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百家姓中幸这个姓排第几?幸姓的迁徙分布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百家姓中幸这个姓排第几?幸姓的迁徙分布。

百家姓中汇集的是中华民族的各种姓氏,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想知道百家姓一览表,请关注华易网,即可了解更多百家姓文化。

百家姓中幸这个姓排第几?幸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58位。

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在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姓氏排名第393位。

幸姓的迁徙分布幸姓起源于上古帝王信任亲近的大臣,即幸臣,现在一般认为起源于河北沧州清池,始祖幸偃因镇守雁门有功于公元前1079年成王赐姓“幸”。

春秋时(公元前625年),14世尚玑公因仕迁徙于江西高安洪城。

东汉时32世棠公随父维新公迁建昌(今江西永修县)。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塾公父子因守雁门兼领渤海沧州节度使再迁清池。

唐朝总章年间(公元669年),世居江西高安幕山的幸茂宏由沧州迁居四川,武则天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南昌府丞又迁返高安,成为江南幸姓始祖。

68世轩公随父奉公涉汴(河南开封)至宋末,74世扩公在康王南渡,辅佐有功授高安丞,又返迁高安。

扩公生三子,长子之仁公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由高安分居宁州安乡温泉汤(今江西修水县黄沙汤桥)。

次子之文公分居新吴进城乡东园里(今江西奉新县上富镇东坑村)后有幸登嶷先迁江西遂川、上犹,后定居于赣州南康。

明初,幸登嶷之曾孙郎酆于1369年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村,洪武二十三年(1390)其曾孙钦凤、宗远、智崇、宗明四兄弟入广东梅州兴宁一带,后传往广东各地。

三子之武公承基高安洪城及永乐一年由高安迁往江西九江市瑞昌,江西赣州于都、四川、湖北,以及东南亚和台湾等地。

慈禧太后怕壁虎的真正真相 :原本是怕别人知道这个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离开刘备投靠一代奸雄曹操 临别时发明了这个成语

“”这个词可以形容,也可以形容,不过徐庶这个情节是在《演义》里虚构出来的,小说中说道徐庶进入阵营之后,不献一计直到死,这是不符合历史情况的,真正的历史上徐庶跟、曹操之间关系比小说中还要复杂得多。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刘备得到徐庶后,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抓过来,但徐母刚烈不屈,曹操便让人模仿徐母的笔迹,给徐庶写信招他过来,徐庶辞别刘备来到曹营,徐母为儿子不辨是非愤然自尽,从此徐庶在曹营里不发一言,他的忠义在小说中成为千古佳话。 徐庶离别刘备之前,刘备十分舍不得,送了一程又一程,看到一片树林挡住徐庶的背影,刘备便下令让人砍了那片树林,把徐庶感动得稀里哗啦,他又倒回来向刘备推荐了,于是才有的故事,刘备终于的到诸葛亮,但这一切都是小说虚构的,真实的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正史中,的确是徐庶推荐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山在刘备账下效力,跟徐庶是在一起的,直到后来去世,他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把荆州拱手相守,这时候刘备仓皇逃往江夏,在《三国演义》小说里,这段故事有在曹营七进七出救阿斗,有当阳桥一声大喝吓死夏侯杰,但在正史中,徐庶就是这个时候离开刘备的。网络配图 刘备逃命的本事在三国是一流的,曹操大军来袭之际,他就带了身边几个亲信,包括诸葛亮、张飞、徐庶等人逃了,连老婆孩不要了,当时有十万百姓跟着刘备逃,其中包括徐庶的母亲,但在乱军之中,徐母不幸走丢了,当徐庶发现母亲不见时,急得团团转,他是一个孝子,必须要寻找母亲,他不像刘备一样可以丢下妻儿老小跑得无影无踪。 这时徐庶就对刘备说:“我的母亲丢失了,现在心中方寸大乱,已经不能辅佐主公了。”这段话在《》中原文是“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徐庶的意思很明显,他要去找自己的母亲,他是向刘备辞行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备虽然舍不得徐庶离开,但人家要去找母亲,自然无法强留,只好由他去了。网络配图 当时刘备身边也有诸葛亮,诸葛亮跟徐庶早年就是至交好友,看到好友要离开去找母亲,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又或者徐庶会被曹操俘虏,想想前途生死未卜,不禁也非常感动,而徐庶离开刘备之时,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个:方寸大乱,这话徐庶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是说自己的心只有方寸大小,但心已经乱了,所以叫“方寸大乱”,临别时还能发明个成语,可见徐庶也是很有才的。 在刘备的不舍和诸葛亮的感动中,徐庶离开了,后来徐庶被曹操俘虏,其母亲到底找没找到史料并未记载,不过徐庶到了曹营并不是“一言不发”的,他虽不再军事上有建树,但在农业、政治上很有作为,特别是到了时代,他被封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曹操和曹丕都是人精,他们自然不会养一个闲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