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奇闻百怪

年度剧王!挣扎7年,一个叫江阳的男人决定去死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有一部剧,飘一直压着没说。

其实刚开播时飘就被全员演技派惊艳。

但怕烂尾,没敢说。

直到不久前大结局,终于敢用这个词形容它——高开“炸”走。

不仅从头到尾没拉垮,最后一集更是直接起飞,到达了国产悬疑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的年度“剧王”,是它无疑了吧——

《沉默的真相》

以下简称《沉真》

开局8.9,一路逆袭到9.2,至今仍维持在9.1的高分。

评分上,反杀了《隐秘的角落》。

口碑方面,甚至更胜一筹。

同样写了《隐秘》的原著作者紫金陈,第一次看完改编剧后,没有急于卖书。

因为剧的质量,已经好到不用叫卖,就足够有自信大爆。

圈内顶流也甘当自来水,为它真情实感得落泪。

不怪得“迷雾剧场”,将这部承载着最大野心的作品,压轴出场。

《沉真》算得上,近五年来最具社会现实意义的国剧。

它带给人的震撼,是击在心口的一声闷响。

静默,却钝痛无比。

《沉真》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一个检察官,为身为同窗的乡村老师平冤,最终搭上了自己青春、前途,甚至生命。

短短12集的体量,一行字,就能概括完。

但抻开来,这检察官短暂而藉藉无名的一生,无一处不浸透着血和泪。

检察官江阳(白宇 饰)

一出场,他就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没错,我们的悲情男主角,开头就死了。

被抛尸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疑犯是他的老师——律师张超(宁理 饰)。

张超被捕后迅速认罪,却在审判时当庭翻供,拒不承认自己杀人。

各种证据也显示,他的确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杀害江阳的,另有其人。

与此同时,报社记者张晓倩(黄尧 饰),收到神秘人寄来的匿名信。

对方要求报社24天内,每3天在头条刊登一张照片碎片,集齐9张就揭开真相。

24天,这也是张超不断重复的数字。

一切看起来就像有人联手做了一个局,一步步请君入瓮。

要入局的,自然是2010年,江潭市这条线的主角,严良(廖凡 饰)。

被上头派来调查的“神探”严良,从张超嘴里撬不出话,只能将重点放在了死者江阳身上。

由此牵引出2003年,江阳的故事。

彼时,他还是一个刚考上检察官,意气风发的阳光少年。

而老同学李静(谭卓 饰)的出现,彻底扭转了命运的扳机。

她来求江阳,帮忙调查前男友侯贵平之死。

结案材料中写,在山村支教的侯贵平,因强奸妇女被发现,畏罪潜逃跳河自杀。

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一身正气的热血青年侯贵平,根本干不出这种事。

知道实情的李静,直接抛出了真相:

他其实是因举报性侵案被杀害,还被当作替罪羊倒打一耙。

至此,第三条最核心的侯贵平线,也终于浮出水面。

三线并行叙事的结构,一环扣一环“剥洋葱”式地交错出全貌:

2000年:侯贵平到苗高乡支教,无意得知班上女同学多人被性侵的事实,得罪当地官商勾结黑势力,一路举报无门被杀害。

2003年:新官上任的江阳被老同学李静拜托,调查此案,沿途阻力重重,最终也无辜惨死。

2010年:严良负责调查江阳被害一案,要在24天内抓住真凶。

三条故事线,三条人命,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

最终汇合出了一场,用死亡做赌注的正义接力。

《沉真》的故事主体很简单,它没有《隐秘》那么复杂,也没有太多虚无缥缈的留白,自然也少了很多解读的空间。

甚至一开头就告诉了你全部的实情,因为重点,从来不在凶手是谁。

它真正想表达的,是真相为什么会“沉默”。

由此侯贵平的一次次上诉,江阳的一次次追踪,才有了意义。

说白了,观众的心要“悬”得起来,故事才“疑”得下去。

好的悬疑,牵引人心的不必是“人怎么死”。

而是,“人为什么而死”。

《沉真》的每个主角,都为信仰“牺牲”过至少一次。

不仅是死去的侯贵平、江阳,还有身边给他们提供帮助的,其他主角。

比如最侠肝义胆的,“平康三杰”。

江“阳”,朱“伟”,陈“明”章,三人的名字里,就写定了向善的命运和结局。

先说法医陈明章。

初识时,江阳为找回侯贵平真实的尸检报告,一见面就被讹了一笔好处费。

他很聪明,用一千块试探江阳是否有心查案,避免重要证据落入不怀好意的人手里。

他也很精明,能保守秘密,更会识人善用。

确定江阳够上心后,才放心给他引荐搭桥。

提供各种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可谓一个绝佳的管理者。

他的世故,让他可以在当年侯贵平被害后,保留最关键的证据全身而退,明哲保身。

他的不世故,又让他时刻遵从内心“做个好人”的信仰。

“大好人”,是心中有公理,耐心蛰伏等待机会,为正义翻案。

“小好人”,是心中有不忍,能听见近处的哭声,体谅江阳的辛苦,无数次劝说他放弃,提醒他前路坎坷。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他是主角团里,唯一一个能置身事外,一切也的确与他无关的人。

但他的侠义,仍然让他选择在最后以身涉险,给江阳设计最关键的自杀道具,担下罪名最重的协助自杀。

他精明,但他也讲义气。

他不是圣人,但更像真实世界的好人。

当长夜漫漫,江阳选择做黑暗中唯一的火,而陈明章,甘愿做助他燎原的那阵风。

看不见,却默默提供帮助,尽可能让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牵引着偏离轨道的火车摆回正道。

当他心甘情愿站在审判席上接受最后的判决,这是他为信仰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他心底最大的侠义和勇气。

而“平康三杰”里,牺牲更多的,还是江阳和朱伟这对“破瓦罐”兄弟。

作为刑警的朱伟,有个外号叫“平康白雪”。

看剧时不知其深意,看回原著才懂,江阳出生在漫长冬夜后的春天,他是“阳春”,朱伟是和他互为映照的“白雪”。

暴脾气的朱伟,最初只追求结果正义,秉持的是最朴素的善恶观。

这让他的处事风格有点“莽”。

他可以为了结果用歪路子诱供,甚至不惜顶撞上级硬碰硬,完全不计后果。

他就像一辆停不下来的火车,用义愤作燃料,摧枯拉朽,一往无前。

但,比他更破釜沉舟也更不幸的江阳,却让他犹豫了。

他是真心心疼这个年轻人的际遇,为江阳的勇敢和遭受的不公惋惜。

江阳成为了朱伟唯一的刹车系统。朱伟可以为了正义付出所有,却接受不了江阳为了法理牺牲至此。

于是他接过江阳的信仰,从正义至上,变成法大于一切。

这段看似伟光正的怒吼,却是他被江阳感化的证明:

一个人再有理再愤怒,也不该绕过法律动用私刑,执行自己心中的公正。

他开始奉行江阳的信仰:程序正义。

即,用人们看得见的方法,实现正义。

过程透明,规则通用,证据链完整的,“看得见的正义”。

作为检察官的江阳,不仅是要还无辜之人一个真相,一个清白。

他捍卫的,还是司法的公正和和尊严。这最难,也要用最大的代价来换。

到最后他能赌上的,只有性命。

但比生命更让他追念的,是他本可能拥有的,前途光明的人生。

丢钱包这场戏,可谓全剧最大的泪点。

被诬陷贪污入狱两年的江阳,在出狱后的接风宴上,发现自己钱包丢了。

本是一件小事,经商致富了的陈明章不会让他缺钱花,身份证也可以让朱伟补办。

但江阳还是哭了。前面历经艰辛他没哭,丢了个钱包,他却崩溃到咯血。

他丢的不是钱包,是钱包里可能装着的全家福,是伴他在监狱度过漫漫长夜的一家三口合照。

是年轻时拍的证件照,那上面有最踌躇满志的自己,是那段时光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那是江阳本来完整而美好的人生,是无法补办的幸福可能?。

更虐的是,这个场景里,还有许多“细品起来都是叹息”的细节。

江阳说身份证要补办时,朱伟笑着安慰他:我给你办!我就是干这个的啊你怕什么?

从颂声载道的刑警大队长,到只能补办身份证的基层户籍民警,朱伟牺牲的,何尝不是自己的光明前途。

而铁三角聚餐的餐馆,规格也肉眼可见的下降。

茅台虽犹在,菜式和环境,却都不是从前的水准,难以想象这些年三人都经历了什么。

为了一个程序正义,牺牲的不止铁三角,还有开场出现的张超。

作为江阳的老师和辩护律师,他为江阳被诬陷受贿时,没能为江阳争取更轻的处罚而内疚多年。

更不用说,侯贵平本也是他的得意门生,他却沉默多年,没有替其伸张正义。

因此,在江阳提出自杀计划时,他自愿出来执行抛尸任务,用在监狱度过余生的大概率,还一份良心债,也为江阳赢来最安慰的奖励。

最心疼江阳的是朱伟,最懂江阳的,却是张超。

因此,在没有被剪进正片的一段花絮里。

是张超,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为江阳献上挽辞: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但其实,《沉真》不是几个孤胆英雄的故事。

几个主角,也并非被绑在十字架上的献祭者,他们其实是随时可以退出、放弃的。

而《沉真》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它赞扬的,是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依然做出的无悔选择。

是每一个时空里都有人选择向前,是每一次关口都有人选择坚持,蚍蜉最终才能撼倒大树。

《沉真》更难得的是,它把这些选择的代价,和撬动天平所需要的砝码,明码标价地给出来了。

注意全剧反复出现的一个数字:三十万。

这三十万,是陷害江阳贪污,让江阳因此入狱,仕途全断的三十万。

是关键人证被杀害后,家属收受贿赂赶紧火化尸体以消灭罪证,彻底买断一条人命的三十万。

也是背后的利益集团,孙传福、胡一浪等始作俑者,桌上区区一碟的鱼子酱。

三十万,可以是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未来,也可以仅仅是一道菜。

而要扳倒这样的利益集团,实现最终的正义,搭上的不仅是三条人命,更要一群人的人生作陪。

还得是一群,不算普通的普通人。

看看“平康三杰”,分别包含了以检察官为代表的检察院,以警察、法医为代表的公安机关。

加上律师张超为代表的法院,公检法三家都齐了。

而以女记者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即是最后的筹码,制造大范围公众舆论,点燃炸弹的引线。

如此合力,压上全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一班人,才够分量还原出一个事实,让长夜透出一丝光明。

记者这个原创角色的增加,则又是《沉真》的一处巧思。

不仅是女性,而且作为被侵犯的受害者,亦是最后出庭作证的最关键人证,其实是个很好的正面榜样:

性侵可怕,但该被痛骂的,应是施暴者,而非受害者。

拥有强大而坚定的内心,照样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而记者这个身份,又更是打了剂强心针,鼓励受侵犯的女性不要被舆论打倒,而是努力去做影响舆论的人。

可惜,我们也知道,就是这样一群不普通的普通人,生活中也是少有的。

更多“被沉默”的真相,也是没那么幸运,能有这么多帮手相助的。

往往唯有等一个公平的上帝之手,也就是时间,动辄十余年的、足够长的时间,来洗去盖在白骨上的黄土。

有时甚至不是真相浮现了,而是压制的那股势力松懈了,有所颓败,才出现一个缺口,才有可能划拉出一片光明。

《沉真》不是爽剧。

没有主角团一路逆袭打怪的快感,坏人得到了惩罚,可好人也同样要坐牢。

这样的局面不算“赢”,却反而照亮了英雄真实的样子。

看完《沉真》,飘总会想到一些现实案件,和那些倒下的英雄。

比如湖南操场的埋尸案,比如疫情期间的吹哨人们。

他们努力过、奋力向前过,做出过无憾的选择。

但往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换来等价的公正。

他们牺牲最多,得到最少。

但,他们会永远被人铭记。

《沉真》就是献给这群牺牲者的赞歌。

它就像江阳遗物里,最新版本的检察官法。

是慰藉,是勋章,是他们拼死守住的道。

因此,看到从9.2跌到9.1的评分,看到一些低分评价,是因为植入广告。

飘忍不住再呼吁一下——

不要仅仅因为它曾向市场或审核做出过妥协,就给它差评。

也不必因几部悬疑剧之间的评分口碑有差异,就厚此薄彼。

国产剧进步的方式,从来不该是踩一捧一,枪打出头鸟。

而是要看到它们身上,不断的改良和进步。

看《隐秘的角落》,我欣赏其极度个性的审美。

看《摩天大楼》,我赞许其对女性视角的关注和立意。

看《沉默的真相》,我叹服其对社会公义的追问和捍卫。

是这些良心好剧,百花齐放出一个国剧新盛世。

注水国剧越多,人们看待传说中的良心国剧的眼光也就越具审量。

但其实,越是劣币驱逐良币,就越该对良币给予支持和赞美。

不要在该严格时宽松以待,该鼓励时极尽严苛。

等掉到8分再来惋惜,国内无拿得出手的好剧。

就太晚,也太愚蠢了。

2025年度三明社保缴费基数标准是多少钱一个月?社保缴费基数是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2025/4/19)

据新社通app显示,三明社保缴费基数公积金缴费基数为:3579.00元,(2025社保最低一个月要交多少钱)三明社保费用如下:社保缴纳基数是按照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缴纳?应发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应发工资来计算的?。应发工资是指所有劳动所得的现金总和,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但未扣除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用等。实发工资则是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后的实际到手薪资。?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应发工资的计算?:应发工资是税前工资,包含了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所有劳动所得的现金总和,未扣除任何税费和社保费用。?实发工资的计算?:实发工资是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后的实际到手薪资。?缴费基数的确定?:社保缴费基数通常依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如果职工的实际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则以300%为基数;如果低于60%,则以60%为基数;在60%至300%之间的,则按实际工资。养老保险如何缴费?有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吗?中国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两种,可能还要提到城乡养老保险合并的情况。职工养老保险的话,参保对象应该是上班族,包括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的缴费比例是单位16%,个人8%,基数通常是工资,但上下限是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灵活就业人员的话,他们自己承担全部20%的比例,基数可选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缴费方式可能通过社保局或线上平台。居民养老保险,针对的是没有工作的城乡居民。缴费档次各地不同,比如每年100元到几千元,个人缴费加上补贴,自愿参保,按年缴费,可以去居委会或线上办理。需要提到缴费流程,比如职工由单位代扣,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去交,居民按年缴费。可能还要提醒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缴费年限至少15年,多缴多得,转移接续的问题,以及补缴可能有的限制。另外,不同地区的具体法规可能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还有,现在很多地方可以线上缴费,比如支付宝、微信,或者社保官网,方便大家操作。要确保信息准确,同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太多。可能需要分步骤说明,或者用例子帮助理解。比如举一个企业职工的例子,月工资5000,计算单位和个人各交多少,这样用户更清楚。还要注意的是其他问题,比如断缴怎么办,如何转移,退休后能领多少等,但问题主要是怎么交,所以先集中在缴纳方式上。如果有必要,可以简要提到这些相关点,但不要展开太多。最后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重要信息,比如缴费基数调整的时间,或者最新的法规变化,比如比例是否有更新,比如之前单位缴费可能有些地方是20%,现在降到16%,要确认数据准确。总结起来,结构应该是先分职工和居民两大类,每类说明参保对象、缴费比例、基数、方式,然后讲缴费流程和注意事项,最后提醒地区差异和咨询渠道。这样用户能一步步了解自己属于哪种情况,该怎么操作。以上就是关于三明社保的相关资讯,数据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新社通APP最新资讯!

隋末两大悲剧王世充李密:默默的为李渊做注脚

李密: “王者不死”的神话破灭 古往今来,似乎称王之人均有不死之身,危急之时总能逢凶化吉,其实是一种事后的思维。 李密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一次次逃脱,在离当一步之遥的地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李密的第一次充满了传奇色彩。 第二次在小山村教书被人告发,在被抓之前又逃了。 第三次官府抓他,刚好不在家,又逃了。 在与的决战中,中箭落马,也没死。 民间流行歌谣‘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暗示李密将做皇帝,改朝换代之时历史上多少童谣最后都验证了,估计李密也深不疑。盲目发动与的决战,估计也相信王者不死吧。 然而,最终李密被乱箭射杀于唐将盛彦师之手,如果不是李密,盛彦师也许在历史上留不下名字。 败于手下败将 王世充每次都被李密打得找不到北,最后干脆龟缩不出。不料氓山一战,大意失荆州。 “他人嫁衣”, 被李渊忽悠的一愣一愣, 建立的最大功臣。 李密为李渊牵制并消灭了隋唐大部分的兵力,为贡献了一半良将。唐朝的建立要论首功,当是李密。 李渊政治上的老到和脸皮之厚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详细讲一下,那绝对是真功夫。 李密胜极之时,给李渊写了封信,人在得意时总有点,”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就是让李渊识相点,他李密才是天下盟主。李渊的回信倒是配合的很,把自己讲的一文不值,把李密捧上了天,”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李渊的这招叫“骄其志”,舔的李密晕头转向,找不到北。从此无暇西顾,专心的替李渊打扫战场。 李密兵败之时,似乎还惦记着李渊的忽悠,千不该万不该去投奔了李渊。我统计了一下,隋末凡是最后归降了李渊的反王,没有一个善终的。李渊表面上礼遇有加,暗地里使绊,一不给实职,二派人去勒索,搞得李密实在待不下去,然后以叛逃罪光明正大的杀之。如此黯然离开历史舞台,身死之手,实在让人叹息。 历史形象任人打扮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后来的李密形象被描述成了一个胸无大志,嫉贤妒能,的形象,电视剧真是害人啊。 王世充: 读隋唐史,王世充这厮给人的感觉是信马由缰,无底线,无节操,无顾忌。我前面写了一篇文章,讲李密为什么不去投靠徐世绩,讲到愧疚让他背了包袱,但如果换作王世充,是断然背不上这样的包袱的。因为他是胡人,中华文化对他的浸染不让一般汉人那样深入到骨髓,他行事规则简单,像个野人一般。或许在中呈现出另一种魅力,反正是爱上了这匹野马,还给了他一片草原,王世充在隋炀帝的眷顾下青云之上。 其实这人挺值的,说他不公平,是站在他的角度调侃一下。 王世充不公平之一:没有遇到李密之前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遇到李密之后被打回原型。 遇到李密之后,被李密打得找不到北,三次大战,每次都是先胜后败。尤其以第一次最为经典。 大业十三年九月, 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余万。王世充出兵向李密挑战,双方在洛口对阵。王军士气正旺,全力进攻,首战告捷,击毙李密重要将领柴孝和。李密此时的用兵方显和霸气,他果断放弃主战场,以部分兵力牵制王军主力,亲率精兵进攻王世充设在黑石的大本营,王世充军狼狈撤退,被李密乘机追击,先胜后败。 王世充不公平之二:好不容易灭了李密,收了陈咬金(陈知节)一干大将,结果反的发,跑的跑。 战败李密后,王世充将秦琼、程咬金、罗世信,裴仁基,裴行俨等一干名将全部俘虏,并极尽笼络。然而没有一个英雄看得起他,裴仁基,裴行俨密谋搞政变,宁死不服。秦琼、程咬金趁与唐军交战时直接投唐,很有礼貌的,一点不给面子的抛弃了王世充:“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我们得到了你的特殊礼遇,也想报答你,但你疑心太重,不能容人,我们不想与你为伍,就此告别,后会有期),罗世信步其后尘,直接拉了一直队伍投降了唐朝。 王世充不公平之三:皇帝还没坐热,李世民又来打他。 王世充怎么也想不通,都做皇帝不好吗,为什么非得打他呢?李世民,王世充对峙时,王世充说:“长安、洛阳,各有分地,世充唯愿自守,不敢西侵。”意思是说都当皇帝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打啊。真实幼稚的可爱,too simple,too naive。 王世充不公平之四:好不容易拉来了援军,援军被先灭了。讲的是李世民虎牢关一战,兴冲冲赶来救王世充的窦建德自投落网,被李世民一锅端掉,以后会好好讲讲李世民这这荡气回肠的一战。 王世充不公平之五:说好的不杀呢?王世充投降之后,李世民答应不杀。李渊不得已把他贬为庶民,结果发配的路上被仇家杀掉,而且这仇家未受到李渊任何处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李密,王世充,这两个隋末上演巅峰对决的一对冤家,忙活了半天,真是白忙了,早知如此,两人真该坐下来喝一杯,唱一首“我俩,太不公平”。这世上没有谁是公平的,谁也没法尽得好处,李渊好不容易做了皇帝,最后被儿子李世民干掉。李世民呢,把引狼入室,李世子孙几乎被武则天干掉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还是公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