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军队的指挥权,真的在美军手里吗?
优质回答:
宇宙大国韩国的军队怎么会在美国人手里呢?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打脸,从朝战开始一直到现在,韩国政府都无法对自己国家的军队发号施令,他们一直都归属于韩美联合司令部指挥,而韩美联合司令部的boss就是驻韩美军司令,目前司令官由美国人文森特·布鲁克斯上将担任。总而言之,韩国没有自主的国防权,就这一点而言,被人嘲笑也无可厚非。

历史渊源
事情的起因主要源自朝战,当时由于美军纠集了十六国参战,所以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部”,而当时李承晚政府所管辖的韩国国军由于作战武器装备落后,训练水的一笔,经常被当软柿子捏,基本没有独立战斗的能力,因此美军就将韩军纳入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指挥,许多韩国军队都是混编在美军之中。朝战结束,冷战开始,这个“联合国军司令部”一直存在着,因为一直面临着北边邻居的威胁,大家也都认为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所以韩国人对这样的安排一直没有什么看法。时间来到了1978年,由于其他国家军队相继退出,韩国只剩下韩美两国军队,因此联合国军司令部就改换门面成了现在的“韩美联合司令部”,韩国军队至今依旧处在这个司令部的管辖之下。

韩美联合司令部的构成
韩美联合司令部目前位于首尔龙山区,司令由一位美军四星上将担任,负责指挥韩国境内近70万韩美军队,在战时还可以调动韩国500万以上的预备役部队以及其他前来援助的美国小跟班部队。副司令则由韩国国军一名四星上将担任,职责是指挥韩美司令部所辖的陆军部队,理论上在战时可以指挥和调动驻韩美国陆军,但只是理论上的,原因你懂的。

韩美联合司令部进化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韩国人宇宙大国的民族自尊心又开始膨胀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指挥权一直被美国把持,这说出去多丢人啊!于是各种示威游行,各种民意请命,许多韩国总统候选人也将收回军队指挥权作为自己的竞选口号。

在1994年,韩美达成协议,韩国收回国军在和平时期的管理权,2004年,38线附近的共同警备区开始由韩国国军负责守卫。2007年,卢武铉就任期间与美国谈判,约定2012年4月美军向韩军移交联合司令部战时指挥权。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天安号事件和朝核问题的加剧,韩国人关键时刻又掉链子了,他们担心移交指挥权后美军跑路,一个人干不过北面邻居,所以后任的李明博、朴槿惠总统又将移交时间不断推后,现在时间已经拖延到了2025年。文在寅上任后号称一定要收回战时指挥权,随着朝韩缓和,目前看来还算比较有希望,但是特没谱的外交政策谁也拿不准,而且北边也没定数,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个时间可能又得推后。

其他网友观点韩国的军队指挥权的确在美军手里。这里的“指挥权又分为和平时期的军队指挥权与战争时期军队指挥权。”
韩国一直为“军队指挥权的归属而奋斗”,可惜都无法如愿。本人理解,之所以是这样,还在于70年前的“朝鲜半岛战争”。那时美国带领着联合国军和朝鲜军队、中国志愿军作战,联合军司令是美国人担任,你想,其他国家的军队都要听美国的指挥,韩国的军队更是要服从美军司令调遣,这样既利于统一指挥,也不容易发生误会,何况,韩国军队头儿哪里指挥得了联合国军?结果,双方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后,自此朝鲜半岛没有了战争,但那个协议“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终战)协议”,严格意义上,他们还是处于“战争状态”,所以,美国人出于美国的战略需要,一直以此为借口不交“军队指挥权”——韩国军队是美韩联军的一部分,依然归美军指挥。1994年,韩国收回和平时期军事指挥权,没有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
韩国历届政府都想收回军队指挥权,它不但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而且,韩国认为,美国拿着“军队指挥权”,韩军有可能成为美军的马前卒,比如,在西太平洋发生战事,美国调遣韩国军队去帮助打群架,韩国究竟去不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联合国提议美国签署“和平协议”,既是想半岛的永久和平,也是想快速的拿回“战时军队指挥权”,美国根本不于理睬他的提议。
经过软磨硬缠,美国答应在2022年交给韩国军队,结果驻韩美军司令罗伯特·艾布拉姆斯在今年11月20日说,韩方预期2022年完全移交,但他认为“为时尚早”。军方的否定态度让“指挥权”移交又变的“捉摸不定”,本人估计希望不大(与虎谋皮)。
按照我们的惯用字眼,他这事情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韩国是“拿上槁子撵船”,没办法,美国全球布局,哪里能把重要的一环自己去“废掉”?
2020年12月23日
16.50
其他网友观点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韩国的整个作战指挥权曾经都在美国手里,1994年12月,韩国收回了平时作战指挥权,但是战时指挥权还是在美国手里。
也就是说,如果韩国要发动战争,他们国家自己是无权调动军队的,要美国驻韩司令部同意并获得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才行。
换一句话说,韩国只有军队建设权,没有军队战争指挥权。这也就不难理解韩国人为什么那么在乎国家尊严了。因为越缺少什么就越在乎什么,放在哪里都适用。

要知道当年的朝鲜战争,美国为了保住东亚战略平衡,在朝鲜半岛建设资本主义阵营防火墙,出兵朝鲜,是吃够了苦头的。美国逼迫签订完停战协议后,也深刻反思过美国为什么会被拖入这样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争,最后得出结论,李承晚政府存在着主动挑起战争的意图和行为,为了韩国的一己私利把美国拖入了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中。
要知道美国在仁川登陆时,韩国基本上快要灭亡了,所以美军登陆后,美国当仁不让的接管了战场指挥权。战后,为了更好的掌控朝鲜半岛的态势,防止韩国无故挑起战争,把美军拖入战争,美国并没有交还战争指挥权。表面看起来是双方协定,实际情况是美国没有交还的意思,韩国也没有敢收回的意思。因为当时的韩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单独面对朝鲜方向的军事压力。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民族主义持续抬头,韩国国内要求收回作战指挥权、建立平等的韩美同盟关系的情绪和呼声日益高涨。1987年,韩国总统候选人卢泰愚首次提出收回作战指挥权。1994年12月,韩国正式从驻韩美军手中收回了平时作战指挥权,至此韩军的日常作战活动、部队调动和战备以及联合战术训练等,无须经过美韩联合司令部即可独立行使。
虽然收回了平时调动军队的指挥权,但是收回战时指挥权的过程并不顺利。卢武铉执政后,韩国收回作战指挥权的进程得以加速推进。2005年9月,韩国正式向美国提出收回战时指挥权的意向。2007年2月23日,韩国国防部长金章洙和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2012年4月17日将战时指挥权移交韩国并解散美韩联合司令部。

亲美的李明博上台后,李明博主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商定将战时指挥权的移交推迟到2015年。朴槿惠上台后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韩国面对南北紧张情势,要求延迟移交战时作战指挥权的呼声再度高涨。2013年10 月23日,第46次韩美安保会议《联合声明》决定再次推迟作战指挥权移交时间。
当下的总统文在寅是为了洗刷卢武铉的冤屈和继承卢武铉的遗志才毅然从政参选总统的,所以在维护国家独立性、收回战时指挥权这个事情上与卢武铉的政策一脉相承。估计这次收回战时指挥权是玩真的,因为韩国不收回战时指挥权,一直就不算是一个完全主权独立的国家,连外交政策也被美国牵制难以真正自主。

明朝大将徐达,是如何用25万军队灭亡元朝的呢?
中国古代,从北至南征伐胜利比较多,而从南至北征伐取得胜利的例子。1367年11月,第一名将奉之令,率部打响北伐之战,最终灭掉了强大的,堪称从南至北征伐最成功的例子。 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数量并不多,只有25万。那时候,元朝的精锐部队还没有遭到大的打击,战斗力还很强。那么,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灭掉强大的元朝? 原因很多。首先,得益于徐达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从历史上看,不管是三国诸葛亮、的北伐,还是东晋、、的北伐,以及、的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方不稳;而后方不稳,多牛逼的军事行动,也无法持久;勉强进军,也难免形成“孤军深入”态势。 徐达的北伐则不同。当徐达大军出发后,朱元璋坐镇南京,耐着性子将南方各种问题解决了。这样,后方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向前线提供后勤保障,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徐达这仗就越打越舒心,越打越顺畅。 其次,徐达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个正确合理的作战步骤。当时,北伐副将提出,直接攻进元朝大都,以最快的速度灭掉元朝。朱元璋和参谋军师都认为,这种战术还是过于轻敌,忽视了元朝的精锐力量。 于是,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徐达制定了“三步走”的北伐战略。第一步,迂回山东、河南、陕西,在迂回作战中大量杀伤元军精锐力量。第二步,当元军精锐力量被歼灭得差不多了,再向河北以及元朝大都进军,直捣黄龙。第三步,攻陷元朝大都后,逐步扫荡北方各地,促进北方的统一。 应该说,徐达在北伐之战中,严格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扎稳打,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第三,徐达本人是一个军事天才,这没得说。令人称奇的是,徐达北伐之战,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军师智囊团,有常遇春这种超一流高手作为副手,手下还有一帮精力旺盛、能征善战的将领。 在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徐达的每一个战术计划都得到完美的实现,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第四、也得益于元朝的内讧。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谢幕,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内讧杀伤力最大。 在元朝末期,皇族内部发生激烈的争权夺利。仅仅在1295-1368短短的70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10位。这就是说,一个活了70岁的老人,就有可能经历过10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无休无止的内部争斗,使得元朝耗尽了精力和资源,像一个庞然大物,被人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第五、徐达不仅骁勇善战,治军也很严明。北伐军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这就吸引了无数饱受元朝残酷统治之苦的老百姓前来投靠。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徐达从不杀降。元朝军队投降过来的官兵,他都妥善安置。这样,虽然只带了25万军队出征,可打了几场大战后,徐达的北伐军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阿德里安堡之战中的哥特式胜利是怎么回事?暴露了罗马在战场上的军队弱点
阿德里安堡之战中的哥特式胜利暴露了罗马在战场上的军事弱点。由于他们成功地使用对抗罗马步兵,哥特人获得了胜利。这次哥特式的胜利为进一步的德国攻击打开了大门,开始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结束了西欧的罗马帝国统治。 在公元378年8月,战斗发生在叛逆的哥特人和一支被召集起来镇压哥特式叛乱的罗马军队之间。实际的战斗发生在距离伊斯坦布尔以西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边境附近的现代埃迪尔内阿德里安堡约13公里处。冲突涉及东罗马帝国的野战军队,由弗拉维乌斯·瓦伦斯指挥,反对一支混合的哥特式军队,其核心由弗里格格恩下的Tervingi部落组成,由阿拉图斯和萨普拉克斯以及其他哥特部落领导的格雷图吉尼支持。 哥特人在公元376年与罗马人签订了一项条约,允许他们在帝国内定居,但由于他们从罗马人那里得到的虐待,哥特们反叛了。瓦伦斯打算结束这种哥特式的威胁,但他过早地根据关于哥特式下等数字的伪造情报报告进行了攻击,而没有等待格拉蒂安皇帝下的西罗马军队抵达。在战斗中,罗马军队彻底失败了。三分之二的罗马军队,大约15,000名士兵被杀,包括瓦伦斯。 哥特骑兵 阿德里安堡的哥特式部队配备了重型骑兵。哥特式骑兵骑在强壮的马匹上,可以承载骑手的重量和身体盔甲。哥特马穿着防弹衣,以保护动物免受各种武器的伤害。由于他们的装甲马不易受到严重伤害,哥特骑兵更愿意与敌人靠近并使用他们选择的武器,具有毁灭性冲击和致命效果的冲刺矛。哥特式骑兵战术在阿德里安堡之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战场分析与战术 在夏季的中午炎热时期,两支罗马军队的先进分朝着哥特人的方向前进。瓦伦斯愚蠢地决定在格拉蒂安到达战场之前开始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因为他正在寻求所有的荣耀和错误的侦察,说服他只有一半的哥特力量存在。 阿德里安堡之战在几个阶段发展起来。首先,罗马人向哥特式营地前进。随着罗马军队的接近,哥特人采取了防御阵型,将他们的马车圈成了一个保护他们的妇女和儿童的拉杆。他们用步兵保护他们的临时防御。 其次,罗马军队正在遭受酷暑,口渴和饥饿,而在没有哥特式骑兵的情况下,正在谈判休战,当时罗马骑兵部队的无序攻击引发了一般的军事行动。 第三,在罗马骑兵袭击失败后,哥特式骑兵突然从觅食的远征中返回并猛烈冲向罗马右翼,导致许多罗马士兵死亡。随着更多返回的哥特骑兵到来,他们积极攻击罗马人暴露的左翼。罗马人的队伍被两侧的哥特式骑兵攻击击碎,直到完全爆发。 最后,在罗马骑兵在混乱中被赶出战场后,哥特骑兵继续攻击罗马步兵的侧翼,迅速围绕并消灭罗马中心。大约三分之二的罗马军队在炎热的夏季战场上死亡,其中包括Valens,其身体从未被发现。 战场影响与意义 虽然由于罗马的失败,阿德里安堡之战很重要,但冲突的真正影响在于战争的未来。从西方战争开始直到在阿德里安堡的交战中,带有棍棒,剑和长矛的步兵在欧洲战斗中占据了战场。骑兵部队偶尔会进行罢工,扫射侧翼,并进行侦察行动,但只有少数骑在马背上的战士直接对抗敌军。 这场战场战术随着阿德里安堡的哥特式胜利而改变。哥特式骑兵成为中世纪骑士和许多骑兵部队的前身,这些部队将在未来1000年内统治欧洲战场。只有当英国长弓弓箭手在克雷西(公元1346年)和阿金库尔(公元1415年)击败法国骑兵时,阿德里安堡的骑兵战术才开始从许多欧洲战场上消失。到了20世纪,马骑兵已经被地面和空中的装甲机械化骑兵所取代,类似的机动和战术再次复活。 随机文章盘点世界十大禁用刀,三菱军刺捅人非死即残废(个个见血封喉)存在于幻想中的欧洲载人登月计划,意图建造月球村/NASA发声支持大蛇丸偷走外道魔像,没有轮回眼险些丧命(被佩恩追回)七大被宣布灭绝又找到的动物,山地矮袋熊灭绝2万年被再次发现平行时空的真实案例,三件事证实平行世界真实存在/不同时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