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日

金-梅花:群花之魁是怎样的?

时间:2024-09-2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梅花的花语:坚强、高雅和忠贞。

梅花的寓意,象征:1、春落梅枝头。

金-梅花:群花之魁是如何样的?

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后人又有另一种说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征。

一是快乐,二是幸福,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我们最希望的和平。

梅花的五片花瓣,区别象征着吉祥。

2、梅常被民间当作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陈志岁微型诗《梅花》这样写道:“为使与严寒搏斗之俦侪坚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给人。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独的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

所以,她象征: 1隐者林逋有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3高风亮节的人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3、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民间传说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制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

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

“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今人歌咏《蝶恋花-咏梅》黔州王华一夜寒霜凄冷后,香动琼枝枝上添新秀情窦初开能左右?红梅朵朵风招手。

更哪堪凝神许久。

竹翠松高,梅傲称三友。

相思桥边卿观否?腊梅正在香时候!《咏梅花》傲骨敢为天下先,不与国色争尊严。

幽香飘逸冰雪里,迎梅花梅花来春色满人间。

金-梅花:群花之魁是如何样的?

——张志真梅伤 ·胡秉言瑞雪点素妆,又闻梅花香,几多相思寄惆怅,风扰帷帘弄忧伤。

冰魄淡淡光,清寂梧桐凉,依稀星星扰衷肠,醒在眼里睡梦乡。

浮生事无常,恩怨两茫茫,红烛游离在婚房,问君天涯在何方。

一曲琵琶伤,一杯清茶凉,一朵梅花独自芳,一丝惬意染银霜。

《赋得红梅花》   得“红梅花”的“红”字作者:琴岫兮寒霜冲破瘦枝红,怜尔淹留幽院中。

隋柳信沉三径露,庾梅盟断五更风。

山栖逋老孤怀结,月宿青娥余恨穷。

自道冰魂愁懒赋,疑招雪魄在瑶宫。

《归字谣咏冬梅》梅,傲霜斗雪还有谁?唤春雷,管叫百花随。

——张志真以梅花赞美人的文章《早》深冬,酿雪的天气。

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

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

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

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

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

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

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

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

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历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金-梅花:群花之魁是如何样的?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

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是啊,的确要早。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

画梅名家中国画以梅花入画,有古代记载始于南北朝,到了宋代僧仲仁才开始盛名,称为“墨梅始祖”。

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梅名家有:南宋:扬无咎;元代:王元章 王冕,也酷爱梅花,自号梅花屋主;明代:陈宪章、王谦、盛行之;清代: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现代:齐白石、关山月、朱宣咸、董寿平、王成喜等等。

诗人赞美的梅花是梅之饱经风霜的折磨,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这又是诗人对自己的一个真实写照,梅常存于桥边,驿外,磅,崖缝,是那么的孤傲,那么的高洁,诗人陆游便是这样一种性格之人。

“微云淡月,对孤芳。

分付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晃冲之《汉宫春·梅》,诗人必是一高洁孤傲之人。

友情象征:“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荆州记》。

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浓浓友情倾注于一枝梅中,不知范晔当时收到此梅时是否被陆凯之举所感动呢?“携手江村,梅花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苏轼《行香子》,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展露无疑。

立于长廊中,长廊右为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池右为一腊梅,簇簇金黄傲立于枝头,池中水已为冰,假山上草已为残根,近而观之,抚其板干,其干之硬可整而知,不禁为其之坚强不屈所感动,良久立于树下,思之远矣 。

关于梅花文化,可以参考程杰《梅文化论丛》 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巴蜀书社出版等书。

“梅花妆”出于上官婉儿之手?为遮疤痕想不到竟风靡一时!

“梅花妆”出于之手?为遮疤痕想不到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无论在哪个年代,女性都是特别爱美的。她们对妆容特别有研究,不同朝代的妆容是不同的。就比如当时就比较流行梅花妆,至于梅花妆来源于哪儿?这我们就要细细说来。梅花妆看起来特别的有精神。因为他是在眉心点痣了一些东西。远处一看,显得特别漂亮。当时在唐朝特别流行这个妆容。它其实是来自于上官婉儿。她是唐朝特别有贡献精神的女政治家。不管是哪个女性都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容貌,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图:唐朝梅花妆 上官婉儿在很小的时候都特别有天分,才华出众,深受的喜爱,武则天因此也出题考过她,结果是武则天更加喜爱,便将她留在了自己身边,赐予她很多权力,逐渐的变得手握大权,因为有了很大的能力,自己也变得野心勃勃。武则天十分重用她,也经常在重要会议的时候带上她,让她在一旁记录,但是有一次,在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上官婉儿受别人指示偷偷的躲在桌子下面偷听,但是事情败露,被皇帝逮个正着。 图:上官婉儿画像 又因为是武则天的亲信,自然就怪罪到武则天头上,武则天当然会惩罚上官婉儿。武则天十分气愤,随手抓起一把剪刀便朝上官婉儿丢去,正中她的眉心,鲜血直流,武则天命令上官婉儿不能动,上官婉儿因为疼痛,不禁叫了出来,武则天又觉得她是难遇的才女,就饶了她一命,让她一直留在身边。但是眉心留下了很严重的疤痕,上官婉儿想了想就在眉心刺了一朵梅花,这样就可以遮盖疤痕,谁知,竟然一时间风靡社会,很多人开始模仿,认为这是十分美丽的。于是就这样在不经意的举动,掀起了一阵狂热的梅花妆。 图:梅花妆样式 小编想说最近又流行起来梅花妆,我们追剧的时候就会发现,在饰演古装剧的时候,唐朝的梅花妆很是流行,而且我们能清楚的看见整个妆容特别有灵性,远远看上去是让人的。当初上官婉儿的无意之举,一时间竟成了当下的流行之作,当然这也离不开上官婉儿当时的影响力,她在宫中的地位也是赫赫有名的,因此她的举动会影响到当时的皇宫贵族,尤其是女性的追捧。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梅花妆真的很好看。 图:上官婉儿梅花妆剧照 小编想说真的是流行起来一件东西是在一夜之间,果然很迅速,什么样的人能带来什么样的感染力,就如上官婉儿,明明是一道刻骨铭心的伤痕,因为遮盖疤痕刺伤的梅花,怎么也料想不到成了唐朝最主要的妆容代表作,至今也流传着,现代人再拍写真,古装写真的时候,都会应景的画上美美的梅花妆,由此可见流行事物是不分年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汪士慎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你们知道: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假如一个画家,有一天突然失明了,失去了对其至关重要的观察力,那应该会很绝望吧。常人都难以承受这种变故,更别提画家了,这简直是双重打击。人在经历这种事情后,一蹶不振,各种自暴自弃,这些情况其实都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然而,下面要说的这个人,他的态度却超出了我等凡人的理解射程。 也是,要不怎么能叫大神呢。 鉴于大神后面的灵魂操作清新治愈又玄妙风骚,以至于那句因被无数人唱了无数遍而听得略油腻的“他说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一下子又重新感动到我了。 这位大神是谁呢?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 说到“扬州八怪”,可能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那位画竹“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的了,他的竹子疏疏朗朗,看着画面好像都能听到风声呼啸而过,而提到汪士慎,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没事的,大神跟你也不熟。 先说下这“扬州八怪”是群什么人吧。 清初至康乾年间(1700—1780年),当时皇家文化是主流,但当时扬州比较发达,民间就出现了一批诗画都很有实力的草根艺术家。他们想要创作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传统派一看,天啦噜,这是要造反呐,强烈表示不认可,还给人起绰号叫“扬州八怪”。 那这8个人都有谁呢? 其实这个群体不止8人,而是有15人之多,但人们通常将清末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县考》所提出的“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黄慎,李鱓(shan,四声)、李方膺(ying,一声),罗聘”称为“扬州八怪”。 好,下面就是今天要讲的大神专场了。 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诗文,绘画,隶书,篆刻样样拿手,著有《巢林集》行世。 按说这么逆天的人才,放现在肯定是优质男神了,生活应该是风生水起,穷的只剩下幸福了吧。然而悲剧的是,他在世时的境况真的是一言难尽。 当时他到扬州的时候,已经快30岁了。人生地不熟,他就先去投靠老乡了。 这位老乡可以说是位有钱有文化的猛士了。这人叫马日琯,还有个弟弟马日璐,两人是当时扬州有名的盐商,同时又学识深厚,谈吐不凡,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地人赞他们“以朋友为性命”,这境界现在看来,真的是很猛了。 汪先生这算是找到比较好的落脚处了,不过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寻思来寻思去,只能卖画为生,攒点钱先买个房…… 但他的生意很惨淡,当时据说那种效仿古人的画卖的很好,但他的画是直接模仿现实,甚至描绘内心世界的路子,没多少人买,然而作为“扬州八怪”之一,汪先生有汪先生的倔强,为了客户爸爸改改改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上天又送他一位神助攻,记住这个人,就是他帮汪先生实现了买房的理想。 这样的神助攻给我来一打! 这个人叫方可村,是个书画经营商,估计是汪先生清贫得他都看不下去了,他主动和汪先生交朋友,承诺帮汪先生卖画。 1733年的一天,方助攻找到了汪先生,一路漂洋过海,南下到明州卖画,果然销路不错,汪先生奔了小康,回来就买了房。 房子虽然偏僻,但环境幽静美好,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青衫书屋”,而且在周围种满了各种花木。人很容易这样,奔波劳累以为终于安稳下来后,就会下意识地侍弄点花花草草…… 我一下子想起了大学刚毕业那会,励志一年写出一片纯文学的天地。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心情非常好,就把房间里塞得遮天蔽日,全是花草,跟个大型鸟窝一样,艺术气氛烘托到了极致,以为自己前途无量,结果写着写着,就从每天三顿饭逐渐变成了每天一顿饭,后来变成了借钱吃饭,最后以大病一场终结了那段梦幻般的日子。 扯远了,可能汪先生的花草比起我的来,除了装饰性,还多了一些实用性吧。他是画家,平时多画花鸟,那些花草也算是素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汪先生这不刚买了房么,本来心情美美的。没成想,他眼睛开始出问题了,左眼红肿流泪,又痒又痛,他一是买完房没钱了,二也是佛系,就没管,还继续画。要是我,没钱卖血也得去看眼睛啊,一个画画的看不见了还画个鬼。 不过我大胆猜测了一下,很有可能汪先生是觉得左眼瞎了不还有右眼么,半瞎就半瞎吧,有那看病的功夫还不如多画几张画。 他不光从心理上接受了,还把它转化成了自己的一个主打特色,他称自己是“独目著梅花”。 哈哈哈。 虽说这份风趣有点沉重,但不就是因为它的沉重,这份趣味才有的份量和韵味么? 他的梅花也和他的人一样,画面灵秀兼具活力,寒意清气呼之欲出,比“扬州八怪”其他人的梅花更婉转优美,有“风雪山林”之趣,故有“铁骨冰心”的美誉。因其梅花风格独特,时人称作“汪梅”,也称其为“画梅圣手”。 棒! 不过我查了下,他左眼失明的时候其实已经54岁,可能很多人觉得,这都快老年人了,失明也比较正常吧,没有青年失明更痛苦吧。不,老年人失明和青年人失明我认为各有各的痛苦。 我妈曾经告诉过我,人年岁大了后,因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会不自觉地在年轻人面前自卑,更容易玻璃心,内心经常会觉得凄凉,无助,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汪先生又再度陷入贫穷,竟然还能有心情谈什么“独目著梅花”,可能也是因为有画画这份事业始终在支撑着他吧,总之他的能量算是很赞了。 相比而言,年轻人失明,可能因为灾难来的猝不及防而更难接受一些,但毕竟年龄还小,一旦接受现实了,愿意发奋了,毕竟来日方长,以后肯定是在走上坡路了。 加油呀,天底下健全或者不健全的年轻人们。 而我们的汪先生则要继续走他的下坡路了。 到他六十多岁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都这样了,他还能继续玩,他干脆,给自己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心观道人”,对他来说不过就是换种方式来观察有趣的世界。啧,这样的艺术家,本人比作品还妙,美妙又强悍。 最强悍的,还在后面呢。 前方高能,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两年后的初春,天降大雪,“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正在家里一个人玩,突然有人敲门,他一开门竟然是双眼失明的汪士慎!这他可万万没想到。大雪天美是美,但对步履蹒跚的老人来说却非常危险,不小心摔倒了,驾鹤西去都是可能的。他虽有人带路,但毕竟双目失明,能在这种天气来看他实属不易。 这个金农,也是个厉害人物,才华横溢,诗文极佳,连诗坛泰斗,人称“南朱北王”的南朱,都能背得出他的诗。 且说金农看到老汪来了,赶紧迎他进屋,两个老人手捧热茶,谈天说地,非常温暖的画面。 既然来了,那不能白来,笔墨纸砚拿来! 汪先生可能是喝茶喝高了,谈起书画,起身就要挥洒一番。金农赶紧帮忙铺纸研墨,汪先生接过笔在纸上一番驰骋,完全凭感觉创作出了一副狂草书法。 可能汪先生自己只是觉得尽兴,痛快,然而一旁默默观看的金农却,心潮起伏,据说最后没忍住还是哭了。 是呀,我们的心始终是自由的。岂能因为区区一双眼睛,就放弃自己放弃最爱?可以尝试跟自己的不幸聊聊天开开玩笑,毕竟赶也赶不走,还不如把它当做你专属的一枚死忠粉,鞭策你更努力进取呢。 心态真的很神奇,能让人脆弱也能让人无坚不摧,看各人怎么转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