,刘长的老爹是刘邦。;刘恒和刘长是亲兄弟。也就是说汉景帝和刘安都是刘邦的亲,两个人是叔伯兄弟的关系。 西汉的时候,因为刘邦制定的制度是非刘不王。所以,也只有王权,能够对皇权造成威胁,因为当时的刘都是有兵权的。 当初吴楚,全部都是刘邦的儿子、侄子和孙子一起联合起来,反抗汉景帝的统治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好好的诸侯王,不当了非要反抗汉景帝呢? 说白了就是汉景帝触怒了他们的利益。 当时,汉景帝继位,他急于削藩,因为他这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诸侯王的权利,以及诸侯王对自己的统治带来的危害。 所以,他想让这种局势有所改观。 于是,汉景帝就和制定了一系列的削藩政策。正是因为削藩,让诸侯王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所以,他们才要联合起来反抗汉景帝的。 那么当时刘安为何没有参与到吴楚七国之乱当中呢?难道是他良心发现了吗? 大家都知道刘安是个文人,他写过一本《淮》,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还是豆腐的发明人。 这样的人你让他舞文弄墨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若是让他起兵反抗,那就不是他的长项了。 当时,他看到其他人都在反抗汉景帝,他也想参与,并且也都制定好了起义的时间。响应其他的兄弟们。 但是,到了最终起兵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刘安并没有参与到叛乱当中去。 那么这个意外是如何发生的呢? 当时各地诸侯王那里,都有中央派去的宰相,也就是宰相是中央的人。若是地方诸侯王,有什么变故,宰相会第一时间告诉的。 刘安手里的宰相,是一个高人。 当他得知刘安,也想反抗中央的汉景帝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让刘安起兵。他告诉刘安,你带兵打仗不行,还是把调兵权给我吧。 到时候我亲自上阵,帮你反抗中央。 宰相的三言两语,竟然让刘安了。 所以,到了起兵的那一天。刘安的宰相,就开始把士兵,聚集在一起,抵抗起反叛的军队来。 就这样淮南王刘安完美的错过了和别人商议好的起义。 那么,最终刘安的结果如何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没有参与起义,最终让他逃过了一劫的。因为吴楚七国的叛乱,最终被给平叛了下去。 他们失败之后,全部被杀了头。 所以,这就是刘安为何没有反叛汉景帝的原因。 当然了刘安逃过一劫之后,他并没有私心。他一直在蓄谋造反的事情,但是,终究没有成功。 在时期,刘安又想谋反了。结果他的儿子因为惹事,被人家告到了中央。把刘安要谋反的事情给告发了。 汉武帝派人来查,结果属实,所以,也就把刘安的一家人,全部给灭了族。 所以,像刘安这种作死的人,想要有个好的结果,实在是太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