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曾经深受儒家天下封建专制主义旧社会礼教(儒教)的愚弄和残害;在19世纪被打开国门后吸收了大量西方文明成果,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文明进步,以中国gong产党为先进代表的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长征进程中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蔡伦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和帝时,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第九、祖冲之祖冲之(ZǔChōngzhī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先世迁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筑,父亲学识渊博。
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县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着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
《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数)和3、1415927(盈数)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第八、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民族英雄[1]、军事家、抗金名将,汉族人。
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或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已尽“忠孝节义”,并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第七、老子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dān),汉族,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一说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第六、隋文帝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他的出身和童年生活以及如何发愿弘扬佛法,值得向读者介绍的。
第五、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着作。
孟子师承孔汲(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汲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第四、毛主席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gong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gong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yang执行委员,参加中yang领导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yang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yang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yang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第三、成吉思汗即成吉思汗(hán)(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
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
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
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败绩,史称十三翼之战。
金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联兵助金截击塔塔儿部翰里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鲁之官。
又随汪罕与乃蛮部战,战后诸部来附,势力增强。
第二、秦始皇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
姓嬴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华夏族(即今汉族)。
故又赵氏(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
第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的派创始人。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
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嗜血好杀,不忠于任何人,只相信强者的力量。
吕布手持的方天画戟,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
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绵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背后扎八背护旗,威风凛凛。
由于《》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2.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
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3. 马超(176年-223年1月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之子,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
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
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
《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
网络配图 4.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大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未报曹操之恩于白马坡时斩颜良诛,并告诫曹操三弟张飞更有之勇,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5.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
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6.张飞 张飞,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
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网络配图 7.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
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
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
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8. 许褚(chǔ),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
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
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
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嗜血好杀,不忠于任何人,只相信强者的力量。
吕布手持的方天画戟,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
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绵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背后扎八背护旗,威风凛凛。
由于《》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2.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
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3. 马超(176年-223年1月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之子,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
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
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
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
《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
网络配图 4.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大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未报曹操之恩于白马坡时斩颜良诛,并告诫曹操三弟张飞更有之勇,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5.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
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6.张飞 张飞,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
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网络配图 7.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
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
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
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8. 许褚(chǔ),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
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
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